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工商管理论文

一般均衡分析案例教学研究*_人力资源开发

2015-11-10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导读::般均衡分析是指。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制约人力资源开发。般均衡分析案例教学研究*。
论文关键词:一般均衡分析,案例教学,人力资源开发

   一 引言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假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需求等都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因此,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而且也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影响。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均衡,只有在一切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决定。通常认为,一般均衡理论是瓦尔拉斯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也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构建自己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首先,他从产品市场着手来考察交换的一般均衡,而后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包括生产过程的一般均衡,然后再对资本积累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最后他还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而得出了“货币和流通理论”,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由实物经济推广到货币经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经帕累托、希克斯、谢尔曼、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以及麦肯齐等经济学家的改进和完善,发展成为现代一般均衡理论。
  二 一般均衡案例分析
  假如一个经济社会已处于静态均衡,现在由于任一变量——例如汽车的需求增加,就会引起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首先,汽车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与汽车有互补关系的劳动、钢铁、汽油等需求的增加,与汽车有替代关系的公共汽车、地铁、自行车等需求的减少,而这些需求的增减又会引起相关商品需求的增减。例如劳动需求的增加,会将有关厂商的劳动吸引过来,使这些厂商的工资上涨,成本增加人力资源开发,利润下降。由于利润下降,这些厂商有可能减少产量,甚至退出产业,导致供给减少。供给的减少,又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导致需求的变化……。依次类推,直至再次实现市场均衡 [1]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郑汉姆(W·B·Doham)推广,被广泛应用到工商管理等学科中,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对我国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为了说明一般均衡分析,教材列举了四个市场:原油市场、煤市场、汽油市场、汽车市场[2]。首先假设因中东国家减少原油生产,导致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提高。若是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问题的分析到此结束。但若采用一般均衡分析,分析过程才刚开始。煤与原油是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原油价格提高,会导致煤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会增加煤的需求量,导致煤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煤的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也增加。但煤市场价格提高又会导致原油市场需求曲线右移,两个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原油是汽油生产的投入要素,原油价格提高,相当于增加了汽油的生产成本,汽油的生产者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调整自己的产量,导致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提高。汽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又反向影响原油市场,然后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论文发表。汽车和汽油必须同时消费,两者具有互补关系。若汽油价格提高,必然影响汽车的消费量。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消费者会减少汽车的购买,因而,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也减少。汽车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又反向影响汽油市场人力资源开发,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若只考虑这四个市场,四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达到均衡。其实分析过程决不止于此。汽车销量的变化会影响钢铁、玻璃、轮胎、橡胶等市场,钢铁市场的变化又会影响煤、铝等市场,这些市场的变化又会影响生产要素市场,进而影响金融市场。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汽油的价格将影响家庭对汽车的需求。如果降低汽油价格,汽车的需求将会增加。按照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垄断部门之所以能够取得超额利润,是由于它可以实施垄断价格。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使产量减少,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把消费者剩余转为生产者剩余,变成垄断者的利润。而汽油的生产是由国有垄断厂商提供的。若没有政府干预,由其独自决定价格,厂商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产品价格和数量,追求垄断高价,提供较少产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损失经济效率。因而,政府必然对垄断定价进行干预。假设化石能源具有自然垄断特征,若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获得正常利润;若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垄断厂商存在亏损,若要厂商继续经营,政府必须给予补贴。
  (一)汽油低价供给产生的影响
  如果汽油价格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厂商出现亏损,若要厂商继续经营,政府必须对厂商因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而政府用于补贴的资金主要来自税收,而政府征税必然产生效率损失,即实施征税,导致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政府税收,但也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的净损失。此时,必须衡量垄断的经济效率损失和给予垄断厂商补贴的征税行为的损失。若征税的福利损失更大,则应该提高产品价格。
  汽油等化石资源是许多厂商的重要投入要素。持续的低价,会激励厂商消耗更多的化石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消耗会产生污染人力资源开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违背低碳经济理念;激励厂商使用化石资源,采用资源密集型生产方式,抑制厂商创新动力,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难以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抑制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对厂商的的补贴具有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功能,难以维护社会公平。
  汽车和汽油具有互补关系,汽油的低价必然刺激汽车的消费。私人汽车的增加会产生严重的外部效应。汽车尾气给环境造成污染;汽车使用量增加带来的交通堵塞以及车祸数量增加。使用私车的人得到了出行的便利,并从中得到了政府的补贴。这将在社会的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形成一种“劫贫济富”的马太效应。
  中央财政在2005年和2006年两次出台补贴政策,中国石化分别得到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2008年获得了503亿元补贴。补贴动用公共财政资源,是全体纳税人承担了成本。公众大都对两巨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收取财政“大礼包”表示出强烈反感和质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财政部从中石油上缴的所得税中退库100亿元,弥补中石化炼油项目亏损,这种暗抵收入的做法违反了“收支两条线”原则。经济学家张曙光指出,石油部门高额利润的秘密在于占有了国家大量的租金。
  政府的补贴或价格调整若没有跟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将会对市场供给产生不良影响。在预期价格上涨期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会减少供给,而与此同时,在预期价格提高的刺激下,消费者增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导致需求曲线右移的同时供给曲线左移,供需缺口更大。必然出现供给短缺和排队加油现象。
  在2010年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的节点,内蒙古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开始出现油荒,柴油严重短缺。呼和浩特市的中石化加油站每车限加200元,中石油加油站每车限加300元。进入11月后,部分地区的加油站甚至开始控制销售柴油。据新华社报道,温州104国道双南线东庄段的中石化加油站,等候加油的货车至少排出3公里长。11月7日,福州市柴油供应紧张,部分加油站暂停柴油供应,很多民营加油站油库已无柴油,给当地运输市场带来不利影响。11月8日江西省成品油市场监测显示,全省近两成的加油站停止供应柴油,多数加油站限量供应柴油。
  政府若对自然垄断厂商实施资本回报率管制。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论文发表。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垄断厂商的的价格和利润。但难以确定公正的资本回报率,作为资本回报率决定因素的厂商未折旧资本量往往难以估计。在关于资本量和生产成本方面,被管制厂商和管制机构各自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被管制厂商总是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此外,管制滞后的存在,使得资本回报率的效果受到影响。当厂商的成本和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开发,管制机构不可能很快作出反应,即执行新的“公平的”资本回报率管制。如在成本下降的情况下,管制滞后对管制厂商是有利的,并且被管制厂商有隐蔽成本降低信息的激励。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以及中国石化将实施的住房补贴就是共享高额垄断利润的证据。
  (二)汽油价格提高产生的影响
  汽油等化石资源的低价格激励厂商使用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延缓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资源、环境的压力在逐渐增大。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我们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钢铁和54%的水泥。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的投资都相对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林毅夫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潮涌”。2003年、2004年“潮涌”现象出现在汽车、建材、房地产等领域,此后转移到电解铝、有色金属等行业。“潮涌”容易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同时产生银行呆坏账甚至有引发金融经济危机的风险。
  

