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法学理论论文

从选举本质出发看我国代表选举制度的文献的理

2015-07-22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发展中蕴涵着不以“特色”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一个面临民主化或者正经历民主化的国家来说,面临一个抉择:哪种形式的选举组合更适合该国的实际。社会的和谐不是消灭利益的冲突,而是给利益冲突提供一个理性的博弈平台。现阶段我国的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健全,如何引导公民的利益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的着力点在于从选举本质出发,对我国的代表选举的实际情况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选举 竞选 代表选举 民主
  一、关于选举本质的文献综述
  (一)选举的定义
  对于选举一词的定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选举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人们据此而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①《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选举是通过投票做出政治选择的一种手段。它用选择领导人来对某些重大问题做出决断。选举分为:公职选举、罢免、复决和公民投票四类。”②美国学者珍妮·柯可帕特里克进一步提出“民主选举不仅是象征性的,它还是竞争性的、定期的、广泛的和决定性的选举。在选举中,政府的主要决策人由国民选出,而国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去批评政府,发表他们的评论及提供其他选择”。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前两者是将选举看做是一个实现民主的制度和手段,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讨论选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国对于选举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多了起来。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关于中国基层选举方面的著作和国家间比较选举制度的研究,成果颇丰。笔者在查资料的时候也注意到,各类核心期刊上刊登的基层选举制度的文章也比较多。我国对于选举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选举和民主之间关系的探讨不足。在村民自治层次,对选举制度的竞争程度分析得不够。而对于怎么设计合适的竞选的制度,还基本没有触及。④
  (二)选举、竞选、民主之间的关系
  近代以来,民主的实现方式是间接的,代议制民主成为了民主的主要形态,这解决了在地域广袤的大国怎么实现民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交大的张向奥认为“民主的核心便成了选代表,代表是不是经过自由竞争的选举产生的,就成了判断某个类别政体是不是民主的关键”。⑤由此,他给民主下了个新定义,“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了做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做出决定的权力”⑥。此后,达尔、亨廷顿、萨托利等人,随对民主理论有不同方面的拓展,但把竞争性选举作为实现民主的根本并没有变化。
  选举毫不含糊的成为民主的门槛,“以自由的、公平的和竞争性的选举为根本特征的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⑦”,没有选举,民主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是海市蜃楼;没有竞争性的选举,连民主的“门”都进不了,澳斯丁.瑞尼(Austin. Ranny)也同样认为“没有自由的选举,就没有民主政治”。⑧由此可以看出,竞争性的选举是民主的先决条件。
  二、我国现行代表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
  各位学者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在选举代表过程中所真实存在的问题。其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政治冷漠说、对多数决定规则的思考和利益冲突的理性解决。
  (一)政治冷漠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除了政治家和媒体外,民众普遍存在着“选举冷漠”的现象,弃权、被动投票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政治冷漠。
  之所以出现政治冷漠,国内学者们大致从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原因。
  1.文化素质与政治冷漠:
  有理论家认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对于政盲来说,无所谓参与意识,也无所谓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他们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对此说法,李成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游离于政治之外,人或多或少会与政治沾边。当今社会,一旦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同样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维护自身的权益⑨。现在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教育层级与参与程度成正比;
  2.个人偏好和政治冷漠:
  张云彪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对自己选举权收益价值评估很低,即使不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影响获得公共品的提供,让别人参加选举而自己坐享民主的果实是每个人的偏好。
  3.理性不参与和非理性不参与:
  宋雁慧学者根据个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结果两个维度,将个体的政治行为分为了四类。其中代表政治冷漠的有理性不参与和非理性不参与。理性不参与是指个体具有公民责任感,但由于对参与效果的功效感低或对现存政治体制的基本认可而采取的政治疏远行为,表现了一种“沉默大多数”式的支持。而非理性不参与也叫做政治冷漠,是对政治的一种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暗含着人们对政府及其统治的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和不信任感⑩。根据这两个维度将政治行为分为四类是很有意义的,只有在分析清楚了政治冷漠的原因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更好的制度设计。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社会学、公共选择理论出发还是经济学的角度,都是将选民作为理性行动者在分析。
  (二)对多数通过规则的思考
  多数通过规则只记录每个人对不同议案或不同候选人的序数偏好,而公共物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需要有关个人偏好相对强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多数通过规则下不会直接地集中,因此,多数通过规则有可能不能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11 我国的学术界对我国基层选举中存在的互投赞成票也有一些研究,例如杨云彪认为,多数通过的规则会导致隐性的互投赞成票的结果以获得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利益冲突的理性解决
  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无论是从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再到对正式候选人的介绍直到代表最后的当选,都是程式化的过程,由于在现实中这些程序被形式化,使得这些过程乏味且缺乏参与性,选民感受不到自己选票的力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选举的兴趣从而放弃了人大这个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平台,转向信访等其他途径去表达自身的利益,甚至于不惜代价去谋求一些极端的利.益表达,这就不利于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的理性解决。12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存的代表选举制度的最大弊端是选民的积极性不够高,不能够确保代表是真正代表民意的。
  参考文献:
  [1]米勒,波格丹诺.布赖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9:229.
  [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政治学参考资料[J].1982(3):17.
  [3]美国新闻总署.什么是民主?[M].1991-10:16.
  [4][5]张向奥.选举的逻辑[J].政治发展的视野,13页.
  [6]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11:394.
  [7]何增科.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N].中共宁波市党校学报,2004(2).
  [8]Austin.Ranny.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M].
  5thed.,NJ:Presenticehall,1990:174.
  [9]李成实.政治冷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M].
  [10]宋雁慧.放弃还是被放弃:英国青年不参与投票的原因分析[M].
  [11](美)丹尼斯 C·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1.
  [12]张佐国.人大代表竞选制度研究[M].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