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刑事诉讼法关于“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新规定,极大地尊重和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既为规范羁押行为提供了法制保障,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立了必要的司法救济途径。为切实维护程序正义,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处,应当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从审查主体、期限、内容、运行程序等方面科学构建捕后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机制,同时明确该审查机制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以充分体现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
[论文关键词]逮捕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保障
针对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移送审查起诉后的自然羁押和侦查机关向审查起诉部门“借用”侦查时间的惯性问题,建立捕后羁押的再审查程序确有必要。为此,《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法律如此规定,极大地尊重和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既为规范羁押行为提供了法制保障,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立了必要的司法救济途径。但《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较为原则、笼统,不利于实践中操作。笔者认为,为充分发挥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效能,应当对羁押必要性司法审查机制从审查主体、期限、内容、运行程序等方面予以明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程序正义。
一、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构建原则
(一)树立羁押的例外原则
例外性原则是指要求把羁押作为例外地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3款规定:“等待审判的人们被置于羁押状态不应当是一般的原则,但释放时可以附加担保在审判时或司法程序的其他阶段出庭或者在案件需要的情况下于执行刑罚时到场的条件。”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明确指出:“审判前的羁押应是一种例外,并尽可能短暂”。联合国大会1998年12月9日通过的《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羁押或监禁的人的原则》第39条也规定:除了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案件中,以司法机关根据司法利益决定羁押的以外,被追诉者有权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被释放。例外性原则应是羁押的一项基本准则。
(二)坚持羁押的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与保护社会公益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状态。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实现其法定职能的过程中,如果出于社会公益而不得不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限制的话,要尽可能选择对公民个人权利损害最小的手段,且行为可能对公民个人权利造成的损害不得大于该行为可能保护的社会利益。羁押,首先要有相当的犯罪嫌疑才能采取,这种嫌疑应有相当的证据加以证明,不能凭空施以羁押;其次,羁押不能仅因有调查取证困难之虞而采取,主要是为了保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使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再次,羁押仅在符合一定的罪行条件前提下才能采用,如果采用更轻的强制措施可以达到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就不得羁押。
(三)遵循公开、中立原则
公开原则要求在进行逮捕的必要性审查时,应当听取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并对其意见进行分析,接受社会监督。中立原则是指在适当分离警检关系的基础上,克服长期以来“重配合”惯性思维方式,促使逮捕权中的中立性、消极性、终极性等司法属性逐渐得以体现。逮捕权从本质上说不是主动性、扩张性的权力,应当是一种消极性权力,不应主动出击,配合追诉部门,只有等待提请,进行防御性审查。同时,逮捕权又是终极性权力,它是对人身自由实行羁押的许可,这种许可直接关系他人人身自由,因而不可受提请机关进行复议复核的制约。
(四)确立复审、可诉原则
复审原则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采取的逮捕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检察机关应当及时作出决定书面答复申请人。可诉原则是指犯罪嫌疑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逮捕决定不当时,可以申请变更。被申请的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会,申请人及其律师、案件承办人参加,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或人民检察院的批捕部门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
逮捕必要性审查不仅仅局限于侦查机关提出逮捕申请的当时,而是应当持续贯穿于诉讼整个过程之中。所以,检察机关在作出逮捕的决定之后,应当保持对逮捕理由和必要性的持续关注,一旦发现有不必要继续羁押的情况,就应当立即变更逮捕措施。
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构建
(一)审查所涉及的诉讼环节
刑事案件大都经历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的诉讼环节,且犯罪嫌疑人逮捕后多被羁押在看守所。在每个诉讼环节,证据会或大或小的发生变化,均可能会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需要继续羁押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形。因此羁押必要性审查应涉及侦查、审查起诉的每个诉讼环节。至于是否包括审判阶段,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内,法院作为审判机关,不具有法律监督职能,在审判阶段不存在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问题。
(二)审查部门的确定
新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由检察院哪个部门具体负责,是由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部门负责,还是新设立一个部门负责,还有的认为应当以案件进展所处的诉讼阶段部门负责,争议较大。笔者认为,综合来看,该项职责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比较合理,且能在最低的司法成本下保障案件质量:首先,由侦查监督部门行使该项职责名副其实,捕后的未决羁押属于侦查羁押期限,其侦查活动在该期限内理应由侦监部门审查;其次,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逮捕、羁押一体化,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在范畴上仍然属于“逮捕必要性”,对逮捕必要性的审查应当由履行审查逮捕职能的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再次,逮捕的审查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是需要专门人员来负责,只有侦监部门人员的主要职责系负责该项工作的,司法经验丰富,能保障案件质量。另外,监所检察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及时提供犯罪嫌疑人在监管场所的表现情况、身体状况等相关信息;公诉部门发现不宜继续羁押的也应告知侦监部门,确保侦监部门及时地进行全面审查、做出准确判断。
