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中的职务发明权力分配制度导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与现在大环境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越加的不契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犯罪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接触式犯罪持续下降,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愈显猖獗,其中,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为突出,因发案率高,受骗金额巨大且追赃率低,犯罪手法层出不穷,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态势和市民安全感最突出的问题。而隐藏在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是一系列为诈骗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各类经济犯罪也开始频频出现,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类重要犯罪形式。在刑法中,经济犯罪共包括8大类115种罪名,因其种类繁多而复杂,在定罪与量刑方面存在诸多难点,特别是经济犯罪数额问题,已然成为司法裁定的争议焦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经济犯罪数额的概念,探讨了经济犯罪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希望为刑
第1篇:从夏俊峰案看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 一、夏俊峰故意杀人案的争议焦点 1.夏俊峰在作案过程中是否存在正当防卫 就夏俊峰一案,最大的争议焦点就在于夏俊峰在作案过程中以及作案前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对于此问题,控辩双方各有说法。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认为夏俊峰的行为应定义为故意杀人,理是夏俊峰随身携带刀具,且向被害人刺数刀,从其所造成伤口的长度以
[摘要]海上封锁制度是海战法中古老且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梳理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1909年《伦敦海战法规宣言》、1913年《牛津海战法手册》、1945年《联合国宪章》、1949年《关于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公约的日内瓦公约》及《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1977年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1994年《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国际法手册》和相关论文及著
1 人的始期与终期的认定标准 在人的始期与终期的认定问题上,各个国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规定了许多不同的认定标准。有一些认定标准对生命的保护力度较为强烈,有一些则处于较为弱势的状态,但无论保护力度的强弱如何,各种认定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1 各个国家对人的始期的认定 1.1.1 日本采取“部分露出说” 日本由一开始的“脱离母体说”变为现在的“
摘要:在我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后,对刑事警察权与公民权之间的平衡有了新的定义,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刑事警察权需要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提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后刑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以推动社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刑事警察权;公民权;平衡 根据我国召开的全国人大
一、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指的是食品生产者、销售者、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者等违反法律法规、危害食品安全、触犯刑法的行为。但它并不是刑法中的罪名,只是相关罪名的统称。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具体罪名包括三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食品监管渎职罪。 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日益猖獗的危害食品安
结合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刑法想要实现现代化改革目标,就必须保证在快速规范网络安全法内部的直接规定罪刑的前提下,树立起刑法和行政刑法并立的二元立法机制,进一步处理好以往附属刑法遗留的附而不属等难题。至于刑法究竟怎样实现和行政刑法的合理性并立,相关细节性内容将具体如后续所阐述。 一、我国行政刑法与刑法之间的差异现象 (一)像刑法一样包含实体性
摘要:现阶段,法律职业考试内容与刑法司法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才能够为学生打造更为完整的新时期刑法思考模式。处于信息化社会发展环境下,需要通过案例研讨法和解释论证法对刑诉法与刑法进行交错适用,以此保证刑法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 关键词:刑法学教学;教学改革;信
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的法律,还不如说是对其它一切法律的制裁。刑法本身既可以理解为一个法律规范,也可以是一种法律规范,其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学分支学科,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刑法是否可以成为独立的部门法主要取决于刑法是否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而一般的刑法是相关部门法的保障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试问题。
【摘要】定于情人节上映的爱情悬疑电影《谋杀似水年华》对原著的改变引起了观影观众尤其是原著书迷的不满。本文通过对原著和电影的对比,分析《谋杀似水年华》在由小说到电影改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谋杀似水年华》;小说;改编电影;陈果 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谋杀似水年华》是由悬疑作家蔡骏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在能够履行的情况下不履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具有其特点,构成不作为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的总和就是不作为犯罪的构成。 一、不作为犯罪的立法缺陷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于不作为犯类型的认定及处理所产生的争议和困惑主要源于立法的不明和缺乏。 (一)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立法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