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云南高原4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

2016-04-19 17: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湿地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的研究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等4],但未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的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在对云南碧塔海、纳帕海、拉市海和大山包等4个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现状的实地调查和验证、专家咨询及参考保护区其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云南高原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体系”。希望通过实际应用,检验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指标体系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检查被评价客体的管理水平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湿地类型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及其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研究及保护水平,促进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文化、经济、生态效益能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方法

  

  1.1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体系

  

  根据“云南高原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结果,得出了2个比选方案(指标体系1和指标体系2),以比较同一评价体系中指标多与指标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表1)。

  

blob.png

  1.2 指标赋值原则与标准

  

  选择的指标除有无旅游规划分为4级外,其余指标均按5级划分,分别赋值:0~20分,21-40分,41~60分,61-80分,81-100分。有无规划。根据保护区是否制定或者编写过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为标准,将指标以百分制平均划分为4等分,并赋予分值:无规划(0~20分);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有旅游规划(21-50分);有生态旅游总体规划(51~80分);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中各部分有专题规划(81-100分)。规划内容的全面性。参照多个景区规划研究结果,规划内容一般应包括规划依据和原则、旅游区概述、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旅游市场的调查分析与营销规划、旅游影响评价、旅游区发展战略规划、旅游产品和形象规划、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划、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规划、生态旅游成本效益分析、实施建设规划和管理规划等15个方面。以实际编制规划内容占以上15个方面的比率等分为5级,由低至高赋值。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保护区已建成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的基础设施项目占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总和的比率(基础设施建设率),平均划分为5级,由低至高赋值。基础设施建设率计算式为:

  

  基础设施建设率=已建成基础设施项目+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总和x100%

  

  信息系统建设。依保护区及旅游基本信息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将信息系统建设分为5级,并赋值:①无保护区官方网站或相关网页;②有保护区相关网页,但保护区及其旅游相关信息非常不全面;③有保护区相关网页,具保护区及其旅游相关信息,但不够详细;④有保护区专门官方网站,具保护区及其旅游相关信息,但不够详细;⑤有保护区专门官方网站,保护区基本情况和旅游相关基本信息较详细。

  

  环境教育。保护区环境教育对象包括保护区生态旅游所涉及的相关利益群体(工作人员:管理阶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社区居民:儿童、成年男性和女性;游客:本地、外地和国际游客)。以实际环境教育群体占全部相关利益群体的比率为划分标准,均分为5级,由低至高赋值。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包括大气、陆域和水域生态、人文景观、交通、废弃物清除处理、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噪声等6]。以实际环境监测对象占应监测对象的比率为标准,均分为5级,由低至高赋值。

  

  旅游收入。综合我国旅游收入情况,并结合4个保护区实际创收情况,将旅游收入划分为:亿元、千万元、百万元、十万元和万元5级,并赋予分值。

  

  保护物种受影响程度。旅游规划区的保护物种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或I、II级保护植物,即视为严重影响;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或III级保护植物,则视为较大影响;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种类则视为中度影响;为规划地的省(市、区)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则视为较小影响;不涉及保护种类的则视为轻微影响。如果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减少,应向上调整受影响程度等级,如规划区内有国家II级保护动物或III级保护植物,应视为较大影响;当种群数量减少时,则视为严重影响。保护种类名录同时出现于国家级名录、红皮书和省级保护名录时,保护级别就高不就低。游客满意度。游客的满意度与游客的体验值和游客的期望值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游客满意度=游客的体验值+游客的期望值x100%

  

  当游客满意度指数大于1时,那么游客便感到满意;反之,如果小于1,游客就会感到不满意。根据比率的大小将该项指标分为5级,由低至高赋值。

  

  主要经济来源。根据社区居民经济收入来源,以与旅游相关项目经济收入所占比率为标准5等分。参与形式。根据社区居民参与形式分为:①基本无居民参与;②个别居民参与,不以蠃利为目的,参与形式2种以下;③部分居民有组织的参与,以蠃利为目的,参与形式3~6种;④大多数居民参与,除经营活动外,开始融入环境保护等,参与形式6~9种;⑤社区居民全面自觉地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参与形式10种以上。

  

  管理模式。根据管理模式与生态保护、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所获得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划分为:①无任何管理模式,环境污染严重,社区居民虽参与旅游,但无经济收益;②有一定的管理模式,大面积环境污染,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收益较小;③有一套管理模式,部分环境污染,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收益一般;④有一套完整管理模式,环境污染较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收益丰厚;⑤有完整可行的管理模式,环境污染基本没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收益非常好。

  

  1.3 权重与综合评价

  

