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宪法论文应该怎么写?想要在毕业之前撰写出自己满意的论文,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而现在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也是特别多,所以在写作之前,可以先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资料,本论文分类为法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宪法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宪法论文1800字(一):宪法与基本法的内在关联论文 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
纳税人的权利包括宪法和税法上的两个层次,当然宪法上纳税人的权利是税法上纳税人权利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纳税人的宪法权利,我国纳税人宪法权利的缺失,以及保护完善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对策:一是确立税收法定主义;二是实现税的相对公平;三是实现税的相对公开。
2005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当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号主席令,颁布实施这一法律。
我们在学习、研究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时候,“鞍钢宪法”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理论话题,尽管五十多年过去了,但今天回头看看,这个理论话题仍然给我们很多教益和启迪。
高校应成为弘扬宪法精神的重要基地。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和谐校园必需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自明年起,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标志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构想,终于以立法形式得以确认,并将成为未来公共政治生活的常态。
宪法权威是重建社会共识的基础。在人类的各种发明中,宪法的发现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将社会共识体现在宪法之中,使国家保持理性与人性,防止公权力执掌者的肆意、任性,以保护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同时,宪法通过其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机制,为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提供法律基础与依据。如何才能维护宪法的权威,大力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呢?总结历史
本文针对高校宪法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宪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探讨宪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进行思考,然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高校宪法教学提供参考。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被认为是迈向宪法实施的重要一步。因此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由此可见,宪法解释对当前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保障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尤其是2013年的唐慧用了六年的时间来维权并导致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最终被废除,因此我国的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宪法保护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拟就宪法层面上人大与法院的制度关系以及人大如何行使对审判机关的监督权进行简要梳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98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国家。
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这部宪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政治体制,将联邦制及政府权力制衡的理论变成现实。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美国宪法仍然存在诸多未解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