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目录

发布时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目录

鄂东文史研究、教育论坛、文艺研究、苏轼研究、数学研究、科学技术、教学研究、科技编辑。

(1)一类负系数函数族的Hadaman乘积性质 李小飞(4)微积分学L’Hospital法则的推广研究 成连连 郭红梅(7)对流扩散方程GLxF格式数值解振荡可控性的又一证法 沈柳平 杨继昌(75)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郑定山(77)第四届全国革命老区高校联席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无

期刊编号: HGXB期刊名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汉语拼音: HUANGG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创办日期: 1981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编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刊社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新港二路146号编辑部通信地址: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 438000国内统一刊号: CN42-1275/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3-8078发行范围: 国内外发行国内定价: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稿费

关于军训的,,或者旅游类啊,国庆节快到了,,提供些近的经济的旅游胜地

“文学艺术研究”、“鄂东文史研究”、“数学专题研究”的文章比较受欢迎,这几个栏目是该刊的精品栏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版学术理论期刊。1981年3月创刊,1989年7月公开发行。《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WI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是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1、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电话或E-mail)、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籍贯、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及学术研究方向。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置文章标题下方,其余项目置首页地脚。2、正文前要有“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摘要为200字左右,以客观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主,无需评注、评价或解释;关键词3~8个,是反映论文及主题的关键性的词或词组;文章分类号请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分类方式选定。从标题至关键词均须作英文翻译,译文附文后。3、属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应注明论文的基金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式:(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序号]著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文献Z)(2)期刊文章[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的著者.篇名[A].原文献著者.原文献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注释是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圆圈标准①、②,解说文字置于文末。6、本刊对来稿有删改之权责。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编辑部将作适当处理。7、本刊人文科学版设有“鄂东文史研究”、“苏轼研究”、“文艺研究”、“教育论坛”,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研究”等重点栏目。

百度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关于军训的,,或者旅游类啊,国庆节快到了,,提供些近的经济的旅游胜地

鄂东文史研究、教育论坛、文艺研究、苏轼研究、数学研究、科学技术、教学研究、科技编辑。

1、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电话或E-mail)、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籍贯、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及学术研究方向。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置文章标题下方,其余项目置首页地脚。2、正文前要有“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摘要为200字左右,以客观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主,无需评注、评价或解释;关键词3~8个,是反映论文及主题的关键性的词或词组;文章分类号请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分类方式选定。从标题至关键词均须作英文翻译,译文附文后。3、属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应注明论文的基金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式:(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序号]著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文献Z)(2)期刊文章[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的著者.篇名[A].原文献著者.原文献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注释是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圆圈标准①、②,解说文字置于文末。6、本刊对来稿有删改之权责。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编辑部将作适当处理。7、本刊人文科学版设有“鄂东文史研究”、“苏轼研究”、“文艺研究”、“教育论坛”,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研究”等重点栏目。

