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成

2015-07-07 10: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随着erp研究应用的深入, erp环境下应用作业成本(abc, activity based of counting)),已从进行成本核算提高到进行成本控制的阶段。本文改变传统主要通过对制造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对整个作业链、价值链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尤其是详细论述了在设计阶段采用作业成本与成本企划相结合进行成本控制。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作业成本成本企划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应用erp,采用作业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往往还停留在传统对成本进行制造过程的控制,因此探讨在erp中如何应用作业成本对产品进行全程控制,尤其是在设计阶段进行预防性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控制”是指施控主体对受控主体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的各种要素加以管理,及时发现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成本控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1.按其实施的时间划分,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按其责任单位能否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3.按照成本控制的层次不同可分为:维持性成本控制、改善成本控制,革新成本控制。wWw.133229.cOM
  
  二、erp环境下进行成本控制的目标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必然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对可控成本加以控制。它能在成本发生前预测到其成本可能发生的态势,并对这种态势进行引导、控制在目标方向和范围。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便对引发成本发生的各个因素进行规划、调整,以确保实际经营过程的预期的低成本运行的先导式控制,它能充分挖掘出成本降低的潜能,以相对积极的“创造正效果”为主要特征。因此它追求的是最高层次的成本控制目标,以理想的成本发生的基准,将理想的发生成本现实化,它排除历史执行业绩的干扰,以溯本求源的方式,从总体上构建企业全盘战略,进而推进局部的前馈控制。要实现该目标,在充分利用erp海量的数据信息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外,还需要结合作业成本等先进成本计算控制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
  
  三、erp中应用作业成本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
  
  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便是利用作业的特征和优势,在立足于最低层次的维持性成本控制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进行改善成本控制,追求实现革新成本控制为目标的成本控制。因此它也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虽然作为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一个切入点作业成本核算中一开始便对作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流程,可以起到一定程度控制成本的作用,但是作业是一项动态的活动,它的实质会随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而改变。原本作为增值的作业可能会变为不增值的作业,高效的作业可能会变为低效的作业,相同的作业可能会要求更低的资源消耗,更高的产出。因此对作业分析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经营过程每个时点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作业分析控制。同时需要对企业经营活动整个作业链每个作业及它们之间的节点,联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控制。
  传统的成本控制中,主要是对制造成本的控制,其控制的空间集中在生产过程。而erp中的作业成本控制是对产品完全成本控制。erp中的作业链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为顾客服务为终点,通过设计、执行一系列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售后服务的作业,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作业链的各个环节上的活动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前后作业间存在着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产品价值伴随着作业活动的发生和转移而在企业内部外部流动、转移、最终到达顾客。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控制便是对整个作业链、价值链的控制,以达到系统成本最低。
  1.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原因分析。根据帕雷特定律(如图1所示),80%的成本通常由20%的作业引起,产品的主要成本发生在制造阶段,因为产品材料、人工成本主要在这一阶段形成,因此要加强该阶段的生产过程成本控制。而产品设计阶段虽然发生的成本较少,但设计一旦完成,产品成本的65%~85%就已经被决定了,因而要想大幅度节约、避免、降低成本,则应在作业链的设计阶段实施。因此在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控制成本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设计阶段便采用目标作业成本法设计来避免不增值、低效作业发生,提高产品的顾客价值,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作业链整个过程进行成本计算、分析、控制、反馈实现降低成本。
  图1成本曲线
  2.erp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通过索本求源的方式将顾客对产品要求的功能价值与产品将发生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结合,在设计阶段便力求避免非增值作业、低效作业出现在产品中,追求的是最低作业、成本资源的耗费带来最大的产出价值,是一种前馈性的成本控制方式,是革新控制战略思想的一部份。


  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可结合成本企划思想来实现。成本企划被1991年发表于美国《幸福》杂志的《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论文中喻为“最富潜力的竞争武器为预测、监控和解释成本的体系。”成本企划的思想是先基于最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减去企业期望的利润来倒推计算目标成本,再运用所谓“成本控制工程”的手段来确保生产的产品满足目标。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适销对路,保证利润。成本企划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成本,即在产品的企划和设计阶段就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允许是多少。成本是事先限定好的,制造过程实际消耗成本乃至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能超过这一范围(如图2所示)。
  图2成本企划设计目标成本控制
  成本企划在日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它可以说是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始终拥有强势竞争力的根源。但成本企划在分解目标成本时采用的传统成本法分解目标,难以索本求源,真实反映成本与制造的关系,因此会导致目标成本分解的扭曲,并削弱其持续降低成本的可能。本文认为应在成本企划中引入作业成本法,将其目标功能与目标成本的关系通过作业这个因果联系真实反映出来,提供持续降低成本的工具,形成作业成本企划思想。将作业成本法嵌入成本企划思想中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作业成本企划流程
  上图反映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成本企划中的流程步骤。首先通过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明确市场顾客对产品功能价值的需求并确定价格,在此基础上扣除企业利润,从而设定产品目标成本。然后采用如设计评价、成本留保、权衡方案等可能的辅助方案对用户的需求功能从整体、部件、组件直到零件进行逐级功能分解,然后根据相互之间的目的、手段关系,将各功能联系起来。在功能分解的过程中始终将功能成本目标与其完成相应的功能作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对作业链中的作业价值分析,找出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高效作业、低效作业,消除和降低作业达到降低成本。同时运用并行工程(ce)、关键路径法(cpm),找出作业活动的最短路径,缩短过程时间,优化工程周期,降低成本。最终通过采用作业成本法对设计出来的产品进行模拟综合评价,如果通过则投产,否则需重新修证设计,反复循环最终设计出实现功能、作业成本目标双重要求的产品、从而实现超前的成本控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