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分析我国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016-12-24 15: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我国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由于企业环境急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成本管理已不适应急剧变化的企业环境和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而战略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很好地适应了新的企业环境和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众所周知,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赢得市场和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不是传统的经营成本,而是企业的战略成本。传统成本管理只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是立足于全局的战略高度,以能否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保持目前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为前提来决定是否降低成本。因此,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应用和实施,有利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在我国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而节约则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毋庸置疑,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可取的,但它并非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当是尽可能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成本效益。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长期竞争优势。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决定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因此成本管理必须全面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3、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并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在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如果某项成本降低方案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则不予采纳;相反,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则该项成本的增加是有价值的。例如,在价格竞争陷入白热化阶段,是否需要接入低成本的市场拼抢、应该以多大的代价去获得某项业务、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问题,不仅是市场营销部门的职责,还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来决策。有些产品或业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些产品或业务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不同性质的产品或业务企业所采取的成本策略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性能和作用的产品或业务,企业应根据其战略来选择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


二、我国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成本观念上,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范围狭隘,只注重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忽视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将成本核算的重心放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实际上关注的只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消耗,并没有分析企业竞争对手、上下游企业价值链以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从而不能适应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成本控制和管理只注重当期损益,而忽视企业整体效益和长期竞争优势。成本管理的目的也只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没有从效益角度去考虑成本的效用,而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是依靠节约方式,没有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另外,全员成本意识比较淡薄,未能充分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忽视价值链分析。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未能充分分析和应用价值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未能有效拓展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价值链中,只注重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进行分析和控制,而忽略了对生产前的研究开发成本、供应成本和生产后营销成本的分析与控制。而价值链分析法认为成本不只是与生产环节相关,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成本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第二,不能正确利用各环节的联系,联系是企业削减成本潜在的和强有力的来源,但我国企业很少认识到影响成本的所有联系,特别是那些与供应商以及各种活动间的联系,而将有些部门提高成本可能会降低总成本的事实置若罔闻;第三,成本削减过程中损害经营的差异性(即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的企业脱离市场抓成本,在成本削减过程中损害经营的差异性,结果成本削减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滞销或无销路的产品,成本再低也是一种浪费。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分析法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产品价值、产品成本的最优组合,以保障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竞争力。


3、不注重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这一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的积极性。通过研究如何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重视人的发展,以形成企业群体的价值观。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联系密切,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导向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驱动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约束自己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先进的文化凝聚职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动员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理应成为企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对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往往处理不当,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不重视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有些企业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彼此脱节,互不相干,从而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三、对我国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建议


1、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观。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树立正确的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发挥其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和办法是难以达到战略成本管理效应的。因此,我国企业应在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不能仅仅停留在成本的节约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上,应该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以保障企业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全面的认识,不受传统的认为成本无法降低的观念的束缚,而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的。其次,要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更新管理观念。宏观上,成本管理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法制观念,为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微观上,要积极拓展成本管理范围,将成本管理由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对产品设计、材料采购、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实施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对象由单个实体产品拓展至无形资产成本、信息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各方面。此外,企业还应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应用专业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


2、运用价值链分析,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管理好自己的价值链和管理的相对优秀程度。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动因分析,这是消除成本竞争劣势并创造成本优势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我国企业中成功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应有效运用价值链分析,提升竞争力。为此,我们应树立新企业观,强调企业的上下游各方是整个虚拟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将虚拟企业看成是多职能组织的价值链,并以多职能为中心进行管理,取长补短,实现产品价值、产品成本的最优组合,以促进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升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的密切合作或后向整合,寻找使双方都能降低成本的机会,实现有效的低价采购;另一方面通过与下游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形成更好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通过现有消费者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3、增强成本节约意识,塑造企业管理文化。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每个环节、每一业务流程都可能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良好的企业管理文化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与成本相关的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有: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与成本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程度及其有效性等方面。如果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比较好的企业管理文化作为实施的基础,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使每位员工都有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的感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那么成本就一定可以降下来,反之则必然增加。


作者:刘志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