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直达运输模式下物流成本的探讨

2015-11-05 10: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伴随着企业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物流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 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切程度日益加强,这就要求企业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来发掘新的物流成本优化渠道。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一个大跨度系统,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地域跨度也很大。在一个理想状态下对供应链下,直运模式进行优劣分析, 希望能够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直运模式,经济批量,物流成本
  一、零售业的物流成本
  (一)物流的内涵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转移,它是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的,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所有活动的统一。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经济效益。
  (二)零售业物流成本的内涵
  随着物流环境的变化,多批次、小批量和适时物流(JIT)等高水准物流服务和其他额外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多,造成了物流成本的大幅提高[3]。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也已经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
  所谓物流成本是指伴随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第三利润源”[4].
  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伴随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和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二是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三是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当整个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得到提高,物流成本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势必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稳定消费物价,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水平。
  从微观的角度看,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同理可以得出,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的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由于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总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在销售收入和其他成本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因此会得到增加。正是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降低物流成本后,企业具备了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零售企业中的直达运输模式
  零售企业所谓直达运输模式是指,将某个区域的,来自各个销售网点的需求和安全库存,在短时间内直接运送到指定销售点的直运方式
  直达运输模式下,订单可以通过两种模式驱动产生
  1.实际销售激发需求的订单模式
  利用ERP系统,通过DRP系统从各个商场收集的需求,根据目前商场的实际库存状况,激发订单,通过外包仓库在发货港进行货物收集,并统一向目的商场发货。
  2.以集装箱为合理批量订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考虑运输能力限制,根据计算得出优化后的经济批量,将产品优化组合为标准,优化订单下达频率,切合集装箱可行容积匹配
  三、零售业物流的主要功能
  零售业物流主要承担以下七大功能:运输功能,库存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服务功能。直达运输模式的运用,可以使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得到了合理的优化
  (一)运输功能和成本
  1.运输功能
  运输功能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
  它是整个现代物流,七大基本功能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运输成本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运输成本的有效控制对物流的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客货运输量的全部费用支出,称该期运输总成本。单位运输产品分摊的运输费用支出,称单位运输产品成本,简称运输成本
  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百分之35-百分之50左右,占商品价格的4%-10%。运输成本对物流的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说明提高运输决策的科学性就迫在眉睫了
  在物流运输决策中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能力配备等问题。
  1)直达运输模式的采用缩短运输距离
  在路线的选择中,运用最短路算法,大多根据距离来进行,但运输路线最短并不是最优的选择,要考虑两地交通便利条件,路面状况,两地距离和运送成本。在算法中引进这样的运算机制:将路径的权数变成一种综合评定指标:距离,现有的交通条件,交通工具,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路径。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虽然有着距离上的差距,选择路径,要与交通运输工具结合起来,以及运送的速度和成本的关系。

