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市场营销论文

试析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2015-07-03 12: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健词:人事管理 传统 现代 变革
  论文摘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过渡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更是管理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的变革,从职务终身制到聘任制管理方式的变革,从被动的职能操作到主动参与战略规划管理的变革和从生硬化到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变革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和人才的价值对组织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国家的兴衰在于人,国家的灭亡也在于人,古圣先贤,早有明训;回顾历史,可谓丝毫不爽.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日趋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前几年还不为人所知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也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相继成立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许多大学也设置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但是,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看,这一变化,远非名称和形式上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变革.我国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在计划经济下,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对财和物的管理,即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两者的管理思想有着根本区别.
  1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的变革
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者要求劳动者按标准定额完成工作任务,其最关心的是劳动者生产率的高低,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因而管理者把人作为一种成本看待,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资源而非劳动力资源,这就决定了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对财和物的管理,即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职工是被动的,一切行动听从单位领导的指挥,就像是一个物品,由其随意搬动,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近年来,以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知识经济大潮,对现代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吸引、留住和用好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一个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长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逐渐取代了旧的人事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思想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指管理者在组织的决策、计划、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人、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人被视为最有价值的资源,通过长期的投资和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也使组织获得更多的回报.观察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海尔、春兰等的成功经验,他们无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对人才的吸引、维持、激励及持续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建立起人才优势,进而在竞争中取胜.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推出的人事政策,如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基金以及定期培训计划等等,无不体现了重视人才、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21世纪,谁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不断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同时,留住和用好现有的人才,谁就能够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反之,如果还坚持以“物”为中心的思想,就势必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2从职务终身制到聘任制管理方式的变革
  由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管理模式难免受到“计划”的影响.一个职工从上学、毕业分配到招工录用、晋升调动等都基本上由组织统一按计划进行,个人无法直接参与或改变自己的工作身份.这种局面造成职工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高不能低,同时也很难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转变用人机制和操作方法,推行聘用合同制,是打破传统的职工身份终身制的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趋势.在新的管理体制中,用人组织可根据需要采取“公开招聘”与“竞争上岗”的方式,既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如当前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淡化对身份的管理而侧重于对现有岗位的管理,即使拥有教授的身份,如果不能充分履行对应的职责,也可以聘任低级职务.同时对一部分处级、科级岗位进行公开招聘,为职工创造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畅通渠道,既使组织得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同时又一改传统的“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把选择职业、职位的权利交还给个人,使个人能充分选择有利于发挥自己潜能的岗位,从而在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3从被动的职能操作到主动参与战略规划管理的变革
  在传统人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档案管理、职称、培训、工资福利、人事关系调动等事务性工作上,不参与组织的战略规划.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单纯的职能部门,只是被动地反映和执行领导命令及例行办理常规事务,忽视管理的主动性,是典型的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其管理人员不仅要完成传统的人事管理事务,更重要的是要参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通过对外部人力资源环境及自身人力资源优劣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近期和远期目标,制定战略、政策和工作计划,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性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组织发展的规划、分析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与现状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短期及中长期计划,并根据职工现状与组织的要求采取措施弥补差距.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4从生硬化到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变革
  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其内容来看,大都是在职工考核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职责等方面对职工加以限制,将职工仅仅看成是一种管理对象,偏重于对职工的监督控制,存在着官僚式的架势,缺乏人性化的鼓励.同时条条框框也压抑了职工的创造性,降低了职工对组织的认同感.管理人员不能与职工进行平等沟通,使组织无法了解职工的真正需要,从而很难对职工进行管理,更加无法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留住他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才能的发展,以人力资源开发,即对职工的培养为前提,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重视职工的生涯设计,帮助和指导职工设计自已的生涯发展规划,并允许职工在其岗位选择中不断“试错”和“调整”.职工在组织中除了能充分感受到人性的关怀外,对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和状况也充满信心,提高了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发了团队精神,从而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5结语
  《三国志》中有一句名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要干一番事业,没有人才只能是空谈.物力、财力固然重要,但它们都是由人来掌握和控制的.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才是最活跃、最举足轻重的因素.从目前我国管理的现状看,人事管理水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加人wto后,国际间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剧,人事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与组织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积极转变人事部门的职能角色,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