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外国文学都富含人文精神,几乎体现在各个时代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追求,其终极的目的就是使人实现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对于现代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绵延不绝,从古希腊开始直到现在,人文精神对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篇开题报告是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篇一
《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
摘要:鲁迅一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三件事: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者对于鲁迅的创作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重视,对这两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追索,而鲁迅的翻译活动较之前两者却明显地受到冷落,这是与鲁迅在翻译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绩非常不符的。笔者认为,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受到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具体的资料着手,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进行数字统计。通过具体的数字研究,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借以说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不是无所根据的,其中包含着他对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道路的思考。外来文学一直被认为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外国文学;翻译
中国第一套《鲁迅全集》的主编蔡元培先生在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对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作如下评价:先生阅世既深,有�种植蝗碳蝗涛诺氖率担约河钟幸恢掷硐氲氖澜纾袒染茫且煌虏豢臁5思炔├蓝中橹裕杂谑澜缥难Ъ抑髌罚兴酝撸×康囊埔耄砺鄣挠新强ǘ够蚜古捣蛑兑帐趼邸返龋词档挠邪⒍景纤绶蛑豆と怂缁萋苑颉罚昀碇端阑炅椤返龋栊蠢硐氲挠邪尴如婕捌渥髡咧暗龋既耄媸乔诹恕蔡元培:《鲁迅全集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这一概括无一字虚夸,符合客观事实。自1903年译出法国雨果的《哀尘》起,到1936年临终前赶译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止,鲁迅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上,努力始终不懈,共译出14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超过三百万,和他的创作数量大体持平。
鲁迅翻译外国文学的热忱,源于他对翻译文学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是如何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使之成为启迪国民思想觉悟,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武器的?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并由此探讨鲁迅的期待视野是笔者以下要做的工作。这一工作分两部分进行:(1)整理统计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2)以前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
一、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1903-1936)
对于鲁迅在1903至1936年间对外国文学翻译所做的选择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文学体裁。首先,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1903年至1936年鲁迅共译文学作品206篇,体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杂文和童话,翻译面非常广泛。表1是笔者对鲁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裁选择所做的大致的总结:
表1鲁迅的外国文学译作体裁(1903-1936)
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外国文学译作823434137206
百分比39.8%1.4%20.9%19.9%18%100%
从这些数字看,小说译作高居翻译之首,受到鲁迅最大的关注。诗歌、杂文、童话分居二、三、四位,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微,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中占有几乎相等的重要地位。戏剧只有3部译作,其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前四种体裁,显得微不足道。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与冷淡是与他自身文学创作上的努力相一致的,因此,鲁迅的创作倾向由其对外国文学体裁的选择中可见一二。
(二)国别文学。从国别文学的角度出发,笔者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的翻译情形作了一个统计。如表2所示。
表2鲁迅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总表(1903―1936)
国家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俄国(苏联)43253080
日本111133156
法国5229
德国22
美国11
英国1616
波兰11
西班牙16117
匈牙利7613
芬兰22
荷兰213
奥地利22
保加利亚22
罗马尼亚11?11
总计14国823434137206
14个国家的总计206篇文学作品得到翻译,其中有一部小说译作因鲁迅没有提供线索,笔者无法核查其作者、国别及出处,在表中用问号“?”表示。
在206篇被译的文学作品中,占据最大板块的非俄苏文学莫属,其次是日本文学,而第三位应归西班牙、匈牙利、芬兰、荷兰、保加利亚等国文学,也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弱小民族”或“被压迫被侮辱”民族的文学,英、美、法、德文学则居于末席。
鲁迅对外国文学所做的体裁以及国别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眼光的落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与他自身的期待视野有密切关联的。
二、鲁迅的期待视野
鲁迅对于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视野,值得关注的仍然是具体的数字。
在小说体裁方面,译者的眼光集中在俄国,有43篇译作,占小说译作总数(82)的52%。西班牙居次,有16篇译作,占总数的20%。日本居三,有11篇译作,占总数的13%。
在戏剧方面,只有3部译作:俄国戏剧《桃色的云》和《被解放的堂・吉诃德》,日本戏剧《一个青年的梦》。
在诗歌方面,英国居首位,有16首译诗,占总数(43)的37%。其次是日本,有13首译诗,占总数的30%。匈牙利居三,有7首译诗,占总数的16%。在杂文方面,日本受到最多关注,有31篇译作,占总数(41)的76%。其次是俄国,有5篇译作,占总数的12%。
在童话方面,俄国最受重视,有30篇译作,占总数(37)的81%。匈牙利居次,有6篇译作,占总数的16%。
