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法学理论论文

试论结合公安边防部队实际扎实推进法律教学工

2015-09-14 12: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公安边防部队主要职能之一是执法、执勤,因而在公安边防院校开设法律课程尤为重要。学员执法能力的培养关健在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准确的课程定位、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员在学习领悟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执法理念,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类法律问题。

  [论文关键词]角色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及公安边防部队执法执勤职能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部队内部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公安边防院校开展法律课程,培养学员法律思维,筑牢学员法律基础,提升学员遵纪守法意识对于部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注重法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的边防警官是教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教学中,教员应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制度,结合部队安全形势现状,加大对学员遵纪守法和警示教育,强化学员学习落实新条令条例意识,增强学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应与学员队齐抓共管,注重对学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要将“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及“以德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教员应从自身抓起,从关心学员的点滴生活做起,教育学员不仅要做一名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合格学员,更要做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提高、善于超越自我的优秀学员。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执法为民思想
  通过法律教育对学员产生理念上的影响,使他们树立正确人权观念和法律至上理念,深刻领会“权力”和“权利”两者之间关系与内涵,使其摒弃特权思想,将爱国爱民、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等优良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信仰,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品格和作风。

  二、明确法律教育的角色定位

  边防院校法律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为学员传授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让学员全面理解和掌握立法精神,帮助学员树立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追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爱民固边战略”。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加大新教员培训力度,确保授课质量
  听课、备课、试讲、教学指导委员会测评等一系列考核是新教员正式走上讲台必经程序。要以老带新、民汉结合、专人负责、集体评议等多种方式,为新教员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新教员迅速成长。
  (二)加大集体听课备课力度,提高教学效果
  要避免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讲不细、讲不透的情况发生,以及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研究有失偏颇,教研室应建立集体备课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探究便于教员教和学员理解掌握的有效方法。应建立集体听课制度,针对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予以评议,促进教学过程的不断完善。
  (三)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授课精细化
  以往授课由一名教员负责《边防法律基础》的全部课程,课时量大,任务重,存在对各部门法研究不深不透的情况,既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员自身研习和形成教学成果。应根据各个教员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特长爱好进行科学民主分工,采取以部门法的形式进行授课,确保授课更加精细化,追求授课质量的精益求精。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打牢学员执法根基
  法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将“党的十八大”、“两会”法治精神、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富有时代特征的问题引入课堂,紧密结合基层部队执法实际,通过及时介绍学科的前沿信息、理论动向和执法、司法动态,开阔学员视野,筑牢其思想根基,促进学员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将学员思想上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化为守法、学法、用法实践中去,为其日后执法过程中规范化、人性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实现法律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员处理问题能力
  教学实践是学员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形成与提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员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才能增加感性认识,才能利用所学法律知识思考、辨析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要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优化实践教学效果。要积极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创建“法律诊所”,鼓励学员充当授课“小教员”,在某些实践教学环节中突破常规,改集体进行模式为分组进行等;要将实践教学进一步系统化,按照不同模块,如将实践教学分模块(课内模块、社会模块、综合模块)、分阶段(法律体验、毕业实习),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按步骤、可持续的进行;要将实践教学效果纳入到学员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增强学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员授课不是单纯地告诉学员某个问题及其答案,而是以各种方法加以引导。因此,教员要将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模拟训练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地融入教学中去,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系统、生动、形象、有吸引力,使学员的思想认识、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样才能使“死”的知识“活”起来,达到教学方法、授课艺术、教学效果的完美结合。
  (七)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不再是仅由教员讲学员被动学习过程。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小教员”的作用,请学员发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看法。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大力开展视频案例讨论,热点问题辨析,难点问题解析等活动,启发学员思维,调动学员学习热情,促进学员对知识理解和把握。课后,可以以班为单位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发挥班长的骨干带头作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八)深化精品课建设,提高利用效率
  从宏观上对精品课建设中的界面设计、互动模块运用、课程资源共享、内容设计等环节进行系统科学设计,从微观方面,保障教学录像、视频能够清晰流畅的播放,保障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保障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要做好精品课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其更好地服务学员和基层部队,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发挥精品课辐射效益。
  总之,公安边防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对于实现公安边防部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在法律教学中,让学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努力提高和完善第一任职能力,这才是法律教学中应该传承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