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对于五险合一而言,如何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充分发挥“五险合一”的作用,已经成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五险合一的设立及其重要地位,研究一种诸如体制问题、机构问题、险种管辖范围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发挥“五险合一”作用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1、“五险合一”的主要业务流程
“五险合一”是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核定、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中需对保险的种类和名称进行明确,“五险合一”并不是简单的将五种保险合在一起,而是在大的保险管理模式下推动个别险种的改革。因此,在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中,只有对保险的种类和名称进行明确和细化,才能保证五险合一在缴费和发放过程中不发生混乱。其次,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应在保险制度的框架下,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否贯彻落实到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必须在保险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才能够有意义。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理解。再次,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应包含了保险体系建设的内容,五险合一的业务流程,不应简单的将其作为工作程序来看待,而应将认识到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促进,对保险体系的建立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五险合一业务流程,对正确理解保险体系和保险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五险合一”的优势
首先把多头办理变成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原来各个经办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分别设立的、重复的机构和职能进行了整合,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五险合一制度真正建立之后,社会保障机构的数量将会得到减少,工作内容相对简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员及经费等方面的支出,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挥。其次,把分头出票变为“一票一笔”,规范了基金管理。使各个险种之间数据共享,业务处理互联互通,有效杜绝了因数据输人失误出现的失误。五险合一之后,数据共享成为了常态,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全面提高,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透明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五险合一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统一的经办流程,确定每个细节的经办机构和经办人员,使所有社会保险业务流程化、规范化,做到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有利于互相监督。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公众服务项目,其工作水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五险合一制度的实行,使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责更加清晰,权利和义务更加明确,对推动社会保障工作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3、“五险合一”的具体措施
基于社会保障中“五险合一”的重要作用,要想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实行五险合一,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五险合一”的实行需要基层部门的协调。在“五险合一”的实行过程中,考虑到“五险合一”的实际难度,在具体工作中,单传依靠某一个管理部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五险合一”的实际状况,基层部门协调对“五险合一”的实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认识,“五险合一”在推进过程中,应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的工作制度,保障五险合一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其次,进一步完善“五险合一”的制度建设。为确保“五险合一”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实现统一参保人员,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征缴拨付的目标。由于“五险合一”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和配套。基于这一需要,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五险合一”应将重点进行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五险合一工作的全面有效进行,满足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再次,全面实行“五险合一”的监督检查。
加大社会保险申报审核和稽核工作力度,尤其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日常稽核和重点稽核,“五险合一”之后,在缴费金额上比原来的缴费体制有了较大的增加,为了管好这些社会保障资金,需要根据五险合一的现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保证社会保障资金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保障透明度的目的。因此,全面实行“五险合一”的监督检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