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 请查收
优势:陆路口岸,辐射中亚一张白纸,起点较高瓜果之乡,物产丰富劣势:地广人稀,成本较高经济欠发,投入成本
上海A物流有限公司企业流程的关键成功因素在平衡计分卡实施中的探讨摘要:平衡计分卡是过去十几年中,国外兴起的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它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普遍只注重财务方面指标,而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严重缺陷,主要通过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和学习与成长方面四个重要角度,全面科学的对企业真实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使企业不仅注重财务方面的目标,而且注重非财务的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等绩效驱动因素。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对我国企业逐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改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在对平衡计分卡相关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作者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平衡计分卡。文章研究了A物流有限公司设计平衡计分卡的过程,根据A物流有限公司当前战略重点,运用SWOT工具详细分析了A物流有限公司当前所面临的战略选择,基于物流企业的特殊企业属性,在A物流公司几个核心业务流程中,找出了各个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各个成功因素对应的绩效衡量指标,最后,按照A物流有限公司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重新选择、归类了四个维度下对应的指标,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衡量A物流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 本文还对平衡计分卡具体实施流程中一些重要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设计研究,为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实践,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建议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种比较先进和新兴的管理工具。本文 _asp?pageid=2674利用平衡计分卡,为A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对其具体应用实施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对于A物流有限公司今后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工具,也为中国企业如何正确引进平衡计分卡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提供一个具体的模式和例证。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业务流程Abstract;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in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grade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nagements which are popular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foreign The tradition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nly focuses on the target in financial affairs and ignores the targets of non-financial While the former evaluates th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affairs, customers' opinions,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its plan for further Such evaluation makes enterprises or enterprises not only focus on the target of financial affairs but also emphasize non-financial affairs, which can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affairs, such as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management, making the plan for further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n enterprise 's performance acts as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in helping the enterprises regard customers as Gods, tr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s, upgrade competitive capacity and enhance the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A logistics limited Company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但是近几年我们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期。
对于易腐食品,通过冷链对冷藏温度进行监控,以保证其品质的优良性和食用的安全性。冷链在于能控制易腐产品温度,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保证消费者在购买时产品仍具有良好的品质。假如对温度的控制不够准确的话,将会导致产品一系列品质降低,除了一般产品特征有变化外,还包括,组织结构上的改变,颜色的改变,碰撞挤压中的损伤以及微生物的繁殖。冷链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被采摘开始一直到被销售出去,都需要参与控制。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出错而使冷链断裂,或是在仓库的月台上,或在运输途中,或在存储过程中,或是在零售超市里,都很容易产生问题。如果一个环节断裂了,那么便会影响到最终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冷链是以保证冷藏冷冻类物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冷藏冷冻类物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冷藏冷冻类物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藏冷冻类物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扩展资料:常见的冷链产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冷冻食品、摄影胶卷、化学品,以及药物等。冷链的概念,最早是由冷王(Thermo King)的创办人弗雷德里克·麦金利·琼斯提出,冷王也是国际知名的冷链大厂。依据温度范围,可区分为冷藏(chilled,2℃)、冷冻(Frozen,-18℃)和速冻(deep-frozen,-29℃)冷链系统。冷链品质指标(CCQI)是冷链协会(Cool Chain Association, CCA)所订定的统一规范准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冷链
上海A物流有限公司企业流程的关键成功因素在平衡计分卡实施中的探讨摘要:平衡计分卡是过去十几年中,国外兴起的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它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普遍只注重财务方面指标,而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严重缺陷,主要通过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和学习与成长方面四个重要角度,全面科学的对企业真实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使企业不仅注重财务方面的目标,而且注重非财务的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等绩效驱动因素。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对我国企业逐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改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在对平衡计分卡相关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作者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平衡计分卡。