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本研究发现,《密报》对新中国报道的整体策略如下:一是《密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和经济的压力之下,从停刊到复刊后,由周刊改月刊,社论数量下降,但总体报道数量处于稳定状态。二是报道的栏目和版面设置不断精简以调适新中国的政策环境。三是报道类型主要以图文报道为主,评论类型文章感染力更强。
第一章 绪论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国家形象研究大多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出发。关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肯尼斯·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国家形象就是国家的自我认知以及他人对其认知的结合。②针对这种对国家形象的心理认知,早期的外国学者用“声誉”和“威望”等词来解释,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认为个人对国家的心理认知即是一种国家声誉的体现。③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国家形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实力”一词,他认为软实力与硬实力一样重要,但常常被混淆,软实力体现的应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④基于此,汉斯·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进一步讨论了国家形象的威慑作用,认为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帮助国家在外交层面获得优势。
除了对国家形象内涵的研究,更多学者把研究聚焦在什么构建了国家形象的问题上。戴维·佩里(David K. Perry)通过对国际新闻的受众研究,认为新闻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到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①昆茨克(Kunczik)也同样认为传媒对构建国家形象有重要作用,认为收音机、电视节目和报纸等媒体是最有效的塑造国家形象的工具。
第三章《密报》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
第一节 政治形象:“独立自强的大国风貌”
统计数据显示,《密报》以“政治”为主题的报道最多,总计409篇,所占比例为38.2 %,主要的报道框架是“国家至上”的事实框架。在该框架下,新中国的政权成为主要报道对象,对政权、政策的介绍,对外界质疑问题的事实回应和对外交状况的回应成为报道的主要内容,“新中国新政府”作为最受关注的对象频繁出现,呈现一个独立自强的大国形象。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形象
在对新政府的报道中更偏重于事实介绍。对比同期报道相关话题频率最高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在10月1日及之后几天的报道主要侧重来自外国的认同与各地的庆祝。前四个版面主要报道来自其他国家对于新中国成立的贺电与支持,据笔者统计,此类报道共13篇,都发布于《人民日报》头版,可见《人民日报》主要通过构建“国家认同”来塑造新中国成立的积极正面的形象。而《密报》则是在社论与重要栏目着重分析了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纲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处境,视野相对于《人民日报》更加开阔。
《密勒氏评论报》在报道中强调了新中国对此发表的外交态度,并客观报道了来自其他国家对新中国成立的态度,指出第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新政府的是国家是苏维埃,苏联驻莫斯科办事处通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而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消息是英美对于新政府的认可态度。”
第五章 对《密报》建构新中国形象的思考
第一节 借助外刊宣传作用,建构立体的国家形象
1949年以后的《密报》,可以说是在“非常环境”中的“特殊报纸”。在转型时刻,大量新闻机构的选择是撤离:路透社远东分社、上海记者站于1872年建立,1900年起供上海四家英文报纸用稿,1912年开始向中文报纸用稿。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撤走;美国合众社上海分社于1929年设立,1949年解放前夕迁往东京;美联社上海分社,作为一家多次采访中共领导人的通讯社,1949年解放前夕撤出上海;法国哈瓦斯/法新社上海分社于1927年进入上海,1945年底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改建哈瓦斯社变为法新社,上海解放前夕法新社撤离上海;苏联塔斯社远东分社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被查封,抗战胜利后继续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后继续工作了一段时间。而在1949年后留在中国的外商报纸除《密报》外,《大美晚报》与《字林西报》也都在上海解放后留在中国,而这其中《大美晚报》与《密报》同属美商报纸,而《字林西报》则是在中国刊出时间最长的英商报纸。这其中《大美晚报》因为无法偿付印刷工人所要求的加薪而匆匆关闭(1949年7月),《字林西报》则因为不实报道被上海军事管理委员会警告(1949年6月),在1951年3月31日刊出最后一期便离开中国。
《密勒氏评论报》作为一个私营性质的资本主义报刊,遵循的是美国的新闻自由主义原则,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其面对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复杂政治环境,当时新中国政府与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军队还是对峙状态,但是《密报》对于新中国政府却依然坚持了积极、正面的报道态度,这也是《密报》在美国国内受到麦卡锡主义的“亲共”指责的原因,在朝鲜战争期间,《密报》对美国进行细菌战罪行内幕的揭露,对于当时美国在国际的舆论造成很大压力,而《密报》的主编小鲍威尔也在1953年停刊回到美国以后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迫害,无法再从事记者这一职业,这也恰恰说明了当时《密报》在海内外的报道所获得的广泛的影响力。
第二节 客观看待负面报道,针对性改善国家形象
《密报》关于新中国的报道涉及到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出新中国国家形象,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密报》对于中国态度的转变的历程,建国以后,小鲍威尔对中国共产党新政权有积极支持态度, 由于由于对新中国的正面报道居多,《密勒氏评论报》遭遇了外界对于其新闻客观性的质疑。
1949年10月22日的《密勒氏评论报》,刊登了一位美国读者质疑《密报》如今还是否和解放前一样客观的来信,读者表示崇敬过去《密报》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批判勇气,并且想知道为什么《密报》失去了对于新中国政权批判的勇气,认为《密报》对美国政策持严厉态度,而对苏联相反。《密报》对此作出解释道报道的是完整的中国图景,和过去一样是客观的。《密报》指出国民党是一个腐朽的政权,当它走向末路时,变得更为腐朽,而其所做的只是如实说出了认为应该说出的。《密报》认为“我们觉得这样做更有勇气,毕竟因此丢了国民党的广告,大那是我们仍觉得十分值得。”同时,《密报》对‘批评’一词是否必然与‘勇气’或‘真实’的新闻专业主义等同作出了质疑,《密报》指出,对于国民党的报道可能的确是这样,但是经过在新中国的全面观察,如今的新中国政府已经显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它是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好的政权。”
第六章 结语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1949年10月到1953年6月的《密勒氏评论报》的1069篇新中国相关为样本,将其放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分析,探索《密勒氏评论报》对新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中国当时内政外交政策的关系,梳理了《密报》在新中国的《密报》报道中的新中国形象的整体特征、具体呈现。
《密报》经历了政治上的协同转向、子承父业的经营变化、以及夹缝求生的发行改版,最后还是在新中国难以为继的走向落幕。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网开一面——海外汇款可以流入中国,以及小鲍威尔本人与新政权的过从甚密,从客观和主观上影响了《密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报道倾向。看向1950年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美之间形成直接对抗局面,两国都对各自境内的对方资产采取“监押”措施。这个时候即使是作为“进步代表”和新中国外宣阵营的一部分,《密报》也不能不感受到经济与政治局势变化的双重压力。
相较于英国通过直接建立殖民、商业体系以获利的方式,美国在中国主要通过文化、教育、宗教等方式影响市民、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这更为中国共产党所警惕。因此在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行白皮书《美国与中国关系》,毛泽东立时撰文指出,部分人士仍旧坚持中立“亲美”“崇美”“恐美”乃是“错误”“糊涂”与“反人民”的。因此,摆在小鲍威尔与《密报》眼前的正是微妙平衡局势,一方面经济支撑尚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新闻报道活动将面临日趋收紧的检查且审查条件尚未可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小鲍威尔对时局变化不仅是敏感觉察,同时也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密报》的报道内容设置上。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