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搜刊网,很多会有说明,北知网,南搜刊,最好的就是搜刊网。
内容如下:2021年6月30日,2021年期刊影响因子(2020年度)发布了!自1975年来,Clarivate(科睿唯安)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报告包括来自五大洲113个国家的20000多种期刊,涉及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254个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方面,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期刊影响因子高达7,CNS三大顶刊Cell 为582,Nature 为962,Science 为728。今年的“期刊引用报告”计算方法发生变化,将把2020年在线发表内容(Early Access的文章)也引入2021年 JCR计算中。根据Clarivate官方说明,2020年JCR的分母将不受影响,但2020年JCR的分子将会包括3个部分:1,正式出版日期为2020的非Early Access论文和Early Access论文。2,Early Access出版日期为2020的论文。3,Early Access出版日期为2019或更早的论文,这就导致2020年的影响因子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整体水涨船高的态势。
六月是广大科研硕博的毕业季,同样也是web of science公布期刊最新影响因子的时刻。今年也如约而至。神级期刊CA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是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主办的,2015年影响因子为578,而2016年最新影响因子狂飙50分,达到04分,更是有人预测其会超过200分!优助医学也曾对2016年赫捷院士在该刊发表的题为《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和2017年题为《Cancer Statistics, 2017》的美国癌症统计情况的文章进行过解读,相信这两篇文章是国内外做肿瘤的必引文章!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Science)相信广大科研人员的终极梦想便是能有一篇CNS文章了,无论神级期刊有多神,毕竟发上去的是少数,CNS就不同了,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发表的CNS文章稳步上升,几乎呈现井喷式发展。国内稍有实力的实验室一旦做出篇比较好的文章就会把CNS“轮”一遍,虽然大咖不是很支持这种投稿方式,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发了一篇CNS呢?国内顶梁柱Cell Research中科院主办的Cell Research期刊影响因子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依旧势头不减,从去年的812涨到了今年的606!四大“神器”几乎是最受国内科研狗欢迎的四大“神刊”:Oncotarget依旧坚挺,最新影响因子达到168;Scientific Reports从去年的228下降到今年的259;Plos one很悲剧的跌破了3分这道坎,降到806,相信会影响很多人的毕业评职称;RNA biology跌破4保住了9分的影响因子。老牌杂志PNAS和JBC植物领域的CNS-Plat cell最新影响因子查询教程优助医学整理的这些杂志没有你想要的期刊?那么按照本教程查询最新的影响因子吧。方法如下: 打开Web of science,选择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输入期刊名称,选择“出版物名称”,点击检索; 在检索得到的结果中,随意单击其中一篇文章题目下面的杂志名,即可弹出一个现实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和JCR分区的小框;这样只能暂时一个杂志一个杂志的查看,稍后优助医学会为大家整理一份包含所有杂志影响因子的Excel版本给大家,另外在翻译润色实验统计等方面也可助大家一臂之力。
还没出来,这两天应该差不多了
最新消息显示:2020年SCI影响因子,也就是要于2021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将于7月1日(北京时间6月30日)发布。尽管网上很多关于期刊影响因子的预测,但是最终影响因子还是看科睿唯安公布的最终数据
6月18日,备受关注的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该报告涵盖了来自82个国家的237个大类的11149本期刊。本年度有272本杂志第一次被收录;与去年相比,53%的杂志影响因子增加。Ca-Cancer J Clin、NEJM以及CHEM REV再次包揽了榜单的前三甲,影响因子分别为84、873、 568。 与去年相比,排在前十名的杂志中出现两位新成员,一个是排在第5位的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影响因子908,去年该杂志排在第11位,影响因子为231;另一个是排在第9位的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为806,去年排在第12位,影响因子为458。备受瞩目的《柳叶刀》杂志今年排到了第4位,影响因子217,较去年上升了4个名次(去年影响因子207)。Nature、Science、Cell分别排在第7、16和20位,对应的影响因子为456、611、242。与去年相比,Nature下降了2个名次、Science上升了1个名次、Cell下降了4个名次。此外,今年Nature杂志有两个子刊排在了主刊的前面,除了上述前十的新成员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还有排在第6的NATURE 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为514,该杂志去年排在榜单的第9位,影响因子为08。
不知道回答的晚不晚,就今天2011 6 29 0点 出来
检察官的职责: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 的职责。
曾在《湖南日报》《新湘评论》《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检察官》《湖南社会科学》《理论前沿》《检察实践》《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名家评案: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诠释》等书。
1.《超期羁押的“制度性”治理》,载《刑事法探究》第1卷。2.《建立社会救助制度补偿被害人》,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2日。3.《程序正义有局限么》,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28日。4.《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5.《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第二作者)6.《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的理性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二作者)7.《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8.《刑事再审启动权质疑》,载《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第2卷。(第二作者)9.《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受制及其矫正》,载《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陈卫东教授主编)11.《人们因何聘请律师》,载《检察日报》2010年1月21日。12.《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13.《刑事诉讼中的控审不分问题》,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 期。(第二作者)《为什么人们对“杀人狂魔”充满同情?》,载《法学家茶座》第14卷。《论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刑事法判解研究》2003年第3辑。(第二作者)《在正义的路上》,载《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载《法学》2000年第10期。(第二作者)《“将讯问被告人作为法庭调查的开始”有所不妥》,《法制日报》 2006年10月26日。