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百科 > 正文

特殊儿童相关论文

2023-12-11 20:3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关论文

网上查到的资料都要买吗?你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啊。

特殊教育的论文,在论文之家那里有。

这些东西是我平时搜来及自己平时遇到想到的,写在这里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正常的,只是生命的生存形式很多。父母要用正常心态接受,父母应该了解、学习、适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父母要学会照顾孩子,特殊孩子的生命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特殊孩子的到来不是来惩罚父母的,而是来启发人类爱心的。父母要按孩子的意愿来成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父母要不断学习有关自闭症的专业知识,,自己要成为自闭症儿童训练的专家。特殊的孩子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的,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要越早越好。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后,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机构和老师,家长自己也要学习怎样照顾自闭症孩子,让老师成为好助手,因为最终孩子是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做家长的要学习接受自己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但不能把特殊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比较,家长不要对特殊的孩子有错误的期望,或高或低都不利于正确的训练。出现问题时,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是否调整好。父母的痛苦还可以述说,但自闭症孩子无法诉说自己的感受,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痛苦。自闭症的孩子情感很敏感,要让家庭其他成员也学着去尊重和理解他们。了解孩子,帮助、教育、督促他们学习,但不能与正常小孩比较课业和成绩。 对自闭症的小孩要用鼓励的方式,他们有自己学习的方式、进度,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寻找孩子的想法。每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有这些特殊孩子的存在,启发了人类的爱心,他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贡献,让人类社会彼此扶持,彼此关爱! 家长要整理好生命和家庭里的其他事情,把心安定下来,先把自己安定好,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照顾好特殊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象一扇紧闭的门,不要用力去撞击!要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孩子的心门! 不要误导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误导孩子。特别是带“不”字的句子。被误导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看到孩子往地上一躺,嘴里却大叫“不要躺地上”。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去听了杨宗仁教授的三天课,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孩子根本不明白“不要躺地上”的真正含义,在他每次往地上一躺时,我们都对他说:“不要躺地上”,这种语言对一个正常孩子而言,是可以自然而然理解的,但对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不明白,他只明白,当他躺地上时,受到的语言刺激是“不要躺地上”,因此,他以为,“不要躺地上”的意思是“躺在地上”。 明白这一点后,我们改变了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当他躺地上时,我会先说:“宝宝躺地上了”,然后拉他起来,说,“不能躺地上”,这样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孩子慢慢地明白了“不”字的真正含义,他也就不会在躺到地上时说“不要躺地上了”。 我们的孩子自控能力一般不好,所以就会表现出不懂规矩。这个不可能短时间改善,得长期干预,我的具体的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事先提醒,不能光靠事后批评指责,举例:另外一个我觉得更重要,就是要赏罚分明,提前明确告诉孩子奖惩措施,然后一定要执行,可以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行为。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焦虑。这点我以前也做不到,打过他。我想说的是老师不能代替家长,教育机构不能代替家庭,家长可以在教育机构获得帮助、指导,但是最终帮助孩子的还是家长自己。不管家长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现在要再学一个专业——自闭症专业。要有母亲的爱心和专家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把专家变成母亲是不可能的,而把母亲变成专家却是可行的。所以在怎么样教孩子这个问题的前面,我们都有一个怎样教自己的问题,一个自闭症孩子父母所遇到的问题,不比孩子本身的问题少。我们要先自救、先自教,然后才能教孩子,救孩子。 如果家长缺乏毅力,经受不了挫折,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控制情绪,总处在抑郁、自卑、伤心而不能自拔的心情下,孩子不会有康复的希望。 在家训练的好处:母亲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也是最爱自己孩子的,而爱在训练中是最有力量的。与母亲的长期接触、情感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在家可以随时、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让孩子保持注意力和兴趣,不会造成机械训练。 在家可以把生活中遇见的各种现象作为内容,把生活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训练恐怕是是持久战,行为训练结束了,孩子长大了,恐怕还要心理训练等等,家长迟早是要自己上阵的,晚上不如早上。 省钱。这对不太富裕的家庭尤为重要。 另外孩子最好不要脱离正常的人群,让孩子逐渐适应掌握在人群中的基本规则。机构是辅助,关键是家长。 自己训练不一定就是在家里,也更不能闭门。 开始自己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最好参加机构学习,平时可以多和其他家长讨论,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各种信息。 我是怎么样训练我的孩子的1、常常想,时时教教育自闭症的孩子是一个大工程,我们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有空就想,包括想办法,想,也是我们对孩子的牵挂、期盼和祝福!它会通过一种看不见的形式传导给孩子,有利于他的康复。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就要教,不分时间、地点,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要填充孩子的时间,不能给他留有空白,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也让孩子参与我们的活动,参与我们的生活2、遍地撒网,重点培养 自闭症孩子存在语言、行为、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障碍,康复训练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重点突出,如果某一时间内(比如半年)只纠正行为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置之不理,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认为先纠正行为障碍,等行为问题完全正常了再教语言等,这更不可取,对孩子各方面的问题要同时关注,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要有重点,突出一两个问题,反复纠正,孩子知道要纠正的是什么,要学习的是什么,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并且巩固了,或者有了一定的进步,再纠正下一个,交替进行,注意,已经纠正过的问题,不要放弃,时常提起,以防止其退步,当一个问题有一定进步以后,暂时放一放,换一个其他的内容,经过一次两次的集中训练,问题不可能完全消失,每次只要有进步就行。3、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学习,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比如穿鞋,第一次,先把带解开,让他自己把脚放进去,我帮他穿。第二次让他自己解带,自己把脚放进去,我帮他穿,第三次,自己解带,自己放脚,自己扣带。他有时会说我不会穿,妈妈穿,我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也会接着说:妈妈的事情自己做,想表达的是妈妈做的事情。但我会坚持,开始他会哭 4、创造学习机会,制造学习情景 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设置学习情景,让孩子增加实践经验。可以故意安排孩子做某事,让孩子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信心。比如,我让孩子去小超市买东西,吃的,喝的,而且去不同的商店买;到餐厅吃饭,让他向服务员要餐巾,小碗等,逛商店时,让他自己向售货员询问卫生间在哪里等等,当然这些都要在我的提醒下完成。这些我都可以做,如果我做了代替了他,那么少了让他学习的机会。5、语言训练,持之以恒 语言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内容,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没有工具,孩子的交际将永远存在障碍,多讲故事,随时随地教 6、重在参与,培养自信 在孩子的学习中,注重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感觉和成功的体验。