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市场营销论文

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型模具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5-07-03 12: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为突破口,积极寻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特色办学,是实现本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平台,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手段,采用新的教学与实践模式来拓展教育功能,使学生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就业的自信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模具人才 产学研结合 培养模式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是工科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也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党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飞跃,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型模具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WwW.133229 .com
  随着国家和天津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对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个形势下,市属高校如何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新型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要面对且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着重将科学发展观与创新型模具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进行全面的分析,既立足于理论,又结合于实际,努力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探索新型模具人才培养模式
  1.以学生为本是高校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以学生为本则是高校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其根本思想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大爆炸。在各学科专业纵向发展的同时,不同学科之间出现了横向的交叉与融合,不断产生出新的交叉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知识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我们必须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要让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勇于探索,成才创优成为高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加强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使高校真正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更要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创新创业、追求卓越的热情。
  我们要认识到在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知识不是独立于主体的,而是与主体的经验、兴趣、信仰、爱好、个性、特长等因素紧密相连的。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尽早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践与研究活动,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掌握学习与发现的方法。
  2.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为突破口,积极寻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也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与学科以及科研机构之间进一步加强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及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这就为高校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多数是以专业培养方向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理论性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往往求全、求深,相对而言,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培养较少。为此我们采取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为突破口,积极寻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我们提出“现代模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以便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索一种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模具设计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的源头在于实践,通过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手段,采用新的教学与实践模式来拓展教育功能,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尤其是学生投身到生产第一线,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缩短校企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学生设计能力方面,强化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的能力,完成一项具体的设计任务,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校内的实习基地条件再好,也代替不了广阔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高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真正走向社会,感受和体验社会大环境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的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1)现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教学、科研实践、专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不同教学环节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锻炼机会,将部分专业课教学内容转入企业。在产学研基地内,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生产流程、产品及专业生产设备的研发,结合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生产实习和教学:
  在产学研基地将部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在生产车间现场教学,结合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及现有专用生产设备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模具的加工过程、模具的安装调试、设备的传动与结构,由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边讲解边示范,随后安排学生实际操作,完成现场教学的相关内容。待学生操作熟练后,安排其相应的岗位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从事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掌握操作技能,逐渐使学生能够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掌握知识向积极、主动和创造学习转变。培育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将课堂向社会延伸,向实际应用延伸,向技术创新的实际延伸。教学过程也由纯理论知识传授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打破以概念为起点,以理论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在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真题真作提高综合能力
  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做到“真题真做”,部分选题来自企业的技改项目及新品开发,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线,通过企业的“产品设计项目”形成具体的任务和子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支持,配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让学生进入真实的研究环境,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对话,在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的特点、生产流程、专用生产设备以后,安排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针对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技术文件及资料的规范,即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真题真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现场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使人才培养目标更能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有效。
  (3)以德为先增加社会责任感
  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与“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较欠缺的素质。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还要有对专业的忠诚、追求、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不能仅靠在学校里教师的说教就能形成的,学校里的纷围是无法与现代复杂纷呈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岗位环境相提并论的。只有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感悟、体验和磨练,进行由学校到企业、由学生到员工的环境和角色转变,才会对所学知识、对现实工作、对自身专业、对从事职业、对个人理想产生更深刻、更成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对科学的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创新的兴趣、对专业的忠诚、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我们对每一批到产学研基地进行实践的学生,首先请企业领导结合本行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介绍,给学生做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对待工作、岗位、职业和事业的报告,在具体的实践中,既保证自身安全,又不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爱护企业资源。在现场教学与实习的过程中,聘请车间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具体的示范操作,邀请企业中参加工作在一两年以上的大学生进行座谈,介绍大学生在企业中如何尽快进入角色,适应企业的要求,怎样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要求相结合,通过交流、学习、座谈后,将学生安排具体岗位,从事生产中的相关工作,对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奖惩,使学生养成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角色,铭记工作责任,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工作纪律的良好习惯。
  几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特别在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更是积极地投入人力、物力,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去实践,不断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指派专人负责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学研基地办学的模式逐步走向正规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实习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4.实施“创新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通过参与(完成某项子项目)产品设计项目,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源于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掌握知识向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学习转变。培育了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将课堂向社会延伸,向生产实际应用延伸,向技术创新的实际延伸。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通过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学生开始养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自身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启迪他们科学地思维并学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其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及就业信心
  在产学研基地,通过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培养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克己奉公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综合素质,学校提高就业率、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继顺: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增刊)148-150
  [2] 魏素珍等: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9年9月(中)28-30
  [3] 陈钢 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高校创业教育模式[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 (4) 70-73
  [4] 陆乃麟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今日南国,2010(06)69-7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