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经济法能有效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效保护了各国公民的经济权利。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实际国情的不同,必须要深入思考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什么是国际经济法,又分析了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
关键词:國际经济法;国内经济法;关系
1.国际经济法的概述
国际经济法最早由著名国际法学者施瓦茨曾伯格于二战后提出。二战后,各国为加快经济重建而成立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再加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经贸往来逐渐增多,这在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若没有规范化经济法律体系的约束与保障就会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经济崩溃,因此需要构建规范化的经济法律制度,国际经济法应运而生。它能有效调整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划分各国的权力与义务。
由于各国社会性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际经济法的普适性与普及型较差。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积极拓展国际经济法的指定路径与运用方式,一方面要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有法律可依;另一方面,国内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受到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2.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
虽然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适用范围不同,但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现就进行详细的探讨。
2.1研究视角
国际法具有明显的个人与国家这两个不同的结构,国际经济法中也有与此相同的结构视角。国际经济法的制定与颁布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协商、妥协的产物,其中的诸多政策规定与多个国家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其中掌握话语权的大国难免会吞并和侵害小国的利益。但相较而言,国际经济法的制定以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核心与首要目标的,国际社会对它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较低,相反的更为关注国际经济法中经济理念的效用【1】。我国的法学研究人员在国内经济法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全面把握我国的自身利益与国际立场,更要全面、综合地分析我国的短期利益与战略利益,有机协调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
2.2研究对象
国际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最显著特点为研究对象国际性。国际经济法主要研究国际经济环境与国际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各个国家的对外法制进程,更关系着各个国家的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法学研究人员在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不仅要立足于国际层面(国际地位、对外利益等),更要立足于国家层面(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即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基本国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国际经济环境等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法,以客观的角度审视我国的国内经济法,促进我国国内经济法的科学、合理、规范发展。
2.3研究成果
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成果是规范国际贸易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法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必须要认识到我国国内经济法中存在的不足与国际经济法研究位置的落后。因此,我国的法学研究人员不仅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更要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并在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积极自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与认可,进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要积极采取各a72cf4bcdeeabd8549bd92bf9cf8a4a5项措施确保我国国内的经济法研究成果能对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实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国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协调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体系。
3.构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路径
3.1建设经济法制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综合国力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相较于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制文化建设及法制发展进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因此,法学研究人员要在全面、系统梳理、分析我国法制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及国际法制形象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我国的优秀法制文化与先进的西方法制理论,以法制文化助推法律工作实践,在法律工作实践中论证法制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经济法制文化,提升我国经济法制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法制进程。
3.2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规则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的,在国际经济规则的构建一般都是各国利益不断竞争、妥协的结果。这种竞争、妥协虽然具有一定的弊端,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只有重点把握好国际经济法的制定环节才能确保国际经济法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发达国家提出有益于本国利益的国际议题,并借助于自身的影响力将其转变为国际规则,使国际规则能为自己服务,不断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国际地位,长此以往形成垄断的恶性循环【2】。而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仅能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批判发达国家的议题,难以真正提出实质性的意见与建议。要想真正扭转上述局面,法学研究人员要在准确判断与预测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理论体系,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3吸收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法学研究人员要及时吸收、借鉴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更新市场经济制度,深度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从中总结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法制理论,同时还要积极容纳与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研究成果,加快中国特色国际经济规则的构建与完善。
4.结语
综上所述,确立国际经济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约束各国的经济行为,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秩序的稳定。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之间的联系,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发展经济法制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