自闭症的孩子情商非常低下,往往表现出特别的不自信,特别的畏缩和胆怯,纠正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信心和成就感,要表现出对她的欣赏的态度,在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不应继续让他学习认知内容,主要是先疏导情绪,情绪平稳以后再继续教,挫折感过于严重会形成病态人格,最终使人丧失自信。7、惩罚得当、主次分明 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要讲原则,讲方法,应该注意:一,惩罚必须及时、具体,为了哪件事,那个行为而惩罚他,要让孩子明白因果关系,惩罚要明白。二,惩罚要安全,注意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误伤孩子。心理安全很重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方法发泄被惩罚以后的情绪,要注意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第三,惩罚不可以是母亲自身宣泄情绪的借口。我们的孩子受到惩罚以后,保证以后改过,但是我们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她会反复出现,这个时候,往往不是孩子没有认识到错误,而是控制出了问题。所有自闭症孩子控制系统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办法训练他的控制能力。训练要主次分明,孩子的问题很多,从哪里下手,哪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呢?那些直接关系到孩子人际交往的,对他人有影响的问题要先教,多教,而不影响其交往障碍的,可以宽容,如某些刻板的行为等。 我对自闭症康复的印象1、自闭症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感知觉异常,他们的特殊行为、特殊反映方式,必然有他们的生理原因所在,如惧怕某种声音,拒绝某种食品等,表明他们存在听觉和味觉方面的异常,所以,我们对他的某些表现要理解,不要简短斥责。2、自闭症的孩子是学而知之,教而知之,不教不知,不学不知,必须要教,任何问题都不能等他自然而然会,只要教,自闭症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切忌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认为他可能学不会而放弃,一切都要试着去做。3、自闭症孩子智力的发展是及不平衡的,有的方面高于正常,如记忆力,有的方面低于正常,有的方面距正常差两个年龄段,有的距正常差4个年龄段,有的甚至更大,如语言,但是自闭症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教自闭症孩子时,要把他的优势突出出来,要培养他的优势,不能为了纠正落后的方面,而忽略了他的长处。4、有人说自闭症孩子的重症期约是4到8岁,这是低谷,8、9岁以后会慢慢的恢复,在重症期训练可能下工夫很大,花时间很多,都难以取得进步,但是重症期过去以后再教,可能很快就能学会,但是我们不能等,重症期不能放弃,日积月累,量变才能有质变。5、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存在一种“顿悟”现象,在接受一个新内容时,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紧张——停滞——获得——保持。所以我们常感到教一个东西,学得很慢,但是一但学会了,不易忘记,因此,教孩子学一个新东西时,不要着急,等一等,他就能学会,如果在停滞期就放弃了,那么最终孩子是不能学会的。6、自闭症的康复过程,走的是一条罗旋式上升的道路,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上升的,但是上升中有反复,必须注意,每一次反复,都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孩子进步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看到纠正过的毛病又回来了,就垂头丧气,总体上,问题的出现及程度呈递减的趋势。7、自闭症的康复前景是趋向正常,并在一定程度上和正常人保持平行。经过发病——低谷——恢复——稳定,最后在青春期结束时达到最好水平,所以,这是一个动荡的过程,也是一个可塑的过程。8、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复到一定的次数,有些方面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都没有明显的进步,不一定是方法不对,也可能是积累的量不够,还没有质变,那就需要继续做。9、有些现象的消退,改善要以时间为代价,如自言自语,手部的自我刺激动作,康复状态达到顶峰以后,不知不觉中偶尔还会出现反复,这类因生理因素制约的东西,有一个康复极限,而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东西,如语言表达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学习,将会不断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同其他儿童教育一样,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社会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它需要家庭教育给予延续和巩固;而且从自闭症康复的角度来说,父母家庭的信心和态度是决定性的。 在此建议家长进行训练时需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当与孩子交往提出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对他发出简短清晰的指令。  2、要穿插训练新旧技能:家长在训练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持他们学习的动力并提高自信,在训练过程中,教其学新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其有足够的机会重复已经学到的技能,使患儿在学习过程具有成就感,相应避免的是那种贪新贪难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长的求胜心理。  3、分享控制权:在生活中往往看到不尽人意的情况,一是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从指令。另一种是家长什么都由着孩子。所谓分享控制权就要防止这两种极端。自闭症患儿与正常人一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有动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种玩具,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谈论与这种玩具相关的事,这样,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但是,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重复机械行为或危险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不能任由孩子,而应实行必需的控制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4、有条件的奖励:家长必须能够注意及时奖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要必避免无意奖励不当行为。  5、运用自然奖励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  6、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在训练初期,孩子往往不能达到家长的指标,即使孩子有一定进步,他们的技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渐进的达到目标,家长要注意不断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  7、强调事物的多样形式:任何事物根据它的形状、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自闭症儿童往往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假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强调关于事物的多样性,就白白丢失了许多教育机会。 身体不等于生命,身体可以残疾,但生命不会残疾,生命不会只以一种方式呈现,它是多彩的、丰富的!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特殊儿童文献综述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1]邓猛,朱志勇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2]周德林,王耀,苏俊山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 全面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 教育科学研究, 2001,(06) [3]刘慧,程辰,王和平,杜晓新 全纳教育推动下的RRP实施的几个问题[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4]周耿 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特殊教育, 2000,(03) [5]徐美贞,杨希洁 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6]肖非 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3) [7]王慧 同伴指导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意义初探[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6) [8]卿素兰,刘在花,杨希洁,赫尔实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与评价探析(I)[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0) [9]王洙,杨希洁,张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05) [10]卿素兰,刘在花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11) [11]谢敬仁,须功,张咏梅 随班就读行政推动机制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06,(11)

