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首次在自然杂志

发布时间:

东北石油大学首次在自然杂志

有统计源核心,北大核心,以及SCI、SSCI、EI等期刊目录,望采纳东北石油大学核心期刊文章认定办法国家级论文: 1、凡被SCI、SSCI、EI、ISTP四大国际检索所及CSSCI收录的中外文文章(以中国科技信息所年度检索报告和学校的学术通讯为依 据)。 2、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指国外出版发行的外文版学术期刊)。 3、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1500字以上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4、在《新华社内参》发表的15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5、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6、在统计源期刊目录中由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统计源期刊目录指由校科协提供的最新版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7、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带*号的且由国家一级学会(协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8、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最新版本)中所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9、在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 10、在上述已经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的外文版上发表的外文文章。 附件: 1、全国56所研究生院名单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3、中国科协全国性一级学会名单 4、中文期刊带*目录

自然版是核心期刊,影响力较大,社科版是普通学报,不是核心,不过学术性还可以。

中国大学(含本科学院)的名字,常规做法一般是地域+学科+大学(或学院),综合性大学可不含学科字段,如山东大学,菏泽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等。 按大学名字中代表地域的字段分,中国的大学大致有六类。 第一类是全国区域概念。比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华女子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类是大区(比全国小、比省大)区域概念。就是以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开头的大学,比如东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些以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东南、华南、北方、南方、中北等。 第三个是省级(含省的别称及比省小比比市大)区域概念。比如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新疆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 第四类是城市(或地区)区域概念。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等。 第五类是更小的地域概念。比如西湖大学、燕山大学等 第六类不含地域概念(等同于全国概念)。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地质大学 一般人往往认为,大学名字的地域概念往往越大越好,全国比大区大,大区比省大,省比市大,越大越响亮,影响越大,实力越强。 这样认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也不是非常准确,具体情况,还得看具体学校。 中国大学名字之复杂甚至混乱,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名头很响的大学,往往是根红苗正,出身高贵,比如说,名字中带有中国和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学校,往往现在或历史上曾经是中央部门所属院校,财力实力影响力更大一些。 但也不完全如此,很多以城市命名的学校要比用省命名的学校高好几个档次,比如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比黑龙江省用东北和黑龙江命名的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强。 名牌大学、老学校当然没问题,比如清华、比如复旦、比如南开,不说大家也知道在哪里,有些影响力不大的和新合并的学校,起了个很大的名字,还真说不清从哪来的,现在在哪里。 作为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真需要认真研究研究,平日多积累些这方面的知识,以免被学校名字误导。 另外,网上很多人鼓动大学升格更名,也是动辄提出些做大做强的建议,比如建议成立中国某某大学,改名华东某某大学,甚至有人建议曲阜师范大学改名孔子大学,其实去年教育部就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名称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 今后,这些很大的大学名字估计很少会出现了。 闲着没事,理一下带大区的那些大学名字,供大家参考,资料来自网上,错误谬误在所难免,请大家指正。 东北的地域概念应该是指辽吉黑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在共和国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高等教育发展发展也很强势,有些大学,办学实力很是强悍。 搜了一些,名字中带东北大学大约有7所,辽宁2所,吉林2所,黑龙江3所。 东北大学就是原先的东北工学院,在辽宁省沈阳市。原先隶属于冶金部,现在划归了教育,老牌国家重点名校,著名的“八大工学院”之一,211、985双料名校,国家“世界双一流”建设学校(B类),影响力较大。 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原先隶属于财政部,2000年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到辽宁省管理,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学校,虽然不是211和985,但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市,是教育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其余5所分别是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西南师大)),是国家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是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 东北电力大学在吉林省吉林市,原先隶属于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总公司,2000年体制调整划转吉林省,曾经使用吉林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学院等名称,2005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在全国电力系统有很强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在哈尔滨,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东北林学院,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领导。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 东北农业大学也在哈尔滨,学校创建于1948年,原名东北农学院,曾经隶属于农业部,后划归黑龙江省管理,是黑龙江省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学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 是全国办学水平较高的农业大学之一。 东北石油大学在大庆,就是原先的大庆石油学院,1960年创建,当时的名称是东北石油学院,住在黑龙江绥化市下面的安达县(现在是安达市),1975 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原先隶属石油部, 2000年划转黑龙江省管理。同年由安达迁往大庆市,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校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从各学校网站摘录了部分资料,附后供大家参阅。 沈阳,211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B类学校 历史上的老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28年至1937年,张学良兼任校长,梁思成林徽因学成回国后曾到校创办建筑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 1949年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部管理,先后于1960年、1978年两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93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1998年划转为教育部管理。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主校区在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占地总面积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8000余人。 东北大学专业设置以工为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65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9项,省部级一等奖61项;获得国家专利3824项,其中发明专利3390项 (相关数据来源于学校网站,截止于2020年12月) 大连市,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共建 学校起源于1952建校的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与沈阳师范学院等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专业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1979划归财政部管理,2000年划转辽宁省管理。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共建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余万人,其中本科生9631人,研究生5946人。现有全职教职工1778人,其中专任教师841人。先后有6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专业评为A;工商管理、统计学2个专业评为A-;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为B+。 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 长春,211工程学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东北大学(不是那个东北大学),后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定址于佳木斯。1948年南迁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开始探索正规化办学。1948年至1949年间,原沈阳东北大学、长春大学等校陆续并入,1949年迁至长春。 1950年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1958年下放吉林省,更名吉林师范大学,1978年重新划归教育部。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09年,承担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7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吉林省吉林市,省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1955年由长春迁至吉林市。1958年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定名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划归吉林省,2005年更名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近6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 学校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 哈尔滨,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东北林学院,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领导。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63人、研究生6934人。教职员工近23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8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244项(其中一等奖2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0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得授权专利4000余件。 哈尔滨,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博士生导师297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286人,其中研究生5020人、本科生24 009人、外国留学生257人。 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7项。 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1年3月) 黑龙江大庆市,原国家重点学校,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前身为1960年在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创建的东北石油学院,1975 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88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立分院,2000年划转黑龙江省管理。同年6月由安达迁往大庆市,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 学校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有65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程学2016年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亿元。教职工2188人,在编人数1915人,其中专任教师131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2人,博士生导师141人(校内124人),双聘院士8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6149人、专科生5158人、硕士研究生2640人、博士研究生424人。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数据更新日期:2021年8月)

