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总体上说,旅游主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是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旅游之和谐具有层次性,即显性与隐性之分别。显性和谐是指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直接的和谐,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隐性和谐是指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间接的和谐,如文化和谐、人与历史的和谐、心理和谐等。旅游显性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但隐性和谐也的确不可小视。
[关键词] 旅游;显性和谐;隐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 f59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11-03
[作者简介] 黄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实训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广东 广州 501665)
旅游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去追求相互和谐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和谐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已为人们所共识。首先,旅游使人类重返大自然,融入山清水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怀抱,进入物我合一的意境,有助于旅游者在情景交融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旅游极易促使旅游者暂时卸下社会化的面具,刺激原本根深蒂固的个性特征的复现,使人的个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和升华,以无限爱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渐渐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一种只有在旅游中才能得到的和谐关系。此外,旅游还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WwW.133229.cOm
从美学角度来看,上述和谐的实现较为直接体现于旅游审美活动,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较为显性的作用。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不可漠视一些较为间接体现于旅游审美活动的隐性和谐,如文化和谐、人与历史的和谐、心理和谐等。
一、文化和谐
跨文化旅游是一种行为人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环境中旅游,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的环境等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内容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者,对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双方不同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多文化摩擦和冲突,这是跨文化旅游活动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语言、食品、舞蹈外,还包括双方之间的非语言行为、宗教信仰、对时间的态度、对隐私的态度,以及举止、习惯、言谈方式、肢体语言或手势等。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演变成摩擦甚至冲突。
在跨文化旅游中要达到文化和谐,主要是消解文化冲突。文化和谐建立在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基础上,因而既要注意到文化的相对性,也要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实现这种文化和谐,就会获得双赢,旅游地的旅游能够健康有益快速地发展,旅游者身心得到极大愉悦。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1.旅游者适应旅游地。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随着社会角色变化,逐渐构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旅游者居住地文化又不同于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新文化构成——旅游者文化,并以新的旅游者身份按新的文化生活节奏活动于一个不同于往常居住地生活和工作的新舞台。在跨文化旅游中,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与旅游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者一般都会体验到一种“文化休克”。所谓“文化休克”,可以看成是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一种体验。这是由于在某一新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无力应对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造成的。由于承受了过度的刺激,人们变得不知所措,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了许多反常的情绪和状态,譬如痛苦、无助、沮丧、迷茫、挫折、烦躁、神经质、失眠、孤独、紧张、发怒、挑剔等等。这种“文化休克”在跨文化旅游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许多旅游者当他们旅行至某一国家而接触到外国文化时都会体验到“文化休克”,他们不知道该对东道主作怎样的期盼,甚至还觉得旅游地人们的行为方式稀奇古怪。同一种行为,在某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适当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甚至是粗鲁的。处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旅游者表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应,不知道怎样与别人寒暄,也不知道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面对新的文化情境感到十分困惑,使得旅游变得十分困难。“文化休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除非是旧地重游,否则没有旅游者不经过这样一个“文化休克”过程,或者说初次旅游者中没人能避免这一过程。有的学者称此为“文化紊乱”。“文化休克”作为旅游者个人体验的文化现象,虽然是由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引起,但旅游地因素是不变的,不能指望依靠旅游地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还得依靠旅游者本人。
2.旅游地关怀旅游者。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和谐,实现的地方是旅游地。实现和谐的条件也主要依靠旅游地来创造。作为旅游地,必须以旅游者为本,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站在旅游者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用自身文化特色吸引旅游者,而不是一味迎合旅游者特别是强势文化旅游者的某种阴暗心理需要。总的来说,要真正体现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人本关怀,了解和理解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主要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文化不可谈论先进与落后,而更应该注重其多样性,即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不能论优劣高下。因此,作为旅游地,了解跨文化旅游者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几大最基本的文化系统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西方人的交流方式是直接的、直率的,而亚洲人则是间接的、含蓄的。西方人的交际类型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体系,信息交流通过理性的辩论来传达,强调最终的信息表达是交流过程最重要的方面。与此相对照,亚洲人的交流方式重在情感交流的一致性,和交往的愉快感。
了解不同的文化交际方式,自然就会减少文化误会。从人本角度照顾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要了解和尊重跨文化旅游者的基本需要和行为方式包括旅游方式。各国旅游者都有一些源自于自身文化习惯的旅游方式,譬如说中国旅游者多以走马观花为主,喜欢多看些地方,“到此一游”,马不停蹄,日程安排得很紧,而且希望东道主把一切都安排好。但中国人如作为东道主,也以这种方式去安排美国旅游者,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东道主为了向游客表达热情,把客人的所有日程都安排得紧紧的,而没给游客留下时间去私下里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这被认为是对游客自主权的一种侵犯,也是对游客能力的不信任。
