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资源日趋枯竭,各国纷纷将视线转向海洋资源的开发。不少沿海国家在大陆架划分和海域管辖等方面的问题僵持不下,有的甚至导致局部武装冲突。由于国际法律和海洋管理机制欠健全,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些国家未采取保护措施而对海洋资源过度开采开发,使得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本文认为,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各国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在国际法的基础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能有效地依法保护脆弱的海洋环境和有限的海洋资源,并提高海洋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
论文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域生态 国际海洋法
一、区域性海洋资源保护的现状
总体而言,各国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国家的资源开发设施还比较落后,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开发力度,同时对资源本身造成损害和影响。区域性海洋开发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例如,“中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迄今仍然不到4%,这不仅低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14%至17%的水平,甚至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和利用,较世界滞后约10多年。中国已开发利用的不同海洋资源在格子资源中所占比例分别是:油气资源5%,旅游资源30%,砂矿5%,浅海滩涂2%。其中儿科养殖的滩涂利用率不足60%,宜盐土地和滩涂利用率只有45%,15米水深以内浅海利用率还不足2%,而海水的直接利用规模更是很小。”
(一)海洋资源的定义及其属性
1.海洋资源的定义
海洋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泛指海洋空间中所存在的在海洋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并发分布在海洋区域内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包括海底矿产资源、海水中生存的生物和各种海底稀有金属,广义上的海洋资源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的风能、地热能,还有各种水产资源。
2.海洋资源的基本属性
(1)海洋资源的有限性。这是资源的最重要特征,虽然海洋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大部分的海洋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或者说缺少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合理、适度开发,避免资源的枯竭。
(2)海洋资源的区域性。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基于海洋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资源种类和质量的优劣都在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影响下有明显的不同,且资源的分布状况也不均匀。因此,人们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资源,才能达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二)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及其保护
另一方面,海洋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世界年捕捞量在8000万吨左右,而如果不破坏生态平衡则可捕量能达到1.5亿到2亿吨。所以明确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查清近海生态系统生态的情况,对于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有重大作用并能发掘海洋生态资源的巨大可开发潜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保护河口、海湾、滩涂湿地以及海底矿产资源等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健全海洋开发的监管制度,全面实施海洋管理。例如;就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方面,可以在通过
人工增值等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产量的同时,有节制地进行捕捞,达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目的,提高单位水体的生物资源量。
再如我国浙江省沿海的滩涂资源,据统计约有388万亩,涂地分布比较集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的开发具有多养性,可以发展农业、水产养殖业和盐业,又能作为工业城镇等建设用地。
(三)海底矿产资源的开采
海洋蕴藏了超过全球70%的油气资源,至2003年底,全世界已经发现深水油气田328个,我国近海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一半以上是砂质海岸,尤其是在近岸河口浅谈和沿岸线浅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砂矿资源,包括石英矿、磁铁矿、钛铁矿、锡石等,总储量约31亿吨以上。海洋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连续矿体,海水中有80余种天然元素,含量较高的有氧、氢、氯、钙和镁。我国滨海砂矿资源储量有31亿吨,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探明多金属结核资源5亿多吨。这些砂矿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陆地资源的不足。
“世界海洋石油蕴藏量约为1000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80亿吨,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且据《世界海洋油气预测》指出,世界海上石油产量从1960年开始一直稳步上升。而天然气的海洋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各国在天然气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也在不断上涨,到2015年北美、西欧、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海上天然气将占全世界的70%左右。”
二、中国沿海资源的纷争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扩大和紧张,其他国家对中国丰富的海底资源虎视眈眈,所以有关中国的沿海资源争端不断,我国的海洋资源正被其他国家以各种借口进行侵占。目前沿海各邻国每年在我国管辖海域内开采油气量已达到4000万吨。东海上有与日本、韩国的油气开采纠纷,日本韩国不顾我国的抗议,企图联合开发我国东海管辖海域内的油气资源。南海上与印尼、越南等过关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也争议不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日东海管辖海域的争议。其实质就是两国对东海资源的争夺,其中从近代开始钓鱼岛主权的争夺就一直悬而未决,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更是困难重重。
其中,中国东海的春晓油气田正式引发了中日等国关于沿海资源方面的矛盾。关于中日东海管辖海域界限,两国各有其主张,日本以其单方主张的中间线理论为依据,不顾我国提出的强烈抗议,在我国“春晓”油气田附近进行所谓的海底资源调查并进行实际开发。“2004年6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中川昭一乘直升飞机非到东海上空对中国的天外天、春晓和平湖三大油气田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视察,并认定中国侵犯了日本的东海海域经济权利。2005年日本政府当方面批准其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的油气田进行试采,此举置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于不顾,深化了中日东海问题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