动作表达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创造事物的必须技能,而手眼脑的协调是孩子掌握精细动作的关键。该方法注重孩子身体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包括手脑结合、视觉跟踪、停止动作等。此锻炼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反应时间,同时提高孩子的抑制能力,有助于减少孩子多动的情况。举例:小画家游戏。让孩子随着目标物体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变化,并保证动作的正确。友情提示:孩子的训练时间也要仔细规划,一般单次训练30min,1次/天,3至4次/周,只有坚持3周及以上,家长才能够看到良好的结果。家长可以请相关指导人员根据训练情况来分析孩子的训练效果,及时给出建议,一起帮助孩子健康发育。儿童潜能开发六大细节三岁,是孩子潜能被发现至关重要的一年。孩子的以下表现暗示了他的特别之处,很有可能拥有某一领域的天赋:超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当其他孩子还处于懵懂状态时,自家的孩子是否已经会记住仅有一面之缘的人或事物?比如妈妈换了发型、爸爸把积蓄了好几日的胡子剃了,都被孩子发现并带有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很难想象,年纪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创造力!各位不难发现,一个聪明并有想象力的孩子会在自己拿不到高处的物品时,搬个小椅子垫脚。有幽默感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脚上被妈妈穿了颜色不一样的袜子,他会笑,这就展现了孩子的幽默感,会留意到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些搞笑的东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奇心是孩子都具有的性质,然而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放弃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反而会追根究底。比如,当孩子看见妈妈在弹钢琴的时候,他也会要求上去弹一下,而且孩子不仅不是弹弹键盘就好了,而是要像妈妈一样坐得端正地弹,反复询问:“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教会他,家长是赶不走宝宝的。懂事而敏感聪明的孩子一般会表现得很敏感。当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不开心了,他会感觉到周围气氛的不正常,并寻找安慰家长的方法。孩子会体谅父母,当妈妈抱着孩子走了很久,孩子会要求爸爸来抱自己。有助于开发儿童潜能玩具响环可以训练三个月的宝宝的视听、触觉等等。孩子能够自己去感受响环的颜色,触感和味道。球适合六个月的宝宝,宝宝手推球或是爬着跟着球的滚动方向。孩子正处在对什么都感兴趣的阶段,会向前滚动的小球不仅好玩,并且颜色各异,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力。积木八个月的宝宝已经具备一些认知,他们知道了一些生活用具,并且知道了用具的触感,像被子是软的、桌子是硬的等等。积木可以训练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孩子会通过两块木块的触碰或是堆叠发现乐趣。比如两个木块叠在一起会变高,木块和木块还可以堆成各种样式。复台型状盒适用于18个月的宝宝,可以锻炼宝宝对生活中事物形状的认知。这种玩具是一个表面上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小洞盒子,宝宝可以将形状一样的玩具块放进盒子里。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只有形状相同才能进入盒子,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进入到每一个盒子中。玩沙18个月的宝宝懂得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家长可以提供玩沙道具给宝宝,辅助宝宝堆砌沙子。孩子此时拥有的创造力会帮助他堆成不同样式的沙堆。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特殊儿童教育文献

