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百科 > 正文

个人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2023-12-05 10:47: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多迄今为止(2009年),合著专著1部(黄土洞穴灾害,科学出版社,2007),申请专利6项, 已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主要有:[01]李喜安,黄润秋,黄土崩解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A01):p3204-3213 (EI收录)[02]Xi-an Li, Jian-bing Peng, Aqueous foam stabilized by polyoxyethylene dodecyl ether, Chemical papers, 2009 (SCI收录)[03] Xi’an Li, Xiao Qiao, Ya HDeng, Run Yong Ma, & Jing Kang, Test Study on the Velocity of Tunnel-erosion in Loess,the 11th IAEG Congress, Auckland, New Zealand,2010(accepted)[04]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等: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29(1):7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5]李喜安,乔晓英、彭建兵、马润勇,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现场冲刷试验,工程地质学报,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6]李喜安,彭建兵,马润勇等:黄土洞穴危害及其形成演化机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7]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李滨,黄土地层地表径流下潜模式与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15(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8]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6月,22(6): 8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9]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模式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J], 2005年9月, 12(6): 25-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湿陷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9月, 22(9): 9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李喜安等,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陕西建筑 2005 (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土洞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及其致灾机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9月, 22(9): 6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彭建兵,李喜安:黄土洞穴环境灾害效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33,(4): 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4] 彭建兵,李喜安等:公路黄土暗穴分布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6月,22(6):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5]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成因研究[J],公路 2005年11月,(11): 14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6]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J],公路 2004年12月,(12): 7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7] 彭建兵, 马润勇, 卢全中, 李喜安: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3):45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年6月,10(2): 2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李喜安等,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水资源保护 2003年5月,19,N3, p5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李喜安等,黑垆土的地质特征初探,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5月,p433-436,人民交通出版社[21]李喜安等,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10月,10(增刊), p248-[22]李喜安等,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新进展 2002年10月,p136-13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3]李喜安,吴少波等,卡拉高莱斯油田U油组储层特征及其评价,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9月,24,N3, p36-[24]李喜安,彭建兵,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评价黄土质边坡稳定性,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13,N4, p56-59(CSCD源刊)[25]李喜安,谭成仟等,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9月,23,N3, p33-

xxx时间在xxx期刊发表题目为xxxx的论文;一般是可以这样进行表述,

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律使用A4白纸单面打印(二)字符间距:标准(中文封面和英文封面除外)(三)行距:5倍(中文封面和英文封面除外)(四)页边距:上下5厘米、左3厘米、右2厘米(五)页眉:5厘米,页脚:1厘米(六)页码:中文封面和英文封面不用页码,报告主体部分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标出(七)标点符号:中文标点符号必须在中文状态下录入;英文标点符号必须在英文状态下录入,中文的省略号为,英文中的省略号为,英文中没有书名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间距“标准”,段落值设为“5倍行距”,标题黑体3号,居中。扩展资料:各级标题与正文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空两格,加粗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空两个字符,加粗三、四级标题用宋体小四号,空两个字符,加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采用5倍行距正文中的图表

一.基本要求1.独立性:毕业论文必须经护生本人努力、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抄袭或下载他人成果。2.专业性: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在护理学专业范围之内,并具有护理专业特点。3.鲜明性:论文应主题鲜明,论题、论点、论据一致,中心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正确;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切忌错别字。4.标准化:论文中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5.三线表:论文中图表具有代表性,对所使用的图表要给予解释,统一标注编号和图题,放置在论文的适当位置中,图表要清晰、简洁、比例适当。6.篇幅字数:篇幅在4000字左右(不含图表、参考文献等),不少于3500字。7.字形大小:题目为小二号宋体,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5倍行间距,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各54cm,左、右各17cm,左侧装订,一式三份。护生同时应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含初稿和正稿)上交学院。8.完整性:论文形式应完整,按照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1) 论文封面(首页)(2) 论文目录(次页)(3) 开题报告(4) 论文选题(论文题目)、中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5) 论文正文(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6) 参考文献二.内容规范(一) 中文摘要语言精练、明确。包括4个主要内容,研究类文章的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约200个汉字左右,能够反应文章的主要内容;综述类文章只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4个基本内容: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见附件样本(二) 选题:题目要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超过20个。自考本科生论文的选题在创新性上不做过度的要求,文题范围要适中,不要太广泛。如有很多考生的题目是XXX疾病的护理,这样的题目就太大,没有针对性,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疾病的护理包括很多方面,如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并发症等的护理,这样的题目没有针对性,不容易出现创新点。考生在选题时可以先抓住一个小的问题进行扩充到一个可以成文有一定创新性的范围。确定题目的同时要进行文献查阅,如果是已经发展完善的护理类别,考生就没必要在该方面浪费精力,应该及时改变方向。根据护理专业特点, 内容和性质, 分为临床护理研究, 社区护理研究, 护理教育研究以及护理管理研究 选题指导见附件样本(三)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中或正文中选出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附在摘要之后,不超过5个,能够代表文中的高频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四) 论文主体部分:正文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 表格: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应有自明性。表应有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所示:表1(续),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1.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本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前言应简明扼要,篇幅不宜过长。2.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介绍立题的依据,提出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包括文献回顾的内容。正文的篇幅在4000字左右(不含表格、程序、参考文献等),不少于3500字。论文形式分为三种不同的文体,研究型论文、综述和经验介绍型论文,每一种论文均有不同的要求。第一 研究型论文研究设计应包括如下的内容:1) 研究对象和地点:有清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研究目的2) 抽样方法: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 研究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研究目的4) 观察指标: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5) 资料收集方法:准确,真实,完整6) 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如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X2检验等。7) 伦理学考量:保密、隐私、自主、无伤害、尊重原则8) 结果:a) 表和图凡用文字能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如果用,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但需摘述其主要内容。b) 附表为“三”线表,需注明表号、标题。说明应简单扼要,与正文内容相符。c) 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应特别注意,不论阳性还是阴性的结果,都应客观报告出来。9) 讨论:撰写的内容应与结果密切相关,分析能够结合理论,文献阅读充分,文笔流畅。第二综述型论文主体内容:综合文献内容,归纳总结,有自己的想法,分层次进行叙述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前景。第三经验介绍型论文经验介绍:对自己的经验介绍详细,层次清楚效果评价:有敏感的评价指标,结果使人信服,此部分不可缺少。讨论:撰写的内容应与文章经验密切相关,分析能够结合理论,文献阅读充分,文笔流畅。(五)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所列文件均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每个文件之后不加标点符号。⑴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1]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⑵ 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

