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法学理论论文

试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的途

2015-11-18 1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高效、阳光、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无锡市通过“两集中、三到位”和“三通四化”的实施,满足了社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营造了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提高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功能和行政效能。

  [论文关键词]行政审批方式 行政服务效能 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行政服务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的不适应逐渐凸显。近年来,无锡市坚持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原则,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通过“两集中、三到位”和“三通四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满足了社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营造了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权力阳光运行之路,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一、创新行政权力运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罗伯特·基斯德尔斯基指出:“从本质上讲,政府作用被界定为提供公用物品,即那些市场提供不了的商品,而并非为追求政府目标而替代市场。”由此可见,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是行政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模式,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行政服务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的不适应逐渐凸显。从2007年开始,无锡市推进以“两集中、三到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许可(审批)服务事项、集中许可(审批)权限和许可(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下称“中心”)到位、“中心”窗口授权到位、“中心”窗口人员配备到位。从2009年开始,在“两集中、三到位”的基础上推进行政服务的“三通四化”,服务体系三级贯通、绿色通道高效畅通、信息网络纵横联通和网络体系化、审批流程化、政务电子化、服务效能化。“两集中、三到位”和“三通四化”改变了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优化配置了部门行政资源,进一步明确了审批权责,进一步下放了审批权限,进一步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基层,减少了行政机关对市场过多的、不必要的干预,把本该由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管的事情交给它们自己管理,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实现政府从无限向有限、从权利到责任、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在不断完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实施审批阳光操作

  信息获取不对称和权力运作不透明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重许可、轻监督,导致了滥用行政审批权力、以行政审批代替行政管理,使得行政审批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审批设定权和适用行政审批的条件不明确、设定行政审批的事项不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不够公开。事实证明,行政审批权过多过滥、“暗箱操作”、缺少必要的制约与监督等,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因此,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一定要在拓展行政审批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在解决真公开与假公开、对内公开与对外公开相统一上求突破,努力为社会公众行使监督权利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
  无锡市通过“两集中、三到位”和“三通四化”的实施,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并联审批,切实解决行政权力封闭运行的问题。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设前置审批条件,消除了审批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杜绝了“人情审批”和“交易审批”,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做到“办事有程序、操作有原则”,既防止了行政权力的消极无为,又限制了行政权力的恣意妄为,从机制上切断了权力干预市场的行为,促进了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提高了源头预防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明确以“行政权力透明化”为价值取向,对审批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和首办责任制,不得非法委托下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行使行政许可权,不得超期作出或不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同时,逐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权和审批的随意性,控制了借审批徇私舞弊的违纪违法行为。目前,无锡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已由3000多项削减至440项。所有具有行政许可(审批)权限的部门,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将所有许可(审批)事项条件、程序、期限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部门审批服务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整体转移后,通过一事一表、网上流转、视屏监控,实现各部门的审批过程在阳光下运作,让行政审批工作由幕后走向前台;通过集中监管、电子监察、服务对象评判,实现程序公开、过程透明、行为规范。遏制了利用审批乱收费、滥用审批权力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社会提供了更加公开、透明、高效的优质服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行政审批是政府直接面向社会的行政权力运行方式,是公众与政府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其运行规范与否,对政府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政府的行政权力绝大多数集中在行政审批这一环节。传统审批中,各部门分散办公,相关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统一、不到位,使审批主体与报批方之间信息不对等,客观造成本位主义思想、放大了审批权力空间。虽然,前一阶段各地陆续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窗口办公。但由于授权不到位,窗口渐渐沦为摆设,行政审批改革的目标并未达到。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行使依据繁杂,透明度依然不够,社会公众查询困难;二是岗位职责不清,权责脱节,审批权力与责任脱离、与权力主体利益挂钩的现象仍较严重,推诿扯皮时有发生;三是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时限长、效率低,不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权力封闭运行,制约手段落后,自由裁量权大,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无锡市对行政许可(审批)进行流程改造,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全面整合横向、纵向之间的工作链条,促进行政审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两集中、三到位”后,优化了审批流程,减化了审批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间,共减少流转环节94个,减少前置条件14个,使291个审批事项能在窗口直接办理,占许可(审批)事项的62.3%,审批时间平均缩短7.85天,办结时间提速56.5%。目前,无锡市审批办理事项的承诺时间已缩短至7个工作日,极大提升了行政服务效能。

  四、构建行政审批网络,促进政务环境优化

  无锡市积极推进规范、高效的审批服务模式,行政审批服务三级网络初步形成,政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通过整合把各级政府分散的行政、服务资源有机组合起来,把分散在各站所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起来,逐步形成合理分工、相互衔接、规范高效的审批服务体系,使审批服务成为了解民情、办理民事、解决民忧、凝聚民心、造福民众的平台。目前,无锡市建立自下而上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网络体系,市区和各市(县)区都已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并将政务服务网络延伸到街办和社区。目前无锡“政务超市”已实现了市、9个市(县)区和83个乡镇(街道)的三级网络全覆盖。与此同时,无锡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行政许可(审批)部门、服务窗口、服务中心的“网网相通、站站相连”,推动许可(审批)事项的网上公开、网上申报和网络审批,确保服务网络的完整和畅通。无锡市开建的“权力网上运行”信息平台在省内率先联网省政府,6000多项行政权力尽数上网公示。无锡市下一步还要将便民服务触角向村一级延伸,实施行政服务、便民服务信息网络的四级联网,不断扩大行政权力公开度及实时性,促进行政部门权力下放,把服务型政府办到企业、群众的身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