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格式>论文开题

最新中药肿瘤开题报告论文推荐

2023-12-09 12: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开题报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品质。要提升开题报告的质量,必须加强具体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文本规定和制度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药肿瘤开题报告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院系:


  专业名称: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填表时间:2014年1月24日


  篇二:开题报告


  天然药化实验开题报告


  ——黄芩苷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制药~~~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二)研究现状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有效成分之一,属葡萄糖醛酸苷类,水解后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降压、利尿、螯合金属离子、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研究的持续升温以及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1.解热作用


  发热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制或阻断,则可防止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对于黄芩苷解热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综合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及单一活性成分(黄芩苷野黄芩苷)在整体动物实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解热作用,且在一定剂量下其作用强度可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的阿司匹林[4]。


  2.抗炎作用


  张罗修等[5]报道了黄芩苷对刺激剂Ca2+载体A23187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提示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部分机理。陈先福等[6]应用兔感染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了黄芩苷、川芎嗪、甘露醇对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磷脂酶A2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改善脑水肿关系,结果显示黄芩苷与川芎嗪均可抑制磷脂酶A2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建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1或500mg?kg-1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已升高的GOT及GPT含量。提示黄芩苷对于受


  [7]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静脉注射黄芩苷(90、10mg?kg-1)能显著增加


  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苷肽(GSH)水平,进一步提高组


  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四氯化碳(CCL)、D-氨基半乳糖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降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使血清、组织中SOD活性及GSH水平升高,提示黄芩苷对CCL、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8]。


  4.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发病机制中,自由基的作用和细胞内钙超载是其发病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再灌注损伤后机体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各种成分(膜磷脂、蛋白、核酸)造成损伤。经股静脉注射黄芩苷(20mg?kg-1)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提示黄芩苷对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9]。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结果还证实,黄芩苷能缩小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减轻白细胞浸润程度,缺血区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并推测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CAM-1的表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等有关[10]。另一方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内的钙离子超载既是损害的结果,又是造成细胞进一步损害的重要原因。在神经胶质瘤大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黄芩苷能明显降低由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内高钙离子浓度水平,且作用的强弱存在效应剂量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黄芩苷的降钙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膜磷脂酶C的活性有关。


  5.降压和镇静作用


  黄芩苷的降压原理一般认为是直接扩张血管,研究表明黄芩苷对离体兔耳、离体兔肾、蟾蜍与兔后肢血管皆有扩张作用。在肠鼠离体主动脉、肺动脉、气管及右心房实验中,黄芩苷可竞争性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收缩主动脉条和肺动脉条的作用,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舒张血管、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的作用,这与其降压、减慢心率、镇静等作用有关。另外,黄芩苷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释放,降低花生四烯酸的浓


  度,对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黄芩苷静脉注射具有降压作用,


  2+多数学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阻滞Ca通道有关。黄芩苷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静息


  状态下平滑肌细胞内Ca2+的浓度,显著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高K+所致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因而推断黄芩苷可通过阻断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和受体操纵型钙通道抑制细胞内Ca2+浓度的增高,舒血管机制类似维拉帕米阻滞Ca2+通道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另有研究显示,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排钠利尿作用,可减少外周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导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11]。


  6.抗变态反应


  T淋巴细胞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各种炎症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信使之一,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白细胞介素-4(IL-4)具有促进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功能,同时又是诱导淋巴细胞合成分泌型IgE的关键因子。姜斌等[12]探讨了黄芩苷对哮喘的保护机制,发现黄芩苷保护组气道周围炎性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减轻,IL-4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提示黄芩苷对过敏性哮喘具有保护作用。顾红缨等[13]研究了黄芩苷对Ⅰ型变态反应豚鼠超微结构的影响,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给药组与未给药致敏组豚鼠超微结构在发生变态反


  应后有较大的差异,而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则很小,表明黄芩苷可显著抑制Ⅰ型变态反应豚鼠超微结构的改变。郑红等[14]应用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活的肥大细胞,记录肥大细胞释放脱颗粒的全过程,发现加入黄芩苷后可明显阻止和延缓这一过程。黄芩苷对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增加膜的稳定性,从而阻止其脱颗粒,这可能是黄芩苷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理之一。致炎(炎症前)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介导超抗原葡萄球菌素的毒性作用,黄芩苷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素激发T细胞增殖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TNF、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对减轻葡萄球菌素的致病性具有治疗作用。


  7.其他作用


  (1)抗癌作用,黄芩苷不仅能调节细胞周期,而且能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p53和bax,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bcl-6的表达,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表现为抑制肿瘤的生长。(2)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目前研究表明,黄酮类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所含有的酚羟基数量和结构密切相关,黄芩苷的酚羟基数量较黄芩中其它的有效成分为多,且A环中含有邻二酚结构,因而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提取方法研究概况


  1.采用水提酸沉法[15]。称取适量黄芩粉末,用一定量的水先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加热煎沸,维持微沸一定时间,纱布滤过,药渣重提2次,合并滤液,浓缩一半,用2mol/LHCl调pH1~2,70℃保温一段时间,黄芩苷沉淀析出,离心,沉淀物加8倍量水,用14.4mol/LNaOH调pH值至7,并加等量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HCI溶液调pHl~2,于70℃保温30min,静置6h,滤过,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得粗品,其收率为7.6%。


