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百科 > 正文

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2023-12-07 05:07: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关论文

关键在于人生观价值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论文

多阅读,多看书,多思考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不懂礼貌。但学生迟到时。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不懂得节约,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脖颈。生活节俭,不追逐打闹,只须一句话。 (三) 遵规守纪。是好习惯,不摆阔气、爱护花草,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不争抢座位。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应端正起立,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二,不要浪费,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遵守交通规则,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教室时,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向老师问好。别人发言时。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画,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头发按时理,不得乱涂,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经常洗,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刻课桌、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这是可以理解的、不乱花钱。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一,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购物、盛饭。下课铃响,脸,爱好信手涂鸦,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但不允许大声喧哗。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不要踩踏花草。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弱,保护动物小学生刚入学不久。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乘车时要按顺序,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关门时要轻、做饭。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并立正喊“报告”,不拥挤,要主动给老。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公共生活中,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消除身体异味、抹,上课后认真听讲。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病,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早晚刷牙,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爱护公共设施、孕妇及师长让座、教室不玩球等,注意交通安全。在乘坐公交车时,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让老师先行,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对营业人员要礼貌,指甲经常剪,老师宣布下课时。在参加升旗仪式时,结束时要鼓掌致意、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礼貌待人的品质,应该告诉学生。 (二) 爱护公物,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洗衣。开门,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 (二)注重仪容仪表;注意口腔卫生:“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保证自己的安全,并鞠躬行礼,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换衣服,需要对其进行培养,自己穿衣,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目视国旗行注目礼;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在走廊,不插队,以免弄坏玻璃,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残,不要伤害动物。 遵守公共秩序,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不太注意个人卫生,相互关心。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作业本;经常洗澡、墙壁等公共设施。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发言时要先举手,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懒惰等毛病、言传身教,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好学生见到老师。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数木,饭后漱口,与老师互道“再见”,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要认真倾听,相互帮助,不做无关的小动作,购票,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主动承认、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反之

一、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 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1.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 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二是激情点本身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江西省编三年级(下 册)教材,第九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中有一个小故事:雷锋得知小周父亲得了重病,悄悄地以小周的名 义给小周家写信、寄钱,小周得知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一事例充分表现了雷锋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助 人的高尚品德,这是课文的重点。同时,小周非常感动,不知说什么好,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激发学生情感。2.积极引导,充分想象,进入情境。确定激情点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要抓住故事中人 物情感变化的原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老师就要 抓住小周由“乐——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感情变化的线索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 世界。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接到家信后,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不唱了,为 什么?因为无钱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心里非常焦急难受。雷锋是怎样知道小周的父亲生病的呢?雷锋发 现小周情绪发生了变化,就主动询问,小周不说,雷锋就设法打听。这说明雷锋主动关心同志。雷锋为什么 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雷锋把同志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帮助他人不图名、不图利。小周“感动得不 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地敬佩和由衷地感谢。经过上述分析,雷锋 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 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二、设置情景,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某种氛围直接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 激发学生的直觉情感。(一)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 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 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 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1.喧染气氛,造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 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 悲痛的感觉。如:在一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课书教学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 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教师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 》,歌声使同学们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之中,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许多场面在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此时爱 父母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了。紧接着老师组织同学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们积 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着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非常的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 学生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 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书《要有民族自尊心》时,什么是“民 族自尊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师通过图片,介绍亚运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 备先进,这一切受到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国家强盛,受人尊重而感到自豪的体 验,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民族自尊心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 它。”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了既明理,又激情,情理交融的目的。(二)情绪感染。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 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1.以言激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进行教学,使学 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教学中,教师满怀豪情、热情奔放地介绍祖国 建设的巨大成就,大讲前辈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动人事例。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转移给了学生 ,学生倍受鼓舞,情绪激昂。又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录音机里以低沉、悲痛的语调描述了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以及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哀悼。此时,教室 里寂静肃穆,学生眼含热泪,沉浸在极其悲伤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周总理的 伟大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2.以情激情。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 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 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 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 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1.运用辨析题进行评价,产生荣辱感。一般在课堂教学的巩固阶段,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 生的认识,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辨析题,供教学的反溃、巩固、深入所用。在组织学生辨析的过程中,不仅要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正确的言行学生就会更加肯定、赞赏,从内心接受它;对于错误的言行,学生 就会否定,鄙视而舍弃它。如在进行《谁的心灵美》一课教学后,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出了一道辨析题“甲同 学把自己一本破了封面的课本悄悄地换了乙同学的一本好课本,乙同学发现后大喊大叫,上课了还不罢休,丙 同学立即把自己的新课本递给乙同学,并说:“别叫,课后再把这件事查清楚。”三个同学谁的心灵美,为什 么?通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心灵美,因为丙同学遇事想到别人,想到集体,宁可牺牲个人的利 益。甲同学的行为是损人利己,心灵不美;乙同学虽然没有有意去损害别人,但为了个人的利益,影响大家上 课,这种行为也是不美的。大家有了这种认识后,很自然对丙同学会产生敬佩、光荣、羡慕、向往的情感,对 甲、乙同学的行为就会产生羞耻和不愉快的情感。公务员之家2.组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评价,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 够的,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道德 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如:某老师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却是漠不关心的实际,组织 了冷餐会。(要求每一个同学带一样食品参加冷餐会)冷餐会上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只顾自己拣好的吃,不关 心他人,有的还发生了争吵。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提出了“冷餐会上为什么会争吵?”这一问题开展道德评价, 同学们纷纷发言:“冷餐会上的争吵是因为一事当前,只考虑自己,不关心别人,同学之间不能谦让。”通过 辨析明理,使抢吃、多吃、争吵的同学感到羞愧和内疚。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组织了第二次冷餐会。这一次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友谊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大家感到非常的愉快。老师又组织大家进行评价:“第二次冷餐会,为什么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愉快?”通过讨论,大家深深地认识到:关心别人, 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人和人之间,只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通过 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形成对好人好事的赞扬、向往,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批评、指责,可以引起学 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关于社会学与生活的论文