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独立性:毕业论文必须经护生本人努力、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抄袭或下载他人成果。  2.专业性: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在护理学专业范围之内,并具有护理专业特点。  3.鲜明性:论文应主题鲜明,论题、论点、论据一致,中心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正确;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切忌错别字。  4.标准化:论文中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5.三线表:论文中图表具有代表性,对所使用的图表要给予解释,统一标注编号和图题,放置在论文的适当位置中,图表要清晰、简洁、比例适当。  6.篇幅字数:篇幅在4000字左右(不含图表、参考文献等),不少于3500字。  7.字形大小:题目为小二号宋体,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5倍行间距,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各54cm,左、右各17cm,左侧装订,一式三份。护生同时应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含初稿和正稿)上交学院。  8.完整性:论文形式应完整,按照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二)论证要严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

发表论文著作和研究成果情况

发表论文:1.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 《中国电化教育》(北京) 2005、利用微格教学实验 培养地理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 《创新源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5;大学组织与大学生契约关系研究 《教育与经济》[J] (武汉),Flash在地理教学模拟实验中的运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J] (科技源期刊) 对地理概念教学的再认识 《地理教育》(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2009.从月相变化的制作谈Flash形变动画的实验教学 《实验技术与管理》[J] (科技源期刊) 5相关著作:1.参编《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论文获奖:1. 论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湖北地理学会2005年年会获二等奖。2.论文 用好Flash动画,提高地理教师现代媒体运用技能 获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论文 从月相变化的制作谈Flash形变动画的实验教学 获湖北省实验室研究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也就是说大学期间,有没有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如果有的话就填写,没有填无即可

累计发表专业论文90余篇。主编《糖尿病家庭调护》、参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等学术专著8部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2008年益气养阴活血法改善2型糖尿病机体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2006、2007年分别获得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丹蛭降糖胶囊的制备和研究”国家发明专利各一项;3、2005年“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4、2005年“骨疏灵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获安徽省高等院校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5、2000年“骨疏灵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试验研究”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6、1999年“脾气虚证分度动态研究”获安徽省高等院校科技进步二等奖;7、1998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8、获安徽省科技成果证书共10次。