文章研究了A物流有限公司设计平衡计分卡的过程,根据A物流有限公司当前战略重点,运用SWOT工具详细分析了A物流有限公司当前所面临的战略选择,基于物流企业的特殊企业属性,在A物流公司几个核心业务流程中,找出了各个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各个成功因素对应的绩效衡量指标,最后,按照A物流有限公司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重新选择、归类了四个维度下对应的指标,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衡量A物流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 本文还对平衡计分卡具体实施流程中一些重要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设计研究,为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实践,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建议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种比较先进和新兴的管理工具。本文 _asp?pageid=2674利用平衡计分卡,为A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对其具体应用实施提供了一些设计思路,对于A物流有限公司今后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工具,也为中国企业如何正确引进平衡计分卡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提供一个具体的模式和例证。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业务流程Abstract;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in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grade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nagements which are popular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foreign The tradition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nly focuses on the target in financial affairs and ignores the targets of non-financial While the former evaluates th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affairs, customers' opinions,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its plan for further Such evaluation makes enterprises or enterprises not only focus on the target of financial affairs but also emphasize non-financial affairs, which can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affairs, such as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management, making the plan for further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n enterprise 's performance acts as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in helping the enterprises regard customers as Gods, tr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s, upgrade competitive capacity and enhance the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A logistics limited Company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冷链物流的定义 冷链物流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冷链物流的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 无造假、伪劣和质量可靠外, 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会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 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冷链物流在中国的现状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l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规范来操作需要冷链物流的食品是一个事实,非正式的统计是约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1.服务的质量 2.运输的质量 3.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务商(特别是大型区域和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4.高费用 5.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 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冷链物流对企业是否有好处。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并牵涉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各方。如果一些供应商想使用正规的车,但是零售商或消费者并没有因此而给予额外的照顾(没有在零售上得到好处),而是与其它的供应商同等对待(如在收货时所执行的标准不同,无法严格执行,从而打击了好的品牌)。由于并没有因为某个供应商提供较好的冷链物流而给予额外的照顾,这样一来就间接地鼓励了供应商使用非标准的车(杂牌军)。而真正能做到的供应商则在少数,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物流的问题。最大的阻力在于一些供应商也想使用正规的车,零售商并没有给予额外的照顾。上海的一些零售商严格要求使用冷藏车,这在整个中国要求是最高的。 第二、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有关冷链规则的执行力。虽然有相关的法规,但政府更多地关注除冷链物流以外的地方(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而没有更多地查冷链的质量,故目前那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 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物流, 这里面的代表是麦当劳、光明乳业等品牌企业。他们自己沿用国际的认证体系,对全程的冷链物流进行管理。 第三、正规的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规模大的不多,更多的是游击队围攻正规部队, 一些第三方物流以价格来竞争,无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在“量”就是王的物流运作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量,价格会居高不下,便会制止更多的潜在客户使用正规的服务。光明的领鲜物流和夏晖都是依托光明和麦当劳的配送来发展第三方,如果没有大的客户是较难发展的。物流企业本身的提高,如何能进一步为企业的服务做好也是一个需要提升的问题, 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第三方物流本身也要减低成本和扩大规模,尽快使其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这也需要有一个较长期的合作过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食品的供应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引导企业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为了品牌而自律。同时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但是也有些企业虽然投入较大,基础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方面,夏晖物流做得比较突出,其领先的管理技术和品牌,如通过第四方物流,来管理和优化社会上资源,坚持不懈地按照流程来管理并帮助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管理是一个重点,一个九年的库,管理有方,包括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车辆也不是最高等级的车辆,但其领先的管理手段如路线的优化,人员的素质,全球的认证等均在行业中领先。建冷库已经不是一个尖端的技术,同时购买冷藏车方可以投资,而不是目前较多的一年一定的合同,否则规模较大的投资会不太可能。现在双方的诚信还没有建立起来,利于长期的合作,而更多的是短期行为。长期的战略合作的缺乏也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第四、没有使用整体成本的概念,企业比较注重单价成本,而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使用合格和优质的物流服务商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等,因为在冷链物流中的消耗是可观的。这个也是中国物流中目前较为严重的现象。 冷链物流在中国的展望 这种不按有关的标准运作、做不大、纯价格竞争、大量使用常温/保温车辆来代替从事冷链物流的现象是目前冷链物流的现状。中国的冷链物流似乎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要求有质量的服务商,而另外一方面又往往使用价格便宜的非正规的服务商。