因此,选择期望的运输方式时,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运输服务的速度和成本,计算总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的优势,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和用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体积时表现最为突出。通过运输问题改进运输调运。
  2)直达运输模式的适用条件
  在通常情况下,单位商品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成正比,与运输商品的数量成反比。运输距离越长,单位商品的运输成本越高。单位运输工具上的商品数量越大,运输成本越低。所以当运输商品理想的运输服务系统应该是在运输距离固定的情况下,追求运输商品数量的最大化。而在运输商品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追求运输距离的最小化。理想的运输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将长距离、小批量、多品种的商品运输整合起来,统一实施调度分配,并按货物的密度分布情况和时间要求在运输过程的中间环节适当安排一些货物集散地,用以进行货运的集中、分捡、组配。
  3)利用直达运输降低运输成本的注意点
  另外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或许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
  第一,线路的优化。路线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成本的大小。在运输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同一物资在同一路线上的往返即对流现象的发生。同时,在交通图成圈时,要防止运输迂回的出现;
  第二,有效的配载,即是提高有效装箱率。在长距离的运输当中,提高装载的效率,能使运输成本有效的分摊于单位商品,相对使单位商品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
  (二)库存功能和成本
  1.库存功能
  在直达运输模式中,仓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物流系统现代化仓储功能的设置,以生产支持仓库的形式,为有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将企业独自承担的安全储备逐步转为社会承担的公共储备,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物流成本,促使企业逐步形成零库存的生产物资管理模式。
  2.库存成本
  物流系统中的库存成本是和库存系统的经营有关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库存成本由订货成本、保管成本、缺货损失费几项构成。对库存成本的分析可通过建立库存控制模型来进行。不同的假设有不同的控制模型。考虑到存储系统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合理库存对于降低库存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1)直达运输模式下维持合理的库存机构
  合理库存结构,指商品的不同品种、规格之间储存量的比例关系。社会对商品的需要既要求供应总量的满足,又要有品种规格的选择,而且要求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确定合理库存数量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不同商品及其品种、规格在储存中的合理比例关系,以及市场变化情况,以便确定正确的储存结构。
  2)直达运输模式下设定合理的库存量。
  合理的库存必须以保证商品供货正常进行为前提;除了合理库存以外,均衡预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存成本。对零售商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零售商场的需求的均衡预测实现的。
  在实际运营中,为了应对缺货风险通常都会采用,供应商发货到配送中心,然后由配货中心对其负责的商场进行供货。这样可以利用仓库进行各个商场的补货缓冲,增加供货的安全系数。基于以上关于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的设想,可以对供货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运输路线,随着在运输出发点,采购量的不断增加,采用直达模式进行运输。
  假设目前仓库的货物,由仓库统计各个销售网点的需求,自动对供货方下达订单,而物流优化的目标是对于正常销售的产品实现100%的直运模式运输
  四、直达运输模式与配送中心中转模式的适用分析
  因为每个企业的物流条件都不一样,产品特质、库存要求、运输条件都有其差别。我们只是考虑在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况下建立一个物流成本最优成本的模型。如果要适用到具体的企业,可以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约束条件,从而计算出相应的物流成本。
  理想状态下物流成本最优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衡量自己的物流方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
  1.物流成本模型分析
  那么将直达运输模式与配送中心中转模式相比较,它们各自物流成本构成有何异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引入真实参数,就可以求解出最佳的物流成本费用了。
  
  c=单位成本(美元/件)
  D=年需求量(件)
  A=固定订货成本(美元/订单)
  H=年库存持有成本(美元/件/年)
  Q=批量数量(每次采购订单数量)
  
  当我们假设年需求量是D,供应商S和B为英国供货,英国假设有4家商场,有两种运输方式,一种为完全的配送中心模式,一种为商场完全直运方式
  2.配送中心模式物流成本模型
  供应商S和B,都生产产品T,并且供应商SUP1供应商SUP2的供应比例为,x%和y%。
  在第一种运输模式中,订货周期时间如下
  SUP1到DC的时间为t1,SUP2到DC的时间为t2,DC到商场的时间分别为,t3,t4,t5,t6
  商场的需求量为a%,b%,c%,d%SUP1单价为c1,SUP2单价为c2
  T产品的体积V适用托盘运输,每个托盘96件,
  运输成本Pt=2400/container,目前公司仅适用40尺平柜出口,即66个托盘,如果不使用40尺平柜,散货价格为USD28/CBM*V
  如果完全采用中转仓库方式,物流总成本如下
  对于SUP1实际每年需求量为D1=x%*D,因为每周发货,所以每周订单量为,批量数量Q1=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美元/订单
  对于SUP2实际每年需求量为D2=y%*D,因为每周发货,所以每周订单量为,批量数量Q2=D2/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2美元/订单
  年启动成本为A1*D1/Q1年底库存持有成本为H1美元/件/年,则每个星期的库存持有成本为H1/52。