  因各指标对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为定量描述其重要程度,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和德尔菲法(Delphimethod)确定其权重值f_S]。首先采用Saaty1~9级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得各指标的权重值,再检验矩阵的一致性H。对于项目层中仅有1项或2项指标的,由于不符合矩阵判断的要求,根据贡献值的大小,赋予权重。综合评价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blob.png

   式中/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水平综合分值,n为指标数,为各指标权重值,/,为各指标的赋分值。

  

  综合评价结果以百分制平均划分为5个等级,非常差(0~20分)、较差(21~40分)、—般(41~60分)、较好(61~80分)和非常好(81~100分),表示生态旅游管理的水平。

  

  1.4数据来源

  

  第一,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包括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文本、生态旅游管理计划和相关规定、生态旅游基本统计数据、社区发展及管理计划等方面的资料。

  

  第二,2007年8月,11~12月通过保护区实地调查,了解云南4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保护区旅游服务及管理、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旅游服务及管理等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基本情况和满意度评价项目。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态度、参与的意愿、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环境教育及培训情况等,以及开展生态旅游后,对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环境影响情况。

  

  2.结果

  

  根据各项指标的赋值原则及标准,对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指标体系1和指标体系2的各项指标分别赋值(表2)。根据权重计算方法,构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1和2中各层指标的判断矩阵,最终计算出指标层的相对组合权重值(表2)。据综合评价的计算结果,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综合分值最高,拉市海的分值居中,大山包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管理综合分值较低(表2)。

  

blob.png

  3讨论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比选

  

  评价指标越多其相对权重值越小,且产生重复加权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指标体系1仅以自然景观(D8)1项指标代表游客满意度时,相对权重为0.045。而在评价体系2中,分别以自然景观(D/)和人文景观(DpO2项指标代表游客满意度时,相对权重值均为0.011。虽指标数增加了,但二者的权重值接近,且比一项指标的值还低(表2)。此外,多指标之间存在复杂关联,独立性相对减弱。这样虽然就单方面因素考虑是全面合理的,但综合整个指标体系就产生了重复加权M。指标体系构建中,指标越少越能降低重复加权的可能性。因指标多以后掩盖了一些重要指标的权重,使它们的重要性显现对比2个指标体系,体系1比体系2的指标数量少得多,指标越少在实地调查时更易收集到相关数据,评价时计算也更方便,操作性更强。因为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的权重时,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判定是否符合满意的一致性要求。一旦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指标多就会增大计算量。因此,筛选出的指标应尽可能保留数据采集容易和客观,且能直接反映评价内容的关键指标。

  

  指标体系1和指标体系2均是以云南4个国际重要湿地目前的生态旅游管理现状作为研究背景构建的,如需要应用与其他类型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评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3.2生态旅游管理改进措施及建议

  

  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分别就4个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规划的编制与审查力度。目前,拉市海和纳帕海的保护区总体规划还在编制中,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还未纳入保护区曰常管理计划。生态旅游规划关系到保护区今后的发展,规划文本的编制是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首要部分,文本内容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实施与建设水平。因此,拉市海和纳帕海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尤其重视生态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

  

  二是加强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4个保护区都存在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如拉市海和纳帕海的‘‘骑马观光”旅游活动导致湖区周边践踏土地面积持续扩大;碧塔海的‘‘游轮观光”旅游活动污染湖水。因此,4个保护区应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对破坏环境的旅游活动加以限制;加强对游客和社区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此外,保护区还应建立完整的环境监测系统,除对主要保护物种的监测外,还应加强大气、土壤、噪声、水文、环境容量、拥挤度和健康威胁因子等与旅游相关因子的监测。

  

  三是尽可能完善旅游设施。拉市海、纳帕海和大山包均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以大山包尤为严重。3个保护区在今后的生态旅游规划实施建设中,尤其需要完善交通设施、环卫设施、游客宣传教育中心及环境解译系统的建设。

  

  四是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除碧塔海设有专门的解说员外,其他3个保护区均无景点解说员。因此,在今后的旅游管理中,应增设景点解说员并对他们开展专业培训,以提高解说服务质量。培训内容除景点解说技能和景点知识外,还应包括生态学、动植物及保护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应结合实际情况,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

  

  五是建立保护区专门的信息系统。旅游基础信息除应包括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黄金周旅游收入涨幅、客源地人均消费额、旅游旺季和淡季等信息外,还应包括保护区基本信息。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可以方便更多的游客全方位了解该保护区,从而提升游客信息服满意度和提高保护区的宣传力度。目前,4个保护区的信息系统建设都不健全,今后在管理中应加强保护区管理基本数据的信息化处理。

  

  致谢:

  

  现场调查,资料、文献和相关数据收集等得到4个保护区管理局(所)及其所在县(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许多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筛选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