  2.乙醇回流法[16]。称取一定量的黄芩,将其粉碎,以不同浓度、不同体积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常压提取,接受微波辐射一定时间,待挥发出的溶剂被冷凝回流后,取出用冷却至室温,重新置于微波炉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辐射时间累计达设计值。然后减压抽滤,提取滤液,将滤液于一定温度进行水浴加热,蒸干后放入烘干箱中干燥,即得到黄芩苷粗品。黄芩苷粗品用少量丙酮分次洗涤,至洗液无色,合并丙酮洗液,沉淀干燥至恒重,得精制黄芩苷。


  3.超声提取法。称取黄芩样品约1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60%乙醇溶液250mL,超声波提取30min后过滤,得提取液。


  4.微波辅助提取。称取黄芩样品约10g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溶剂150mL,放入微波萃取器中进行常压提取,在空气鼓泡搅拌状态下,接受微波辐射2min,待挥发出的溶剂被冷凝回流后,取出用冷却水冷至室温,重新置于微波萃取器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辐射时间累计达设计值。


  5.超滤法。该法是一种分离精制的新方法,其原理是根据体系中分子的大小和性状,通过膜的筛分作用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离。该技术可起到分离、纯化、浓缩或脱盐作用,而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主要是滤除细菌、微粒、大分子杂质(胶质、鞣质、蛋白质、多糖等)。超滤法制备中药注射液工艺简单,具有提高中药注射剂澄明度,去除杂质和热原,保留更多有效成分及部分脱色的特点。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检测手段,对于黄芩苷来说,人们通常用C18柱或ODS柱作为固定相,普遍采用甲醇-水-磷酸作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


  (276nm~280nm)检测血清或药物当中的黄芩苷含量。李宁等[17]在前人文献基础上,进行优化,采用RP-HPLC法,以苯甲酸为内标物测定家兔血浆中黄芩苷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苯甲酸与供试品的分离度在1.5~2.0,符合要求,且在室温(15~30℃)柱效及分离度不受干扰,空白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待测物黄芩苷及内标物的测定。


  2.紫外分光光度法


  渠莉等[18]用HP-8453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20~400nm测定复方黄芩凝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零阶导数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测定供试品溶液(复方黄芩凝胶剂的甲醇提取液)。由一阶导数光谱看出,样品和黄芩苷在262nm及291nm处有最大及最小吸收。空白液在240~400nm范围内与基线重合,对测定无干扰,所以选择262nm处的振幅作为定量信息。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计算机辅助含量测定方法。其在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上具有线性吸收的三个波长处对被测组分的吸光度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计算而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此法能消除某些干扰组分的影响、溶液混浊、吸收池不洁净或不完全配对所引起的误差,并且解决随浓度不同使本底值漂移、吸收峰不对称等给定量分析带来的困难。


  3.薄层扫描法


  李梦等[19]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测定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清喉咽合剂的甲醇溶液)及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各3μL,交叉点于同一GF254薄层板上,以正戊醇-甲醇-甲酸-水(7:1:1:1)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荧光灯下观察色点。在薄层板上覆盖一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波长290nm,参比波长350nm,狭缝125mm125mm,线性化系数Sx=3。根据峰面积积分值计算黄芩苷的含量。实验结果为: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1.24%(n=6)。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具有直接点样,简便、灵敏、快速等优点,且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潘细贵等[20]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苯甲酸钠为内标,建立了消炎抗菌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法。毛细管规格为60cm(有效长度为45cm)×75μm,检测波长为215nm,电压为21kV,电解缓冲液为10mmolL硼砂且PH值为9.0,柱温为20℃。黄芩苷在96~76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为2.32%。该法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分析。


  二、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验研究目的1、能够运用煎煮法、碱溶酸沉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提取和精制.


  2、会用显色反应、色谱法进行黄芩苷的检识.


  (二)意义


  对黄芩苷提取分离实验的工艺路线进行改进,提高实验成功率,缩短实验时间,改善实验教学效果.黄芩苷为祖国医学中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其主要作用成分黄芩苷已得到了国内外医疗界的广泛认同和应用,由此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也也就随之变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较为主要的一些工艺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从中得到某些有价值的信息,对今后发展趋势有所启发。


  篇三:开题报告


  广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胸部CT的肺结节自动检测法研究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姓名:刘晨辉


  导师姓名:


  广州大学研究生处


  填表说明:


  1、表格要求统一以“小4号宋体”字体填写,双面打印,表格的格式和页码次序不能擅自改变,如需附页一律加在本表格后面,并注明前后接连地方;


  2、所有栏目须填写清楚,不留空白,所有审核意见须填写具体、有针对性;


  3、凡没有建立班组或系教研室的,基层组织意见或系教研室意见一律由学院主管院长负责填写:


  4、签名必须由相应责任人签名,不得打印代替;