东坡副刊,每期必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文学艺术研究”、“鄂东文史研究”、“数学专题研究”的文章比较受欢迎,这几个栏目是该刊的精品栏目。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标题1、小二号字居中)作者姓名(黑体五号字居中)作者单位( 学校 所在系名 城市 邮编)(宋体五号字居中)摘要(Abstract黑体五号):本文介绍了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以及学术交流会议上通用论文规范格式,初学者可按照本文所提供格式撰写论文。(楷体五号字)关键词(Key words黑体五号):学术论文;规范格式;写作要求(楷体五号字)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黑体五号):;G558(楷体五号字)0 引言(Introduction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1题名(Title,Topic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1.1主标题(Quot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论文的主标题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1.1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三级标题宋体五号)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不等式的应用”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贝塞耳不等式的应用”,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中值定理在证明一类不等式中的应用”这样的论文题目不准确,题名中值定理是哪一个?,令人费解,何类不等式?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微分中值定理,何类不等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运用微分中值定理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巧用微分中值定理”。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才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1.1.2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人、畜、机动力的组合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是主标题“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若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1.2副标题(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主标题)一类几何曲线特性--(副标题)用数学软件模拟几何曲线的滑移特性。2 摘要(Abstract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用夸张,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3关键词(Key words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例如:主题词之一“微积分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而是微积分的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最值”(其规范的主题词可是“最大值”)。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4正文格式(Main body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论文正文宽为18cm,高为23cm。可将页面设置A4即21cm×,页边距:上、下、左、右。国际期刊排版一般采用双栏,国内普通期刊一栏即可。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②解决方法/主要结果定理/结果比较与分析。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问题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主要结果论证”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没有论证结果的论文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5参考文献说明(Reference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可按照如下标准书写。参考文献 (黑体五号居中)[连续出版物] 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终止页码.[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集] 作者. 文题[A]. 编者. 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终止页码.[专利] 申请者. 专利名[P]. 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在线文献] 作者. 文题[EB/OL]. http://…, 日期.示例如:[1]彭锦, 刘宝碇. 不确定理论的公理化体系[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4(2):1-10.[2]Liu B.,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ncertain Programming[M], 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2002.作者简介(黑体小五号字): 该部分对论文的主要作者进行介绍,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民族,何时何地获得什么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工作单位及主要研究领域,论文发表情况,学术职务等。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类型:专著 [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 [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版学术理论期刊。1981年3月创刊,1989年7月公开发行。《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WI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是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东坡副刊,每期必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稿费多少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正确的农村教育观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地使农村教育得到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育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0-002

《南方周末》曾发表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信中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提到了极至。人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一个有着5000年农业文明史的中国,在21世纪的农村处于“苦”、“穷”、“险”的境地?有学者提出五个“弱质性”――产业的天然弱质性、生产资料的弱质性、劳动主体的弱质性、农业组织上的弱质性、社会政策造成农村社会整体的弱质性。我觉得在现在的现实条件下,劳动主体的弱质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劳动主体的素质高低,直指农村教育。

一、发展农村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农村教育的规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据2003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万人,比德国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还多;25岁至64岁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也仅为年,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文盲人数3/4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仅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重情况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水平的人口比例为20∶9∶1,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比为4∶3∶1,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1,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1。虽然这十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投入,但实际上我国农村劳动人员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十分低下,这制约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村经济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指出: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报告中的资料显示,虽然“扫盲”多年,效果世人瞩目,但我国文盲人口仍然数量巨大,2000年我国有15岁以上文盲8700万人,2011年3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全世界文盲率最高的十个国家中,中国的成人文盲数位列第八,这十个国家的成人文盲总数约占全世界文盲总数的72%。

当今世界竞争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过去人们常提“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的问题”,“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现代化要经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其内在动力是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并非是使农村人将户籍变成城镇人,而是实现“小农生产者――文明人――现代人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蓝皮书》曾指出:“仅靠行政命令和说服教育来对农民的行为进行控制还有效果,但是已经很难了。”“一代新型农村精英已经出现,保护他们,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教育他们,也是保护农村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使他们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掌握市场经济知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社会得以进步。要实现这些愿望,唯有加强我国农村教育力度,同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农村教育的教育质量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兴办农村教育事业的质量,它以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为指标。二是指一定的农村学校在一定的时间使一定数量的学生达到的质量规格,它以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能力素质的总体水平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为指标。今天,农村人口仍然占国民的60%以上,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二、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首先,教师队伍的数量得不到保证。优秀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或者去了留不住,农村教师大量由农村向城镇和城市流动,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其次,很多农村老师缺少再学习的机会,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教学水平又不高,有的教师年纪偏大,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落后,还停留在“听、写、读、背、考”的传统形式,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农村教育也面临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仍然是初中乃至高中教育的普遍现象,这和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是格格不入的。

2.教师培训的机会缺乏

由于经费和编制的紧张,甚至有的农村教师一人要教几门功课,所以几乎没有时间和经费进行业务培训,加上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落后,图书资源匮乏,这都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再学习和再提高。

