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百科 > 正文

环境保护期刊编辑部

2023-12-12 06:55: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环境保护编辑部

《环境保护》杂志,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编的国家级权威性刊物。具体情况可直接查询《环境保护》编辑部。现在各分栏目都是编辑的联系方式,说不准真假。这是网站上的杂志信息仅供参考: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环境保护》杂志社

_shtml以上是《环境保护》投稿须知,另外,你也可以看看其他的期刊,仅供参考:%shtml 如果退稿的话,一个月如果录用的话,三个月

环境保护期刊

摘自2008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五版)》。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化学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工程 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化工环保 工业水处理 海洋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 农村生态环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自然灾害学报 水资源保护 要查询影响因子,可在baidu中输入:“环境类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比如: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自然灾害学报、水资源保护,等等

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期刊有:Water Research、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Sustainability。一、Water Research英国环境科学期刊WR创刊于1967年,是一本非常老牌的顶级期刊,由著名出版商Elsevier出版,是国际水协会的官方会刊,是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者了解学习前沿水环境保护技术的最佳交流平台。WR现任主编为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体保护研究所的Eberhard Morgenroth教授。刊载范围侧重于水方面研究,文章主题涵盖饮用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水流域环境及安全等最新研究成果与报道。二、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EHS)创刊于2015年3月,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与美国生态学会联合创建,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一本开放获取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生态学专业高级学术期刊。重点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研究和在政策制定与科学决策中应用生态学思想与理论的系统科学方法的研究;特别关注如何应用生态学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促进快速环境变化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三、瑞士环境期刊Sustainability (ISSN:2071-1050) 是一本国际性的,跨学科的,经过同行评审和开放获取的涵盖环境、能源、城市、工程、交通、经济和社会等广泛领域的有关可持续性的期刊。它为有关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级论坛,并由MDPI每半个月在线发布。创刊于2009年,是一本非常年轻的期刊,隶属于城市生态协会(SURE)和加拿大城市公交研究与创新联盟(CUTRIC),主编是安大略理工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Marc A Rosen教授。回答参考资料需要论文语言编辑的推荐到国际科学编辑,国际科学编辑是最早在中国开展语言编辑服务并提供本地化支持的国际公司。数十年来成功的为众多中国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提供语言支持。国际科学编辑所有的编辑都是拥有博士学历,并且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英语母语专家。每一篇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都会交付到英语母语编辑手中进行修改。

我国环境科学域期刊有:环境工程学报、环境保护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等。《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工程类学术期刊。所设主要栏目有:综述、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态修复工程和工程应用实例等。《环境保护科学》把握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动态,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经验、新理论等刊登学术性论文。《环境保护科学》主要栏目有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环境管理、环境与生态、监测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清洁生产等。《环境科学学报》主要报道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原理与工艺、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环境科学学报》读者对象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或管理机构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

期刊环境保护

核心期刊今年发表的已经不是很多了。附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1、环境科学 2、中国环境科学3、环境科学学报4、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5、环境科学研究6、农业环境科学学报7、环境化学8、自然灾害学报9、环境工程

比较多,中文外文都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编辑部主任职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地质环境变化,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包括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土壤沙化、土壤污染、建筑基坑变形等。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地震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不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市地质矿产局是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组织协调本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负责编制全市重要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规划;  (三)负责地质环境和勘查评价和监测管理;  (四)划定全市重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发布全市地质灾害预报;  (五)负责重要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的立项管理、防治工程设计的审批和工程质量的验收;  (六)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工程勘查、设计、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七)监督检查本市各单位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执行情况。  区、县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含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地质矿产工作的部门,下同)是本区、县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  (一)负责划定本区、县范围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编制防治规划;  (二)负责本区、县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立项管理、防治工程设计的审批和工程质量的验收;  (三)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跨区、县范围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  (四)负责本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林业、地震、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并协助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督促、协调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在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义务。第二章 地质灾害的预防第七条 市和区、县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第八条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设立明显标志。第九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从事生产或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采取措施,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采矿、削坡、炸石、破坏植被、堆放渣石、抽取地下水以及其他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破坏地质环境,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进行检查。第十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建立监测网络。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协助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保护监测设施。第十一条 林业、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应当根据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性质、规模、危害后果,制定本部门的预防措施。第十二条 区域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报,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或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在地质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内发布。  除前款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或者散布区域性地质灾害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报。第三章 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勘查评价第十三条 制定重点区域开发规划和进行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必须首先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和预测,并制定合理利用保护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的方案。第十四条 区域性地质环境勘查评价由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统一规划。  重点工程和大型基建、城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征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后方可按建设程序报批。