  TC1=c1D1+A1*D1/Q1+H1*Q1/2
  TC2=c2D2+A2*D2/Q2+H2*Q2/2
  所以总的成本为TC1+TC2=[c1D1+A1*D1/Q1+H1*Q1/2]+[c2D2+A2*D2/Q2+H2*Q2/2]
  3.直达运输模式物流成本模型
  如果完全采用直接方式,物流总成本如下
  SUP1单价为c1,SUP2单价为c2
  对于SUP1实际每年需求量为D1=(a%+b%+c%+d%)x%*D,因为每周发货,所以每周订单量为,批量数量store1为Q11=a%*x%*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1美元/订单
  store2为Q12=b%*x%*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2美元/订单
  store3为Q13=c%*x%*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3美元/订单
  store4为Q14=d%*x%*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4美元/订单
  对于SUP2
  实际每年需求量为D2=(a%+b%+c%+d%)y%*D,因为每周发货,所以每周订单量为,
  批量数量store1为Q21=a%*y%*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1美元/订单
  store2为Q22=b%*y%*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2美元/订单
  store3为Q23=c%*y%*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3美元/订单
  store4为Q24=d%*y%*D1/52件,固定订货成本为A14美元/订单
  store1的年启动成本为,订货频数为n1A11*a%*D/[a%*D/D/n1]
  store2的年启动成本为,订货频数为n2A12*b%*D/[b%*D/D/n2]
  store3的年启动成本为,订货频数为n3A13*c%*D/[c%*D/D/n3]
  store4的年启动成本为,订货频数为n4A13*d%*D/[d%*D/D/n3]
  store1年底库存持有成本为H11美元/件/年,则每个星期的库存持有成本为H11/52。
  store2年底库存持有成本为H12美元/件/年,则每个星期的库存持有成本为H12/52。
  store3年底库存持有成本为H13美元/件/年,则每个星期的库存持有成本为H13/52。
  store4年底库存持有成本为H14美元/件/年,则每个星期的库存持有成本为H14/52。
  当我们计算物流成本时
  store1TC1=a%*D(c1*x%+c2*y%)+A11*a%*D/[a%*D/D/n1]+H11*a%*D/2
  store2TC2=b%*D(c1*x%+c2*y%)+A12*b%*D/[b%*D/D/n1]+H12*b%*D/2
  store3TC3=c%*D(c1*x%+c2*y%)+A13*c%*D/[c%*D/D/n1]+H12*c%*D/2
  store4TC4=d%*D(c1*x%+c2*y%)+A14*d%*D/[d%*D/D/n1]+H12*d%*D/2
  TC=TC1+TC2+TC3+TC4
  五、直达运输模式的优劣分析
  1.直达运输模式的优点
  1)安全库存的计算,将基于比配送方式更加短的订货周期,这里订货周期,指加权平均订货周期,减少了供应链的节点,缩短了供应商到最终顾客的距离
  2)将为实现到岸成本优化创造条件
  3)在不缺货的前提下,减少了安全库存的持有量,降低了仓库的运作,劳动,存储以及资金占用成本
  4)由于成本的降低,利润相应增加,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直达运输模式的一些待改善的弊端
  1)在14天以上长订货周期中,供货率由于安全库存的缺失而难以得到保障
  2)受到商场实际销售面积的限制,与最优经济批量可能会互相冲突
  3)受到供应商实际供应能力的制约,由于采用直运模式后,势必要求更加好的供货准时率;由于销量的限制,每个供应商的订单量将比仓库中转模式少,需要采取拼柜等方式揽货,这是一家供应商的延迟交货,将影响所有供应商的发柜时间
  4)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由于采用直运模式之后,收货人从原来的仓库,变化为商场,很明显收货人会因此增加,是否有合适的箱型,合适的船期,这都值得去考量
参考文献
1 张绪昌,丁俊发. 流通经济学[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 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1995.
3 许广义, 赵继伟. 物流服务及其效益分析[J]. 物流科技,2003, (3): 9-11.
4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 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199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