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工商管理论文

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研究

2016-02-18 11: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

 

  1.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界定我们指的人才,是那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对人类进步可以做出某种贡献的人。

 

  2.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就有:德、识、才、学的提法;解放后,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后又加上美)全面发展;国外教育学中提出了素质、才能与知识的结构。综合古今中外的各种提法和内涵,并结合工商管理工作的性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在德、质、识、才、学、体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是指素质。素质是获得识、才、学的生理基础,是一个外延很广泛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广义的素质,不仅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业务和身心方面的素质,而且还包括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气宇、风度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应具备广义的素质。

 

  ,是指见识。通常以远见卓识来形容一些高明的领导人、决策者。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未来的决策者,它的远见卓识不仅包含对事物发展的预见,全面的理解,还包含是否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往往结合在一起,即通常所说有学识。因此,识的培养需要以学和才为基础,见多才能识广。

 

  ,是指才能、智能(才干)、能力。它是知识活化和运用的能力,内容包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绩效。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智能,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上,以及这些综合能力在实践中的效率高低和效果好坏及其程度。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突出企划、决断、指导管理和沟通能力的培育。既需要培养、学习,也需要在外部环境中的磨炼。的基础。

 

  ,是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面十分宽广,包括事业心、责任感、正义感、进取心、探索精神、毅力、牺牲精神、谦虚、容人、同情心等。是发挥质、识、才、学的动力。工商管理类人才是一个集体或团队的领路人,他本人修养高低影响着一批人。因为工商管理类人才一般谋职在综合管理部门,且都有某种职权,若能力高,修养差,往往会起负面效益,给整体带来较大损失。因此,他的事业心、责任感、高效管理和诚信经商等道德素养尤为重要。

 

  识、经验总结都是学问。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而言,的知识面更宽广些,包括:概念、理论、知识、经验、政策、情况(信息量的储备)等方面。可以归纳为通识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个部分的知识。较为宽广的学问,有利于成长为通才,熟悉和胜任工商管理工作。

 

  ,是指体质,包括体力与脑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概念在扩大,不仅指体力的素质与强度,也包括脑力强度。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体育,同时更要注意脑育一防止、克服学生超负荷学习、甚至废寝忘食等倾向。工商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运用的知识面很宽,因此,加强人才的脑育尤为重要。

 

  以上六个方面,是灵魂、方向,是为首的;识、才、学是未来从业务上成功事业而鼎立的三足”“如战斗队,如后勤部,是指挥员;“如斧刃,如斧背,是执斧的手;“如弓弩,如箭镞,以领之,方能中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上六个方面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具备的理想的知识结构,事实上不可能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集中以上所有的优点。人各有其长,必有其短。根据系统性原理,在完成一项较大的事业或项目中需要多方面才能的相互配合。这六个方面体现了工商管理类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兼有专才通才的特点,因为它横跨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科学基础上的。这就需要做好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专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这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研究


  3.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培养具有国际头脑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理论基础与技能扎实、知识面宽,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为了达到以上发展目标,在学制上,本科、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应以学分制为突破口,均可采取弹性学制:或缩短、或延长(本科学制由4年缩短为3;延长为6年其间经审核批准可以允许学生暂停学业,离校谋职锻炼)也可采取本、硕连续硕、博连续的实践;建立与完善优秀学生的选拔与学业的考评指标体系,跨系、院、校的选课、听课制度,以及成绩考核等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营造有利于更多学生尽快成才、更好成才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培育良好学风的文化氛围。

 

  2.优化课程与专业结构,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把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有机结合。结合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开设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系统分析,投资、融资、财务分析与成本管理,国际商务与市场营销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思辨能力、沟通协商能力和经营策划能力。此外,还应解决好本、硕、博学历课程内容的区分与衔接。

 

  在专业设置上,为适应中国入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与人才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应加快对外贸、市场营销、金融、财务等工商管理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抓紧培养精通世贸组织规则的专业人才,使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既照顾一般、相互协调,又突出重点、解决急需。

 

  3.强化质量监控,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根据重点大学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性、高层次和学生多等特点,应分别设立主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直接对院长负责;主管院长结合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与特点分别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素质要求、实验、实习基地、学制和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把改革与管理的重心下移,加强对系(教研室)改革的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如本科教育管理中心、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等)的领导,加强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并在院长的领导下,共同组织与协调好院、系(教研室)之间,院、系与其他科、室之间,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合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⑴1.

 

  [2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2⑴1,(6)

 

  [3]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4]中国学位与研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J].学位与研生教育,2002(6).

 

  [5]许迈进,叶林.迈向世纪的研生教育——当前世界研生教育的若干动向与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