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07-07 10: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传统成本管理方式应用缺陷的不断暴露,作业成本管理这一新型管理理念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但结合我国多数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现状来看,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现状究竟是怎样的?而作业成本管理未来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作业成本管理
论文联盟http://  1.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开展的依据,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作为基础,在把“作业”作为基本中心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对成本性态的分析。首先,作业成本法将相关的成本消耗联系在一起,对引发成本支出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与此同时,作业成本法将产品和相应的消耗作业进行相关性联系,进而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成本信息。可以说,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而产品则消耗作业;反过来看,生产造成作业行为的发生,而作业行为则导致企业成本的发生。
  1.2 作业成本管理
  所谓作业成本管理,主要是将作业成本信息作为基础,并将提升客户整体价值和提升企业利润水平作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作业成本管理是对作业成本法概念的有效延伸。
  具体来看,作业成本管理是将“成本驱动因素”这一理论作为基本依据,把“作业”提升为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对象,通过财会人员对作业以及作业成本的有效确认和计量,来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最终的计算。WwW.133229.CoM在此过程中,成本计算工作需要深入到“作业”的层次上,以便于对企业内部一切作业活动进行有效的追踪和动态性的反映。同时,作业成本管理还需要开展对成本链的分析,以便于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最准确的信息,在指导企业对各项必要作业进行有效执行的过程中,消除或精简整个成本链当中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环节,从而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较低,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对企业而言,通过对作业成本管理的全面实施,企业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也将因事中作业成本的控制及考核而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随着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战略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可得到大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自身发展的优势也将得到全面的提升和体现。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方式,作业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 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现状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初作业成本管理开始进入我国经济市场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作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式,其在核算内容、核算方式以及计算原理等各方面,都与所属企业现行的财务体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从外部的价值链与产品分析上来看,作业成本管理涉及企业产品从设计到售后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所以要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和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这在一定的时期之内,与传统成本效益的原则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我国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尝试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企业成本管理,而这些企业对于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也只是一种局部性的管理应用模式,可以说,作业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在企业成本管理、内部控制乃于整体的运行中得到有效发挥。
  2.2 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实施存在较多阻力因素
  不可否认,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并不理想,即便是少数愿意突破传统、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的企业,其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也并不理想。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存在较多的阻力因素。
  第一,从经济环境上来讲,我国整体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市场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所以企业运营对于作业成本管理缺乏一种内在的需求,换言之,作业成本管理实施所需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并不成熟。
  第二,从理念认识上来看,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作业成本管理缺乏准确的认识,片面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对大量的作业事件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确认与计量,这从主观上影响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
  第三,从管理技术的角度来看,作业成本管理需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系统作为基础保障,但我国多数企业财务软件的开发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要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相关技术支撑相对薄弱。
  第四,从管理团队的素质水平来看,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方式,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但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会计人员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会计处理模式中,因此缺乏对先进知识的掌握,可以说企业要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缺乏整体水平较高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总体而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水平明显不高,作业成本管理的作用也得不到有效体现。不管是从整体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来看,还是基于企业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条件,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与应用都缺乏成熟的条件支持。
  3 未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为一种突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可以说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条件下,企业要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实现企业竞争水平的提升,而作业成本管理则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尽管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利于作业成本管理全面实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而短期之内这种外部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在知识经济的整体环境下,随着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不断紧缩,企业要实现管理先行,通过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则应当通过对内部管理技术的创新、内部管理的加强以及管理团队的优化等措施,来推动作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以便于通过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活力,在推动企业改革的基础上,不断为企业带来各种收获,进而实现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创新以及企业自动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买方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最为普遍的经济背景,因此成本管理也逐渐扩展至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当中。而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全面推广并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也日渐突出。因此,我国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规律,在全面了解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业成本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及灵活运用,提升企业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进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