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格式>论文开题

舞蹈教育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方式

2023-12-10 11: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教育教学随着素质教学进一步深化,加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更新,对教学手段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舞蹈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论文题目: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大背景下,对舞蹈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舞蹈人才,成为近年来舞蹈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的转换成为当今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话题,舞蹈教育的改革也同样势在必行。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带有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作为从中专、本科到研究生十余年的专业学习舞蹈经历,且经舞蹈表演专业到舞蹈教育专业的过渡,通过长期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舞蹈理论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笔者发现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目前我国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设定了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学等专业方向,可实质上,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两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培养模式基本属于“拿来主义”的“接引进”型,虽然专业得到细化,但是教学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影响了实际人才“质量与教学效果”。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未能实现由培养舞蹈表演人才向培养舞蹈教育人才的方向转换,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与专业需求不相吻合的情况。而培养目标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专业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课程体系直接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即课程体系合理与否,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是说,目前虽设定了舞蹈表演专业方向,但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舞蹈表演专业急需培养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实效性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然而相关专家和舞蹈教育者对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思考和更深一步的研究。目前基本上仍是按照中专培养舞蹈演员的模式来培养舞蹈本科表演专业的学生,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那么基于以上现状,目前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培养?怎样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安排更为合理且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舞蹈表演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未能真正进入舞蹈高等教育层次,从而对推动表演型人才就业也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不能与社会人才市场相接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当前专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而专业艺术院校中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需要众多舞蹈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相关调研、实践改革与理论总结才能收效。因此,本论文是在笔者十几年专业舞蹈学习的经历和感受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开展的。专业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且极其复杂的浩瀚庞大之工程。而我国高等舞蹈教育中北京舞蹈学院是最早成立的高等舞蹈专业院校,其培养定位就在于高、精、专的职业化培养目标,并在长期稳定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健全和完善了与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相吻合的培养方式。然而,由于舞蹈专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目前我国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中舞蹈表演专业的教育并不乐观。而专业艺术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优秀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和使命,因此专业艺术院校对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值得相关学者的反思和推敲。而笔者研究本课题,恰恰具有以下意义:


  (一)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综合类艺术教育中“舞蹈表演”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以相应的综合类艺术院校为调查访谈对象如南京艺术学院,结合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探究法等多种方法来探索我国舞蹈表演专业的现实情况,并力图找出问题与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最终提出我国综合类艺术院校中舞蹈表演专业的改革建议及相关措施,以此来为我国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出些许建议,为我国专业演出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单位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的舞蹈表演人才。


  (二)理论意义

  专业艺术院校中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中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艺术实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若只是从微观层面来解读专业艺术院校中舞蹈表演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而从宏观上去对综合类艺术院校的教育现状进行审视,继而理性地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改革建议,则不失能产生一定了理论性效应,为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更好发展略尽绵力。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很多不足和差距。但我国舞蹈理论研究处于不断丰富和成熟时期,理论成果日渐丰富。在舞蹈教育方面则有吕艺生著的《舞蹈教育学》。该书分为原理篇、教学篇、教育篇、管理篇四个部分,对舞蹈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宏观的述论。于平编写的《高校舞蹈综论》,此书以管理、学术、学科、创作、和交流五个不同的方面对高等学校舞蹈教育进行阐述,对高等院校舞蹈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科学管理等都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李廷海博士的《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此书以若干学校舞蹈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和实地参访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具体分析,对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舞蹈表演”若要去追朔历史的话,至奴隶制时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奴隶制度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思想,人们不再像原始社会一样跳舞仅仅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转化为奴隶主或贵族群体的奢华享乐。故此,舞蹈才从自娱自乐的表现形式过渡为具有专门进行和从事舞蹈表演的专业艺人,古称“女乐”或“乐舞奴隶”。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其他教育一样,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舞蹈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统治阶级的世界观、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支配,反映着一定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①上世纪初,前苏联和很多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在舞蹈教育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尤其是前苏联的舞蹈教育,至今仍然是十分发达的,导致国际舞蹈赛事尤其是芭蕾舞蹈大赛,俄罗斯仍然具有十分强悍的竞争力。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规的舞蹈教育肇始于建国初期,为了社会主义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1954年9月6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新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的舞蹈专业教育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正式成立,新中国现代专业舞蹈学校教育,从此拉开了帷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