另外,在旅游服务方面,也要照顾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就饮食方面而言,要尽可能适应各国游客的需要。否则,好心也有可能办坏事。例如,导游带西方游客到宾馆用餐,向客人推荐狗肉煲、活鱼活吃、猴脑等菜肴,游客不但不领情,还会提出抗议,他们无法容忍对动物的虐待行为。在礼仪方面,不光要尊重旅游者,还要事先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的不同礼仪习俗,以免到时出现尴尬局面。在旅游商品和旅游项目的设计方面,只有突出自身特色,也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感兴趣,才能使旅游者真正有文化收获,体验旅游地文化的精髓。当然,这些特色最好是原色的,朴素的,原汁原味的,或加以成功升华的,而不是虚假的,过于包装的。在这方面我国有较多的成功经验,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旅游,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的古代城镇旅游,北京的庙会,天津的古文化街,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等。
二、人与历史的和谐
人类进行旅游活动,走进生态自然并不是惟一的形式。古人说得好:“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文人心目中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这块土地与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及其他类型的名人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人们对这块的感情就会无形中加深。景区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为人格力量的化身,从而吸引游人流连徘徊,产生思古之幽情。当游人穿梭于险峰幽谷,触摸其间的峭壁清泉,总能从中领悟先贤的人格之美,感悟其不灭的精神力量。旅游过程正是一种连接历史,又通向未来的连续的“文化流程”。空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超越了自身生活空间的限制,了解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间型跨文化旅游使旅游者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在时间里漫游,去领略历代人类的生活和创造。人类在历史的演进中创造了大量的文明,走进凝结着人类智慧和才能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历史长廊,旅游者可以体味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生命历程,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认同,相伴而生是丝丝的敬畏和淡淡的亲切,转而变成一种心灵慰藉,一种与历史、与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的祥和。例如,方岩借胡公大帝出名,胡公大帝借方岩签诗出名。无论是笃信胡公的香客,还是寻芳探胜的游人,每年数十万的游客几乎没有不到胡公殿求签的。方岩签诗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它以典故作为构思的基点或借典故拓展诗的内容,运用双关、歧义、隐语、拆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为求签人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造成多解、多义、意蕴模糊的表达效果,易于与求签者的心理相接轨,去领会神秘的预兆。
人与历史的和谐是旅游审美的最高级阶段,旅游者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美感是不同的。精通历史的考古学家面对历史的遗存时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与之达到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崇高境界。每个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任何人都不能隔断历史,在浩繁的历史面前,面对承载着无数先民智慧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力量,人总是渺小的,此时,被尘世的物质利益蛊惑引诱而乱了方寸的旅游者受到陶冶,受到抚慰,就像孩子归家似的,有了依傍的心灵靠山。当面对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面对古代匠人们其他巧夺天工的遗作,通过导游的循循解说、引导和提示,游客们哪怕对历史不甚了解,仍然会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会强化人们的社会历史感,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提高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三、心理的和谐
工业机械化虽不断降低劳动中所耗费的体能,却也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工业社会传媒给人们传输来自身外广袤世界的精彩信息,但其巨大的同化影响力量使得人们变得无从选择,只能随大流跟着时尚的脚步走。失去独创和选择自由的现代人,只能是一种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所谓“单向度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充实的、多侧面的人。
旅游过程中的景观审美,使人由单向度的人变成审美的人,使人的知性得到培育,使人的感悟能力得到发展,使主体人格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工业社会高度统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的个性化创造力的抑制。当代人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禁跃跃欲试,亟待以一腔激情与命运相抗争,创造事业的辉煌。与此俱来的精神压力却将奋力拼搏的人弄得十分疲惫。疗救的方法之一便是进入旅游审美的佳境,从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之中,汲取诗化的氤氲,涵养自身,升华自我,获得人性的温馨抚慰。在这个游戏态的新的世界里,不但身体,而且精神也获得可从日常生活中暂时分离,人仿佛是新生的,处在自在、自由、超越、解脱与异域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新奇、不适、不安等情绪的张力结构中。总而言之,会处在一种“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之中。在“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作用下,吝啬的人会变得大方,沉默的人会变得爽朗,无味的人会变得浪漫……,旅途中,每个人都会发生多多少少的变化,“逸”成为使那长久潜藏的个人理想中的人生状态得以暂时实践的温床。“逸”的自我状态的心理感知还会不断放大,向遥远处进发,向体能的极限挑战,向未知处去探险,寻幽涉奇,超绝流俗,此时,旅途越是艰难就显得越有价值。
人在自然中,整个身心感触并传导给大脑的是幽谷鸟鸣、清水芙蓉般的天籁。人们在游览山水、漫步园林、寻访名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立体性地探寻峰峦叠嶂的空间构景,体味江河飞瀑的生命律动,倾听幽林中鸟鸣的空灵乐音,观赏亭台楼阁的诗情画意,追思古迹名胜的历史风貌,通过游览观赏和物我交流,使自己的性情得到陶冶,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审美感受的较高境界,是在道德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超道德的境界,是一种诗情化、艺术化的主体感受,是旅游主体在得到生命真谛的关照和领悟后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的一次彻底反思,体验拥有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快乐,真正回归人类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和天人关系的和谐。旅游作为一项休闲时尚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貌和社会经济状况,可促进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促进旅游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和谐社会,旅游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和谐旅游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不能做到和谐发展,就不可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笼统地看待和谐旅游,因为旅游之和谐具有层次性,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直接;隐性和谐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间接,旅游显性和谐对建构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性,但隐性和谐也的确不可小视。忽视隐性旅游和谐会直接影响显性旅游和谐的发展,进而影响或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茜.论中西方旅游审美的差异[j].广西大学学报,2006,(12).
[2] 姜先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深圳的国际旅游软环境[j].特区经济,2006,(10).
[3]张宣.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地理,2006,(6).
[4]马美爱.方岩旅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美学内涵[j].社会科学家,2007,(3).
[5]肖俭伟.关于旅游审美经验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