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劳动监察如何准确定位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是每一位劳动监察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劳动监察应当采取怎样的改革发展摸式,判断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和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即以“整肃规范,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十六字方针为指引,突出解决三类问题: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思路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特点不突出问题;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不得力,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增多且时有败诉问题;内部管理水平层次不高,监察员精神状态不佳,基层执法能力较弱,办案质量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按照先易后难,谋定而动,循序渐进的思路解决。长远看,劳动监察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谋求改革与发展。
一是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形成改革新共识
目前,一方面要重点抓好改革和服务意识教育,整顿工作作风、加强执法监督等项工作。从加强事前监督和预防预警的思路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点研究解决执法规范、效能提高、欠薪逃匿、社保费追缴和突发事件频发等监察工作的瓶颈问题,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案件,从根本上树立为劳动者、企业、基层服务的意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执法服务和保障。另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新特点,强化执法工作中的服务理念,将服务贯穿在日常监督检查、行政处理处罚之中。在执法过程中,及时发现用人单位存在的人事管理问题和违法行为,分类指导、分别处置,既要维权也要以法服人、以理服人,达到检查一户、服务一户、规范一户,以点带面,促进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管理规范的目的。
二是劳动监察需要有自我否定和自我改革的精神
劳动监察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应该一步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形象,从改进作风、端正行风、优化服务、构建和谐入手,切实加强对各级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树立“公正执法、人本执法、科学执法、责任执法”的执法责任理念,增强依法执法的自觉性。以自我否定的决心、自我改革的信心,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突破思想僵化、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改革。
各级劳动监察机构的领导要坚持以身作则,既要带头执行,又要管好下属,着力治理庸懒散拖之风和不如实立案、不按程序办案、违法事实认定随意性、适用法律混乱、日常巡查不到位以及社保费追缴难到位等问题。同时,大力推行劳动监察岗位职业化制度。拓宽劳动监察员职业发展路径,改变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现状,积极探索和推广欧美及深圳劳动监察执法类岗位职业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监察员的职业规划、技能提高、待遇提升与行政职务晋升分离,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三是坚持依法办事,维护程序正义
为适应当前劳动监察工作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需要,坚持程序合法,就要严格依法依制开展管理工作。实行行政执法督察制和负责人问责制,并贯穿劳动监察执法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同时,着力推行劳动监察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建设,按照各类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处罚等流程加强管理,实现事前有规范、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问责;建立健全各类案件的办案程序和规则,尤其是要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和审限监督机制、办案绩效考评体系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量化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问责标准。
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夯实劳动监察事业发展平台
按照“先行先试、职权下放、重心下沉、人力下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监察管理新体制、新形式,提高监察员入职门槛,鼓励监察员主动查企业、联社区、下乡镇,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掌握企业最新动态,强调主动性有效介入,及时就近处理纠纷矛盾,减轻职工群众诉累,防止因处置不及时或不当,使小矛盾、小纠纷演变成恶性、群体性事件。
五是劳动监察要向现代科技要力量、要效率
深化劳动监察改革应当以“两网化”为切入点和抓手,按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畅通,反应快速”的总目标,依托政府网络系统,全面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区、街镇、社区六级联网的监察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的劳动监察执法、预警机制和体系。
六是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伙伴关系,探索破解执法难问题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与社会伙伴和部门的合作机制,发挥该机制的最大效用,应当是新时期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必须面临的共同研究课题。沟通畅顺、协作紧密的劳动监察社会伙伴合作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伙伴各自在关系协调中的独特作用,有利于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及对劳动者群体利益的维护;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制环境,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平息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此,一方面劳动监察机构要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公检法、住建、工商、信访、维稳、税务、海关、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再组织一些社会研究机构、大学、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劳动监察执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优化执法环境;另一方面,劳动监察要在现有与用人单位、劳动者等社会伙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如尝试通过与工会、雇主组织、行业协会制定项目合作协议,定期交流讨论,开展联合宣传活动,采取联合执法行动等措施和方式,扩大劳动监察的参与程度,以得到社会伙伴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劳动监察的执法效果和服务形象的认同。
七是发挥媒体的合作和监督作用,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现阶段,应当更加重视和积极应对媒体特别是网络的社会影响和力量,尤需提防小冲突酿成大事件。第一,牢牢控制舆论主导方向,始终关注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劳动者权益这一核心问题,不被一时的网络情绪左右。第二,处理好舆情控制与正面宣传的关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第三,要转变应对方式,强调主动性介入,包括专人专职负责,通过官网和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新渠道,主动披露信息,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及时澄清和回应。第四,不仅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舆情危机预警与应对机制,还应当适度扩大舆论、媒体参与劳动监察执法活动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