石油天然气杂志

刊名:石油天然气学报出版地:湖北省荆州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0-9752CN:42-1273/TE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石油天然气学报曾用刊名:江汉石油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按照2009年的使用速度进行计算,世界石油资源还可以延续另外一个 40 年。改良的采收和精炼技术能够帮助延长这一数字。《石油天然气》针对来自欧美的最新技术发展、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深入分析,大量文章揭密许多公司如何执行这些改良采收和精炼的新技术,以及在这个危险行业中所需的关键性保护问题。《石油天然气》集中于化石燃料行业的关键领域,包括从开发生产到地域分布的全程供应链。《石油天然气》的读者群定位于中国境内的石油勘探和生产决策者、钻探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工厂管理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本杂志提供了大力支持。《石油天然气》为季度发行中英文双语杂志。 第1章: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背景 行业定义 行业定义 报告范围界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行业统计标准 行业统计口径 行业统计方法 行业数据种类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相关政策 行业发展规划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对本行业影响分析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行业发展面临的环保问题 行业发展面临的资源问题 42第2章: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情况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情况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探明资源分布情况 国际石油天然气勘探现状分析 主要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现状分析 主要国家石油勘探成本对比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情况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探明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现状分析 中国勘探开发成本与投资情况分析 主要公司石油天然气勘探进展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发展趋势分析 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发展分析 新地质理论简介 行业勘探新技术 深水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 66第3章: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规制与经验借鉴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合作模式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难点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趋势 主要国家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分析 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卡塔尔 俄罗斯 美国 哈萨克斯坦 委内瑞拉 123第4章: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分析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行业管网建设情况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行业潜在威胁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经营分析 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行业进出口分析 行业收入规模分析 行业产销率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抽油机井成组变频测控技术 分支井技术发展分析 固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分析 深水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 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行业开发趋势分析 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172第5章: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主要领域需求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总体情况分析 石油天然气消费在能源行业地位变化 石油天然气消费变化情况 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分析 中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行业石油需求分析 行业天然气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行业石油需求分析 行业天然气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行业石油需求分析 行业天然气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行业石油需求分析 行业天然气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石油需求分析 行业天然气需求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居民生活消费领域需求分析 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居民天然气需求现状 居民天然气需求预测 199第6章: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战略动向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 英国石油公司(BP)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ROYAL DUTCH/SHELLGROUP) 美国雪佛龙股份有限公司(Chevron Corporation) 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TOTAL) 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现状与策略分析 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现状 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策略 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华今后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 229第7章: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 232第8章: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投资分析 375

