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阐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点;就业对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如何结合艺术院校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探究新形势下对艺术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名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使得201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困难。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31万人,超过2009年20万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入了30年来最难时期。据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人。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wWw.133229
.CoM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大多很迷茫。所以在当前情况下,高校只有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给自己正确定位,并充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职择业。
二、当前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征分析
对于艺术院校来讲,就业指导工作除了要贯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必须把握艺术院校毕业生择业特征,体现艺术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一)就业方式:灵活化倾向明显
艺术院校由于它的专业特性,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是独特的、形式多样的,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这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相对于其他综合类院校学生长期的职业规划而言,艺术类院校学生更倾向于可以及时实现自身价值、符合专业特点的短期、阶段性职业规划,更重视自己专业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倾向于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灵活性的职业选择。因此,各种灵活就业方式更加适合艺术院校学生在不同的社会需求下,随着自身年龄、阅历的变化,对于自己所想要从事的工作,以及想要实现的艺术理想而做出相应的变更。通过在校的基础专业学习,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他们往往可以突破所学专业的界限,将书本理论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工作拓展提供更丰富、更宝贵的经验。
此外,就业方式灵活化不仅仅表现在毕业生对于今后自身职业的规划上,甚至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已表现出来。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就利用做家教、参与艺术培训机构教学,甚至自己开办艺术培训机构等多种形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比如音乐类学生经常一对一地教授声乐、钢琴、音乐理论、视唱练耳等不同的课程,他们或从事临时性、弹性的、非全日制的工作,或自主创业,而且都有相当的、固定的收入,这都属于灵活就业方式范畴。
(二)择业趋向:大城市区域倾向突出
不可否认,大学生的择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艺术院校学生的工作地域大多集中于经济比较发达、艺术氛围比较浓厚的大中型城市,究其原因:一是艺术院校学生大多出自大中型城市,中国人的本土观念比较浓厚,从大中型城市走出来后愿意向更大的城市发展,从而不愿意走向小城镇,绝大多数艺术院校毕业生对工作地点要求较高,不愿到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就业,他们的期望显然与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随着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对艺术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而且西部各地对到基层创业者提供了种种优惠的条件,但有意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