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行政法论文

学者需要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的法律基础

2015-07-21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者的社会担当从何处着手?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李雪岩、龙四古两位老师合著的学术新著《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颇有收获,最大的收获是领悟了学者的社会担当该从何处着手的问题:学者的社会担当需要从关怀弱势群体着手,需要具备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之心,正视弱势群体的困境,帮助弱势群体发掘自身的优势,帮助弱势群体开创发展的道路。
  一、关怀社会的弱势群体
  任何社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但这些弱势群体常常为人所忽略,只能默默潜藏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到底该由谁来首先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应该是学者。学者的社会担当应该从关注弱势群体着手。
  李雪岩、龙四古两位学者从关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个弱势群体入手,完成了其新著《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
  从该新著中发现,在广西、云南等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除了居住有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人口,还居住着一个特殊群体:归侨,也叫“归难侨”,或叫“难民”。他们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政治风波影响而被迫回到中国并被政府安置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
  1949年以后,东南亚国家先后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排华”浪潮,并相应导致了三次华侨归国高潮:第一次是1949—1954年间的“排华”,其中以马来西亚“排华”为主,共有约2万名华侨被驱逐出境。当时,回到中国的归侨大部分由中国政府本着“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方针安置到原籍(主要是农村);第二次是1960年前后,印度尼西亚发生“排华”事件,仅1960年就有约8万华侨被驱赶回到中国。当时,回到中国的归难侨大部分由中国政府本着“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针安置在兴建的41个华侨农林场和3个华侨工厂;第三次是1978—1979年的越南“排华”事件,导致200多万华侨离开越南,其中有超过28万名归难侨回到中国。当时,回到中国的归难侨大部分由中国政府集中安置在广西、云南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归侨安置场(另有一部分被集中安置在广东等其他省份)。
  当前,广西有归侨侨眷共约138万人,其中归侨约18万人。在18万归侨中,约有13万名集中居住在22个华侨系统的农林场、10个林业系统的林场和13个农垦系统的农林场,另外约5万名则分散居住在全区各地的农村原籍(包括比较集中的广西北海市侨港镇和防城港市企沙镇华侨渔村等)。云南省共有归侨侨眷50多万人,其中归侨约8万多人,主要集中居住在13个华侨农林场。
  如果没有对弱者的关怀之心,李雪岩、龙四古两位学者也就不会把目光投注到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势群体。
  二、正视弱势群体的困境
  关注弱势群体,首先是要正视弱势群体的困境,这是学者的使命。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一定是敢于正视困境,并在困境中寻找优势和契机。
  李雪岩、龙四古两位学者该新著指出,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近200万的归侨侨眷群体中,约有110万青年归侨侨眷,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就业和创业的关键时期,这个群体的发展对他们自身非常重要,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也很关键。
  为了帮助这个特殊的归侨侨眷群体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侨务政策,包括一些特殊的帮扶政策,华侨农林场的两次重大改革,并于1990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上政策在一定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随着时势的变迁,中国的侨务政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归侨侨眷的发展面临新的难题。与此同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时代优势。在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还有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两廊一圈”与“一轴两翼”等区位优势,并有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优势。
  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归侨安置场发展面临困难;二是华侨农林场体制改革进程相对落后;三是归侨安置场基础设施落后;四是归侨侨眷群体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四是归侨安置场普遍处于“文化孤岛”;五是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非常有限。
  同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是具有“跨文化”优势,二是具有语言优势,三是具有跨国亲缘优势。
  三、帮助弱势群体谋求发展路径
  一个有社会担当的学者,一定要想方设法为社会弱势群体寻找发展的道路,这也是社会之所以需要学者这个群体的价值之所在。
  李雪岩、龙四古在该新著提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要发展,需要紧密切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政策优势,发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自身的优势,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在教育方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面临一些问题:基础教育方面,主要是设施落后;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家庭贫困,并缺乏针对性;高等教育方面,主要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读书无用论”尤其严重;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文化低,甚至不认识中国汉字,难以承担家庭教育辅导的功能。要发展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教育,需要保障归侨安置场子弟享受公平的基础教育,完善归侨子女的教育扶持体系。其次,宜探索设立面向归侨侨眷群体的出国留学资助项目,包括设立政府公派出国学外语基金,设立政府公派留学东南亚基金,深入推进跨国联合培养模式,简化出入境求学的程序。另外,宜探索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华侨大学。
在就业、创业方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面临一些问题:归侨安置场就业体制变迁和“人情社会”特点导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就业陷入困境。要帮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就业,在华侨农林场内部就业渠道方面,宜确立“归侨侨眷优先”原则;归侨安置场土地承包经营方面,宜确立“场内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归侨安置场的第二、三产业,以促进就业;拓展跨国就业渠道;探索实施“探 亲访友”工程,促进他们利用跨国亲缘开拓跨国就业。