1、编辑部主任搞好部室管理,负责主持时政经济线的新闻宣传策划及组织实施工作,做好相关编辑召集的月度主题策划协调等工作。(1)负责本部室的学习、考核、工作安排等内部管理;(2)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主持策划,协调部室编辑的主题策划;(3)负责记者、通讯员稿件和版面的协调、初审工作;(4)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2、编辑部副主任协助部主任搞好部室管理和相关编辑召集的月度主题策划及组织实施,完成部室分管工作。(1)协助部主任做好部室管理和策划工作;(2)完成编辑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3)当部主任外出时,代行部主任职责。3、编辑以新闻策划、版面编排为主。在分管领导和部主任召集下,定期与相关记者一起策划新闻、组织实施:(1)根据部室安排,按时完成相关版面组稿、编辑、排版、校对(除1版外,1版编辑完成2版活动和突发新闻临时插排)任务;(2)加强与记者、通讯员的日常联系,对所写、所编的版面、稿件进行导向、事实、文字把关;(3)定期召集相关记者开展版面策划。版面主题策划(必须是系列报道或经认定的主题版面)每月至少1个。主题策划应形成策划书,经部主任审核,分管领导审定后实施;(4)撰写编者按或编后语每月至少1条,每月必须完成有一定质量的新闻评论至少2篇;(5)提倡版面编辑在不影响版面编排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特长,撰写内参稿、外宣稿和其他稿件,稿件以稿分形式计入月度考核;(6)完成部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7)试行版面编排个人申报责任制,七版的编排在全体编辑中竞报。探索版面承包经营制,在不影响全中心线内广告策划经营的前提下,五版由专人负责编排经营,探索以版养版新路,同时增强报纸可读性。鼓励全体编辑、记者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品牌栏目和版面的协办和冠名。

按照国家保密法不能披露的某些信息,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违反。按照工作需要可以也应该公布的信息,国土资源厅应依法正式公开。关键在于你需要国土资源厅公开的信息,从市政府的角度看是否属于可以公开的信息,如果不是,则无法公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位委员会职务 研究方向或专业 单位 1 王思敬 男 院士 主任 工程地质 清华大学 2 殷跃平 男 研究员 副主任 环境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 3 宋振骐 男 院士 副主任 矿山压力 山东科技大学、大连大学 4 聂德新 男 教授 副主任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5 Niek Rangers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岩石力学 荷兰国际地学研究中心(ITC) 6 李焯芬 男 院士 委员 岩土力学 香港大学 7 卢耀如 男 院士 委员 地质学 同济大学 8 黄鼎成 男 研究员 委员 工程地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彭建兵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长安大学 10 陈剑平 男 研究员 委员 工程地质 吉林大学 11 施斌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南京大学 12 崔鹏 男 院士 委员 自然地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13 黄润秋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实验室主任:黄润秋教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天斌教授实验室副主任:许强教授、唐川教授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编辑部主任是谁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位委员会职务 研究方向或专业 单位 1 王思敬 男 院士 主任 工程地质 清华大学 2 殷跃平 男 研究员 副主任 环境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 3 宋振骐 男 院士 副主任 矿山压力 山东科技大学、大连大学 4 聂德新 男 教授 副主任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5 Niek Rangers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岩石力学 荷兰国际地学研究中心(ITC) 6 李焯芬 男 院士 委员 岩土力学 香港大学 7 卢耀如 男 院士 委员 地质学 同济大学 8 黄鼎成 男 研究员 委员 工程地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彭建兵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长安大学 10 陈剑平 男 研究员 委员 工程地质 吉林大学 11 施斌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南京大学 12 崔鹏 男 院士 委员 自然地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13 黄润秋 男 教授 委员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实验室主任:黄润秋教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天斌教授实验室副主任:许强教授、唐川教授