3.学校和家庭教育相脱离

教育是双向的,既需要学校管理,也需要家庭管理。从调查的结果看,农村家庭没能对学生的教育起多大的作用。其原因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他们平时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祖父母辈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了。二是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基本上没有能力对孩子所学课程进行专业的指导。所以,稍微富裕的家庭,只好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就读,这也是农村学校得不到发展甚至萎缩的原因。

三、改善农村教育的措施

1.农村干部队伍知识化

曾经有学者直指农村“穷的根本原因抑或本质是干部队伍中的知识贫困”,因此加强农村干部的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以及相应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 2.观念的改变

“让农民自我觉醒,走向知识,亲爱文明”,责无旁贷地属于教育的使命。当然这个观念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首当其冲的比如婚育观念,虽然这几年农村人口的思想日渐开放,但很多农村家庭仍是重男轻女,由此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还有一个倾向,同很多城市家庭一样,农村家庭更愿意让小孩读理工科而不是社科类科目。曾经有位大伯振振有词的解释因为理工科更实用。这个实用性固然与农村的实际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大多希望孩子学成之后能马上用于致富,就这点来说他们比城市家庭更讲究实用。但我觉得人文思想对于农民改变现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3.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校舍简陋,还经常搬家;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哑哑……”这首由二十多个农民工子女在2007年春节晚会上朗诵的《心里话》,曾让无数人落泪。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来增加投入,既包括改善硬件设施(校舍、教学器材等等),同时也应该包括软件设施,后者最直接体现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问题上。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可以刺激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未来人才的培养事业上。改善农村办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发动社会的慈善捐款,政策也应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定额、定时、定量地划拨给学校教育经费,避免教育经费的截留现象,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稳定和可靠。要注重改造农村学校的危房,购置必需的图书资料和教育仪器设备,提高村办小学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农村教育改革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淳朴可爱,可塑性很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责任感,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发展农村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和悉心帮助。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改变以往的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真才实学、一技之长对他们今后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我们不仅要让农村孩子上学,还要让他们上好学、爱上学,不因他们的家庭条件困难而辍学,也不因教学质量而耽误孩子一生的前途,这是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固然是提高农村未来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教育产业在农村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大量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最近我到某地农村帮助培训家政服务员,深深体会到文盲对农村劳动者的影响。因此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成人教育。

5.加强农村师资建设

建设一支合格的农村师资队伍,必须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保证农村教师数量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教师的质量。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地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吸引那些思想先进、吃苦耐劳、有志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这些教师具有合格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在理想的职业前景驱动下,才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将农村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实施范畴中,这是从根本上促进农村人口与农村社会摆脱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这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03年6月份一篇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报道的题目。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只有农村发展了,才有全国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的小康才有全国的小康。农村人才的培养对农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农村的未来,乃至决定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14日

[2]陈晶晶.我国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丰建霞,李金奇.农村教育问题与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实施,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快来看看吧!

[1] 张炬. 北宋书论与画论比较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2] 薛富兴. 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 文艺研究. 2001(03)

[3] 肖鹰. 青春偶像与当代文化[J]. 艺术广角. 2001(06)

[4] 时宏宇. 王尔德唯美主义的现代阐释[J]. 齐鲁艺苑. 2003(01)

[5] 余颖. Agora--广场精神的复兴[J]. 规划师. 2002(11)

[6] 秦军荣.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7] 张宁. 文化主义与意识形态幻象[D]. 武汉大学 2011

[8] 顾 萍. 浅谈对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自律与他律的理解[J]. 皖西学院学报. 2002(03)

[9] 周小仪. “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 外国文学. 2002(02)

[10] 陈刚. 阿多诺对当代美学的意义[J]. 文艺研究. 2001(05)

[11] 伽茨,金经言. 关于自律美学的若干批判性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1(02)

[12] 李胜清. 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3] 程小牧. 自律与形式:看待现代主义的一种角度[J]. 江海学刊. 2002(01)

