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民营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到国内外市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省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管理、明晰产权、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成为发展我省民营企业的重中之重。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我省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但是,受到一些“瓶颈”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41.7亿元,比2002年增长1.7倍;实现税收309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量的34.7%;实现进出口额13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6%;新办个体工商户11.56万户,新办私营企业2.21万户,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225户发展到183.3万户,从业人员达568.3万人。黑龙江省成长起了一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如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四年位居全省民营企业纳税之首,近两年上缴税金1600万元。公司的销售额在全省制药行业中仅次于哈药集团,在中药行业中居第一位,重新进人了全国中成药行业500强行列。北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资产不足500万元、生产能力不足5万吨的碾子山水泥厂,通过改制发展成为一个资产超10亿元,集水泥、玻璃生产、房地产开发、商贸服务等多业并举的省级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内蒙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最大、市场竞争力最强的建材生产企业。西林钢铁集团,从濒临破产边缘的“小三线”企业发展成为黑龙江省最大钢铁联合企业,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宝泰隆煤化工集团成立于2000年,2007年跻身黑龙江省民营企业50强、黑龙江省工业企业50强、黑龙江省企业50强行列,被评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二、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界定不清晰
当前,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但尚存产权问题。有的企业在创办之初,曾得到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有的曾经挂靠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但由于当时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应该通过协议的形式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导致后来产权纠纷不断。家族式经营管理有的虽通过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途径,但产权归属却没有界定。有些民营企业选择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投资者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使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民营企业的管理随意性大,缺乏制度和规范,其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民营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更多关注的是贷款问题和税费问题,企业管理问题尚未达到非常重视的程度。
(三)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我省民营企业比较普遍规模偏小,经营管理薄弱,竞争能力差,缺少对地方经济有一定牵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集团、大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薄弱、内部管理及财务状况不能达到银行授信要求,多数民营企业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对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投放力量不够,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不注意企业品牌的培育
和企业形象的树立。
(四)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普遍存在
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诚信较差、知名度偏低等原因增加了贷款的难度。同时,近年来国家实行从严的金融政策,以及受到金融机构体制和工作机制等原因的影响,客观上很难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资金投人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五)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能力薄弱
民营企业管理大多采用成功企业的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以标杆学习为主,没有能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民营企业用人方面的“家族制”情结以及同行之间愈演愈烈的不正当人才竞争,不少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纷纷跳槽,使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发展受阻。大多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差,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三、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一)产权明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产生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既可以充分发挥家族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必备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各项基础工作,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科学管理,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取而代之以“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实现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
(三)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竞争。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装备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差异。民营企业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1.培育民营银行发展地方金融机构
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发展本地经济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参照民生银行等思路考虑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
2.加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度
资本市场应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突破点。民营企业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采用兼并收购、资产重组、BOT、TOT等多种形式吸纳内资、外资,实现区域资本的良性循环。
3.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投入到先进的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及配套服务业等政策扶植的行业。利用政府投资主导行业,带动关联行业发展。各级政府在政策扶持等方面要给予国有投资相同的待遇,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启动民间投资。
4.完善有形市场的建设发展中介机构
由于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尚存在许多先天性不足,民营企业要从自身着手,加强管理和诚信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各种中介机构,采取多渠道、多种类融资手段。
五、加快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民营企业应依据自身特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个能够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2 张惠忠.论民营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2004,(10).
3 王淑珍.私营企业———新世纪我省经济发展的活力源[J].福建经济,2003,(9).
4 许经勇.论我国民营企业创新[J].南方经济,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