(三)审查的案件范围
所谓审查的案件范围,即应当对全部案件还是部分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从司法效率来看,对部分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为宜。有人主张仅仅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民转刑轻微刑事案件等部分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笔者认为,应当对全部案件都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主要理由有:1.从立法目的来看,不宜限制审查案件的范围。新《刑诉法》增加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其目的在于缩短羁押期限,改变“一押到底”的状况,保障在押犯的人权,同时形成对逮捕权的制约,促使检察官慎重行使逮捕权,有效降低羁押率。2.法律规定没有将审查范围限制在部分案件。新《刑诉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3.事先确定哪些案件需要审查,不仅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而且实际上也非常困难。司法实践中,除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民转刑轻微刑事案件等案件外,其他案件也存在需要解除羁押措施的可能。因此,不宜事先确定。
(四)审查期限
所谓审查期限,即逮捕后,多长时间内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即时审查,还是定期审查?笔者认为,应当即时审查与定期审查相结合:一方面,新《刑诉法》第9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收到申请后,即时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经审查没有羁押必要的,决定或建议解除羁押。此外,对于侦查机关根据新《刑诉法》第156条、第157条要求延长羁押期限的,以及根据新《刑诉法》第158条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应当即时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发现没有羁押必要的,不批准延长或建议解除羁押。另一方面,逮捕作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重要强制手段,使用时已经慎之又慎,一旦决定逮捕后,从维护法律统一、司法权权威的角度讲,没有特殊情形不应进行变更,尤其不宜在做出决定后短期内就进行变更。鉴于侦查机关在批捕后有两个月的侦查羁押期限,因此,在逮捕后满一个月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比较适宜。在进行第一次羁押必要性审查后,每隔一个月再审查一次。
(五)审查内容
审查内容,即是否有羁押必要。有无羁押必要,主要看在押犯释放后是否会妨碍诉讼的进行以及重新危害社会,而判断标准则是在押犯有无人身危险性以及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人身危险性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平时的一贯表现能反映出人身危险性的大小。(2)犯中表现;犯罪是人身危险性的展开和现实化,是人身危险性最有力的表征。(3)犯后表现。行为人犯罪后,对其犯罪行为所持态度直接反映了其人身危险性大小。[2]
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当对在押犯的平时表现、犯中表现和犯后表现进行全面考察。但由于审查逮捕时已对羁押之前的表现进行考察,所以主要考察逮捕之后的表现以及有关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逮捕之后是否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是否因证据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可能不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改变或可能判处的刑罚发生重大变化;同案犯是否归案,逮捕后是否真诚悔罪,取得被害方的谅解;逮捕后是否积极赔偿,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羁押期间是否遵守监管规定;能否提供适当数量的保证金或提供合格的保证人;在押犯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继续羁押,有无怀孕或患严重疾病,是否有急需在押犯本人抚养、照顾的直系亲属等。
(六)审查方式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可以采取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两种方式。听证方式构成了一个类似于诉讼的三方结构,[3]侦控机关(部门)为控方,在押犯为辩方,侦监部门作为审方居中裁判,各方的分工是明确的。这种方式为侦控机关(部门)和在押犯尤其是为在押犯提供了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有利于广泛地搜寻证据和发现事实,且能通过相互对质查明证据和事实的真伪,从而有助于负责审查的检察官作出理性的裁判。此外,在押犯与侦控机关(部门)直接进入审查程序并觉得他被给予介绍案件的公平机会,他可能接受审查的结果而不管这结果是否对他有利。[4]然而,听证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进展缓慢,需要耗费较多的司法资源。在当前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和司法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全面推行听证方式有一定难度。
书面审查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效率高,但它的行政性、封闭性特点与司法属性格格不入,不利于查明事实和让在押犯信服。在书面审查的基础上,听取在押犯和律师的意见,必要时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书面审查的弊端。
因此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可以采取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相结合的方式,但应当尽可能采取听证方式进行审查。以后随着治安形势的好转和司法资源困境的缓解,原则上都应当采取听证的方式进行审查。在当前情况下,对于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在押犯及其近亲属反应强烈的案件,应当采取听证方式进行审查。
(七)量化评估
