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并购是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本文旨在探索这一手段的运用效果。利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2005年、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是否创造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购行为对于收购方股价有短期的积极作用,对于被收购方有短期的消极影响。关于并购双方的长期价值效应,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太一致,本文对此作出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并购;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
并购是证券市场上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并购更是学者专家和并购参与者研究的一大焦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2005年、2006年两年我国上证和深证两大市场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的业绩研究并购对参与者的财富效应,即价值创造的研究。
学术界关于并购的财富效应意见始终不一,对于并购效应的研究集中于采用两种方法: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往往是分析上市公司股价的走势,这种方法的研究对象适于资本市场发达的上市公司,以避免不稳定因素对股价的干扰,因此事件研究法适合于研究并购方和标的方的短期绩效。不过anup和jeffery(2000)利用事件研究法的研究综述时间跨度长达11.4个月至70个月,笔者的意见是尽量避免这种做法。会计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并购参与者的财务指标来评价并购绩效,既可以采用单个指标,也可以采用多个指标。李善民等(2004)利用多达17个财务指标分析并购重组长期绩效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收缩类上市公司绩效在重组两年后能得到显著改善,不同年度样本控制权转移类公司的结果不一样,但总体呈下滑趋势,扩张类上市公司绩效得到改善。wWw.133229.CoM
本文拟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并结合实证和理论两种学术方法解释并购的价值创造效应。本文的安排如下:首先,阐述样本数据特征;其次,运用事件研究法探索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在并购前后的效益差异;再次,运用会计研究法分析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在并购前后的效益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论给予理论解释和对我国并购重组市场提出一些意见。
1 样本特征
本文选取了2005年和2006年我国上海、深圳两大证券市场参与股权并购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其并购公司及公告日、股价、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每股收益等数据都来自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
2.2 基于会计研究法下的实证分析
利用会计研究法的目的一是佐证事件研究法的实证结论,二是弥补事件研究法的不足,因为事件研究法没有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因素,如内幕交易或操作股价等。本文利用的是每股收益这一指标,考察了首次公告日前一季度和公告日后四个季度的每股收益,结论如图2所示:
图2 公告日前后每股收益走势
图2的结论与事件研究法的结论高度一致,即并购对被收购方绩效存在短期的负面效应,对收购方绩效存在短期的正面效应。另外,并购后一年内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笔者继续使用配对均值t检验发现并购前后短期内并购方的业绩有很显著的改善,并购后第4季度的业绩相比并购前有显著提升。对于被收购方其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2.3 实证结果小结
基于事件研究法与会计研究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结论1:并购企业在公告日前后会有短期的波动,对于收购方来说是正面效应,对于被收购方来说是负面效应。
结论2:从长期看并购行为对于收购方相比被收购方有更加显著的正面效应。
究其原因,可以用信号理论及股价低估理论等解释该现象,股票市场价格及财务数据的波动一方面体现着(潜在)投资者的逐利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在并购前后的业绩表现。
3 结 论
本文的实证结果不能完全给并购的价值效应下准确定论,但至少从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并购市场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并购大多数是政府参与的并购,而真正多家企业参与竞争收购同一目标公司的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政府尽可能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一要避免盲目收购不良资产给收购方带来不利影响,二要避免强势收购,甚至是恶意收购给被收购方带来的损失。另外,完善相关并购法律,保障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投资者的待遇均等,在反收购和并购议价等方面作出更可靠、可行的规定,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jensen,m.c.,r.s.ruback.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3(11).
[2]anup agrawal,jeffrey f.jaffe.the post merger performance puzzle[j].advances in merger and acquisition,elsevier science inc,2000(1):7-42.
[3]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j].经济研究,2003(6).
[4]李善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