杨冬生杨冬生,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1976年10月参加工作,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10—03四川省广安县苏溪公社知青03—02四川农学院林学系学生(其间:01—01任林学系学生会主席)02—05四川农业大学助教(其间:01—03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毕业)05—10四川农业大学讲师10—11四川农业大学外事办副主任、讲师、森林生态教研室副主任、林学系工会主席11—01四川农业大学外事办副主任、副教授、林木培育教研室主任、森林生态教研室主任(其间:05—10国家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01—02四川农业大学外事办副主任、教授、林木培育教研室主任;02—01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其间:03—05在省委党校地厅班学习结业);01—03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党组书记;03—07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其间:10任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党委第二书记;11—02参加中组部组织的中国外交学院英语班培训;10参加中组部组织的哈佛大学应急管理班学习结业);07—10宜宾市委书记;10—01宜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宜宾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其间:05—06参加2008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市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09参加中组部组织的第三期现代城市领导者专题研修班学习);01—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九届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四川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2-3] 王平男,汉族,江西省萍乡人,1959年9月生,大学学士,经济师。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至1979年7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乡当知青。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1983年7月至1987年12月在长春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院任教官、干事。1987年12月至2000年7月在四川省国土局工作,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规划处副处长、法规处副处长、处长(其间:1990年2月至1991年2月下派通江县国土局任副局长;1992年9月至11月在省直机关党校第十九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年3月在原省委第二党校第一期青年干部班学习)。2000年7月至2005年8月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其间:2002年10月在省委党校处长班学习;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下派泸州市锻炼,任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5年8月起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分管工作: 负责政策法规、矿产资源管理、执法监察和宣传工作。分管政策法规处、矿产开发管理处、执法监察局。联系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厅信息中心、厅宣传教育中心。[4] 毕胜男,汉族,湖北省通城县人,1958年2月生,大学学历。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至1987年12月历任五十军战士、保密员、书记员、干事。1987年12月至1990年12月历任十三集团军干事、科长。1990年12月至1993年4月任成都军区成都军事法院正营职审判员。1993年4月至1996年7月任成都军区成都军事法院副院长。1996年7月至2003年3月任成都军区直属军事法院院长。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任四川省凉山军区政治部主任。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任成都军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任成都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2009年4月起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分管工作: 负责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信访维稳工作。分管建设用地管理处、土地利用管理处、信访处。联系省国土资源资料馆。[5] 徐志文男,汉族,山东省蓬莱市人,1966年10月生,工程硕士,工程师。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参加工作。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在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学习。2000年5月至2002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习并获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学攻读地质工程专业博士。1990年7月至1992年10月,在重庆北培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任技术员、工程师。1992年10月至1997年8月在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环境管理处工作,任科员、副主任科员。1997年8月至2000年7月在四川省地质矿产厅地质环境管理处工作,任主任科员。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工作,任副处长、处长。2010年1月起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分管工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勘查管理、地籍管理工作。分管地质环境处、地质勘查处、地籍管理处。联系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地政地籍事务中心。[6] 隆爱军男,汉族,1963 年1月出生,四川省资中县人。理学硕士,经济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月至1983 年6月在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专业学习。1983年7月至1986年8月在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任教,兼教职工团支部书记。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区域地理专业中国经济地理研究方向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2年11月,在四川省国土局国土综合规划整治处工作,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经济师;其间:1991年3月至1992年2月下派通江县从事对口扶贫及大兴乡社教工作。1992年12月至2000年6月,在四川省国土局办公室工作,历任党组秘书、主任科员、副主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处工作,任处长,兼厅党组、党委秘书(1995年10月至2002年1月先后兼任《国土经济报》总编辑,《国土经济》杂志主编)。2005年7月起任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分管工作: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群工作、科技与对外合作、离退休人员工作。分管厅机关党委、科技与对外合作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不作为,乱作为批地,对土地违法失职

按照国家保密法不能披露的某些信息,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违反。按照工作需要可以也应该公布的信息,国土资源厅应依法正式公开。关键在于你需要国土资源厅公开的信息,从市政府的角度看是否属于可以公开的信息,如果不是,则无法公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