1、海伦·凯勒的教育  作者:(美)莎莉文 著;袁敏琴 编译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奇迹,美国传奇女性海伦·凯勒的成功之路。  「19世纪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仓,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莎莉文小姐不愧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正是她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才将海伦·凯勒这样一位盲聋哑人培养成了美国20世纪十大偶像之一。」——贝尔博士(电话发明者)  2、用图像思考与孤独症共生  作者:(美)格兰丁 著,范玮 译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世界知名的孤独症人士天宝格兰丁博士。天宝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物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康复的孤独症人士。以她个人经历拍摄的电影《自闭历程》于2010年上映,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书以一个自闭症的视角去讲述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通过这本书,人们能够更加理解自闭症人士的心理世界。  3、解析儿童自闭症(图文版)  作者:(日) 佐佐木正美 著;张晗 译  内容简介:  《解析儿童自闭症(图文版)》以直观、形象的图解形式,全面介绍了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及患病症结所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自闭症的方法——「TEACCH」疗法,能帮助家长和专业人员为自闭症患儿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学习的环境,最终让孩子回归社会。  4、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  作者:雷江华 著  本书根据我国学前教育阶段推行融合教育的基本 精神和特殊教育循证实践的要求,遵循特殊儿童身心 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规律,重点阐述特殊儿童的认 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学习策略、教育策略等,最后具体探讨不同类别特殊儿童的概念、发展与学习等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书中每个知识点配有二维码,扫描就可以看网上老师讲的视频。  5、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作者:郭延庆 著  作者郭延庆教授,长期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管理与咨询、家长教育和培训,根据多年来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实践经验和临床体会,在《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应用行为分析的理论及应用。本书原理篇对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通俗的解释,并配以临床案例说明每个原理的具体应用;管理篇则涵盖从预防行为问题到出现行为问题后的管理,说理明白,举例生动。另外,还收录了作者的部分杂文,以行为管理和儿童教育训练为主题,作为全书的补充和点缀。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1]邓猛,朱志勇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2]周德林,王耀,苏俊山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 全面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 教育科学研究, 2001,(06) [3]刘慧,程辰,王和平,杜晓新 全纳教育推动下的RRP实施的几个问题[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4]周耿 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特殊教育, 2000,(03) [5]徐美贞,杨希洁 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6]肖非 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3) [7]王慧 同伴指导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意义初探[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6) [8]卿素兰,刘在花,杨希洁,赫尔实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与评价探析(I)[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0) [9]王洙,杨希洁,张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05) [10]卿素兰,刘在花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11) [11]谢敬仁,须功,张咏梅 随班就读行政推动机制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06,(11)

