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探析

2016-08-23 15: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规范庞杂,管理难度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实现精细化管理。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是施工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与基础。而传统的制度建设因不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良性发展。本文从建筑施工行业制度建设现状,制度标准化建设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

 

  1、引言

 

  1.1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的市场竞争后力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分析其原因,这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基本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与建筑施工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那么,要改变其现状,除完善法制、行业标准和建立现代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外,施工企业要想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企业精细化管理之路。而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则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1.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多年来,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始终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软肋。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尽管在制度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建了很多制度,但依然没有实现建立、健全的目标。其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不科学、不系统、不规范,未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制度建设体系。制度的建设通常采用的是经验判断法,即由企业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来制定企业的管理规则。也有一种是采用亡羊补牢法,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或教训后,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采取的对应弥补措施。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各自为政,所制定的制度相互之间职责不清、接口关系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管理无序、扯皮、推诿或基层单位无法执行等尴尬局面。总之,企业制度的建设没有按企业的自身特点、规律和全部管理要素系统地进行研究、开发,往往是想到哪建到哪。即便是沉积了多年经验的一些老企业也未必实现了制度健全。因此,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管理平台实践

 

  2.1制度标准化建设原则

 

  制度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科学论证、合理策划、规范管理、强力推行的基本原则。

 

  科学论证:是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规律,对所有的管理内容定性、定量、量体裁衣,制定出企业制度总体框架;

 

  合理策划:是以总体框架为指导,按专业、系统制定出制度建设规划、计划以及实施保障措施,做到制度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企业所有管理内容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不让任何管理游离于制度之外。管理与管理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实现无缝连接,逐步实现制度管理全覆盖的目标;

 

  规范管理:是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则、编制程序、格式范本等,将制度建设纳入统一的制度建设管理范畴,实现标准化管理,以达到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规范、在应用过程中既管用又好用的目的。

 

  强力推行:是建立一套从培训、宣贯到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全过程的强制性措施,让每一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建立制度标准化建设规则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通常讲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因此,企业要实现制度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建设规则。其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步是职能划分、定位。即按照企业管理专业的自然属性进行职能分类,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最大程度地实现专业化管理。如: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综合管理等等。

 

  第二步是按管理定位进行识别、评价、确定管理要素,即明确管理对象。如生产管理可按其自然属性识别、确定其质量、安全、技术、成本、工期控制等管理要素。

 

  第三步是根据管理对象,梳理、明确管理内容。如质量管理可分解出质量计划管理质量过程控制管理等等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可分解出施工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标准事故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内容。而施工安全管理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施工作业安全计划管理作业许可管理动火作业管理吊装作业管理临时用电管理挖掘作业管理应急管理等最小专业化管理单元为止。将所有管理要素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探析


  第四步是策划、编制。即根据确定下来的所有管理内容策划、

 

  修订、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编制内容一般应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定义、管理职责、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文档管理、附则、相关文件、记录以及设定的表格、模板等内容。要将每项管理制度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谁负责?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如何监督检查?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功能体现出来。

 

  第五步是在制度草稿完成后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可采取集中讨

 

  论和向基层单位征求意见等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步是在修订、完善后进入企业审批环节。主要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制度的合法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审核、把关。合法性,即审核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上级精神等;适宜性,即审核其是否与其它部门、业务关系相协调,接口关系是否明确、一致、可行等;充分性,即审核其制度的表象内容是否满足管理对象和管理要求,是否在管理内容上有遗漏等。必要时应征求专家意见或组织专业会议进行研讨。最后应有企业主管领导或最高管理者批准。

 

  第七步是以企业适当的形式进行正式发布、实施。

 

  第八步是由制度业务相关部门组织宣贯、培训、推进。

 

  3、建立完整的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

 

  制度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不规范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大量违章、隐患等问题都是常年反复出现且又难以根除的老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度执行不力。因此,建立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是制度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并纳入企业制度化管理。

 

  首先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检查、考核规则,按标准执行。二是严格考核分级。一是由企管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度建设、培训、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考核;二是由各个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承担制度建设与推进的属地管理责任,对所属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专业监督考核;三是基层单位对本单位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自检自查;四是将企业制度管理纳入企业内控监督部门审计监督监察范畴,实施不定期巡回督察。

 

  4、结论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能够生存、发展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素质、走出困境的必然条件,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是建立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建筑施工企业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将会有力的促进企业早日步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李鸿魁 黄鹤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2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