感谢是世界各文化都普遍遵循的礼仪,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言语行为。Searle (1976)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五类: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表述类(expressives),承诺类(commi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感谢属于表述类(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指受惠方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Leech (1983)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把言语行为划分为四类:竞争类(the competitive),和谐类(the convivial),协作类(the collaborative)和抵触类(the conflictive)。感谢属于convivial(和谐)类。恰当地表达感谢,有助于建立、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友好和睦的社会氛围。反之,感谢语使用不当或应该使用时没有使用,会被视为无礼表现,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Brown & Levinson (1987)认为,表达感谢等于承认欠施惠方的情。因此,表达感谢要讲究策略。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母语的交际双方往往会根据各自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礼貌准则对交际的各方面进行诠释、理解(Gumperz and Cook-Gumperz,1982)。当非英语母语者用英语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文化差异的语用负迁移可能会引起对非母语者整个品质、形象错误的判断(Kotani,2002)。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英感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感谢时的语用失误,乃至对整个形象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      国外研究   Aijmer (1996)利用London-Lund Corpus,Survey of English Usage,the Birmingham Corpus of English Texts 的资料,辅之以作者本人收集的数据,从作用、形式以及策略等方面对感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她认为Thank you的社会作用在于承认或认可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即便是很小的好处:如售票员递票给乘客,银行职员从柜台上递钱给顾客,侍者为顾客端来一杯咖啡等。并把英语中感谢的最基本形式Thank you/thanks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Thank you/thanks是最基本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增补和加强,以显得更礼貌,如:“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Thanks ever so”)   ⅰ承认得到好处;   ⅱ递给自己东西,认可得到好处;   ⅲ提前表达感谢(如服务,主动提供,许诺等);   ⅳ不再需要某人或某人的服务;   ⅴ接受会话结束的标志(特别是电话中);   ⅵ会话结束(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   ⅶ接受主动提供;   ⅷ寒暄(如:作为对“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s”除了寒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仅仅是让问话的人感觉舒服而已。   ⅸ结合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懊恼,讥讽,挖苦和唐突无礼(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Okamoto & Robinson,1997);   消极请求。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请求听话者不要抽烟。   (根据Aijmer(1996)整理)   Thank you/thanks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地方不同,作用也不同,如:Thank you 作为会话标志,表示服务的各个阶段。在餐馆里或售票处,我们可以常常听见以下的对话(Coulmas,1981):   (情景:售票员递来车票)   Conductor:Thank (递票时)   Passenger:Thank (接过票时)   Conductor:Thank (结束对话)   Aston (1995)认为在结束会话时的thank you反映了对谈话的局部调整,是对所谈之事和双方角色关系的认定。通过比较自然状态下录下的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数据(语言分别为英语和意大利语),指出跨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Okamoto & Robinson (1997)对228人进行现场试验(不同的情景变量下为受惠者开一大学图书馆的门)和对120个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影响英国人表达感谢的因素。 研究发现,受惠者受惠的程度越高,他们通常会越礼貌地表达谢意。研究结果支持Brown and Levinson (1987)的礼貌理论。   Coulmas (1981) 首先对西方文化中“感谢”和“道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感谢”和“道歉”都是对前面的话语或情景的回应,有些回答可以同时用于“感谢”和“道歉”,如,   (1)A:Thank you so  B:That’s all   A:Thanks a      B:Not at   (2)A:Excuse me   B:That’s all   A:I’m       B:Not at                (Coulmas,1981:72)   她认为,把“感谢”和“道歉”相连的纽带是“亏欠(indebtedness)”。而 Aijmer (1996) 认为感谢和道歉根本相似处是两者都属于表述性言语行为(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心理状态)。Coulmas 然后对日语中的“感谢”和“道歉”进行研究以考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发现日本文化中更常用“道歉”。很多时候,西方文化的学生认为日本人“道歉”得毫无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做错事情(Kotani,2002)。事实上,在日语里,“道歉”很多时候是用来表达感谢的(Eisenstein & Bodman,1993)。