  5、须盖学院(所)公章的地方不能不盖;


  6、本表一式三份,学院(所)审核后,研究生本人留一份,学院留存一份,报研究生处一份。


开题报告范文欣赏:


队医在运动训练中的客观地位与作用开题报告

  1.前言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世界纪录的不断被刷新,人体的潜能不断被发掘,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成绩已接近人体的生理极限。而运动员要想提高运动成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承受日益增大的运动量训练,高强度训练,以及极限强度训练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训练科学化的要求就愈来愈高,对队医在科学化训练中的客观地位与作用有必要进一步认识。


  1.1选题依据


  目前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队医仅仅是治伤看病,运动队对队医在科学化训练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使队医在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中的地位常常被忽略。运动员、教练员对队医的工作只看重于疲劳恢复、按摩放松,于是长期以来,队医也就只偏重按摩,似乎只要会按摩就可当队医了。致使许多与科学训练有关的医学措施被认为是研究人员干的,与队医无关。这对于处于运动实践第一线的队医的专业素质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潜力的发挥都是很不利的。而科学化训练也就不能完善,因此,队医只治伤看病、按摩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科学训练的要求。


  1.2文献综述


  队医的工作是与科学化训练有密切关联的,是科学训练有机组成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科学训练的同一个整体。只有充分发挥队医的作用,重视队医工作,队医与教练员一道在科学化训练中风雨同舟,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共同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大智慧的投入,才能密切配合,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糖酵解作为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中,处于运动状态时的糖酵解供能能力会随着乳酸生成量的增多而增强,而且发现糖酵解供能能力的增强可以有效保持速度耐力,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队医充分运用现代医学手段为教练员选好材,科学安排训练,积极有效地消除运动员训练后出现的疲劳;保障运动员训练顺利地进行,达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提高运动成绩这一最终目的。


  杨俊、于兴波在2014年第1期《田径》中提出就目前我国高中中长跑训练方法来看,与我国专业队中长跑队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仅有的几套训练方法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中长跑运动快速发展的要求。把握有氧与无氧供能50%比例的演变,是提高专项耐力训练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生物学基础。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使训练工作积极主动,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而且还能调动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秦雷在《当代体育科技》中谈到:中长跑运动存在持续时间长、运动量大的特点,这很容易引起运动员的运动疲劳。传统的运动训练观念,往往不会过于重视运动员的恢复训练,无论是恢复手段还是恢复训练方法都相对单一。由于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甚至运动生涯。因此,我们应该着力研究出更多有助于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以保证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到高水平发挥。


  所谓运动性疲劳指的是身体的技能水平在运动训练中无法满足运动的需求,简单的来说也就是无法达到预定运动强度的一种现象。在运动训练过程当中,产生运动性疲劳和损伤是非常常见的,只有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正确的加以对待,并且与有效积极的恢复方法相配合,才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才有助于运动训练效果的增强。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致使训练水平下降,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情况提到重要的位置对待。


  王玉博、钟堂武、郭殿武认为队医在运动队医疗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的职责包括正确指导运动员的日常保护和保养、运动前评估和训练的适宜环境。运动员在学校、运动队和俱乐部的训练不合适时,队医的职责就是防止运动员的伤病不会加重。


  在艰苦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重视和加强对运动员的情感教育,既是保持运动员具有良好竞技状态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训练质量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各种机制作用的相互协调和影响,更好地认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过程,切忌只注意片面,影响了研究和应用的科学性、准确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训练队队医在训练过程中的客观地位与作用


  2.1.1调查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各训练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等电子资源,从中搜索并查阅青少年训练基本方法等主题词,获得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该项目的申报提供了翔实理论依据。


  2.2.2实地考察法


  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客观地认识与理解队医在训练过程中的责任。


  2.2.3专家调查法


  通过各种通讯手段,了解训练队中的基本情况与教练员对这一现况的看法。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等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3.主要研究内容


  3.1当前队医在训练队中发挥的作用。


  3.2科学系统化训练对队医的要求。


  3.3如何才能将队医“应该”做的工作落实下去。


  4.研究进度安排


  2014年6月15日-2014年8月15日:深入训练队体验队医工作;


  2014年8月20日-2014年9月15日:访谈教练员们对队医工作的看法;


  2014年10月1日-2014年11月15日:查找文献,了解科学系统化训练对队医的考验;


  2015年1月1日-2015年2月15日:研究如何开展队医工作,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李水灵.运动队队医在科学化训练中的客观地位与作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Vol.26No.5

    [2]褚云芳,陈小平.对耐力项目中“有氧”与“无氧”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体育科学.2014(4).84-91

    [3]杨俊,于兴波.浅谈高中生中长跑训练.《田径》:2014(1).12-13

    [4]秦雷.田径教学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当代体育科技.2013(3).21-23

    [5]吴琳.运动训练中疲劳和损伤研究.运动懂训练学.2013(31).20-22

    [6]白志刚.浅谈中长跑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4).49-50

    [7]王玉博,钟堂武,郭殿武.队医在指导训练及其在预防损伤方面的作用.体育世界-学术.2008(12).97-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