无论对羁押必要性以听证方式还是以书面方式进行审查,都存在一个如何评估羁押必要性的问题。评估有定性和量化两种方法。定性评估指裁判者在综合分析案件的各种情况后,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是否羁押的决定。定性评估是一种传统的评估方法,简便灵活,但完全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准确性较差。量化评估指裁判者根据一定的规则,对与羁押相关的因素分别打分,然后按照打分情况对羁押必要性作出评判。量化评估需要积累较多的资料,但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客观准确,评估结果容易使人信服。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几年在全国20余个地方检察机关进行了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大多数试点检察院对继续羁押必要性采取量化评估的办法,实践效果非常好:一是这种方法能为判断羁押必要性提供客观定量的标准,使检察官不必在维持羁押和解除羁押之间犹豫不决,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羁押必要性条件。二是由于这种方法提供的是一种客观定量的结论,而不是检察官自由裁量的结果,这样检察官就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其他因素,决定或建议解除羁押时“理直气壮”。同时在解除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及时到案或重新犯罪的情况下,可以减轻甚至不追究检察官的责任,从而使检察官在建议解除羁押时不必过分忐忑不安。三是这种方法为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设立了合理界限,是否决定或建议解除羁押不以检察官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根据量化结果而定,这样可以避免检察官的任意和武断,从程序上形成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有效制约。四是公开量化过程和量化结果,增加审查羁押必要性的透明度,不仅可以使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信服,提升司法公信力,而且有利于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了解审查羁押必要性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对逮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应当采取量化评估的方法进行,即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与羁押必要性相关的因素逐一分析打分,将分数合计后与事先确定的维持羁押分数比较,高于该分数则维持羁押,否则决定或建议解除羁押。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运行的保障
(一)更新监督理念,应当先考虑不予批准逮捕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共有五种,其中逮捕和刑事拘留属于能够直接带来羁押的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是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进行了完善是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对于完善逮捕、减少羁押具有重要意义。逮捕率在全国检察机关每年都很高,虽然2006年至2011年6年来全国检察院的逮捕率逐年下降,但是降低逮捕率仍有较大空间。众所周知,目前全国司法机关适用监视居住的极少,即使有适用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也存在诸多问题;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比率各地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时期差异也较大,不少学者及司法人员对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论述汗牛充栋。新刑诉总结司法经验,吸取各方理论成果,对取保候审的条件、保证人的义务以及监视居住的场所、执行措施、指定居所的条件、地点、通知家属等均予以完善,并规定了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为以后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基础,要适当扩大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希望在逮捕替代措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体现逮捕的职能作用,应当先考虑不予批准逮捕,后考虑批准逮捕,即应当实行有的学者说的“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前置”。
(二)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下,判断“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一条件,是在通过审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刑法,在确立罪名后,依照嫌疑人的罪行对应的刑罚幅度进行的。但是由于案情的复杂性及量刑幅度大,参考各级法院特别是当地法院近年的判决是判断“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最可行的标准。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法律的效力,但是我国法学学者以及司法人员很早就注意到我国法院的“案例”对案件的判决具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在最高法院也设有案例指导研究处等机构,专门研究典型案例并出版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书籍。在审查逮捕阶段初步判断某嫌疑人是否“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应当在分析案件事实、基本证据、具体情节的基础上,结合刑法分则的量刑幅度及与量刑相关司法解释,借助于当地法院或者全国各级法院的判决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三)实行刑事判决书抄送制度
目前的司法经验是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只送达给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部门,并不送达到侦查监督部门,在公诉批捕合一的情形下来检验审查逮捕的问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监督的需要,侦查监督部门与审查起诉部门的分离,且存在监督关系,致使侦查监督部门不能及时了解被批捕的判刑情况,形成信息不对称,而审查“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一条件最直接的参考就是当地法院的判决。因此,实行刑事案件判决书抄送侦查监督部门机制是必须的。此外,应当加强与本院审查起诉部门及当地刑事审判庭的交流,定期对某类案件的判刑情况进行交流,做好调查报告,总结规律,研究出成文的经验性材料,增加对“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判断的准确性,以便指导审查逮捕工作,切实实现逮捕措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应有的功能,防止出现批捕率过高、批捕后判实体刑比率低等现象。同时加强与侦查机关的配合,尽可能监督、指导侦查机关全面、迅速地搜集、固定、补充证据,防止批准逮捕后出现证据较大的变动,以至于影响逮捕的质量。
(四)确立逮捕理由书面说明制度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对被逮捕和羁押的人必须告知逮捕、羁押的理由以及不利于他的任何控告。”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被告知逮捕、羁押理由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上述规定强调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要说明理由。近年不少检察机关推行“法律监督说理”机制探索。其中不捕说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从2004年就开展了以不捕说理为重要内容的侦查监督工作机制改革。从实践效果看,不捕说理制度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办案质量。既然不捕要向公安机关说明理由,那么相应地建立逮捕理由书面说明制度就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