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 强化食品的供应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引导企业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为了品牌而自律:同时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 但是也有企业虽然投入较大,基础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方面,夏晖物流做得比较突出,其领先的管理技术和品牌,如通过第四方物流,来管理和优化社会上资源,坚持不懈地按照流程来管理并帮助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管理是一个重点,一个九年的库,管理有方,包括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车辆也不是最高等级的车辆,但其领先的管理手段如路线的优化,人员的素质,全球的认证等均在行业中领先。 建冷库已经不是一个尖端的技术,同时购买冷藏车也不是非常贵了,故基础设施的不足也就不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资金过剩的今天),最难是冷链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体系。中国冷链还是缺乏管理和人才, 毕竟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还是不太长,在物流里面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内部一点一点培养起来,否则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第四方的物流管理是输出管理,是一种重管理、轻资产的方式。政府出台的物流企业的标准就是要求拥有多少固定资产,这是一种误导,会重资产,而产生浪费资源。 虽然中国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多多,但也不全是坏消息,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认识度越来越高,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在不断要求正规冷链的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关键, 更主要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产品本身的竞争,一个能保证温度的产品要比另一个不能保证温度的产品更受零售商的欢迎。在华东地区,对冷链的认识和需求均提高很快,它又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地区,上海又是华东最好的,上海的消费者有理由感到欣慰。所以下一次作为消费者的你在购物时请更多地关注产品背后的冷链物流, 这将会间接地帮助这个行业的发展。参考答案:
已发 请查收
浅谈关于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及系统设计 论文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物流追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建立了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模型,进行了功能和流程设计,最后给出了系统开发建议。 论文关键词:食品物流;追溯系统;冷链 1 引言 低温冷冻品绝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由于对物流及时性、恒温性和多样性的高质量要求,在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冷链的各个环节损耗严重。在物流中,这种食品资源的巨大损耗又是非增产技术所能弥补的。加之,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的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尤其是追溯技术的兴起,为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无论是在储存、搬运、销售或是配送阶段,实现实时物流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成为当前食品冷链有效解决物流追溯问题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Golan E等(2002)通过对美国生鲜农产品、谷类和油菜以及牛肉制品的调查研究发现,三者经食品供应链跟踪后,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美国,大多数要求召回的食品和农产品都被公布在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服务的官方网站上,以便消费者根据食品包装的标识信息来判定有问题的食品和农产品。有些企业则通过使用先进的RSS条码系统和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更为具体地揭示食品供应链的标识信息,如每种产品的种子、施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生产时间、生产线、生产地、生产所使用的技术和生产次序,等等。一旦某种产品出现问题,这些标识信息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欧洲,欧盟已经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地开展了对牛肉、蔬菜等食品追踪的研究。通过采用条码、GLN可以对食品冷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和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以实现食品跟踪与追溯。 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及发展对策,如曹锋杰(2003)、刘宏伟(2004)等。在物流信息方面,张建华等(2005)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RFID技术,给出了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总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并结合GIS和GPS等无线通讯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型。 3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 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物流信息技术,为冷链物流追溯提供了可行性。一维条码系统一般包括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码印刷技术和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一维条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能够准确地将信息识别、编译、最终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特点是识别速度快,准确率大大提高,制作相对简单,与之配套使用的阅读器、打印和印刷设备也相对成熟。在冷链各环节中,针对不同食品,可采用不干胶、PVC条码绑带标签或防盗扣等标签,实现流通阶段个体识别,仓储时采用手持条码读取设备辅助作业;在超市POS则进一步发挥了条码标签的作用,特殊条码标签在售出后可回收,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一维条码技术是开发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中最为经济实用的技术。但是,一维技术的信息容量较小,码制占据的面积较大,低温、潮湿、多霜等复杂环境对标签要求较高,追溯信息标识到追溯单元上的自动化成本较高,同时受识别设备的影响,其实时性也不是很强。 二维条码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来源广泛、加密程度高等特点,随着成本的降低,将更好的弥补一维技术的不足。近年来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内置的解码软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使用基于二维码所提供的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读取冷藏食品二维标签的信息,获取各环节追溯信息,在预置二维条码软件的手机普及的不久将来,将会非常有效的解决条码识读设备携带不便、信息量小、时效性差等冷链物流追溯问题。 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发射机(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以读取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使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效率,对食品有效地进行标识,把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从而达到追溯的要求。以商品猪肉供应链为例,为了实现全程的跟踪和监控,追溯体系需要在商品猪肉供应链的各关键节点——生猪养殖场、市境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设置控制点,使用RFID标签记录追溯所需的信息。 3 数据库技术 良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库,物流追溯实现的基础是物流信息数字化,要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必须借助信息数据库。要实现食品冷链质量的可追溯,从食品的源头信息获取到最终交付顾客手中的信息存储,建立数据库是重要的支撑。