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文献也是文章结尾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章以知识型员工激励论文参考文献标题为中心;收集整理相关撰写文献案例......以《国有控股集团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组合实证研究》文献写作为参照标准。
文献一、国有控股集团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组合实证研究
[1]甘露.高技术企业核心知识员工激励组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2-41.
[2]毛伶俐.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0-29.
[3]陈云娟,包洪信.基于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的激励性薪酬[J].江苏商论,2005,(5):91-92.
[4]李贻农,袁凌,陈俊.宽带薪酬:知识型员工薪酬模式的理性选择[J].金融经
[6]DonaldShandler.Motivatingthemillennialknowledgeworker
[7]尹淑红.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组合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20.
[8]魏颖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组合激励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5-64.
[9]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5):74-82.
[10]涂伟.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19-21.
[11]TessDelRosario.Reportonstaffperformanceassessmenta
[12]尹娜.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6):244.
[13]MichelleR,BenjaminC,AmickIII.,2009,40(1):124-135.
[14]XioquanD,ColinX'[J].EconomicsofTransition,2008,16(2):223-245.
[15]张金香.我国高科技企业核心员工全面薪酬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39-42.
[16]景晔杨.高技术企业员工—组织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3-69.
[17]赵霞.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方案设计[D].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4-49.
[18]肖六一.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知识共享的激励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1-39.
[19]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06).
[20]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8).
[21]杨春华.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事业周期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12).
[22]杨春华.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人生心理发展周期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
[23]杨春华.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基于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实证研究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7(11).
[24]肖缓.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3(05).
[25]邓玉林,王文平,陈娟等.基于风险偏好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2005(04).
[26]韩勇,王晓娟,达庆利.基于隐性价值评估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J].软科学,2009(12).
[27]陆琳,李舜丰.基于引导式心理契约的物流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7).
[28]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9]廖建桥,文鹏.知识员工定义、特征及分类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9(02).
[30]郭和平.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激励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07(01).
[31]李强.知识型企业员工薪酬体系设计的策略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20).
[32]王蓉,张海珍.浅议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4).
[33]陈云娟.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经营与管理,2004(03).
[34]姚猛刚,王兆屹.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
文献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1]PeterDrucker.ManagementChallengesfor21stCentury[M].,1999.
[2]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和谐管理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10).
[3]李忠民,刘振华.知识型人力资本胜任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白云,田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及激励策略[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9).
[5]高建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探析[J].中外企业家,2009(24).
[6]李守忠.基于宽带薪酬的知识型员工激励[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9).
[7]杨从杰,杨廷钫,易贵明.知识型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及其激励效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8]张冰,郭定.航空机务人员非经济性激励因素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0(5).
[9]马路.高校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的非薪酬激励策略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0).
[10]董孝伍.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师,2008(7).
[11]邓玉林,王文平,陈娟,周卉.基于风险偏好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2]王黎萤.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13]张瑞玲,丁韫聪.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
[14]苏华,张宁.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选择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22).
[15]李小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探讨[J].企业经济,2007(3).
[16]李闯.浅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J].理论界,2009(5).
[17]邓大松,朱德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