已经发行。地火杂志2022年第三期,截止2022年11月22日,已经发行。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Oil & Gas Journal 》 重要的行业刊物。全面报道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内容包括勘探、钻井、生产、炼油、加工与管道运输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代码

东北石油大学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确保东北石油大学2020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规范招生行为,体现“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东北石油大学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东北石油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第三条 学校全称:东北石油大学。英文名称为“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第四条 学校代码:10220。第五条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为黑龙江省教育厅。第六条 办学层次: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以培养全日制普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第七条 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东北石油大学。第八条 办学地点:大庆校区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邮编:163318秦皇岛校区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550号邮编:066044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九条 东北石油大学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校友及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招生工作的有关政策,负责制定学校招生政策,讨论决定学校招生的重大事宜。第十条 东北石油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十一条 东北石油大学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宣传工作组,负责学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第十二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招生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十三条 招生计划编制原则:按照教育部计划编制要求,根据学校历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情况、各学科专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需求情况,兼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人数比率、生源质量及考生需求等因素进行分配和调整。第十四条 有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专业招生人数及录取批次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公布的结果为准,也可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第十五条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校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的使用必须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2020年我校不预留计划。第十六条 2020年我校本科专业按类招生的有: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四个专业)、地质学类(包括地质学、地球化学两个专业)。按本科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入校后再进行专业分流。第十七条 本硕连读实验班实行动态学籍管理,按照《东北石油大学本硕连读实验班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修读资格考核与分流管理。第四章 录取原则第十八条 东北石油大学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教育部“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录取体制的规定。第十九条 东北石油大学根据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第二十条 学校2020年录取工作继续采取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方式进行。第二十一条 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兼顾志愿”的原则录取,不设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按照生源所在地的招生计划以及考生志愿,按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则按下述原则录取:(1)按照单科成绩高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单科成绩顺序的,则按照其规定执行;否则,文史类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按照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的单科顺序)顺序依次录取。(2)若单科成绩顺序相同,则按照考生专业志愿先后顺序录取。第二十二条 对于投档考生,分数未达到所报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一般做退档处理。第二十三条 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年度加分政策,我校按照教育部以及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公室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 工业设计、建筑学、城乡规划三个专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第二十五条 我校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执行。第二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1)获得各省(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组织的专业考试(省统考)合格证书;(2)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3)按照省统考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4)省统考专业测试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5)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和器乐按照省统考专业测试成绩分开排序,分别录取。(6)各省、自治区招生音乐表演(器乐)专业的乐器种类如下:①黑龙江省招生的乐器种类:二胡、阮、柳琴、唢呐、笙、扬琴、琵琶、竹笛、古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古典吉他、打击乐(西洋、民族)、双排键电子琴、手风琴、钢琴。②河南省、河北省招生的乐器种类: 二胡、阮、柳琴、唢呐、笙、扬琴、琵琶、古筝、竹笛、古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萨克斯、打击乐(西洋、民族)、双排键电子琴、手风琴、钢琴。③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招生的乐器种类:二胡、唢呐、笙、阮、柳琴、扬琴、琵琶、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单簧管、双簧管、大管、打击乐(西洋、民族)、双排键电子琴、手风琴、钢琴。④山西省、江西省招生的乐器种类:二胡、唢呐、笙、阮、扬琴、琵琶、古筝、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长笛、双簧管、大管、古典吉他、打击乐(西洋、民族)、双排键电子琴、手风琴、钢琴。第五章 学费标准第二十七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和其它费用。第二十八条 我校根据黑龙江省发改委、黑龙江省财政厅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收取学费。第二十九条 对于按专业类招生的学生,专业分流前先按该专业类所含专业的最低学费标准收取学费,待专业分流后再按所分流专业的学费标准收取学费,并补齐专业分流前的差额。东北石油大学学费标准专业名称学费(元)专业名称学费(元)财务管理4000物联网工程5000测控技术与仪器4500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4000地球化学4000建筑学4000地球物理学3800教育技术学45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000金属材料工程4500电子科学与技术4800勘查技术与工程4500电子信息工程4000旅游管理待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000社会工作400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500石油工程450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4000市场营销4500工程管理4500通信工程4800工程力学4000土木工程4000工商管理45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500工业设计4500信息与计算科学4000国际经济与贸易3500行政管理400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500应用化学4000化学3800应用物理学2800化学工程与工艺4500英语4000环境工程4500油气储运工程4500会计学4500资源勘查工程45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500自动化48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800人力资源管理4000环境设计(艺术类)9000能源化学工程5000音乐表演(艺术类)9000汉语言文学4500舞蹈编导(艺术类)9000车辆工程5500俄语4500公共事业管理5000海洋油气工程5500经济学4500能源与动力工程5000地质学5000数学与应用数学4000安全工程5000应用统计学450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000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000城乡规划500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000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000软件工程:第一、二学年6000元, 第三、四学年14000元。 秦皇岛校区的高职(专科)各专业学费均为6000元/学年·生。注:该表所列数据为2019年学费标准,2020年若黑龙江省相关文件有变化的,按照新的学费标准收取。第六章 奖(助)学金制度第三十条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 “孙越崎”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均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评定。第三十一条 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政策规定,学校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和社会捐助等方式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在校期间免息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入学后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第七章 学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第三十二条 联系方式:大庆校区电话:, 6504671, 6504674;秦皇岛校区电话:;学校网址:;招生信息网网址:;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第八章 附 则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将根据教育部、生源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当年招生政策的调整进行修订。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为准。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东北石油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北石油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5月20日