在食品冷链物流追 溯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建立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建立E2R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加工和处理。结合标签技术,与厂家数据中心相连的PC端上的小标签初始化装置读取小标签的UID号,从厂家中心数据库获取相关产品信息及PID号并写入,绑定信息传入厂家中心数据库,每一环节信息写入后,终端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标签信息进行冷链物流全过程跟踪了。 4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设计 1 系统模型 针对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食品的可追溯总体技术路线遵循着“供应——生产——销售——消费者”这样一条完整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过程需要实现低温环境。以肉制品为例,在原材料采购的源头,通过装有电子标签的耳标,建立每一头牲畜的养殖档案,通过标签阅读器将数据汇总至中心数据库;在屠宰场通过称重平台和为生肉佩戴钩型标签记录整个屠宰过程并将各种数据传送至中央服务器;在加工分割肉工作中,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便携式条码标签标识分割肉制品,建立相关的信息追溯系统,以此详细记录分割肉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种数据并汇总到中央服务器;最后在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标签或者序列号对肉产品进行查询,以此建立牲畜养殖及肉制品生产、销售全套管理系统。 2 功能及流程设计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是对各类食品物流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更新和维护,最终方便各节点、消费者、监管部门进行追溯查询。主要功能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查询系统、标签管理、车辆定位、安全检测等。这些功能实现的基础是:食品冷链中各节点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式详细记录食品的进货和出货以及中间加工过程的信息,并严格实行食品的批号管理,追溯系统必须记录食品从生产基地(或农户)发货直到消费者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批号,以此保证整个物流过程可追溯的连续性。 具体的物流和信息流程可以设计为:利用RFID数据采集技术,将食品产地信息、车辆信息、食品信息等信息写入RFID标签,获取初始信息,然后RFID阅读器部署在生产、加工食品仓库、配送中心、运输食品的车辆、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不同站点,阅读器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途经的RFID电子标签,将扫描后的信息通过信息通道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启用GIS,一方面将各类信息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食品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管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可以通过GPS/GSM远程控制执行指令到载有GPS/GSM接收器的车辆,通知司机调整行动计划,同时改变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号量值,监控中心通过机站检测到该增量信号时发出警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运输车辆的方位以及运输物品信息。在终端消费者层面,为了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保鲜食品的生产模式,以及保鲜食品的质量,可以开发集成免费电话、短信、互联网网络、手机二维条码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这个平台能确保保鲜食品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提高消费者对厂家的信赖。 3 开发建议 1 系统中标签形式的选择 在生产阶段,电子标签上主要记录生产养殖的相关信息,如养殖场编号、运出时间、运送批次等,而且这些信息要和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相联系,以便查询生产过程的细节信息。在各个生产企业都设置RFID读写设备,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写入。在加工环节,采用的电子标签内含有食品在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和加工环节中添加的信息,如加工企业编号、加工日期、加工批次等。这些信息和企业当地数据库相关联,便于食品管理中心查询。加工企业和食品进口企业都配备RFID读写设备。在运输环节,集装箱运输采用的电子标签数据内容包括集装箱内食品信息、食品温度信息、车辆置信息、运送车辆信息和运送时间等。这些信息和物流企业本地数据库相关联。在仓储环节,可以主要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条码标签,结合关联数据库,标签内关联原来食品信息,并且记录安装时间和批次。仓库内部在叉车或者工作人员身上佩带RFID电子标签,内有员工或叉车的ID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得仓储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在食品配送和销售环节,配送车辆实现GPS定位,相关食品的标签亦可以条码标签为主,在一些重要食品上加贴电子标签,而在一些廉价的食品上则采用条码,两者信息相互关联,以方便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的及时识读。 2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避免各节点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统一各节点数据格式、建立共同的单证标准、开发兼容的数据库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这样为各方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行性。建立各方参与的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消费者权益。数据共享的结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此系统,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包括产地环境,农药、化肥等各种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并可以追溯食品的质量问题;食品管理者、物流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及时获取有关食品生产、质量及食品运输状态的信息(如食品品种、数量、食品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食品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政府监管部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证最终使优质安全食品经透明的供应链达到消费终端,优质优价,让从事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获利,促进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事业的快速发展。 5 结论 保鲜食品经由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分送、接收等一系列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物流过程的可追溯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追溯体系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如果某个环节断了,就无法继续进行追溯了。基于条码和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模型的构建,将围绕保鲜食品物流,将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从而形成贯穿整个冷链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冷链各节点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终端消费者提供了透明化的食品安全保障。后续的发展要解决RFID标签的成本问题和标签识读的便利性问题。毕竟,一些食品的本身价值并不大,使用RFID和标签阅读器所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过高。