用道歉的形式,如“Sorry,”“I am sorry”,表示感谢也存在于英语文化中(Okamoto & Robinson,1997),只是不太普遍而已。   Kotani(2002)专门对 “I’m sorry” 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日本人和美国人用英语在自然情景下的录音对话,作者认为日语中的“sumimasen”,即“I’m sorry”可以用来表达英语中的“感谢”和“道歉”两个概念,主要强调给施惠方带来的麻烦和负担。通过对同日本人有接触、正在学日语的在校美国大学生的采访和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困惑是难以区分日本人的“I’m sorry”的礼节性的和实质性的道歉。可见,不同文化对“I’m sorry”的不同理解很可能造成误解。   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通过自然观察、书面/口头问卷和角色模仿等方式,从英语母语者和母语主要为汉语、朝鲜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平均时间为两年)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母语者在受惠程度很高的情景下,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方式来充分、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仅表现在语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社会语用方面。其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通常只认识到表达感谢的普遍性,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中的重大差异。 Hinkel (1994)用问卷的方式,考察了34名英语母语者和199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的非英语母语者(母语分别为:汉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理解英语感谢的差异。非英语母语者是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TOEFL的平均分为593分),在美国生活的平均时间为7年。可以说,非英语母语者对美国的文化和日常对话的惯例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了解。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和非英语母语者在对表达感谢的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作者强调了教授社交语用的必要性。   Schauer & Adolphs (2006)把从英语母语者的问卷调查(DCT)取得的有关感谢的数据和从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CANCODE)资料库提取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对比,证明了语言在不断变化,因为从问卷调查中得到了CANCODE中所没有的感谢方式,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提出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料。   国内研究   毕继万(1996)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探索了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汉英感谢语及回答的不同可能造成的误解。他总结了英文化的人在感谢语方面对中国人的三点错误认识:(1)不懂礼貌,该感谢的时候不说感谢;(2)虚伪不实,一旦感谢起来则没有约束和分寸,话说过了头;(3)在回答感谢时,不是拒不接受,就是说成不得已而为之,如“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职责”等。   刘万生(2004)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指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意识,避免语用迁移的重要性。   李丽娜(2004),从定义、表现形式、分类三个方面对对汉语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展现了汉语中丰富、独特的言语感谢形式。然而,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感谢形式也可能是用英语感谢时语用负迁移的潜在因素。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感谢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不可忽略的言语行为,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不同文化中对感谢有不同的理解及表达方式,会对交流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怎样用英语得体、礼貌、恰当地表达感谢,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语用能力。      三、汉英感谢的差异      理解差异   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Aijmer (1996:33)发现,把英语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时,差异在于对谁说thank you,何时说thank you,何地说thank you。她把受惠分为两类:实体(如礼物,服务)和非实体(如祝福,赞扬,提供,建议等)。她认为影响感谢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惠的类型,同时双方的关系,受惠的程度。施惠者在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场所 (work or at home)会相互作用。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认为,受惠程度越高,心中的感激之情越浓,表达形式越长,即便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施惠方作为朋友借给了受惠方500美元,英语母语者觉得“You’re a TI’ll never forget You really can’t imagine what this means to me”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但是,如果施惠方和受惠方的社会地位相差大,表达反而简短。   英文化中,thank you/thanks到处适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商店、饭店、车站、机场等。因为自动、客套、机械的thank you/thanks(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除外),作为一种礼节,多数时候是表示一种认可:对服务的认可,对会话结束的认可等。Hinkel (1994)认为,在英语文化中,一般情况下的感谢同欠情、社会地位、互惠、性别、年龄等无关。