  对化石资源价格进行调整,是寻求一个均衡点,是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调适取舍。若现阶段大幅度提高化石资源价格,会导致以化石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生产厂商的成本提高,导致供给曲线左移,产量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厂商产量减少,会导致失业工人增加,进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兴起,凯恩斯主义受到严峻挑战,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汽油和汽车存在互补关系,汽油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汽车市场,导致汽车市场需求曲线左移。汽车的均衡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减少。汽车产业产量降低或萎缩又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上游产品市场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如钢铁市场、玻璃市场、轮胎市场、橡胶市场。如汽车市场萎缩,导致钢铁市场、玻璃市场、轮胎市场、橡胶市场、煤市场的需求曲线左移,这些市场的产品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减少。煤、钢铁、玻璃是产能过剩的产业,汽车产业的萎缩导致产能过剩更加严重。钢材、轮胎出口受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抵制,难以弥补产量的减少。厂商产量降低,会释放大量劳动力,失业人数增加,失业工人可支配收入急剧减少,进而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品市场萎缩引发投资边际效率递减,进一步引发投资萎缩,乘数效应更加剧私人投资的不足。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需求减少人力资源开发,工人失业,消费减少,投资进一步减少,经济进入衰退直至萧条。
  由于汽油价格上升,减少了汽车的消费量。按西方经济理论,把汽车的购买当作一种投资行为,投资乘数更凸显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因而要在现阶段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及长远发展目标之间进行取舍,寻找一个均衡点。与此同时,我们应把握机遇,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产业均保持高位增长。中国的风电装机从2006的2599万千瓦增长到2009年的26276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风力发电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光伏产业增长速度不亚于风电。2006到2009年间,在国外市场拉动下,中国光伏产业规模从438万千瓦增长到3460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4%。2007年,中国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到2008年底,中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发展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得到了较快发展[3]
  中国经济增长不仅受外需的制约。还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元便开始了漫长的贬值之路。美元从2002年1月到2008年3月的最大跌幅为41.33%。但期间原油最大涨幅达6.35倍论文发表。2008年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最高冲至每桶147美元,通货膨胀成为各国难以摆脱的阴影。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又快速拉升,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月推出出口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以鼓励出口汽柴油。中国石化为了减轻库存压力,以每吨130元对成品油出口给予补贴。10月国内却又出现油荒。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以原油为投入要素的的成品油的价格受政府的价格管制,价格较稳定。以汽油为例,2004年至2010年北京市93号汽油零售价格走势显示,汽油价格在波动中小幅上升 [4] (图1)。经济运行因而出现循环: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社会对资源以及能源的需求渐增,慢慢推高其价格以及相关商品价格——经济进一步走高,从而带动相关商品价格以及其他行业商品价格走高——过高的价格逐步成为制约经济上涨的因素,引发需求的减退,从而使得经济增速减缓并导致商品价格下滑,经济又进入紧缩期。
  
  图1 2004~2010年北京市93号汽油零售价格走势(单位:元/升)。数据来源:http://www.jrj.com.cn
  三 结论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若不提高价格,偏低的化石资源使用价格会激励厂商采用化石资源密集使用的生产方式,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过快提高化石资源的使用价格,将提高以化石资源为投入要素的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这些厂商的产量减少,价格提高。同时厂商解雇工人,导致工人失业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减少工人收入,整个社会的消费随之减少,制约人力资源开发,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不致产生结构失衡。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厂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寻找新的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牺牲环境资源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能减排,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创新能力。一是开发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消耗,一方面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石油价格波动给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发展新能源,如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不仅包含了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也将成为重要摘要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CCIDConsulting.CO.LTD).中国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前瞻[J] 能源产业研究 2010(1).
[4]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委宣布26日起上调成品油价格[EB/OL].http://finance.jrj.com.cn/2010/10/2520108408502.shtml2010-10-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