(一)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课程与教学法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特殊教育概述(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2)特殊教育的意义。(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有关特殊教育的文献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5)《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1)早期教育原则。(2)补偿教育原则。(3)个别化教育原则。(4)系统教育原则。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1)特殊教育课程理念。(2)特殊教育教学法的概念。(3)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4)普通教学方法在特殊学校教学中的应用。(5)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分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特殊教育的教学评价。 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及实践考查考生应具备的特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技能。视障专业方面内容:视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盲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低视力儿童的特点,低视力儿童与盲童的差异。盲校的教育原则。盲校教育案例分析。盲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定向与行走的概念、关系及训练意义和主要方式。盲童缺陷的补偿。盲校课程与教学法(1)《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盲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3)盲校的教学原则。(4)盲校的教学方法。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的盲文。盲校教学案例分析。听障专业方面内容:听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听力图分析。聋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聋校的教育原则。聋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形成和发展聋童语言的任务、原则和途径。聋童缺陷的补偿。聋校教育案例分析。聋校课程与教学法(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聋校的教学原则。(3)聋校的教学方法。《中国手语》汉语拼音23个声母的手指语。聋校教学案例分析。智障专业方面内容:智力障碍的概念与分类。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智障儿童教育与训练的原则。智障儿童缺陷补偿的途径。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培智学校课程与教学法(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培智学校的教学原则。(3)培智学校的教学方法。培智学校教学案例分析。

特殊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1]邓猛,朱志勇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2]周德林,王耀,苏俊山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 全面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 教育科学研究, 2001,(06) [3]刘慧,程辰,王和平,杜晓新 全纳教育推动下的RRP实施的几个问题[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4]周耿 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特殊教育, 2000,(03) [5]徐美贞,杨希洁 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6]肖非 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3) [7]王慧 同伴指导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意义初探[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6) [8]卿素兰,刘在花,杨希洁,赫尔实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与评价探析(I)[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0) [9]王洙,杨希洁,张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05) [10]卿素兰,刘在花 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11) [11]谢敬仁,须功,张咏梅 随班就读行政推动机制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06,(11)

去论文数据库找相关的,比如知网 万方,自己不会搜的可参照我百度空间里关于网络找论文的方法和步骤

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以下的标准写作即可:[1] 刘纯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93-95其他参考文献也可应用上面的格式。

特殊儿童教育的文献

1、海伦·凯勒的教育  作者:(美)莎莉文 著;袁敏琴 编译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奇迹,美国传奇女性海伦·凯勒的成功之路。  「19世纪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仓,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莎莉文小姐不愧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正是她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才将海伦·凯勒这样一位盲聋哑人培养成了美国20世纪十大偶像之一。」——贝尔博士(电话发明者)  2、用图像思考与孤独症共生  作者:(美)格兰丁 著,范玮 译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世界知名的孤独症人士天宝格兰丁博士。天宝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物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康复的孤独症人士。以她个人经历拍摄的电影《自闭历程》于2010年上映,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书以一个自闭症的视角去讲述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通过这本书,人们能够更加理解自闭症人士的心理世界。  3、解析儿童自闭症(图文版)  作者:(日) 佐佐木正美 著;张晗 译  内容简介:  《解析儿童自闭症(图文版)》以直观、形象的图解形式,全面介绍了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及患病症结所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自闭症的方法——「TEACCH」疗法,能帮助家长和专业人员为自闭症患儿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学习的环境,最终让孩子回归社会。  4、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  作者:雷江华 著  本书根据我国学前教育阶段推行融合教育的基本 精神和特殊教育循证实践的要求,遵循特殊儿童身心 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规律,重点阐述特殊儿童的认 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学习策略、教育策略等,最后具体探讨不同类别特殊儿童的概念、发展与学习等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书中每个知识点配有二维码,扫描就可以看网上老师讲的视频。  5、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作者:郭延庆 著  作者郭延庆教授,长期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管理与咨询、家长教育和培训,根据多年来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实践经验和临床体会,在《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应用行为分析的理论及应用。本书原理篇对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通俗的解释,并配以临床案例说明每个原理的具体应用;管理篇则涵盖从预防行为问题到出现行为问题后的管理,说理明白,举例生动。另外,还收录了作者的部分杂文,以行为管理和儿童教育训练为主题,作为全书的补充和点缀。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缺少父母亲情的关爱,行为出现了偏失,或染上社会恶习或打架斗殴甚至小偷小摸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化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分析了留守儿童这个社会化问题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可行性措施,为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由于根本原因(户籍制度)的存在,给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社会各界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社会氛围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 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推荐到OA图书馆试试。有不少文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