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国有企业管理改革方向

2016-06-07 09: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有企业的效益明显高于私有企业。探讨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改革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模式

  

  新加坡刚刚独立时,经济基础薄弱,国内有实力的投资者少,因此新加坡政府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建立一批国有企业,因此国有经济在新加坡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加坡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通过国有控股公司和某几个法定机构这一中间层次进行的。

  

  1. 法定机构。法定机构按照议会立法建立而运作,是独立的法人。它们隶属于政府某部,该部拨付其创立资金和必要的流动资金。法定机构拓展业务所需资金通过财政部担保的贷款方式筹集。一些法定机构实施企业化经营,但具有部分管理职能,承担一定社会目标。由于法定机构的管理职能、运营方式及社会目标各有特点,因此议会为每一个法定机构专门立法,确保法定机构能按照立法规定而自主运作。法定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工业区开发、交通运输、广播电讯、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领域。

  

  2. 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依据公司法成立运作,完全由政府投资并拥有,并在众多国联公司中拥有股份或处于控股地位。财政部下属的控股公司有淡马锡控股公司、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科技控股公司、国家发展部控股公司等。

  

  3.国联公司。国联公司完全围绕经济目标经营与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国联公司是政府控股公司投资并拥有其部分股权的企业。国联公司的经营遍及各行各业,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二、新加坡国有企血管理机制

  

  1.对国有企业没有特殊的保护或优惠政策。新加坡从一开始就将国有企业置于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强调国有企业必须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对国有企业提供特殊的保护或优惠政策。并且政府对国有企业有着明确的赢利要求,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够赢利或赢利能力下降,政府就会将国有企业进行变卖处理。这种做法使新加坡国有企业没有通常国有企业会体现出的惰性,充满竞争意识与活力。

  

  2. 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拔。新加坡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不是由政府选派、委任,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从国际市场寻找合适的人才来进行国有企业经营,并且薪酬也是与国际接轨。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国有企业会有髙素质的、具有积极性的管理者,另一方面避免了政府对企业管理者的干预,例如官商不分等现象。

  

  3. 政企严格分开,又保持有效的监督。如上所述,新加坡国有企业模式中国有控股公司是主要部分。新加坡政府也是按照出资者的原则来管理国有控股公司,对其有明确的赢利要求,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也是根据利润指标来考核。然后国有控股公司再通过市场原则来管理参股企业。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

  三、从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探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改革方向

  

  1.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新加坡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完备,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公司治理模式,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例如,淡马锡公司的唯—股东——新加坡财政部就是通过董事会来管理淡马锡公司,使淡马锡经营层具有经营自主权。而我国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存在着公司治理模式不完备、出资者定位不淸等问题。使我国国有企业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造成政企不分等现象。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首先建立适应公司发展的治理模式,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从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在宝钢、神华、诚通、铁通等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了董事会试点制度。

  

  2. 理顺产权关系,引入国有控股模式。国有企业运营的是国有资产,而目前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有两个主体:国资委与负责金融资产运营的汇金公司。

  

  国资委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同时又是大型央企的出资人。其本身存在着定位不淸的问题,可以说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也给国资委本身带来了很大的争论。可喜的是,通过国资委授予诚通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有资产运营试点资格可以发现,国资委也在向出资人的身份回归:通过设立类似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国有控股公司来进行国有企业的管理,而国资委只是对国有控股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

  

  管理金融资产的汇金公司所扮演的股东角色已经距离国有控股公司模式非常接近,因为汇金公司本身是依据公司法成立的投资公司,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并且汇金直接向其控股的银行派出董事,这些董事的薪酬来自汇金,并且在董事会中依据个人的专业能力进行投票,汇金并不以行政命令约束董事的投票。

  

  由以上阐述可以发现,我国已经逐渐地在理淸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向出资人过渡,让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行运作。

  

  3.放弃保护,实行政企分开。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各种特殊的保护或优惠,例如国家所采取的保护性限制措施和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种种保护使我国国有企业无法经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使企业经营管理层缺乏创新的动力;政企不分,使我国国有企业无法获得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缺乏应变主动性,背负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魏源曾说过:师夷之技以制夷。而笔者要说的是,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都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

  

  张振华 (厦门大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