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降低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等方面出发进行物流外包,聘请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现有物流资产、提高货物管理水平、组织材料回运、进行市场分销等。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在2004年底已经全面放开物流市场,国外实力雄厚的综合物流公司纷纷加速向我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且在零售供应链的“快速反应”(Quick Reaction)压力下,导致了运送的频率增加和订单规模减小,这迫使供应商必须加大利用外包物流的力度,以分享服务的形式减少成本,这就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特点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使客户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客户满意度,这对以客户为驱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是很重要的。通过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满意的客户介绍和推荐,企业将会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获得更多的物流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也就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制定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时,应对企业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知道客户的特点,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与传统产业或服务企业的客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双重性 传统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一般是一维的,即一对一或者面对面地与单个客户交流,不涉及第三方的参与。但第三方物流企业则不同,它是为供应方和需求方提供物料运输、仓库存储、产品配送等各项物流服务是处于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连接纽带,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一项服务要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服务对象,也就是介于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第三者”。在供应链条上,是介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第三者”,一方面要服务于供应商,另一方面还要服务于制造商或者是零售商,因此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双合同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基于合同基础上的客户,这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要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同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使顾客满意,提高自身客户的忠诚度。 2.单合同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一个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客户,但还面对一个即将建立合同的潜在客户。此时,企业一方面要满足这个现实客户,另一方面要考虑利用这个业务机会获得潜在客户的认同,使其成为现实客户。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客户(现实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不满意都可能导致双倍客户的流失。例如,对于轿车整车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一个客户是轿车制造商,另一个客户或潜在客户是轿车零售商,如果不能满足制造商的需要,将会失去零售商客户。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三角”客户关系,(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变化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数量相对较少且变化率大。传统企业的客户多是分散的个人而且数量较多,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是较大的生产企业或零售企业,其客户数量相对集中且较少。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服务过程中,一旦不能满足其双重客户中的任何一方,通过客户间的彼此交流,将会失去网络上的其他客户。由于每个客户都有相关联的企业,于是通过客户信息的传递,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会失去其他企业的忠诚,导致大量客户流失,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个过程。反之,将会以较大速率获得客户的忠诚。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特点,可以得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一个简单的框架图。如图3所示。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构成运营型CRM。实现企业服务自动化,存取与客户及网络客户有关的信息,包括客户所需的服务列表和客户及网络客户的基本信息(内部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这是物流企业整个CRM 系统的基础,包括生产商及其供应商基本档案、生产商与供应商合作情况,物流流向的跟踪记录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确保这些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全面管理。 数据分析。在不同的数据子集和不同的抽象层上进行数据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存入客户数据库及网络客户数据库中,结合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前面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组合分析、潜在客户分析等等)产生统计结果,作出分析报告,为相关部门及整个系统运行提供集成的、面向主体的统一数据分析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决策,从而避免出现由于盲目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决策引擎。企业决策者作出适合客户的服务模式,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子模块,结合上面的分析结果,作出具体客户的服务模式或客户组合服务模式,客户服务模块是CR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针对同一个客户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比如,由于货物在运输途中遇到意外的情况,货物可能延迟到达目的地,提前告诉客户做好准备,方便客户安排生产活动,从而体现好的客户关怀,并对物流服务反馈信息和客户抱怨情况等收集、整理和分析活动,从而做出合理的响应,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支持和改善所有与物流过程有关的人员的协同工作,争取尽可能早一点把货物送到目的地。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建议 (一)形成适合CRM实施的文化体系 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一个适合CRM实施的企业文化体系。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可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这样就需要企业上下各级人员首先要学习并运用这一理念,形成一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重视客户利益、关注客户个性需求的经营思路等企业文化特征,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再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去。 (二)进行客户细分 传统的客户细分标准有:客户的规模、客户的地理位置等,但客户的价值是更适合以客户资源价值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客户关系管理的细分标准。根据客户价值可将企业的客户分为三类:第一类,重点客户,约占企业客户总量的5%,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其贡献的价值占企业总价值的百分比)为80% ;第二类,普通客户,约占企业客户总量的15%,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为l5% ;第三类,小客户,除以上两类客户以外的客户群体,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仅5%。