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早作准备,最好提前一年。因为很多SCI期刊对稿件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责任编辑和审稿同行也不好对付。常笑医学有查询SCI期刊信息的功能,可以先去查询期刊的审稿周期和录用率,做投稿前的参考
最好是好一点的期刊,并且较好投稿的,核心期刊是最好的了。多谢!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几乎总是要经过多次的稿件修改。《极地研究》是由我编辑的期刊,期刊在最终接受作者的稿件前,要求其进行三、四次修改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天我想与广大作者交流一下我刊对作者在稿件修改过程中的一些要求。首先,如果审稿决定通知中没有明确说明,你需要查明修改稿中是否应该标注修改过的部分,如需要的话,可通过修订总修订、黄色荧光标记或彩色文字,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式予以标记。期刊编辑甚至可能要求你提交两个版本的修改稿,即带有修改标记的版本和干净无标记的版本。如果决定通知没有明确这一点,应通过电子邮件向编辑询问。其次,在提交修改稿时,应附上一份好的回复信,感谢审稿人(也可能是编辑)在上一次评估稿件时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乏为一个好的开场白,这对详细且有建设性的审稿意见尤其适用。每一位审稿人的意见都应逐一复制到回复信中,并在每条意见之后简洁地注明你在修改稿中是针对此项做了哪些修改,以及明确修改位置,如果你选择不针对审稿人某一评论或建议修改手稿时,请说明原因。在准备回复信的同时,要切记审稿人很可能会阅读此信,所以即使你已决定不为某一点意见而修改手稿,也要向审稿人表现出你已经谨慎斟酌过每一条意见了。
最好是好一点的期刊,并且较好投稿的,核心期刊是最好的了。多谢!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要开展极地雪冰-海洋与全球变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以及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有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实验室、电离层物理实验室、极光和磁层物理实验室、极地生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生化分析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菌种保藏库和船载实验室等实验分析设施;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开展南极雪冰和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托平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考察的业务中心。负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北极黄河站以及国内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极地信息网络、极地档案馆、极地图书馆、样品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公益服务;负责出版《极地研究》中英文杂志;负责进行国际极地信息交流与合作;负责极地博物馆、极地科普馆的建设和管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现有职工1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机关管理人员35人,船员31人,业务保障人员14人,形成了一支热爱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年轻、精干、高学历、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保障队伍。
POLAR SCIENCE(极地研究)属于SCI,是2013年新增的,为季刊,,open access 期刊主页:/science/journal/18739652 期刊简介及文章要求如下:Published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Polar Science is an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and quarterly It is dedicated to provide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for sciences related to the polar regions of the Earth and other Polar Science has basically 13 disciplines listed below; they cover most aspects of space, earth, and life Those articles should attract interests of broad polar science communities, not limiting to interests of those who work under specific research - Space and upper atmosphere physics- Atmospheric science/climatology- Glaciology- Oceanography/sea ice studies- Geology/petrology- Solid earth geophysics/seismology- Marine earth science- Geomorphology/Cenozoic-Quaternary geology- Meteoritics- Terrestrial biology- Marine biology- Animal ecology- Environment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原名“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极地科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所。经过四年的筹备和工程建设,该所于1989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坐落在上海浦东开发区中心地带,占地约32331平方米。国家科委(84)国科发管字第438号文规定的中国极地研究所的主要方向任务是,开展有突出极地(重点是南极)特点,对我国和世界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学科,实施考察研究计划, 分析研究与保管极地标本、样品和数据、资料并提供服务;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文集、期刊;进行国际间的极地学术交流和合作考察研究,负责极地考察装备研制和储运等。2003年完成更名。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要开展极地雪冰-海洋与全球变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以及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有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实验室、电离层物理实验室、极光和磁层物理实验室、极地生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生化分析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菌种保藏库和船载实验室等实验分析设施;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开展南极雪冰和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托平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考察的业务中心。负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北极黄河站以及国内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极地信息网络、极地档案馆、极地图书馆、样品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公益服务;负责出版《极地研究》中英文杂志;负责进行国际极地信息交流与合作;负责极地博物馆、极地科普馆的建设和管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现有职工1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机关管理人员35人,船员31人,业务保障人员14人,形成了一支热爱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年轻、精干、高学历、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保障队伍。
确定发表,即拟定于刊物的X月X期,出刊时间指刊物印刷出版实体的时间
尽量早作准备,最好提前一年。因为很多SCI期刊对稿件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责任编辑和审稿同行也不好对付。常笑医学有查询SCI期刊信息的功能,可以先去查询期刊的审稿周期和录用率,做投稿前的参考
身边发过文章的同学一般是提前一到两年的时间开始准备,据说SCI审稿周期挺长的!被同学安利了常笑医学网,网站上有SCI期刊的审稿周期、录用率和出版周期等关键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文一般接收后两个月左右会见刊,从投到见刊大学6个月左右
据学术堂了解,一般而言,普刊(省级国家级)周期是1到3个月,比如现在是6月,现在基本都是征收7月的稿件,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在2到4个月。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在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一个月。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这个具体要看你发的是什么样的杂志了,不同杂志的发表周期也不一样。省级、国家级的普刊一般是2-6个月(特别快的1个月左右,一部分可以办理加急版面)。杂志都有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版面特别紧张,所以,如果用,要提早半年,不宜临时抱佛脚。每年三月份、九月份,是各地上报职称材料的高峰期。各个正规杂志社稿件大量积压,版面十分紧张,因此,及早准备。早准备、早受益。我当时是在百姓论文网发表的,省级的大概在2个月左右拿到手的,各方面都挺满意的,
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