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从而更加有利于参与世界市场的贸易,为企业获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研究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管理标准化发展的现状及意义,并提出目前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开端是工业流水线的出现,由于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行业生产标准在生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从而方便了工业产品在各个不同地域之间的销售和替换,不仅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标准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通过标准化的生产能使得工业产品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把控,而市场的运行秩序也更加容易建立还能促进先进技术的运用,并使世界各个市场之间更好的融合,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随着中国经济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强,而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注重标准化在企业内部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还不断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运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还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一、企业管理标准化的现状
在中国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深化了对标准化的认识,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标准化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很多企业跨出了国门,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也算是生产标准化之后使得企业产品能够适应各个地方的标准,从而打开了其他世界的大门。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当下,中国对外贸易占据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和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生产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从而使得我国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让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在中国标准制度不断发展的现实中,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完善的标准参考,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依然对标准化认识不清,只是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而忽略了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而企业要从事标准化建设,就需要对标准化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模糊的认识,也不能片面的认识,只有将标准化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才能使我们在从事企业具体事务中更好的执行标准化的概念。
企业标准化的实施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标准的出台、实行、修改等过程中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是需要随着生产力及技术的改进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所以企业标准化的变化是会不断改进的。在企业标准化调整的范围中,不仅仅是包括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调整,还涉及到企业管理等方面,这是企业内部的一个整体,在改变一个方面的同时另一个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相互适应而不至于相互阻碍。企业管理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理论系统的与企业的管理结合,将标准化的思维运用到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来,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的有序和高效。
二、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不仅是企业在积极追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就连学术界也在不停的研究最合理、最高效的模式,所以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企业管理需要管理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探索合适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降低企业内部损耗,减少运行成本。
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和理论体系,也是一门在生产力发展下出现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是在前人大量的经验下归纳出来的一门理论体系。作为一种规律的存在形式,拥有其需要满足的条件,只有在一定的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才能使得管理标准化的规律得以运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是对市场的部分替代,它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必须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在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需要强大的管理能力去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就需要引入科学管理模式。企业科学管理内部运行的过程就是企业在进行管理标准化的过程。
企业管理标准化其实就是通过建立一种合理的制度,让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够脱离人治而继续健康有序的进行,就如同法制社会的建设理念,能够以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使社会在法制的约束下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企业的管理者们能从繁杂的企业日常管理琐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能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对企业发展前景的战略规划,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对企业成长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充分研究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潮流,把握机会。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能让企业管理者更加高效的治理公司内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扫除内部障碍。
企业标准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能够量化考核的参考体系,从而为企业内部的运行建立管理标准,使得企业内的人和物能够有效配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下的运营成本的最小化。通过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能够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实施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企业能在制定管理目标之后依据管理目标所要达成的标准,进而将目标量化,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将这些量化指标融入到日常管理当中,使得各个量化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管理标准化在执行各项任务时,能够明确规范这些行为准则,使得这些任务能在高效合理的范围内得到执行,并以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用心工作,让企业内部管理更加机动和有效,避免了人浮于事,各个员工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有效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企业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企业管理标准化在实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标准化的概念认识不清,导致在涉及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决策时,往往是片面的。企业在涉及到长远战略目标时,往往很模糊,不能够对企业发展做出长远的规划,而只是将目光停留在了企业当前利益与现实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长远战略规划是非常需要的,市场不断的变化发展,企业需要依据行业特点预测市场发展,从而能在企业发展中把握先机。在对企业标准化有个清晰的认识之后,企业能够了解相关的标准化法律法规,也能对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执行标准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将企业的长远战略融入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使得企业获得长远利益。对于这一问题,企业的管理者需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标准化的培训,使得这些管理者能够了解标准化的概念和相应的知识。只有在对管理标准化有清楚的认识之后,才能按照这种思路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标准。
企业管理标准化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管理者不能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不能清楚的认识到管理标准化实施的积极作用,导致企业不能积极的将管理标准化等思想运用在管理过程中。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实施管理标准化都是迫于政府和市场的压力,而标准化的实施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的实施上,企业通过技术标准的运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准入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企业的管理者却忽略对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无法在思想层面上将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放在同一高度。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努力分清楚市场竞争的现实情况,充分重视管理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作为重要的企业发展条件,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时需要紧跟企业发展动态并及时更新最新内容。同时,企业需要积极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引入领域相关人才进行定期行业发展动态的教育培训,让企业员工时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学习新知识。
企业管理标准化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广告意义比实际意义更加重要。对于现在产品生产较为流行的质量认证,很多企业积极的推行相关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从而能够申请国际或欧洲质量标准,为企业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安全保障。但很多企业在推行质量标准时,只是将其作为产品宣传的噱头和世界市场的产品准入门槛,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制度,而只将安全生产标准运用于生产过程,对于管理方面并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容易导致管理标准和生产标准不一致,影响企业发展。对于这一问题,企业要认真分析安全标准并不只是代表生产标准,而需要配套的管理标准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作者:马燕辉 来源:商情 2016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