  在社会保障方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权利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外,既不能享受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又不能纳入越来越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住房保障问题更为突出。要帮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问题,首先需要树立公平的社会保障权利意识,完善归侨安置场社会保障的体系管理,实行归侨安置场社会保障的属地化管理,并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要发展,除了教育、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障等三个主要方面,还需要在其他路径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归侨安置场“体制融入地方”和“管理融入社会”,加强归侨安置场的土地确权和权利保护,加强社会捐赠,采取必要的归侨原居住国财产保护的外交行动。
  另外,为了帮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发展,有必要结合优势,探索归侨安置场的经济发展路径,确立品牌发展战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安置场有其自身发展优势,包括跨国文化、跨国亲缘、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区位后发优势。归侨安置场经济发展品牌战略,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恰当选择承包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分工,大力发展归侨安置场第二、三产业,引进人才。另外,要在“侨”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品牌经营路径。
  要更好地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的教育水平,还需要从整体上探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其中,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为此,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实行教育免签证制度,全面实施政府公派出国留学东南亚项目。另外,针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的语言优势,需要改革当前的外语必修制度,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品牌战略,并实行“国家公派出国学外语项目”。
  四、学者的人文情怀:走进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该新著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基础资料整理方面,本课题成果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的基本情况做了系统的资料整理,对各个安置点的情况做了较全面的整理,为学界以后对该领域的继续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的优劣势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提出了归侨安置场的“文化孤岛”问题,分析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跨文化优势、语言优势和跨国亲缘优势。
  (三)系统探索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的教育发展路径,包括保障归侨安置场子弟享受公平的基础教育,探索设立面向归侨侨眷群体的出国留学资助项目,深入推进跨国联合培养模式,简化出入境求学的程序。特别是提出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华侨大学的构想。
  (四)系统探索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的就业、创业路径:在华侨农林场内部就业渠道方面,宜确立“归侨侨眷优先”原则;归侨安置场土地承包经营方面,宜确立“场内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归侨安置场的第二、三产业,以促进就业。特别是探索了跨国就业渠道,并探索了“探亲访友”工程。
  (五)系统分析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他们的社会保障权利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外,既不能享受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又不能纳入越来越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本课题对该问题的解决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思路。
  (六)提出了归侨安置场“体制融入地方”和“管理融入社会”的思路,特别是提出需采取必要的归侨原居住国财产保护的外交行动。
  (七)探索了归侨安置场经济的品牌发展战略,重点分析了“侨”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经营路径。
  (八)提出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区域国际化发展路径,特别是提出了“教育免签证制度”,建议全面实施政府公派出国留学东南亚项目,改革当前的外语必修制度为外语选修制度,并实行“国家公派出国学外语项目”。
  读到了以上八个方面的创新,读者固然可以欣喜。但笔者却发现,该新著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创新,还有一个很大的创新点就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深入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发展问题,作者综合运用了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访谈、调查等,掌握了大量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在收集宏观资料方面,作者走访了有关的侨务部门、侨联和广西主管林业系统归侨安置林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还走访了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等机构。在微观资料收集方面,作者走访了广西、云南的40多个归侨安置场,深入到北海侨港镇、防城港市企沙华侨村和著名的侨乡——广西容县,并在广西高峰林场、北海侨港镇等地作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从该书的附录照片中可以看到,作者和大量的归侨侨眷融为一体。
  作者为了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发展问题,长期深入这个群体,融入到这个群体的生活当中,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人文情怀。也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的人文情怀,能走进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才能在学术上有更加切实的创新。
  如果说我们能从李雪岩、龙四古两位老师的这本学术新著以上学术创新之外感知到什么的话,笔者的感知就是学者的人文情怀。学者只有具备宽厚的人文情怀,才能走进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而学者只有走进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学术的生命才能获得新的源泉,学术创新才能更切实际。
  参考文献
  [1] 李雪岩,龙四古.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