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格式>论文写作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及教育价值思考

2024-02-03 17: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形势与政策论文哪里有?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研究进行了两部分的研究:一部分是从理论逻辑和现实内容入手,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进行框架建构,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理论逻辑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成就和内容的总结,意在明确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概念和内涵

1.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概念

“形势”是指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国内外的社会各方面的客观现存状态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客观事物在矛盾运动变化中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形势观”则是对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做出一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一种思想认识体系,是政党关于分析、判断形势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主观意识。“政策”是某一执政党或国家机关针对具体的形势,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必须执行或实施的行为准则和活动纲领,是统治阶级对各种资源和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体现其阶级意志和利益追求,是社会意识中的上层建筑。“政策观”就是关于政策问题和政策活动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一种理论思想,更是执行和实施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形势”与“政策”的是辩证统一关系,首先,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存在领域,政策是一种顶层设计,属于社会意识领域。形势客观状态及发展趋势决定着政策的制定,正所谓“因势而谋”,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形势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任何决策思想和政策主张都是从形势判断、分析开始的。其次,任何政党政策、方针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形势的影响,而是“有所为”的积极状态“应势而动”,即政策的设计不仅仅反作用于一定的客观形势,而且以促进某一客观形势的发展为主要目的。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就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认识和把握世界和中国客观的发展大势,明确时代主题,同时对中国的国情、世情、党情、民情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判断,从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并开展具体政策活动的基本观点、原则方法和态度的总和,是集合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整套思想认识体系。

...............................


三、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确时代主题,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研判国情、世情、党情、社情、民情,从而指导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并开展具体政策活动的思想认识体系,涵盖着其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基本观点。

1.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在其早年的《神圣家族》一文中就对青年黑各派进行过批判,对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区分,并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明确了推翻物质力量的根本手段是实践,马克思从这一文开始由早年相信“批判的武器”的青年黑格尔派开始转向“武器的批判”实践论者。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同时人在这一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党从革命初期就意识到,在分析、判断中国形势,制定政策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毛泽东从实践观出发,认识到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以这一科学理论剖析中国社会,因此,在革命初期毛泽东就以实践观点为指导,提出了符合中国实践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并最终通过实践检验确证其科学性。《反对本本主义》就调强要反对本本、反对教条,提出要以实践的态度对待这一科学的普遍原理,同时《实践论》一文指出了人类社会的认识规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①这一过程。我们党的形势政策观一直以这一普遍原理来判断、分析中国国情和形势,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检验标准也是现实的实践活动。

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

..............................


四、  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教育价值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在形势政策教育当中的教育价值定位

在 2004 年的《16 号文件》的中指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前正确地判断和分析形势,理解、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坚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为实现中国梦的事业中去,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形势观、政策观教育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着眼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为人们正确的判断、分析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首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指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是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党始终坚信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者,是社会历史的推动者。判断、分析形势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制定、实施政策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形势政策观教育,就是要使教育对象首先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判断、分析形势,制定、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求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要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想其所想,思其所思。其次,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不仅仅为科学地判断、分析形势提供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同时也提供了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要求人们在判断、分析形势,制定、执行政策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一科学的形势政策观在形势政策教育当中要求受教育者在观察和分析形势时,对客观实际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统一;要求受教育者能够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形势,克服孤立、静止的判断、分析形势;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判断、分析形势时坚持矛盾分析法,要承认并正确分析矛盾,注意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二)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2004 年发布的《13 号文件》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活动和改革措施教育。新时期新阶段使党的形势政策观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教育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新时期中国教育方针做出了规定,明确指出:我国教育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任务是服务国家建设,其目标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这一内容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意志和对教育发展的认识,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这一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内容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其最终目标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势政策教育中强调和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教育,使其能够在新时期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冲击的新形势时运用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原则判断、分析形势,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能够在正确把握人类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从而坚持正确的方向。

形势与政策论文怎么写

.................................


结语

从教育价值角度入手研究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是比较新的一个切入点,这是文章一定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是,这又是对现实需要的一种回应。当前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流于形式,并没有强调其价值观承载的本质。对于从教育意义的维度中去探讨、研究、论证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发展,并不是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活动的总结性研究,而是对其承载的价值观意义和具有教育意义进行深入的挖掘。

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研究进行了两部分的研究:一部分是从理论逻辑和现实内容入手,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进行框架建构,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理论逻辑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成就和内容的总结,意在明确党的形势政策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另一部分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自身价值观教育本质和其教育意义的研究,探讨其自身的教育价值和价值承载意义。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进行理论逻辑和内容框架建构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第一章是对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进行回应,明确了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概念和中国内涵,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二章是理论逻辑维度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框架,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人民群众立场”的逻辑起点;接下来是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还原中国共产党在形势政策活动中的思维规律与价值活动规律,总结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根本方法、价值取向与思维路径。这一部分旨在论证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是探讨、研究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教育价值和价值传递的前提。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在形势政策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价值,以及其自身的价值观传递本质。至此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形势政策观发展及教育价值研究。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