东北石油大学学校代码是10220,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信息中,东北石油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23010220,默认取后5位10220为学校代码。1、学校代码说明 学校代码在 高考 和 考研 时经常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 考试 院负责编排,东北石油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0220,实际要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研究生 考试是在"研招网"统一报名,并由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录取,学校代码没有重新编排,默认用的就是10220,如有异同,请以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信息为准。2、东北石油大学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东油(NEPU),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 黑龙江 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 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炼制系,孕育于 北京 石油学院,诞生发展于大庆油田,是大庆油田大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学校前身东北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1975年7月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位总裁、副总裁 毕业 于此,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 军校 ”。

东北石油大学论文模板

论文的一般书写格式应有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的基本组成。今天我就要与大家分享的一般论文书写格式相关 范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摘 要: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着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在满足有效披露、成本效益、财务报告体系表内优生的原则下,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以完善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变革报告模式为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表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

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中,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它用于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与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 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4 滞后性十分严重。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 方法 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2 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2].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3 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4 有效披露原则。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5 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竞争劣势等。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三、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总的来说,对报告体系的改革应是一种扬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 企业管理 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地说,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国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其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等间接方式获得。进一步淡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界限,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促使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2 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该模式是以财务报告为内容、资产报告为中心、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已得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3 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财务报告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又称Jenkins报告)为例,福克思公司的表外信息多达16个,其篇幅约占20页,而报表本身则只有4页,从中可以意识到表外信息的地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表外信息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它的意义和披露方法。我国已经加入WTO,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通过旁注、脚注、附表等形式对基本报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便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 说明书 、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3].

4 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事项法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方式将被在网上发布信息取代,使用者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地获取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将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Internet的成功与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报告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1.

[3]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财务与会计2002(4)。

摘要: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许多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大多停留在意识 教育 阶段。出了安全事故自认倒霉。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控制

安全生产 是化工生产的前提。由于化工生产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不当或生产中出现失误,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灼伤等事故,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轻则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造成生产环境的恶化;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毁灭整个工厂。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基础,现代化工就不可能健康正常的发展。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优势,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生产长期、连续、安全地运行。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能力,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化工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

一、常见化工事故的原因分析

化工事故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大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由于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毒性大、易扩散和易燃烧爆炸等特点,因而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在人员稠密的大中城市尤为严重。化工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设备故障。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等,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和设备上的缺陷。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或低压),加上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管、阀、塔、缸的腐损而产生有毒物质冒、跑、滴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工事故的50%左右。

(2)违章操作。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失误,不遵守安全 规章制度 等。化工生产和储运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3)意外因素。这类事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去控制造成事故,和有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翻、爆炸而发生泄漏事故。

