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法学理论论文

浅析增强全面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实践自觉

2015-08-15 11: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 习主席要求部队“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对于把我军建设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进一步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提高战斗力标准的认识自觉,更要进一步增强全面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实践自觉。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突出能打胜仗的人才选用标准;坚持训战一致原则,结合部队实际端正训风考风演风;确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确保核心军事能力持续提高;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论文关键词 战斗力标准 认识自觉 实践自觉

  军人生来为战胜,一切为打赢、提高战斗力,是军队建设的永恒课题。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军队战斗力建设,要求全军“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面提高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这对于把我军建设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进一步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的认识自觉,还要进一步增强全面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实践自觉。

  一、在用人导向方面,坚持按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首要就在于选人用人。“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习近平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在军队建设中,只有真正按战斗力标准选人用人,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才能使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全军各单位真正牢固地树立起来。
  一是摒弃旧的用人观念陋习。要把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围绕信息化战争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战斗力建设和打得赢标准,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准,坚决摒弃“反正不打仗,用谁都一样”的观念陋习。要科学认识“战斗力标准”与“德行”的统一,战斗力标准与忠诚于党并不矛盾,练好本领服好务,全心全意谋打赢,这就是官兵最大的德行。这也是用德才兼备标准选人用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细化量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在选人用人时只有“定性”的分析,缺乏“定量”的操作,这才导致有些部门和单位用人时的不科学。要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来细化量化选人用人标准,既增加可操作性,又有明确的刚性条件。要确立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取向的政绩观,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有针对性地使用多种考评方法,让崇尚高科技学习、真抓实干的干部有盼头,让投机取巧、乱跑乱送者没有市场。增强用人工作的科学性,防止某些领导干部随心所欲。
  三是通过多种岗位锻炼提高能力。信息化战争对军队战斗力和军事人才的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严要求,要进一步加大任职交流的力度并以制度化形式确定下来,走开诸军兵种交流和不同岗位交流的路子。重视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能力提升模式,重视联合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重大军事任务的锤炼,进而磨砺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二、在军事训练方面,端正训风考风演风

  训练场是战场的“彩排”,作风是战斗力的缩影。而部队不良的训风演风考风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部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习近平指出:“要坚决贯彻战训一致原则,切实端正训风、演风、考风。”
  首先,以战斗队意识牵引训练。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和生产队,但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 也就是说,战斗队是军队建设的中心,是军队建设的“纲”。只有战斗队建设抓好了,其他建设才能“纲举目张”。习近平主席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 ,“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 要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战斗队思想。在军事训练中只有以战斗队意识为牵引,上下联动,纠建并举,以实际成效取信官兵,促进军队风清气正,才能形成提高战斗力的合力。
  其次,以直面问题来促进训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训练作为军事斗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虚假。把问题消灭在平时,解决在训练场,是促进军队战斗力提高的基本要求。如果对于在日常训练中暴露的问题不敢正视、不敢揭露,千方百计回避,部队战斗力必将受到严重干扰。要以问题为牵引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把解决练为考、演为看,以及消极保安全等问题,作为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的重点来抓。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搞好使命课题训练,确保部队战术素养和战法训法符合实战要求,使部队实战能力经得起实战检验。
  再次,以高标准来提升训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句话警示我们,部队训练要坚持高标准,如果训练标准不高,训练的效果则必然“仅得其下”。因此,我们必须要按照“真、难、严、精”的要求,大力改进训风、演风和考风。要多组织不设预案的演习对抗模式,在“真”字上下功夫;要多设置紧贴实战的课题,在“难”字上下力量;要高标准严要求,以考带训,在“严”字上把好关;要下苦功练本领,在“精”字上着力气。
  最后,要按照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军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聚焦反“四风”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良好作风推动部队全面建设。



  三、在机制建设方面,确立科学考评机制

  战斗力考评,是促进和提升军队战斗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信息化战争是军队必须面对的、全新而严格“大考”,它对军队战斗力建设、对军事训练的考评和战斗力评估模式都提出了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更高要求。
  一要注重战斗力评价标准的动态性。战斗力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范畴,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人员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对战斗力标准要进行纵向的比较评价,综合上一年度(或季度)的评价标准,不断校正新的“坐标”,以实战化的考评体系拉动练为战的训练标准和本单位战斗力提升。对战斗力标准更要进行横向的比较评价,要与兄弟单位、尤其是与外军相比较,与主要作战对手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标准相比较,量化各兵种各专业各岗位评分、横向比训练质量、纵向比进步幅度,以“对手”的战斗力水平倒逼出战斗力水平的提高。
  二要增强战斗力评估体系的系统性。与冷兵器时代匹马单枪较量的方式不同,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作战,战斗力评价标准也要注重系统性。要建立以指挥控制、快速反应、预警、电子对抗、战略投送、远程打击、多重防护等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为主的作战能力评估体系。要严格训练考评,确立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为考评重点、以检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主要内容、以量化细化评估为主要手段、以联合考评为主要方式的考评新理念,规范考核程序和标准,改进考核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训练考评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这一考评体系的衡量下,做到“人人有指标、层层有压力、个个增动力”。
  三要确立战斗力评估权威的公正性。能打胜仗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这就要求军队把作战能力考评合不合格,作为干部晋升使用和单位评优评功的基本标准。为确保战斗力考评的公正性,要进行公开透明的考评,把考评标准、程序、对象、内容、目标、成绩全部公开,坚决杜绝迁就照顾和暗箱操作,形成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氛围,真正使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

  四、在强军目标的根本保证方面,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落实战斗力标准,关键在党委
  党委在部队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就要充分发挥党委在战斗力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战斗力标准在部队建设各个领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使部队真正围绕战斗力这个指挥棒来运转。
  (二)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强化打仗意识
  要把务军事抓训练作为党委领导工作的主业,完善和落实党委议训议战制度,深入研究探索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在信息化作战中的实际运用,使军队党的建设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法作风、指挥控制等都与信息化战争需求相适应,与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相契合,使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过程变成战斗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强化各级党组织“一切工作向核心军事能力聚焦用力”的战斗队意识,切实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各级党组织建设发展的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础上,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相结合,并形成制度,实现自身素质和战斗力的持续提高。在领导部队建设上,在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形成用制度和法律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机制建设上,规范党委和支部的指挥、训练、作战程序,以程序性制度保证实体性制度落实,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军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际能力。
  (四)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常抓不懈
  通过党建科学化提高战斗力,关键在平时。平时要像战时一样养成,战时才能像平时一样稳健。要通过定期考评与随机考查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检验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纠正军队党的建设同战斗力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积极研究和探索加强改进的办法和路子,坚决纠治追求表面政绩、消极保安全等问题,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真正使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