发表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情况

参加工作以来,主持省部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重大科技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编著科技著作12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先后选育(引进)推广苹果优良品种10余个,主持选(引)育的苹果品种秦艳、秦阳、皇家嘎拉、粉红女士通过省级审定,引进推广了皇家嘎拉、藤牧一号、美国8号、粉红女士、新世界等一批苹果优良品种。编著或主编了《黄土高原果树栽培》、《苹果园规范化管理技术》、《苹果优新高效品种》、《苹果花果管理技术》、《苹果土肥水巧管理》、《苹果采后增值技巧》、《苹果病虫巧防治》、《苹果树修剪一点通》、《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等著作12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1、省部级科技奖(1)苹果新品种---秋香1995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2)苹果新品种引种栽培和组培自根苗繁殖技术研究与推广1995年获省技术推广三等奖。主要完成人。(3)旱地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承包1998年获省技术推广一等奖,主要完成人。(4)大生-M45及套袋在果树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与推广2001年获陕西省技术推广二等奖。第3名,主要完成人。(5)苹果中熟品种-皇家嘎拉引种研究与推广200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名。(6)旱地苹果品种更新技术研究与推广,2003年获陕西省技术推广二等奖,第一名。(7)苹果优果科技示范工程2004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名。2、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997-1999年,陕西省农办重大技术推广项目《苹果高接换头品种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1998-2003年陕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苹果优果科技示范工程,为项目总负责和首席专家1999-2000年,国家科技部重大农业项目《苹果深加工产业化技术开发与示范--苹果加工品种商品基地建设》2001-2005年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害苹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2003-2005年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优质高效苹果生产技术熟化与技术体系建立》2003-2005年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专项《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生产技术配套及示范广推》2003-2004年陕西省攻关项目《苹果优果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2004-2006年陕西省攻关项目《苹果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04年农业部星火计划专项《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攻关等课题20余项,在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参编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7本。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荒漠化及其防治,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价;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土壤发生特性、系统诊断分类和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学术及科研成果如下:1、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合理利用 七·五~十·五期间,参加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和北方旱地农业持续综合发展研究,系统开展了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合理利用研究,从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入手,分析估算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根据利用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探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提出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模式,形成了一整套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土地荒漠化形成与监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资助下,对农牧交错带进行土地荒漠化形成演变、监测评价和预警管理研究:①分析探明了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本质和过程机制,提出荒漠化形成的4个阶段(风沙侵蚀、蚀积平衡、沙尘堆积和土壤发育)和荒漠化土地的5种类型(肥力衰退粗化型、表层剥蚀型、片沙覆盖型、流动沙丘型和固定沙丘型);②应用3S技术,查明了近15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与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建立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测评价技术体系。3、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通过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从土壤形成发育和系统进化的角度,对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得出不同植被类型、树木种类、造林模式、生长年限等恢复措施作用下的土壤质量特点和本质差异,提出评价植被恢复效应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4、土壤发生与分类 针对传统地理发生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区土壤特点和有争议的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系统诊断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开展土壤发生分类研究:①提出了陕西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确定了主要诊断层、诊断指标与检索命名方法,及其两种分类系统参比;②建立了秦岭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探讨了山地土壤的发生特性、成土过程和类型划分方法;③鉴定了黄棕壤、黄褐土在形成环境、发生特性的主要差异,明确了两者的分类归属和空间分布;④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与作用,提出土垫旱耕人为土诊断层、诊断指标和分类体系的修正方案。5、资源环境监测管理技术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时准确地掌握资源与环境的存在状态、演变规律,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的关键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攻关项目项目资助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了土壤侵蚀遥感定量分析、监测评价和预警管理,遥感模型识别与自动分类,区域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从调查方法、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影像解译、模式识别、系统设计、和程序编写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先进、实用的技术与方法。

《盘山县乡土教材初中语文》,1988年主编,在辽宁省中语会第四届年会上荣获科研成果壹等奖。《浅谈‘以新我战胜旧我’》,1992年评为市“七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加强数据统计工作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1992年市教育学会第四届年会评为优秀论文。《多方位开发中学生智力》,发表于1993年第9期辽宁教育,收入《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一书。《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初探》,1993年东三省第四届美育研讨会获二等奖。《级班美育工作探索》,1994年辽宁省美育五届年会获二等奖。《浅谈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中时空意识的培养》在1995年辽宁省中语会六届年会上评为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思维层次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1997年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优秀论文二等奖。《面向二十一世纪校长素质研究浅谈》,1998年经辽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评议获一九九七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壹等奖。《学习魏书生实践谈》,发表于2001年第6期《中小学教学研究》。

发表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情况怎么填

如实的填写,你参加过相关专业的什么竞赛没 获得过什么奖项没有,真是的填写。青思麦田————学术科研背景提升,针对考研、保研、留学 双一流的教授授课 进行课题学术的探讨,让你真正的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得到学术科研背景的提升。搬运工,拿去不谢青思麦田学术科研

格式步骤写。1、没有论文或其他研究成果能容可以先写“题目”也就是标题。2、其次写作者姓名单位。3、然后写摘要内容解释,写完技巧后写总结完成后即可等待发表。

回答 从五个方面入手: 1、研究结果; 2、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3、探讨与认识; 4、现状与问题; 5、分析与讨论; 研究报告举例: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 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更多10条 

1、发表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可以是长文,也可以是短文,综述或者demo。可以列出预期发表论文的数量,大致研究点,拟发表在哪类期刊和会议上等。2、申请的专利。 申请中的专利和申请已得到保护的专利都可以作为预期的成果。可以列出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大致的方向。因为专利审核的时间比较长,项目结束的时候不一定可以得到申请的最终结果,所以已经经过初审的也可以作为预期成果。3、完成的项目,提升的指标。 在某领域内预计做一个或者几个什么类型的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预期想的到的结果是什么,对现有的指标有什么提升,对现有的技术有什么改进,对研究领域有什么贡献等。4、参赛和参评的奖项。 有些技术类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公开评测和比赛,可以列出拟利用研究成果参与哪些比赛,期望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5、公开的数据集合。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步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集合。如果方便的话,可以作为开源数据集合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使用,这将让整个领域的人们受益。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