物流企业可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三)正确理解客户资源 正确理解客户资源,就是要如何得到客户、留住客户以及如何最大化客户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客户群。国外的物流企业把客户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资产来进行运营,十分注重对优质客户的培养和保持,因为赢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留住一个老客户的6~8倍,而且新客户的忠诚度低,难以接触和保持。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针对性地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有效途径。由于不同客户的产品特性、采购策略、市场策略、客户服务政策等都不相同,因此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响应速度上的要求,都呈现出很强的个性化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为其量身定制地提供仓储、运输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存储、分拨、包装、加工、配送、结算、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物流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物流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对同一客户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因为CRM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客户而非中心服务放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位置。 (四)提高客户忠诚度 物流企业不仅要熟悉自己的客户,还应该了解客户的客户(即网络客户)及他们今后的发展目标。这样既能提高自己客户的忠诚度,还可以挖掘潜在客户。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建立一套CRM 体系,为每个客户建立一套个性化档案,建立和维护好客户数据库,就能够针对每一个客户实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比如一家仓储公司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纸箱重新包装一种普通消费者洗餐具用的洗洁精,以支持各种促销方案和各种等级的贸易要求。而且与银行业和电信业等其他行业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数量要少得多,这就使得这一方案的实行具有可行性。另外,努力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也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很重要的方面。 综上所述,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竞争的日益激烈,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树立“以客户为导向” 的经营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 为前提来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并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合理利用客户资源,有效地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在日益严峻的物流市场中生存并发展。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1、港口物流的功能地位(1)经济贸易功能港口从古至今一直历来都是境内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港口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各种贸易的运输时间和缩短了运输的路程,带动了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开展。随着海洋的优势的被发现,各个发达国家陆续把海洋港口作为经济贸易的重要窗口,并通过海洋开辟了一系列的殖民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现代化的港口便利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贸易的开展,利用港口作为开展贸易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商业繁荣,进而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商贸进一步发展。(2)综合服务功能传统的港口主要是作为货物装卸基地和中转站,也就是把货物通过港口进行转运船舶运输或者通过船舶运输转运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停靠点,通过港口的中转,实现货物的空间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海工业的发展,港口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一些原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运量大需要把港口作为水运条件的企业,直接把港口作为生产基地,进行原材料的配送,进而带动了港口所在城市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港口还可以为港口所在城市提供旅游服务,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等各项业务的开展,现代化的港口已经成为工业、商业、旅游、运输、服务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3)流通功能目前,港口不仅仅是像传统的角色扮演货物储备和搬运的功能,更多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能进行现代化的运输,仓储,利用现代化高效的配运方式对货物进行配送,开展现代化运输,将仓储、包装、保税、加工、销售、批发、展览、航运交易以及信息管理等涉及到多种环节的功能集成化,用供应链综合系统的功能整合从发货人到收货人的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使物流的"门-门"得到优化。现代化信息流必然带动港口资金流,也必然带来配套的金融服务要求的提升进而带动金融业的发展。还有其它的 你看看
港口物流的论文有我很多的
z信遪个啊’【在现场评估;‘斯大林; 在巡在。
5万字。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毕业论文字数为5万字,博士论文专著的字数,只要在5万字以上即可。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位居中国湾区首位。粤港澳湾区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广东省珠三角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均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而且科技发展要素全面,既有强劲的高科技,也有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在覆盖范围、发展水平、经济联系度等方面最适合冠以“湾区经济”概念;国家首次、单独将珠三角命名为“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将产业、物流、科技、金融、贸易等资源高度集聚,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都会区,成为中国及国际的重要经济、金融、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金融+科技+产业”大湾区,几乎囊括了纽约湾区的“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的“科技湾区”和东京湾区的“产业湾区”的所有产业类型并均具实力。
那你申请他取得成功的功能原因在于全国上下的办理支持和改革开放,以及人们的努力
大学生看待粤港澳大湾区想法如下:
大学生认为大湾区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因为大湾区的很多城市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他们商业体系越完善越能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这样子可以给很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岗位,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份生活方面的保障。
现在的大学生看待大湾区往往更加看重这些地区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这样子可以给社会提供很多的内在价值和潜在的发展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优势:
1、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港口城市群,拥有广州、香港、深圳、东莞、珠海等5个亿吨大港。