电商,物流,方式方法都可以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 冷链物流及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也称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药品等,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消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冷冻工艺学、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发展的。冷链物流适用产品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初级农产品,如水产品、水果、花卉等,二是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冰激凌、奶制品等,三是一些特殊商品,如特殊药品等。目前,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业发达,冷链流通率较高,流通效果较好。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作为战略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延伸农业发展链条,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来保障人民生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良好。这使得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呈现出标准化、网络化、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冷链物流的发展降低了产品流通损耗,减少了产品流通费用,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冷链物流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和不足,暴露出发展瓶颈,严重影响着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2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冷链物流,尤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与其所肩负的使命还不相称。 1 发展冷链物流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包括物流市场按照世贸规则开放运行,允许外商投资并经营市场前景广阔的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各类货物运输领域。世界知名冷链物流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乘刚刚入世的有利时机,抢滩中国,目前已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地强势登陆。如何面对这种国际挑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国内冷链物流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国目前在冷链物流方面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总体不强。这与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的意识淡薄和认识不到位直接相关,在对冷链物流行业的价值链认识上,对新形式下的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上,都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创新机制。 2 冷链物流损耗严重、成本居高不下 冷链产品具有特殊性,要求在整个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保持规定的低温环境,而这一系列的环节需要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发挥其高效能。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冷库建设不足,制冷设备数量有限、科技含量低、能耗大,冷藏车运输过程信息化程度低,冷链物流企业分布不均,这都无法为产品流通提供及时安全的保障。我国水果蔬菜等的损耗率约为20%---30%,而欧美发达国家损耗率仅为3%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仅损耗高,而且物流成本高。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由于我国冷藏运输效率低、损耗高,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居民消费负担过重。 3 冷链物流设备设施技术落后 设备设施技术落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环节制冷装备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制冷设施设备科学技术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制冷技术、质量监控技术、设施环境技术及包装技术等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无法有效克服物流产生的腐败和异味,无法有效实施安全监测和质量控制。二是流通环节制冷装备陈旧。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铁路两种运输形式。在我国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产品的冷冻冷藏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采用普通卡车,而非保温车辆运输;而在铁路运输中,由于冷库技术落后,冷冻和储藏品种较少,功能单一化。 4 冷链物流行业法规与标准不健全 就冷链物流整个体系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尚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相关立法制度缺失、滞后,对已有立法的执行情况不力,这直接导致冷链物流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这使得我国冷链物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也使我国消费者对冷链物流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 3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几点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不是单一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的结果。因此,解决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还需从行业自身、政府调控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思考。 1 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实现新技术的应用 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这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加工方面,使用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在冷藏技术装备方面,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延长保鲜期;在运输装备方面,公路运输灵活便捷,装卸环节少,可实行“门对门”的服务,减少损耗,铁路运输要实现冷藏箱与铁路冷藏车的无缝隙衔接,提高铁路冷链物流运输的质量。另外,在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方面,也需要新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保证冷链物流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宏观政策和政府支持力度 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在职责范围内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如加大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金融支持,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二是通过制定行业法规、国家标准,保障冷链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如冷链能耗和效率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等;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的追溯体系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四是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适时提高准入门槛。 3 加强冷链物流人才体系的培养 冷链物流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是造成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劳动部门要对在岗从业人员大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冷链物流质量控制和管理技能,对冷链物流企业负责人要定期开展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冷链物流的认识;高校相关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展好冷链物流研究,做好校企对接,加大物流专业学生培养力度,从微观上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冷链物流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冷冻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冷链物流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在设备方面、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问题和不足,但只要通过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发展创新技术,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培养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强化政策服务,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会越来越好。