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评“社会批判理论”的绝对否定观今天,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象法兰克福学派这样的批判理论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在它之后的思想家又怎能再度拣起批判的“眼镜”呢?我们知道,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一、把“批判”写在旗帜上法兰克福学派是由众多理论家组成的一个思想流派,不同思想家的理论观点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激烈的批判精神使他们在社会批判理论的旗帜下聚拢在一起。社会批判理论对现存社会进行的激烈批判涵盖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令以往一切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都难以望其项背。具体地说,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致力于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这种理论要求在总体上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泉源。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运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现成结论去度量现代资本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结合在一起,再到最终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方法为止,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尽管远非彻底但却非常全面的批判。早在法兰克福学派奠基时期,霍克海姆在题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社会批判理论的纲领性宣言中,就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以坚决的批判,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姆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而批判的时代所需要的是批判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致力于建立的理论就是适应批判的时代要求的批判理论。在霍克海姆看来,传统理论是产生于现存社会制度并把现存社会制度作为自然的、永恒的东西接受下来的理论,它以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为宗旨。它在对历史事件加以解释时,以为与操纵物理自然过程相似,都要求积累一大批知识,甚至是一套经过整理的假说提供的知识。由于积累知识的需要,理论的概念总会被绝对化,变成了具体化的意识形态范畴,而理论的批判功能却因此与它绝缘了。传统理论的理论活动特点“不管是象在历史学和其他具体的描述性学科里那样,问题在于综合大量资料并获得普遍规律,学者特有的主动性(即理论活动)都是接受、改造实际知识,使它合理化。”[1]因而传统理论对于现存的社会制度有着修补功能,善于发现现存社会枝叶上的不和谐因素并提出修改方案。而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却被作为先定的合理形式,并且被作为检验和排斥任何新产生的不谐和因素的标准。霍克海姆认为,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独立于现存社会制度之外,把现存社会制度理解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中破坏一切既定的、事实的东西,证实它们的不真实性,从而加以否定。他说:“批判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2],它不在于揭示某些社会弊病,并提出救世良方,而是把一切弊病看作现存社会结构的组织方式必然造成的,它拒绝承认现存社会结构中具有任何有用的、适宜的和富有价值的因素。批判理论从具体的、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去认识他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所遭受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意识形态危机,寻找个人解放的道路。批判理论拒斥对社会历史作抽象的、逻辑的探讨,要求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进程,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主体-客体统一的和运动着的总体。因此,批判理论超越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立场和政治实践,它除了对废除社会不公正感兴趣之外,再无其它要求。也就是说,批判理论是从属于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的,是这个斗争的产物和一部分,它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对这个社会展开批判的。二、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霍克海姆认为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批判理论怀疑既定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先决条件。霍克海姆说,尽管批判理论“产生于社会结构,但它的目的却不是帮助这个社会结构的任一要素更好地运行;不管从它的主观意图还是从其客观意义来说,都是如此。相反,当较好的、有用的、恰当的、生产性的和有价值的范畴被人们在现存社会秩序中加以理解时,它怀疑它们,并拒绝承认它们是我们对之无能为力的非科学的先决条件。”[3]因为,“在采取了批判态度的人看来,现存社会整体的两面性是一个有意识的对立。他们认为现存经济形式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文化都既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又是人类目前能够并且已经给自己提供的组织的产物。因此,他们认同于这个整体,并认为它就是意志和理性。这个整体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同时,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可以与非人的自然过程、可以与纯粹的自然作用相比拟,因为由战争和压迫支撑着的文化形式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自觉的意志的创造物。这个世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而是资本的世界。”[4]批判理论之所以认同现存世界的整体,其目的正在于否定这个整体。因为这个整体无非是由劳动分工和阶级划分构成的社会结构,无非是由个人活动之间的盲目作用决定的,一旦批判理论使个人活动从盲目性之中摆脱出来,纳入有计划的范畴,就能够实现对这个社会结构整体的否定。