2、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非常完善,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交通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一些人群的出行需求。
3、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冲撞是比较丰富的,很多外国的经商人群都喜欢在这些地区经商,并且创造就业机会。
谢谢!我是局外人呐!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一窍不通。能够谈点儿别的吗?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历程,也是香港、澳门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历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香港、澳门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应答时间:2021-04-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特级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的正确领导,并且国家的呼职。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1][2][3][4][5]2018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发展机遇论坛在深圳举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论坛上发布的《粤港澳湾区企业大战略》白皮书预测,按照近年发展趋势,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都将成为全球第一湾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6]2019年3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成立。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之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是海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蕴含很大的发展机遇。一、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为:到 2022 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所以从现在至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无论从房地产业、商业、制造业、创新产业及至金融、教育、文化各领域,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前景广阔。四、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的三大要点:一是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二是轴带支撑。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三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从空间布局上寻找机遇、创造机遇和抓住机遇,正是共享发展机遇的汇合。五、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这些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正是人才、科技和国际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从经济、社会和生活上的重大升级进步。六、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一个重点是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此外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和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等方面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七、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 , )、3D 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此外在金融、证券、保险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规划。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优化珠三角地区“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及创业补贴扶持政策,必将加强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共享。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共享时代发展福利,属于每一个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人才成为未来的最大希望。
本期关键词是 一国两制 :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 本期分别从新闻传播、法律、教育、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 “一国两制” 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1 | 【 法律 】 “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 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 摘要: 香港青少年有接受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开展是中央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宪法是基本法的"根"和"源",是"爱国者治港"的坚强后盾。既有的"一国两制"实践证明,香港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抛却宪法单讲基本法,不能让基本法脱溢出宪法总架构而造成可能的反噬。本文从国家、香港特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维度分析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现存问题,在厘清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明确"一国两制"国民教育的核心枢纽、充实内涵要素、优化形式载体和展开质量评估等教育对策建议。 [1]江雪松.江苏大学法学院[J].“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 2021,(07):38-45| 2 | 【 经济 】 “一国两制”下香港居民跨境消费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蛇口街道为例 摘要: 深港边界是全球跨境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以通过深圳湾口岸前往蛇口消费的香港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和空间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香港居民来往深圳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影响因素,发现在蛇口的跨境港人多来自"新界西"的屯门、元朗、荃湾三地,呈现以公交出行为主、出行频率高、消费低、时间短、老龄化、女性多的特点,其跨境行为主要受到个人年龄及收入、出行距离、区位等因素影响;港人在深港边界的跨境活动开始出现与收入、年龄相关的空间分异现象,呼吁展开针对不同过境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厘清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这将有助于建构粤港"优质生活圈"、促进粤港两地间更便利的跨境活动和更深层次的协作。 [2]陈虹.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J].“一国两制”下香港居民跨境消费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蛇口街道为例,世界地理研究. 2021,30(05):1024-1035| 3 | 【政治】 “一国两制”与功能代表制 ——以金庸《明报》社评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部分成员由"功能界别"选举产生。但长期以来,功能代表制都被视为一种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性制度,鲜有人进一步追问其背后的"国家理由"。本文试图通过重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查良镛(金庸)的功能代表理论,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揭示功能代表制对于"一国两制"的重要价值。