答:为提升食品安全及品质,降低社会冷链物资流通成本,根据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铁路发展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互联网+物流”战略、创新冷链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冷链运营组织及人才体系等铁路发展冷链物流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发挥铁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促进铁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但是近几年我们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当时为了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在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河水运冷藏船相连。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超市连锁业出现,为销售市场需求的各种冷冻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种各式先进的冷柜;零售终端冷藏链的配备与完善,又加快推进了冷藏链各环节的设备与技术开发、制造与建设进程,这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食品冷藏链开始在中国出现和发展。 而国外的冷藏运输则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铁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时间上的差距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冷链物流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从冷藏率还是从管理水平来看都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近年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冷库及冷藏车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偏低,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且分布不均,亟待升级改造。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中国冷链物流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共拥有5万辆铁路货车,冷藏车6152辆,占铁路货车总量不足1%。公路冷藏车保有量在5万辆左右,仅占货运汽车的3%。从运输情况看,受中国铁路资源等因素限制,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难以协同,严重影响冷藏运输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这冷链物流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方法: 1、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2、加强冷链设备的投入;3、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4、建立标准的冷链物流系统;5、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关于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及系统设计 论文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物流追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建立了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模型,进行了功能和流程设计,最后给出了系统开发建议。 论文关键词:食品物流;追溯系统;冷链 1 引言 低温冷冻品绝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由于对物流及时性、恒温性和多样性的高质量要求,在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冷链的各个环节损耗严重。在物流中,这种食品资源的巨大损耗又是非增产技术所能弥补的。加之,食品行业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多品种,少数量”的消费模式的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尤其是追溯技术的兴起,为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无论是在储存、搬运、销售或是配送阶段,实现实时物流跟踪,建立信息追溯和信息共享机制,成为当前食品冷链有效解决物流追溯问题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Golan E等(2002)通过对美国生鲜农产品、谷类和油菜以及牛肉制品的调查研究发现,三者经食品供应链跟踪后,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在美国,大多数要求召回的食品和农产品都被公布在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服务的官方网站上,以便消费者根据食品包装的标识信息来判定有问题的食品和农产品。有些企业则通过使用先进的RSS条码系统和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更为具体地揭示食品供应链的标识信息,如每种产品的种子、施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生产时间、生产线、生产地、生产所使用的技术和生产次序,等等。一旦某种产品出现问题,这些标识信息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欧洲,欧盟已经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地开展了对牛肉、蔬菜等食品追踪的研究。通过采用条码、GLN可以对食品冷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和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以实现食品跟踪与追溯。 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及发展对策,如曹锋杰(2003)、刘宏伟(2004)等。在物流信息方面,张建华等(2005)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RFID技术,给出了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总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并结合GIS和GPS等无线通讯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型。 3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技术 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物流信息技术,为冷链物流追溯提供了可行性。一维条码系统一般包括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码印刷技术和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一维条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能够准确地将信息识别、编译、最终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特点是识别速度快,准确率大大提高,制作相对简单,与之配套使用的阅读器、打印和印刷设备也相对成熟。在冷链各环节中,针对不同食品,可采用不干胶、PVC条码绑带标签或防盗扣等标签,实现流通阶段个体识别,仓储时采用手持条码读取设备辅助作业;在超市POS则进一步发挥了条码标签的作用,特殊条码标签在售出后可回收,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一维条码技术是开发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中最为经济实用的技术。但是,一维技术的信息容量较小,码制占据的面积较大,低温、潮湿、多霜等复杂环境对标签要求较高,追溯信息标识到追溯单元上的自动化成本较高,同时受识别设备的影响,其实时性也不是很强。 二维条码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来源广泛、加密程度高等特点,随着成本的降低,将更好的弥补一维技术的不足。近年来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机内置的解码软件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使用基于二维码所提供的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实时读取冷藏食品二维标签的信息,获取各环节追溯信息,在预置二维条码软件的手机普及的不久将来,将会非常有效的解决条码识读设备携带不便、信息量小、时效性差等冷链物流追溯问题。 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发射机(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数据传输以读取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使用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通信,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效率,对食品有效地进行标识,把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从而达到追溯的要求。