这里,鲁迅所做的选择是与他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密切相关的。鲁迅主张文学创作“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鲁迅:《致董永舒》(1933年),《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引入新思想、新文学,从外国文学中吸收滋养,以外国文学为师。
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视野看,这些文学创作上的导师各有其用。小说方面,鲁迅最为推崇的是俄国的译作,认为“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鲁迅:《〈竖琴〉前记》,《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这些“为人生”的作品中他“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鲁迅主张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以“为人生”为主流的俄国小说自然极为契合鲁迅的标准,加之中俄国情上的相似,使俄国小说十分贴近中国现实,这进一步加深了鲁迅与俄国小说之间的共鸣。因此,俄国小说被鲁迅视为了文学上的导师。
居俄国之后的是西班牙小说,共16首译作,全部译自巴罗哈的小说,其中又是什么引起了鲁迅的重视呢?鲁迅在为这些小说所撰写的译者后记中明确指出自己译介的目的并非为着文学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的技艺。这里,引起鲁迅重视的作者的技艺指的就是巴罗哈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看来鲁迅通过翻译小说想要向国内的创作界输入的不仅是新的意识形态、小说内容、小说形式,也包括新的写作手法、小说技术,这些均为他所重。
戏剧方面的导师,在鲁迅看来应来自俄国和日本,因为仅有的三部译剧就是译自这两国的作品。
诗歌方面,英国虽然以16首译诗居首位,但这16首作品采取的是周作人口译,鲁迅笔述的翻译方式,并非鲁迅的独立翻译成果。而居次位的日本,其大部分译诗都出自《�谷虹儿画选》,鲁迅译介这些诗作主要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英、日两国都不能视为鲁迅在诗歌方面主要的学习、借鉴对象,以7首译诗居于第三位的匈牙利才是鲁迅在诗歌方面的外来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所翻译的7首匈牙利诗歌均是裴多菲的作品。裴多菲是位极具影响的爱国诗人,他以诗歌作为反抗外族侵略、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其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激情和革命精神看来对鲁迅有很大的吸引力。
杂文方面的外来楷模,在鲁迅眼里应是鹤见�辅,有20篇译作,居外国被译作家之首。鲁迅认为鹤见�辅的杂文在观察世态,评论人物方面“都很有明快切中的地方,滔滔然如瓶泻水,使人不觉终卷”。[鲁迅:《〈思想・山水・人物〉译者题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在以草木虫鱼、酒色财气为主题的小品文日趋没落的背景下,鲁迅通过对鹤见�辅的作品的翻译,为他所大力提倡的杂文写作提供了可观摩的成功范式。
童话方面,俄国和匈牙利居突出地位。这两国译作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强烈地讽刺与揭露了社会与人性的弊端,主题上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倾向看来是其受到鲁迅所重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所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的接受走向虽然不同,但是接受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希望以外国文学启迪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激发人民改革社会的革命精神,同时,在文学方面想“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鲁迅:《木刻纪程・小引》,《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从他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他理想中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十分确凿地证明外来文学于他重要的启发、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5]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篇二
《探讨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桑迪亚哥老人每天面对的工作无疑就是狂风怒吼的海面和凶恶残忍的海鲨。每一次收获都要经历这震撼人心的搏斗。破陋的渔船、孤独的老人同成群的马林鱼和鲨鱼之间对比强烈,彼此间一次次的竭力斗争更是作者此生对理想的追求和与社会的抗争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怀揣美好美国梦的青年志士们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这种顽强拼搏,不计个人安危的敢于牺牲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较为突出,首先是老人和马林鱼抗争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搏斗体现的不仅是老人的英勇气概,更是对其坚忍不拔的毅力、超强的承受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的考验。这种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桑迪亚哥面前的对手不仅是巨大的马林鱼,还有自身体力严重透支后的饥饿困乏等身体条件。对此他没有妥协或认输,而是以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老人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这场斗争中面对体型庞大、尖牙利齿又极其凶残的鲨鱼,老人有的只是鱼叉、小刀桨把、短棒等不能称之为兵器的物件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不放弃的信念。尽管最终他没能战胜成群的鲨鱼,并且迎来了小说中的第八十五次失败,但在读者心中,大多数人都坚信老人是最后的赢家,首先他战胜了自己,一无所有却能与鲨鱼群过招并且杀死鲨鱼,其次以一敌多、以弱抗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的这种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各个国家发展进步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四)英勇不屈的英雄血性与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如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始终被视为国外文学精华的人文精神逐渐成为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借鉴的亮点之一。从国外经典著作中剖析其人文精神,有助于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国推向世界,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是每个青年的使命。《老人与海》作为一部展望未来的著作饱含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小说中作者面对人类、社会及未来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杨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人文性的培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4(02):114-115.
[3]罗菲.解读《老人与海》的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版),2009(0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