(4)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隐患不及时治理消除,人事管理上不严,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和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过失。上述列举的几条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事故既然主要是由人造成的,那么人们就必须设法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二、化工安全事故的控制对策

(一)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许多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大多停留在意识教育阶段,处于讲安全而不是做安全。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这种做法在提高人们重视安全的意识方面,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安全工作要杜绝形式主义,形式管理的思想较多,讲的多,做的少。形式多了不仅耗费我们不必要的精力,而且它具有潜在的麻痹各级人员的危害性,对工作人员起到负面消极的引导,对安全工作极为不利。同时安全管理不同于 其它 管理,它是典型的风险管理,讲求概率的大小,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这里需要杜绝两种极端思想:一种是认为既然安全工作是一种风险,那就是靠运气,不去积极寻求控制方法,出了安全事故自认倒霉,拿这个作为推脱责任的理由;另一种是全部寄托于追求本质安全,想达到绝对安全,不允许小概率事件发生,毕竟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因此,上述两种极端的安全管理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在现有的安全技术水平下,在符合企业现有实际的前提下,积极依靠安全管理 措施 和安全技术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把好设备质量关

随着化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设备设施台帐制度。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大型生产设备、压力容器、储罐、仓库存储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同时要加强隐患治理,加强各类设备设施的检测。每年都要上报立项隐患治理项目,把责任落实到人,制订出隐患治理整改时间进度节点表等,每年春季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每半年进行各类输油软管的测试。

(三)严格安全操作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包括多方面,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生产 经验 的 总结 ,往往是企业通过血的教训换来的,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员工不受伤害的护身法宝。(3)控制“跑、冒、滴、漏”。可燃物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造成泄漏的原因很多,有设备系统缺陷、技术或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原因。(4)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5)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化工安全生产要求稳定、均衡的生产秩序,要求有经验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干部和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出现险情时迅速做出反应,排除危险。

〔四)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实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所有从业人员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因此,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强化对人员的培养。培训的对象主要可分三个层次:管理层、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学习和培训不能以单一的阶段来划分,而是应根据企业建立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各阶段不同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学习和培训内容也应各有侧重。同时,对有关人员实行定期教育制度,要求员工对氨、甲醇、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理化性质、危险性、毒性、化学反应、侵入途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掌握自身防护和急救常识,学会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五)企业安全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中小型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方能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达不到条件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到期末整改或无整改条件的企业报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通过安全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如明确企业必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编制安全管理台帐、落实设计部门及有资质的安装单位、推介正规设备等,促使企业及时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以便合法经营。

(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减少责任事故

明确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防止因为管理松懈,“三违”等造成事故。随着化工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责任的落实,管理环节严谨、顺畅,基本可以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化工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各种事故隐患,开出整改 通知书 ,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在安监部门监督整改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复查,形成闭环管理,防止出现脱节。狠抓整改落实工作,对整改不及时企业加大监督,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一旦发生事故,将从严追究有关责任。另外,还要重视日常检查,提高安全生产事故预见性和应急处置能力。日常检查是发现危险因素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内部要重视加强日常检查,这不仅仅包括设备的检查,也要求对安全管理人员纪律的检查。及时找出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并及时追踪复查。同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反馈和改进,以减少发生事故时的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

结束语

总尔言之,化工企业生产要牢记“安全为天、安全出速度、安全出效益、保不住安全就没有一切”这一宗旨,严格监控重大化工危险源,从而确保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R]/最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标准实施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维系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化工劳动保护,2001(2).

都是在最后一学期的3月份和4月份上交。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上交的时间基本都是在研究生毕业答辩前,也就是在第六学期的3月份或者说4月份上交。上交过后原则上是不能够进行更改的,要按照论文的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通过之后就能够拿到毕业证书。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质量直接影响仓储物理管理论文的质量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仓储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曾永长.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路径优化[D].重庆:重庆大学,.

[2]杨雪.考虑换装时间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3]荣朝和,魏际刚,胡斌.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形成机理与组织协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魏际刚,荣朝和.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的协调(上)[J].集装箱化,2000,(2):p21-24.

[5]赵颖.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仿真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6]佟璐,聂磊,付慧伶.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 方法 研究[J].技术与方法,2010,(212):p57-60.

[7]贺国先.集装箱公铁联运的费用加权最短路计算机算法[J].铁道学报,2006,28(1):pll7-120.