以商品猪肉供应链为例,为了实现全程的跟踪和监控,追溯体系需要在商品猪肉供应链的各关键节点——生猪养殖场、市境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设置控制点,使用RFID标签记录追溯所需的信息。 3 数据库技术 良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库,物流追溯实现的基础是物流信息数字化,要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必须借助信息数据库。要实现食品冷链质量的可追溯,从食品的源头信息获取到最终交付顾客手中的信息存储,建立数据库是重要的支撑。在食品冷链物流追 溯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建立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建立E2R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加工和处理。结合标签技术,与厂家数据中心相连的PC端上的小标签初始化装置读取小标签的UID号,从厂家中心数据库获取相关产品信息及PID号并写入,绑定信息传入厂家中心数据库,每一环节信息写入后,终端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标签信息进行冷链物流全过程跟踪了。 4 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设计 1 系统模型 针对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可追溯系统模型,食品的可追溯总体技术路线遵循着“供应——生产——销售——消费者”这样一条完整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过程需要实现低温环境。以肉制品为例,在原材料采购的源头,通过装有电子标签的耳标,建立每一头牲畜的养殖档案,通过标签阅读器将数据汇总至中心数据库;在屠宰场通过称重平台和为生肉佩戴钩型标签记录整个屠宰过程并将各种数据传送至中央服务器;在加工分割肉工作中,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便携式条码标签标识分割肉制品,建立相关的信息追溯系统,以此详细记录分割肉的生产过程以及各种数据并汇总到中央服务器;最后在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标签或者序列号对肉产品进行查询,以此建立牲畜养殖及肉制品生产、销售全套管理系统。 2 功能及流程设计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是对各类食品物流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更新和维护,最终方便各节点、消费者、监管部门进行追溯查询。主要功能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查询系统、标签管理、车辆定位、安全检测等。这些功能实现的基础是:食品冷链中各节点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格式详细记录食品的进货和出货以及中间加工过程的信息,并严格实行食品的批号管理,追溯系统必须记录食品从生产基地(或农户)发货直到消费者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批号,以此保证整个物流过程可追溯的连续性。 具体的物流和信息流程可以设计为:利用RFID数据采集技术,将食品产地信息、车辆信息、食品信息等信息写入RFID标签,获取初始信息,然后RFID阅读器部署在生产、加工食品仓库、配送中心、运输食品的车辆、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不同站点,阅读器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途经的RFID电子标签,将扫描后的信息通过信息通道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启用GIS,一方面将各类信息存入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食品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管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可以通过GPS/GSM远程控制执行指令到载有GPS/GSM接收器的车辆,通知司机调整行动计划,同时改变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号量值,监控中心通过机站检测到该增量信号时发出警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运输车辆的方位以及运输物品信息。在终端消费者层面,为了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保鲜食品的生产模式,以及保鲜食品的质量,可以开发集成免费电话、短信、互联网网络、手机二维条码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这个平台能确保保鲜食品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提高消费者对厂家的信赖。 3 开发建议 1 系统中标签形式的选择 在生产阶段,电子标签上主要记录生产养殖的相关信息,如养殖场编号、运出时间、运送批次等,而且这些信息要和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相联系,以便查询生产过程的细节信息。在各个生产企业都设置RFID读写设备,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写入。在加工环节,采用的电子标签内含有食品在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和加工环节中添加的信息,如加工企业编号、加工日期、加工批次等。这些信息和企业当地数据库相关联,便于食品管理中心查询。加工企业和食品进口企业都配备RFID读写设备。在运输环节,集装箱运输采用的电子标签数据内容包括集装箱内食品信息、食品温度信息、车辆置信息、运送车辆信息和运送时间等。这些信息和物流企业本地数据库相关联。在仓储环节,可以主要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条码标签,结合关联数据库,标签内关联原来食品信息,并且记录安装时间和批次。仓库内部在叉车或者工作人员身上佩带RFID电子标签,内有员工或叉车的ID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得仓储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在食品配送和销售环节,配送车辆实现GPS定位,相关食品的标签亦可以条码标签为主,在一些重要食品上加贴电子标签,而在一些廉价的食品上则采用条码,两者信息相互关联,以方便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的及时识读。 2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 数据共享和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避免各节点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统一各节点数据格式、建立共同的单证标准、开发兼容的数据库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这样为各方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行性。建立各方参与的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消费者权益。数据共享的结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此系统,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包括产地环境,农药、化肥等各种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并可以追溯食品的质量问题;食品管理者、物流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此平台及时获取有关食品生产、质量及食品运输状态的信息(如食品品种、数量、食品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食品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政府监管部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证最终使优质安全食品经透明的供应链达到消费终端,优质优价,让从事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获利,促进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事业的快速发展。 5 结论 保鲜食品经由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分送、接收等一系列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物流过程的可追溯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追溯体系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如果某个环节断了,就无法继续进行追溯了。基于条码和RFID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模型的构建,将围绕保鲜食品物流,将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从而形成贯穿整个冷链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冷链各节点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终端消费者提供了透明化的食品安全保障。后续的发展要解决RFID标签的成本问题和标签识读的便利性问题。毕竟,一些食品的本身价值并不大,使用RFID和标签阅读器所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