《“邱兴华案”,咋没人关注被害人利益》,《检察日报》,载2006年12月25日。《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2卷。(第二作者)21.《邱兴华之死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3期。22.《以独立的民事诉讼追缴境处赃款》,载《检察日报》2006年11月6日。23.《让错案的纠正不再依赖于偶然》,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19 日。24.《“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1期。《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26.《对立案与侦查关系的再认识》,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27.《正义从哪里来》,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6期。。《抗拒为什么不应从严》,载《检察日报》2006年5月22日。《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结构性缺陷》,载《法学杂志》2006年4月30日。《为什么要强调被告人的权利》,载《中国审判》2006年第8期。《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构建》,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通过程序实现死刑的公正适用》,载《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3期。《让维护正义的人首先获得正义》,载《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8期。《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应当提前》,载《检察日报》2006年2月20日。《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法官不应因行使判断权而遭受惩罚》,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9日。《“案件告破立即表彰”的做法欠妥》,载《检察日报》2006年4月3日。《我国司法解释体制的反思与重构》,载《诉讼法学研究》2006年第11卷。《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虚置”的成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转载于《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06年第5期。《从“报复性司法”走向“恢复性司法”》,载《法制日报》2006年5月18日。《从“莫兆军案”看“客观真实观”的缺陷》,载《刑事法判解研究 》2005年第1辑。《量刑建议制度之初步研究》,载《检察实践》2005年第6期。《在“法律安全”和“社会安全”之间》,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1期。《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之初步研究》,载《证据法学论坛》第12卷。《通过程序制裁遏制刑事程序违法》《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不折腾的中国需要更多非暴力沟通》,载《法学家茶座》第27期。《通向法治中国之路》,载《法制日报》2009年4月23日。《法律人的风度》,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2期。《拿什么来终结“诽谤政府案”》,载《检察风云》2009年第10期。《刑事诉讼立法应拒绝“崇高”》,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期。《裁判者靠什么来人知事实》,载《法学家茶座》第29辑。《潜规则与土政策》,载《检察日报》2010年4月8日。 《失灵——中国刑事程序的当代命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独著)《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刑事诉讼法法律法规精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陈卫东主编。(完成约20万字)《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10万字)《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6万字)《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4万字)。《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12万字)《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程荣斌主编。(完成约15万字)《国家司法考试名家专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7年版。(独著)
在检察机关工作的大多数人,除了技术、计财、人事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员,或一些老一辈从部队上退休下来的人而外,其余的人都叫检察官,但并不一定从事真正的检察工作。真正的检察官主要是指从事下列工作的人员:负责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批准是否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即侦查监督部门;负责职务犯罪的侦查,即反渎职侵权局,反贪污贿赂局;负责对刑事案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对法院的判决决定是否抗诉,即公诉部门。当然现在要获得检察官资格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并在检察机关工作满两年。
影响因子(Impact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自1975年以来,每年发布的SCI影响因子(Impactfactor,缩写IF)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而今年发布的SCI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则有所变化,把在线发表内容引入了2021年的计算(2020年数据)中,采取分阶段、前瞻性的方法来调和出版机构加入的时间差异。以2020年为分界线,此前各年使用最终发表年份,此后各年则使用在线发表的发表年份。实行新的算法后,2020年度SCI影响因子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整体呈水涨船高的态势,个别期刊影响影响因子有较大幅度上升。
ccs chemistry在2021年6月30日发布最新SCI影响因子(lmpact Factor,IF)出炉。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达到7,首次突破五百分。备受关注的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2020年度影响因子分别为:NATURE:2019年IF42778,2020年IF962SCIENCE:2019年IF845,2020年IF728CELL:2019年IF637,2020年IF582CCS Chemistry是中国化学会独立创办的第一本国际杂志,标志着中国化学会出版计划的开始。
如下:1、亮点是今年Forum Math Pi和Cambridge J Math都有影响因子了。从影响因子看,Forum Math Pi比Cambridge J Math要领先不少。2、槽点自然是很多好杂志IF太低,某些普通杂志(比如JDE)IF太高。每年都是如此,不过今年有不少杂志的IF都低的恐怖。最典型的是Acta Math,影响因子不到JAMS的一半,比CPAM低。介绍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中科院自己划的。先是按学科,再按影响因子排列划分。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1]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请查看《 JCR 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按照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更普通~~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