概言之,功能代表制使主权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以及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都可以在特区的日常政治中被制度性地代表,有利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动国家改革开放,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在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今天,金庸的功能代表理论依然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3]康向宇.清华大学法学院[J].“一国两制”与功能代表制——以金庸《明报》社评为中心的考察,开放时代. 2021,(06):49-65+| 4 | 【戏剧影视】 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 评《澳门二十年》 摘要: <正>一、《澳门二十年》的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制度自信,贯穿了《澳门二十年》全篇,而最能体现"一国两制"制度自信的是它的开篇第一集《同心》。通过中央政府全面管治权的落实和特区政府高度自治权的实施,通过完善以基本法为宪制基础的法制建设,通过家国情怀、人心齐聚、 [4]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J].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评《澳门二十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42(03):119-121| 5 | 【新闻与传播】 加强“一国两制”宣传的策略探析 摘要: <正>2017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一国两制"在我国香港地区的实践总体上被认为是成功的,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一国两制"在香港被"错误"理解,导致近几年香港发生"占中"事件、普选风波以及港人和内地游客的摩擦。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挑战,与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一国两制"理解的偏差有关。 [5]汪闽燕.法制日报社国际部[J].加强“一国两制”宣传的策略探析,青年记者. 2017,(17):30-32| 6 | 【教育学】 “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 发展研究 摘要: 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之源。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的短板明显。为实现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带来的"抱团创新",亟待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的集群发展。 [6]欧小军.惠州学院[J].“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 2018,(09):17-22| 7 | 【行政学】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下的粤港协同治理 —— 基于三种合作形式的案例比较研究 摘要: 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及相关实践在公共管理领域被广泛讨论,现有文献所关注的协同治理主要在制度背景相似(或相同)的主体间展开,鲜有研究关注存在制度差异的府际间协同合作。论文采用协同治理网络作为分析框架,以回归以来粤港跨境合作为切入点,探究程序和制度设计的差异对协同治理的过程和结果产出是否存在影响。基于港珠澳大桥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和珠三角空气污染治理三个案例,论文从正式和非正式程序两条路径分析了"程序和制度因素"对协同行动力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协同主体间的动态关系(非正式程序)对协同行动的过程和产出影响较大。此种影响不仅降低了参与主体间的协同行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协同网络的产出。这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决策者和多边治理机构提供一个审视自身的视角,以提高现有和未来协同治理网络的有效性和产出效能。 [7]赵辰霖等.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J].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下的粤港协同治理——基于三种合作形式的案例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 2020,13(02):58-75+195-196| 8 | 【马克思主义】 “一国两制”:港澳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恰值治港治澳实践的重要阶段,先后经历了香港回归15周年、澳门回归15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并即将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实践证明,只有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层意蕴,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确保治港治澳行稳致远。 [8]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一国两制”:港澳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人民论坛. 2019,(10):19-21
那么深圳特区怎么会取得了这个成功啊?个人觉得主要就是说国家对它的开放政策好
这个点点滴水都会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之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是海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蕴含很大的发展机遇。一、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为:到 2022 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所以从现在至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无论从房地产业、商业、制造业、创新产业及至金融、教育、文化各领域,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前景广阔。四、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的三大要点:一是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二是轴带支撑。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三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从空间布局上寻找机遇、创造机遇和抓住机遇,正是共享发展机遇的汇合。五、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这些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正是人才、科技和国际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从经济、社会和生活上的重大升级进步。六、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一个重点是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此外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和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等方面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七、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 , )、3D 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此外在金融、证券、保险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规划。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优化珠三角地区“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及创业补贴扶持政策,必将加强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共享。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共享时代发展福利,属于每一个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人才成为未来的最大希望。
那么深圳特区怎么会取得了这个成功啊?个人觉得主要就是说国家对它的开放政策好
经济开发区,政策扶持。