[8]魏航,李军,刘赢子.一种求解时变网络下多式联运最短路的算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4,14 ⑷:p56-63.

[9]邹雪丁,赵宁.王转.混合运输方式问题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07,3(4):p56-63.

[10]雷定猷,游伟,张英贵,皮志东.长人货物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J].交通工程运输学报,2014,14(1): p76-83.

[11]朱晓宁.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12]袁加林.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及其经济动因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13]张戎,闫攀宇.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港口,2006,8:p25-27.

[14]王金华.基于运输合理化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15]李愈.赵军.吴刚.陈佳琪.带有固定运费的多式联运方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47(5): p881-887.

[1]克里斯托夫·H 洛夫洛克。服务营销(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詹姆斯·A 菲茨西蒙斯等着。服务管理:运营、战略和信息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PeterT. Ittig. Planning Service Capacity When Demand Is Sensitive to Delay [J]. Decision Sciences,1994,Volume 25 Number 4: 541-559

[4]SergueiNetessine. Flexible service capacity: optimal investment and the impact of demand correlation[J]. Operations Research, 2002(50):375-388

[5]Kevin,Taaffe,Joseph Geunes, etc. Supply capacity acquisition and allocation with uncertain customer demand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 263-273

[6]牟歌。随机需求下存在单项替代的服务能力决策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7]马简。服务预订下的定价与能力决策[D].西南 财经 大学,2011

[8]申文,马士华,陈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J].中国物流与釆购,2006(22):72-73

[9]高志军,刘伟,王岳峰。基于物流能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3(6):17~20

[10]朱卫平,刘伟,高志军。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6):27-32

[11]马士华,陈铁巍。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744-750

[12]刘小群,游新兆,孙建中。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02):123-127

[13]林昶,黄庆,卜样智。第三方仓储能力配置与分配的收益优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6):321-325

[1]王禹博.ZYLH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税务筹划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王俐.石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招评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3]龚国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王红.胜利石油管理局资金集中管理优化方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

[5]时甜甜.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

[6]__东.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7]龚国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8]吕哲海.境内外一体化下的石油工程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猜你喜欢:

1. 电子商务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2. 仓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采购与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4. 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5. 2017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东北石油大学论文格式

一 题名、作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中文题名(用三号宋体字)(2)作者名称(用四号楷体字)(3)作者年级、专业(用四号楷体字)(4)中文摘要(用五号楷体字)l摘要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一篇完整的短文,应使读者不阅读文献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内容须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着重反映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作者特别强调的结论。内容应具体,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均是不具体的表现。l字数限定为100-300字,不宜过短或过长。l语气用第三人称。不要出现“我们”、“本文”等字样。 l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5)中文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字)l每篇文章选择3~8个关键词。l不应出现无检索意义的关键词,如“研究”、“论文”、“概述”、“展望”等。(6)英文题名(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l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7)英文作者名(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l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Wang Guoli,Zhuge Hua(诸葛华)。(8)英文年级专业(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l格式同中文。(9)英文摘要(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l与中文摘要对应。(10)英文关键词(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l与中文关键词对应。l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二 正文l字数一般在5000以上,用A4纸双面打印。各级标题退两格,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以下标题用五号宋体加粗,正文用五号宋体字。l文中小标题应尽量简短、明确。l图、表分别顺序编号,且均要有图(表)名(用五号楷体字);非自创的图表要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如引自外文文献,应将内容翻成中文。l对正文内容需作注释说明的,可使用脚注。脚注序号(每页独立排序)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三 参考文献l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文中引用和标注过的。l一般至少要参考一篇外文文献。l参考文献与注释(脚注)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和利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脚注)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在文中标于句末标点符号之前。 l各类文献著录格式见表1。l印刷型文献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l英文参考文献著录时应注意:作者姓著录全称,名只保留第一个字母;析出文献标题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单词全部小写(专有名词如Internet除外);专著和连续出版物名称除冠词、连词、介词外,词首字母大写。l如重复引用同一文献,第一次引用需完整著录各个项目,以后引用标明“同×,本次引用页码”即可。l内部文件、尚未发表的稿件、私人通信等读者无法查证的文献不要列入参考文献。 表1 各类文献著录格式文献类型著录项目格式著录实例专著主要责任者.其他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 昂温 G,昂温 P S. 陈生铮,译. 外国出版史.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12-15[2]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s,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25-26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 见: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1] 程根伟. 1998年长江洪水的起因. 见:许厚泽,赵其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32-36[2]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In: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 页码[1]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 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2] Caplan P. 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 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1993, 4(2):61-66会议录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见:会议录主要责任者. 会议录题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 页码[1] 郑忠臣.乙腈萃取丁二烯溶剂杂质排除措施. 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合成橡胶技术开发中心.全国合成橡胶行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吉林,1986:36-39学位论文主要责任者. 学位论文题名[学位论文说明].所在学校地点. 学位授予学校,学位授予时间:页码[1] 李德英. 锅炉供暖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BHSFDES)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5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杨玉圣.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中华读书报,1996-10-09(2)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查阅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1998-08-16. [1998-10-04] pub/ [2] Hopkinson A. UNIMARC and metadata: Dublin Core. [1999-12-08]. 这个是我们学校的,希望对你有用啦。。。。。

