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物流管理论文

高职教育中物流专业群建设的提出

2015-11-03 10: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中国入世后,外贸发展突飞猛进,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出口国。外贸的发展带动了国际物流相关行业的发展,蓬勃发展的国内经济也为国内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所以,中央和地方都把物流发展摆在战略高度,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所以物流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的建设便应运而生。
论文关键词:外贸发展,物流发展,物流专业群
  一、我国已成为对外贸易大国
  根据海关统计,虽然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6%,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进口10056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1.2%,仅次于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的地位逐年提高。1978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仅为0.8%,居世界排列29位,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上升为4.3%,居世界贸易第6位,到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已经达到9%,一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大国。从一个贸易小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家,我国仅仅用了31年的时间。实际上,2008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由于工业制成品出口连续八年增幅达到25.2%,是德国的两倍,我国就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2007年起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的比重30%,超过德国的17%。目前我国服装等一百多项产品出口已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数字说明我国成为世界强大的加工制造中心是我国的经济实力所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1年间,我国已成为对外贸易大国。
  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的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以上。2009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一,进出口总值6111.2亿美元,下降10.8%,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7.7%。同期,江苏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值分别为3388.3亿美元、2777.5亿美元和2148.7亿美元,分别下降13.6%、13.8%和20.9%。此外,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进出口值分别为1877.3亿美元、1389.7亿美元和796.6亿美元,分别下降11.1%、12.3%和6.1%。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3.8%。
  二、外贸迅速发展必然带动物流发展
  在中国入世后,排名世界前列的跨国物流公司借助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网络,都纷纷作出了在中国深入发展的战略方案。素有世界航运旗舰美誉的马士基公司,投巨资赞助北京申奥,成为运输及物流业的独家赞助商,并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开设配送中心和分公司;美国总统轮船的子公司美集物流(APLL)已在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厦门、深圳、南京等东南沿海7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该公司亚洲地区总裁莫历霆说,美集物流评估中国物流业产值年增幅在27%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东方海外(OOCL)主席董建成近日表示,该公司也将大力拓展中国大陆物流服务业务,OOCL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公司总部,在全国设立21个办事处,运输势力辐射中国每个省和主要贸易中心,提供多式联运、卡车运输、仓储、拼箱、驳船和直挂港口服务;世界快递运输业巨子-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已将业务重点转向亚洲,未来准备在中国增设19个办事机构,将势力范围从目前的21个城市扩大到40个城市,UPS公司将把中国业务视为UPS长期发展的平台之一;联邦快递(Fedex)从2000年底开始,在中国的航班增加了两倍,另外,它还将其在内地的飞行城市从去年的144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90个,深圳在北京及上海之后被列为第三个营运中心;日本邮船的独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中国)公司继2000年在上海成功地开设分公司后,又在天津、青岛、福州、厦门、广州、大连等地设立物流分公司;其它国际知名物流企业也不甘示弱,如Exel、TNT、DHL、日通等外资公司正在深圳、广州等地建立办事处或与中国的货运代理公司建立合资合作关系,力图在中国物流市场大展拳脚。。
  据有关调查统计,来华跨国公司物流外包的比例高达90%,更多公司把业务转向外包,未来的中国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无疑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市场;可以说,正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吸引了跨国物流公司纷纷进军中国,而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市场淘金的同时,必将带动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以中国邮政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已经迅速崛起,在网络化信息化的路上跨出了大步,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接轨,成为物流市场的主流力量。国家已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十五”期间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并把物流项目首次列入国债项目;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予以扶持,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都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设想并正在付诸实施。
  而外贸发展的不平衡又给一些外贸发达地区物流优先发展提供了契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30多个中心城市作出或正在制订物流发展规划,上海、深圳、广州、青岛、天津等沿海外贸发达地区抓住机遇,出台了很多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把物流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些城市还提出了建设“世界物流之都”的口号。


  三、蓬勃发展的国内经济为物流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为4.909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GDP增长速度为8.7%,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内经济给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得中国物流的发展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外贸的带动下发展国际物流,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的带动下发展国内物流。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背景下,中国的物流市场的空间有多大呢?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物流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点,产值占GDP的比重约为20%。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测算,2003年社会物流总值超过29万亿元,同比增长27%。物流产业增加值为7900亿元左右,增速为8.7%,高于GDP速度。统计数据表明,1991年至2010年上半年,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平均为24.8%,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为21.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总成本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8%~10%的比率。据了解,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可以省掉240亿元,目前中国物流业至少有1500亿元的市场空间。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预测,近年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内与物流相关的服务收入每年将有20%的增长幅度。
  四、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物流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那么配套的人才建设就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国广大高职院校紧贴市场需求,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符合社会要求的物流人才,这将为我国物流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在这里,笔者大胆提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的建设设想。
  建设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目的在主要为我国外贸发展服务,兼顾国内物流,紧紧联系我国国内外物流发展,培养我国物流相关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具体包括物流管理(侧重仓储配送管理方向)、外贸会计、国际金融、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港口业务管理,航运业务管理等。
  建设好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就为我国物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物流行业其他基础工作齐头推进,为物流相关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为我国、特别是外贸发达地区的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拓展了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构建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所以,在国家和各地区大力发展物流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群的建设应紧抓落实。
参考文献
1 做“世界物流之都”的“助燃剂”》[N],2010年6月25日《光明日报》。
2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R],发改委网站,国发[2009]8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