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法学理论论文

当代大学生人际异化面面观

2016-03-31 15: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1992年及以后出生的,即所谓的卯后。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其行为必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引领社会潮流。然而,在如今改革开放深入人心、中西文化交替、多元化的时代,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责任感下降、道德观念淡化,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友善的行为曰益凸显,导致人际关系异化。大学生人际关系异化所表现出的友善缺失现象,急需得到社会、学校、家庭更多的关注和正视,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友善教育。

 

  一、大学生人际异化、友善缺失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从校园生活看:行为出格。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自生活地域环境不同,受熏陶的人文气息有异,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存在差异,以及部分独生子女存在娇纵的毛病,导致大学生在校园经常发生各种矛盾。许多大学生思想未成熟、人格未完全独立,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难以包容和谅解对方,进而造成各种行为激化,导致人际关系曰趋紧张。更有甚者,少数学生违背道德底线触犯法律。马加爵故意杀人案、郭力维校内杀人案、复旦学生室友投毒案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友善缺失导致的悲剧。

 

  (二从情感领域看:情感不纯。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处于情感萌发时期,且受恋爱自由思想影响,谈情说爱已成为大学校园必不可少的1道风景。但由于大学生经验不足、心智不成熟,1旦发生情感纠葛,缺乏正确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常为此而烦恼。少部分大学生在恋爱方面表现为不专_、不用心、不平等、不自主、不文明、不道德。大学校园每年都会因为情感纠纷或情感危机而出现自杀或他杀的极端伤害事件,如58曰中南大学情杀割喉案、1]哈尔滨理工大学杀人事件。

 

  ()从网络背景看:网络失德。在如今信息时代,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信息获取都必须依赖互联网。基于网络信息多元化且年轻人的自控力弱,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更为凸显。年轻人中流传着搞笑段子节约用钱靠剁手,按时作息靠断网网络社交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由于网络信息监管有限、约束机制缺乏及网络社交特殊的虚拟性,少数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和目的性,如在交友网站、BBS、学术论坛、QQ、微博、微信等随意或有意散布谣言、揭发他人隐私等。同时部分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听信不实的言论,随意转发、跟贴、传播不实的言论,给社会、学校和自己带来不利影响。2013年初,南京名女大学生网上散播禽流感谣言被拘留。3]20134月因网上散布H7N9谣言,_名武汉籍大学生在津被拘。4]大学生的这些网络失德行为必将大大挫伤人们对大学生的信心。

 

  (四从学习方面看:学业不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友善缺失的竞争行为呈蔓延之势:有的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缺少诚信品质,为了取得好成绩在考试中作弊;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拼凑论文等学风不端的现象在部分大学生中早已习以为常;有的学生学业并不突出,在高额奖学金诱惑下,在申报材料中有意造假等。有的学生为评优、竞选学生干部、入党、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等有意克隆、炮制证书或获奖证明、虚报材料。这些学业不端行为大大扭曲了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二、强化大学生友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友善即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只有与人友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会美好,个体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因而,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道德规范与交往原则。5]友善教育是教育发起者依据教育对象的特定个性、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受教育者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持续性影响和教导,从而培养受教育者树立友善意识、具备友善品质、表现友善行为。6]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攻坚力量,把握社会主旋律。因而,积极推进大学生友善教育很有必要性。

 

QQ截图20160330114611.png


  ()大学生人格健全依赖友善教育。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总和及综合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个体性,并因时间、地域不同制约着人的内心活动和行为表现。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能力、心理特征,而优良的先天素质一旦缺乏正当适度的培育和训练,良好心理素质和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教育对心理健康及能力形成与发展起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高峰期,是人生形成好品质、好习惯和人格健全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是“90更多的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较差的特征,但可塑性极强。友善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各大高校应及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竞争、合作与互助的关系,提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把利人和利己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善氛围。不难看出,友善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坚韧不屈、抗挫折的能力培养,也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宽厚待人、真诚的性格塑造。

 

  (二友善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良好的性格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高情商才是个人成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友善品格是高情商中的核心内容,个体能够敏锐地感知和驾御在生活和工作中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做到诚以待人、理解他人,这将使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积极推进友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在与人友善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交往心态,进而形成健康的友善品格。

 

  ()传承传统美德和提升道德素养离不开友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就是彰显了人与人之间要友爱、友善,而实现的方式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彼此是和谐的。不难看出,友善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必然要求大学生进行友善教育。7]同时,一个人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综合的结果,大学生既是社会成员的重要部分,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道德素养优良直接影响其道德素养的积淀,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提升。积极推进大学生友善教育既能增进家庭与校园和谐,又能树立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因此,以对大学生开展友善教育作为切入点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友善教育的途径

 

㈠弘扬传统美德,强化友善待人的熏陶。

 

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仁爱精神就是跟友善最接近的思想。发挥主流媒体正能量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友善教育,构建良好的道德秩序和道德氛围。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构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优化高校环境,营造正能量的氛围。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营造满满正能量的高校环境是开展友善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抓好专题教育活动。结合社会热点、学校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关注的问题开展㈠系列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具体可以采取组织学生观看抗曰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节目、俞敏洪在北京工商大学的演讲报告一《人生观与大学生活》等。其次,发挥学校媒体导向作用,办好学校BBS、校报、广播站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提倡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向上的精神追求,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第三,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才。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依托,切实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高校思想政治课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概念、原则、结论,而更应是㈠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教材的宣讲性、政治的时效性及人生的哲理性融为㈠体,增强友善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