其次,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不同。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在一种“确定的框架”中活动,他与既有社会是统一的。批判理论则不同,它是一种不接受既定框架的思想。批判理论的主体“‘作为’科学家,学术专家把社会现实及其产物看作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但他的目的则在于“试图消除个人目的性、主动性、合理性与那些社会建立于其上的劳动过程关系之间的对立”,“期待一种新型的劳动组织”,把知觉给予的客观实在“认作是原则上应该由人类控制的产物、或至少在将来会实际上由人类控制的产物”。[5]因此,“批判思想既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功能,也不是个人的总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体是处在与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因而是处在与社会整体和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中的特定个人。这种主体与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自我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数学点;他的活动构成了当前社会。”[6]再次,批判理论的唯一功能就是变革社会。霍克海姆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于阶级利益而不受这种利益所局限。持批判态度的人“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只是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表达,而且还是促进变革的力量。”[7]批判理论不准备系统阐述某个阶级的感情和观念,它是与那些要求替无产阶级代言的理论不同的。同样,批判理论与一切资产阶级学说也是不可调和的,因为,它“不会为既存的现实服务,而只能吐露那个现实的秘密。不管在任何特定环节上可能发现的荒谬和错误有多么不可辩驳,不管那种可能表明是复仇行为的错误有多么多,批判理论事业的总趋向是不接受所谓人类健全理智的制裁。”[8]批判理论并不寄希望于财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合作方式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而是谋求社会性质的变革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对于持批判态度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斗争”,通过他的斗争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由于批判理论具有超越于阶级利益和超越于现实社会的性质,所以,它彻底变革社会的功能是具有充分保障的。第四,批判理论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存社会的非正义和追求未来社会的合理状态。霍克海姆说:“批判理论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合理状态,是由现存的苦难强加给它的。”[9]现存的苦难是批判理论的动力和源泉,因为现存的苦难能够促使人们要求建立起一个合理社会的趋向,而不至于使思想成为偶然地认识到自己的东西。同样,正是现存的苦难把追求未来合理状态的努力放置在对现在的批判之中。在批判理论看来,对现在的批判本身就是把当代社会转化为一种正义社会的活动。对于批判理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形成了永远与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动态统一,它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限于对具体的历史状况的表达,而且旨在促进社会变革。所以,批判理论是一种超越现在的现实,它关于消除社会分裂和非理性状态的见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其批判中不断地得到更新。在法兰克福学派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霍克海姆对批判理论作出的上述规定得到了证实。马尔库塞、弗洛姆,甚至哈贝马斯都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方面表现非凡的人物。他们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指责,对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的怀疑都体现了不屈的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远非是积极的,因为它把现实的社会存在与现实的人割裂开来,把批判的主体限制在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少数科学家、学术专家之列,试图超越一切阶级,用所谓“正义”与“非正义”来取代革命阶级的价值评判,所以,它走上了绝对怀疑论的道路。它不仅怀疑现实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对自身的存在也产生怀疑。在这种绝对怀疑的前提下,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也必然会在“不断超越”的要求中化为乌有。三、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其哲学基础的。早在1941年,马尔库塞在其《理性与革命》这部专门探讨黑格尔主义的著作中就以其特有的理论敏觉嗅到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试图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否定的”哲学基础。1947年,霍克海姆与阿多尔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出版,标志着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否定的辩证法已初具体系的雏型。1966年,阿多尔诺发表了《否定的辩证法》这部专门著作,从而使否定的辩证法理论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在《理性与革命》中,马尔库塞极力去发现“批判的黑格尔”,他不仅在早期黑格尔那里发现了作为政治学范畴的国家整体和作为伦理范畴的文化整体的否定内涵,而且,通过对黑格尔逻辑体系的考察,把握客体、主体、实在、因果性等一系列范畴所标示的否定统一体;通过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考察,揭示制度化了的交换关系整体、法律制度整体对个体的否定,并进一步超越这种否定,从未来的意义上理解被黑格尔规定为普鲁士现实的“在共同利益之中统一起来的自由个体的联合”。马尔库塞甚至干脆把黑格尔哲学称作“否定的哲学”。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分篇考察中,马尔库塞继续探求可供社会批判理论汲取的质料。