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出现的状况,该文首先探讨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然后分析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与犯罪特点,最后给出了一系列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特别从信息技术预防角度提出独到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网络护航 网瘾
一、问题背景
2009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4次调查数据,我国共有1600多万青少年染有网瘾,近九成网瘾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和娱乐成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信息。网络犯罪并非个案,涉黄数字触目惊心,要尽快引起各方重视!
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
(1)机体需要增多;(2)性不断成熟;(3)心理不成熟;(4)容易感情冲动;(5)善于模仿;(6)猎奇,好奇心强;(7)极易沉迷网络,网络成瘾。
三、青少年犯罪呈以下特点
(1)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2)犯罪手段残忍,往往不考虑后果;(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简单,目的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4)犯罪成年化,智能化,低龄化;(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6)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导致犯罪。
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内因,决定性因素)
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差,抵御能力差,其自身具备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平时除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基本上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以及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加之法制观念缺乏等,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影响,便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低,不会管,出了问题只能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管的晚了,子女已经形成不良的习惯。三是子女已经无法管教,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任其发展,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孩子没人管教,使之流浪于社会,慢慢变坏。
(三)学校原因(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我们反思一下当前的学校教育,就会清醒的发现,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着弊端。
1.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但很多学校仍然存在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个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的好坏,一个学生的好坏,一个校领导的政绩的好坏,全由升学率的高低来决定。已经择校的学生又要再次择班。因为班级分实验班,普通班,快班,慢班,学生一入学便根据成绩高低就开始分班。受升学率的影响,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倍受青睐,受学校和老师追捧,开小灶,补课,评比优先。甚至将教师人为地分成“名师”“普通教师”不同等级的“星级”教师,那些所谓优秀的“名师”“五星级教师”变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各种光环照耀着他们,成为家长和学生追逐热捧的对象,一些家长不惜重金请求名师为子女补课,人为的将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一部分被认为是优秀的学生,可以分到优秀班级,受到所谓优秀教师的谆谆教诲,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而那些普通的学生则受到歧视和排挤,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在一些重点中学,追求升学率的手段更加严重:比如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假期,变相给学生补课,增加学生考试次数,错误认为“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老师的命根”,出现了周考,月考。在这种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下,使得一些好学生一旦考砸或落榜,便感觉万念俱灰,一落千丈,前途无望,心灵受到谴责;而一些差学生考砸的表现,将是破罐破摔,甚至厌学,辍学,心灵压力加重。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心理状态下)极易冲动变坏。
2.是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处分后又缺乏对学生的再教育。虽然能对行为不良学生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被才处分学生产生悲观,消极,失落情绪,甚至陷入泥潭,走向犯罪的道路。
3.是学校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教育作用。一些学生犯罪后仍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以黄色?灰色?黑色?三色污染的危害最为巨大。一是黄色文化的泛滥。互联网络,音像书刊,电视电影中都充斥着大量的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的内容。二是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三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对一些青少年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拉帮结派,讲哥们义气,打打杀杀,破坏社会和谐。
(五)网络原因
手机互联网的急剧发展,家庭互联网宽带和网吧的大量出现,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和节假日无节制上网,而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些不良信息甚至自动弹出,致使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学坏,或者网上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尤其那些参差不齐充满色情暴力的网站和游戏,更是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旦沉迷其中,便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精神颓废,甚至言语障碍,性格孤僻,心理素质急剧降低,性格变得焦躁不安,价值观扭曲,遇事容易冲动,极易走向极端。
五、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增强防范能力,抵御犯罪能力,这也是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手段。学校和社会都应当大力强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家庭预防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该做出表率,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注意教育的方法,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使其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作为监护人应尽职尽责。
(三)学校预防
学校教育要做到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的培养,尤其对差生进行精心细致的教育。
(四)社会预防
全社会要努力创建一个健康,洁净,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得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抵制三色污染,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五)网络预防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精华与糟粕并存。它给少年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影响。于是,我们应该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使其从心理上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增强防范意识,预防不良现象和犯罪行为发生。具体的防范措施如下:
1.扩大宣传阵地,倡导文明上网。利用黑板报,辩论会,班会,BBS等宣传阵地,展开讨论,并邀请有关专家讲解电脑和互联网知识,讲清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危害,知道哪些网站可以浏览,哪些网站不可以浏览,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2.转移兴趣,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网络之所以易是学生沉迷,往往与他们课外活动太匮乏太单调有关。一方面不能把学生所有兴趣集中营网络,另一方面应开展多种活动,使得学生兴趣广泛。
3.加强自身素质提高。青少年自身应正确认识互联网,文明上网,汲取互联网中的有益知识,远离有害信息。
4.自我保护和加强防范。在互联网活动中,要正确使用聊天工具和发布信息,不要轻易告知陌生人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与网友相见。
5.教育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1)建立青少年普法网站。对青少年实施全面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世界观。(2)加强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的监管和审查。网络游戏虽不能禁止,但可以正确引导和规范,可以开发适合他们的游戏。(3)开发网络内容过滤软件。过滤软件要能够侦查到含有暴力色情等低俗不良内容的网页,像网络警察一样拦截。(4)开发具有网络内容分级审查的青少年专用上网浏览器,控制网络信息的显示,能封堵不良信息,限制不良网络游戏,控制网络使用时间,监控网络有害信息。(5)加强多手机网站不良内容的监控和拦截。可开发手机网络过滤软件,拦截有害信息。(6)加强互联网信息源头的监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源头抓起,净化网络提供商,坚决杜绝不良信息的泛滥。(7)规范互联网站展示内容,建立一大批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和社交工具。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8)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信息技术为青少年减轻学习负担,运用新技术手段改变学习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网络回归本真。(9)开发这样综合网络设备(软件),既能够审查网络内容,又能够过滤有害信息,既能让家长使用控制,又能够监控青少年上网行为,既能够开辟绿色网络环境,又能提供海量教育资源,既能让青少年健康上网,又能够帮助他们不断学习,增加知识。(10)学校和社会建立绿色非营业性公益性网吧,专供青少年网民使用,由专人监管,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