本期关键词是 一国两制 :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 本期分别从新闻传播、法律、教育、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 “一国两制” 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1 | 【 法律 】 “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 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 摘要: 香港青少年有接受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开展是中央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宪法是基本法的"根"和"源",是"爱国者治港"的坚强后盾。既有的"一国两制"实践证明,香港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抛却宪法单讲基本法,不能让基本法脱溢出宪法总架构而造成可能的反噬。本文从国家、香港特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维度分析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现存问题,在厘清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明确"一国两制"国民教育的核心枢纽、充实内涵要素、优化形式载体和展开质量评估等教育对策建议。 [1]江雪松.江苏大学法学院[J].“一国两制”实践中加强香港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 2021,(07):38-45| 2 | 【 经济 】 “一国两制”下香港居民跨境消费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蛇口街道为例 摘要: 深港边界是全球跨境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以通过深圳湾口岸前往蛇口消费的香港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和空间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香港居民来往深圳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影响因素,发现在蛇口的跨境港人多来自"新界西"的屯门、元朗、荃湾三地,呈现以公交出行为主、出行频率高、消费低、时间短、老龄化、女性多的特点,其跨境行为主要受到个人年龄及收入、出行距离、区位等因素影响;港人在深港边界的跨境活动开始出现与收入、年龄相关的空间分异现象,呼吁展开针对不同过境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厘清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这将有助于建构粤港"优质生活圈"、促进粤港两地间更便利的跨境活动和更深层次的协作。 [2]陈虹.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J].“一国两制”下香港居民跨境消费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蛇口街道为例,世界地理研究. 2021,30(05):1024-1035| 3 | 【政治】 “一国两制”与功能代表制 ——以金庸《明报》社评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香港特区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部分成员由"功能界别"选举产生。但长期以来,功能代表制都被视为一种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性制度,鲜有人进一步追问其背后的"国家理由"。本文试图通过重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查良镛(金庸)的功能代表理论,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揭示功能代表制对于"一国两制"的重要价值。概言之,功能代表制使主权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以及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都可以在特区的日常政治中被制度性地代表,有利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动国家改革开放,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在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今天,金庸的功能代表理论依然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3]康向宇.清华大学法学院[J].“一国两制”与功能代表制——以金庸《明报》社评为中心的考察,开放时代. 2021,(06):49-65+| 4 | 【戏剧影视】 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 评《澳门二十年》 摘要: <正>一、《澳门二十年》的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制度自信,贯穿了《澳门二十年》全篇,而最能体现"一国两制"制度自信的是它的开篇第一集《同心》。通过中央政府全面管治权的落实和特区政府高度自治权的实施,通过完善以基本法为宪制基础的法制建设,通过家国情怀、人心齐聚、 [4]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J].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评《澳门二十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42(03):119-121| 5 | 【新闻与传播】 加强“一国两制”宣传的策略探析 摘要: <正>2017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一国两制"在我国香港地区的实践总体上被认为是成功的,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一国两制"在香港被"错误"理解,导致近几年香港发生"占中"事件、普选风波以及港人和内地游客的摩擦。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挑战,与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一国两制"理解的偏差有关。 [5]汪闽燕.法制日报社国际部[J].加强“一国两制”宣传的策略探析,青年记者. 2017,(17):30-32| 6 | 【教育学】 “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 发展研究 摘要: 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之源。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的短板明显。为实现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带来的"抱团创新",亟待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的集群发展。 [6]欧小军.惠州学院[J].“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 2018,(09):17-22| 7 | 【行政学】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下的粤港协同治理 —— 基于三种合作形式的案例比较研究 摘要: 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及相关实践在公共管理领域被广泛讨论,现有文献所关注的协同治理主要在制度背景相似(或相同)的主体间展开,鲜有研究关注存在制度差异的府际间协同合作。论文采用协同治理网络作为分析框架,以回归以来粤港跨境合作为切入点,探究程序和制度设计的差异对协同治理的过程和结果产出是否存在影响。基于港珠澳大桥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和珠三角空气污染治理三个案例,论文从正式和非正式程序两条路径分析了"程序和制度因素"对协同行动力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协同主体间的动态关系(非正式程序)对协同行动的过程和产出影响较大。此种影响不仅降低了参与主体间的协同行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协同网络的产出。这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决策者和多边治理机构提供一个审视自身的视角,以提高现有和未来协同治理网络的有效性和产出效能。 [7]赵辰霖等.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J].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下的粤港协同治理——基于三种合作形式的案例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 2020,13(02):58-75+195-196| 8 | 【马克思主义】 “一国两制”:港澳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恰值治港治澳实践的重要阶段,先后经历了香港回归15周年、澳门回归15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并即将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实践证明,只有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层意蕴,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才能确保治港治澳行稳致远。 [8]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一国两制”:港澳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前提,人民论坛. 2019,(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