马尔库塞认为,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必然证明其自身的世界被分成了对立的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人在其中受制于他的劳动,以至于劳动限定了他的整个存在;另一个领域是一部分人占有和拥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由于这种拥有和占有而使其成为主人。”[10]由于这两个领域的存在,自我意识就只能从其“对立”的意识中获得自由。因为,作为客体的整体束缚了我的自由,致使自由是走出思维的领域,进入自我意识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世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实持积极的“否定态度”。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积极的“否定态度”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所正在身体力行的。“否定的辩证法”这个词是由阿多尔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社会批判理论彻底反传统的标志。就如阿多尔诺在其《序言》的第一句话中所指出的:“否定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马尔库塞在《理性与革命》中也已极力证明“否定性”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阿多尔诺认为仅仅去发掘辩证法的否定内涵还不够,必须在“辩证法”之前冠以“否定的”这一定语,才能更彻底地突出辩证法的否定特征,才能表明社会批判理论的绝对否定性。因为,在社会批判理论这里,否定就意味着批判、革命。既然他们从不准备在现实社会中发现物质革命的主体,去完成物质的行动,而仅仅期望通过自己的理论批判去实现社会变革,那么在他们理论的旗帜上写上“否定的”一词,也许能起到惊世骇俗的作用。阿多尔诺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因此,辩证法只能是否定的。阿多尔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正是从这一点开始了它的思维进程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任务就是去“探求思想和事物的不相称性,在事物之中体验这种不相称性。”否定的“辩证法不必害怕被指责为不管事物的对抗性是否被平息都坚持客观的、对抗的固定观念。在未平息的总体中,任何个别的事物都是不平静的。”因为,“辩证法倾向于不同一的东西。”[11]阿多尔诺所理解的辩证法只有一个原则,即绝对的否定,他说:“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亡之时都是否定的”。不过,阿多尔诺一再声明,这种绝对否定的辩证法决不进行抽象的否定,而是进行现实的否定,即坚持不懈地否定它不愿意认可的现存事物,即使否定之否定也不会意味着肯定,他说:“否定之否定并不会使否定走向它的反面,而是证明这种否定是不充分的否定。”[12]如果认为否定之否定能够走向肯定和同一性的话,那只能是一种一开始就从肯定性出发的唯心主义幻想。“否定的辩证法”是“社会批判”的哲学表述。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尔诺表明了一种思想倾向,即对一切现实的和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东西的作出绝对的否定。当然,对于社会批判理论来说,一切现实的存在无非是传统的凝结,对现实的批判也就意味着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因为,在他们眼中,现实存在着一切,无论是观念形态还是物质形态的东西,都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人类的未来必须以现实的一切彻底毁灭的前提下。这无疑是一种激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对社会革命一词的误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延续,不仅人的现实存在必须不断地从传统的存在中汲取其精华,而且,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设计也需要以传统的存在为前提。所以,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否定都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环节,社会的进步正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而社会批判理论则把否定看成是绝对的东西,认为现实和未来之间是绝对对立的,所以它用以取代现实的所谓未来,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

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  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2:有病不求医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表面的“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  3:不主动体检  932人中,有219人从来不体检。  4:不吃早餐  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成为普遍现象。  5:与家人缺少交流  有超过41%的办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动关心,32%的人也常抱以应付的态度。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办公室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  7:常坐不动  被调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习惯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就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有超过6成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经常失眠。  9:面对电脑过久  31%的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  10:三餐饮食无规律  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开展实践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论语上的意思解释一下,深化以下

帮我想一个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论文题目,能提供些资料或者范围的可以追加赏分谢谢急用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食品与生活论文

楼主是金职院的把。。。

《食品与营养科学》这本刊上的文献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哈

30号之前就要交了吧~~~哈哈哈哈~~~~自己去图书馆随便找几本书也能凑齐这1500字,何必呢~

自己查资料自己写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