有统计源核心,北大核心,以及SCI、SSCI、EI等期刊目录,望采纳东北石油大学核心期刊文章认定办法国家级论文: 1、凡被SCI、SSCI、EI、ISTP四大国际检索所及CSSCI收录的中外文文章(以中国科技信息所年度检索报告和学校的学术通讯为依 据)。 2、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指国外出版发行的外文版学术期刊)。 3、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1500字以上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4、在《新华社内参》发表的15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5、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6、在统计源期刊目录中由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统计源期刊目录指由校科协提供的最新版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7、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带*号的且由国家一级学会(协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8、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最新版本)中所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9、在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 10、在上述已经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的外文版上发表的外文文章。 附件: 1、全国56所研究生院名单 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3、中国科协全国性一级学会名单 4、中文期刊带*目录

论文的一般书写格式应有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的基本组成。今天我就要与大家分享的一般论文书写格式相关 范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摘 要: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着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在满足有效披露、成本效益、财务报告体系表内优生的原则下,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以完善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变革报告模式为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表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

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中,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它用于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与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 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4 滞后性十分严重。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 方法 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2 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2].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3 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4 有效披露原则。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5 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竞争劣势等。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三、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总的来说,对报告体系的改革应是一种扬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 企业管理 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服务,具体地说,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国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其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等间接方式获得。进一步淡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界限,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促使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2 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单层报告模式,该模式是以财务报告为内容、资产报告为中心、财务报表为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资产使用、已得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在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对于非核心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3 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表外信息(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整个财务报告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发达国家,表外信息的长度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长度,表外信息构成财务报告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又称Jenkins报告)为例,福克思公司的表外信息多达16个,其篇幅约占20页,而报表本身则只有4页,从中可以意识到表外信息的地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表外信息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它的意义和披露方法。我国已经加入WTO,要求会计改革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表外信息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通过旁注、脚注、附表等形式对基本报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便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 说明书 、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3].

4 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迫使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事项法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方式将被在网上发布信息取代,使用者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地获取并处理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也将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完善及其与Internet的成功与合理的对接,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财务报告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1.

[3]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财务与会计2002(4)。

摘要: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许多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大多停留在意识 教育 阶段。出了安全事故自认倒霉。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控制

安全生产 是化工生产的前提。由于化工生产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不当或生产中出现失误,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灼伤等事故,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轻则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造成生产环境的恶化;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毁灭整个工厂。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基础,现代化工就不可能健康正常的发展。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优势,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生产长期、连续、安全地运行。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能力,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化工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

一、常见化工事故的原因分析

化工事故是指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大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由于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毒性大、易扩散和易燃烧爆炸等特点,因而极易造成事故地域大面积污染和大量人员伤亡,在人员稠密的大中城市尤为严重。化工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设备故障。设计上的不足,例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等,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和设备上的缺陷。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或低压),加上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管、阀、塔、缸的腐损而产生有毒物质冒、跑、滴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工事故的50%左右。

(2)违章操作。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失误,不遵守安全 规章制度 等。化工生产和储运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3)意外因素。这类事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去控制造成事故,和有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翻、爆炸而发生泄漏事故。

(4)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隐患不及时治理消除,人事管理上不严,工人缺乏培训和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和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过失。上述列举的几条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事故既然主要是由人造成的,那么人们就必须设法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二、化工安全事故的控制对策

(一)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许多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大多停留在意识教育阶段,处于讲安全而不是做安全。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这种做法在提高人们重视安全的意识方面,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安全工作要杜绝形式主义,形式管理的思想较多,讲的多,做的少。形式多了不仅耗费我们不必要的精力,而且它具有潜在的麻痹各级人员的危害性,对工作人员起到负面消极的引导,对安全工作极为不利。同时安全管理不同于 其它 管理,它是典型的风险管理,讲求概率的大小,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这里需要杜绝两种极端思想:一种是认为既然安全工作是一种风险,那就是靠运气,不去积极寻求控制方法,出了安全事故自认倒霉,拿这个作为推脱责任的理由;另一种是全部寄托于追求本质安全,想达到绝对安全,不允许小概率事件发生,毕竟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因此,上述两种极端的安全管理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在现有的安全技术水平下,在符合企业现有实际的前提下,积极依靠安全管理 措施 和安全技术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把好设备质量关

随着化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设备设施台帐制度。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大型生产设备、压力容器、储罐、仓库存储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同时要加强隐患治理,加强各类设备设施的检测。每年都要上报立项隐患治理项目,把责任落实到人,制订出隐患治理整改时间进度节点表等,每年春季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每半年进行各类输油软管的测试。

(三)严格安全操作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包括多方面,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生产 经验 的 总结 ,往往是企业通过血的教训换来的,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员工不受伤害的护身法宝。(3)控制“跑、冒、滴、漏”。可燃物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造成泄漏的原因很多,有设备系统缺陷、技术或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原因。(4)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5)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化工安全生产要求稳定、均衡的生产秩序,要求有经验丰富的一线生产管理干部和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在出现险情时迅速做出反应,排除危险。

〔四)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实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所有从业人员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因此,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强化对人员的培养。培训的对象主要可分三个层次:管理层、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学习和培训不能以单一的阶段来划分,而是应根据企业建立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各阶段不同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学习和培训内容也应各有侧重。同时,对有关人员实行定期教育制度,要求员工对氨、甲醇、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理化性质、危险性、毒性、化学反应、侵入途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掌握自身防护和急救常识,学会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五)企业安全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中小型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方能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达不到条件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到期末整改或无整改条件的企业报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通过安全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如明确企业必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企业编制安全管理台帐、落实设计部门及有资质的安装单位、推介正规设备等,促使企业及时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以便合法经营。

(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减少责任事故

明确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防止因为管理松懈,“三违”等造成事故。随着化工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责任的落实,管理环节严谨、顺畅,基本可以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化工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各种事故隐患,开出整改 通知书 ,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在安监部门监督整改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复查,形成闭环管理,防止出现脱节。狠抓整改落实工作,对整改不及时企业加大监督,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一旦发生事故,将从严追究有关责任。另外,还要重视日常检查,提高安全生产事故预见性和应急处置能力。日常检查是发现危险因素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内部要重视加强日常检查,这不仅仅包括设备的检查,也要求对安全管理人员纪律的检查。及时找出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并及时追踪复查。同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反馈和改进,以减少发生事故时的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

结束语

总尔言之,化工企业生产要牢记“安全为天、安全出速度、安全出效益、保不住安全就没有一切”这一宗旨,严格监控重大化工危险源,从而确保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R]/最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工作标准实施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维系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化工劳动保护,2001(2).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锻炼过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表现。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编辑学者化”是当今学术编辑发展的趋势,编辑身份加上学者身份是学术编辑工作创新性和学术性的内在要求。编辑劳动是建立在作者劳动之上的,作者是学术的真正引领者,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应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依靠作者去实现引领学术。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引领;学术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编辑的身份转型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学术编辑的“将军梦”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 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三、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1]马光.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60):115-120

[2]吴承学. 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N]. 光明日报,2009-06-22.

[3]金龙,克元. 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劳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3):79-80

[4]傅建祥. 对编辑形象的再认识[J]. 石油大学学报,2000(2):94-96

[5]刘杲. 我们是中国编辑[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 高校学报学[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 孙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 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9]许纪霖.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10]翟正荪. 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 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 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 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 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 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 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 编辑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玉圣. 学术编辑的道义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02-16.

[1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 中州学刊,2008(5):28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