[14] 李俊. 艺术本质论:走出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15] 许敏玉. 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16] 冯丽荣. 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美学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17] 刘泰然. 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8] 黄怀璞. 关于审美问题的非艺术性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19] 陶东风. 流行文化呼唤新的研究范式──兼谈艺术的自主性问题[J]. 文艺研究. 2001(05)

[1] 赵雅妮,刘海. 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1)

[2] 卫华. 波希米亚运动与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理路[J]. 求索. 2010(05)

[3] 刘海. 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J]. 文艺争鸣. 2011(17)

[4] 刘海. 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J]. 人文地理. 2011(03)

[5] 徐岱. 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 东疆学刊. 2006(03)

[6] 陈剑澜. 从感性学到审美乌托邦--现代美学早期的一段问题史[J].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6)

[7] 刘海. 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J]. 长江学术. 2010(04)

[8] 杜吉刚. 文学艺术自律--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9] 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 艺术自律或者艺术品的尊严[J]. 东方丛刊. 2007(04)

[10] 杜吉刚. 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1] 乔国强. 文学史:一种没有走出虚构的叙事文本[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8)

[12] 胡亚敏. 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J]. 文艺研究. 2006(11)

[13] 刘思聪. 回到生活的艺术--简述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J]. 文艺评论. 2006(05)

[14] 刘嵘. 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J]. 艺术百家. 2006(05)

[15]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J]. 当代作家评论. 2006(05)

[16] 周朔. 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J]. 东岳论丛. 2006(04)

[17] 王泽庆. 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4)

[18] 刘海. 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19] 李彤. 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7(02)

[20] 刘海. 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 兰州学刊. 2010(03)

[21] 刘海. 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J]. 电影评介. 2010(01)

[22] 冯黎明.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场现代性焦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1] 陈文红. 在“艺术”之外思考艺术[J]. 文艺研究. 2005(01)

[2] 张相轮. 当代审美文化发生发展的`自律和他律[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4)

[3] 陶巧丽. 在先锋与自律的艺术之间[J]. 艺术界. 2006(02)

[4] 沈语冰. 现代艺术研究中的范畴性区分:现代主义、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J]. 艺术百家. 2006(04)

[5] 施立峻. 艺术自律性与当代中国语境--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美学的艺术自律性原则理论出发[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 宋世明. “为艺术而艺术”:一场审美现代性的扩容运动[J]. 求是学刊. 2006(03)

[7] 吕景芳. 自律与他律--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6(01)

[8] XU Fa-chao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认识、游戏与想象--对文学功利性问题的思考[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04)

[9] 郑国庆. 艺术自律与先锋派,及介入[J]. 读书. 2003(10)

[10] 聂运伟. 商品化时代的文艺自律[J]. 文艺研究. 2003(05)

[11] 沈语冰. 哲学对艺术的剥夺: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观(上)[J]. 世界美术. 2003(03)

[12] 邓艺梅. 关于近代西方“艺术的自律”概念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2)

[13] 陈明. 对构建和规范艺术形态范畴的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14] 涂蓉蓉. 关于观念性绘画发展的思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5] 詹艾斌. 论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艺术的辩护[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16] 凌海衡. 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7] 杜吉刚. 西方诗学中的文学符号自律观念及其人学本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18] 李健,翁再红. 论合理化进程中的艺术自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01)

[19] 刘万勇. 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凸显,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文章通过探讨研究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自身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增强研究生就业问题实效性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 就业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得就业市场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增加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二是学校培养研究生的各种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企业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三是研究生自身在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职业能力不强、创新实践能力弱、团结协作能力缺乏、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心态失衡等问题。因此,充分分析当前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培养,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方面,就业市场的变化对研究生就业带来冲击

近几年,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双重压力。在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背景下,研究生稀缺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以往研究生需求量较大的高校、事业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刚性需求减少,高学历人才的井喷使得就业集中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才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压力大,应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基本要求逐年增高;同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选择时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注重综合素质,更倾向于付出成本较低且可塑性较强的本科生,这种市场经济的导向以及供需结构的影响,是研究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另外,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也约束了研究生就业的正常发展。

(二)学校方面,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1.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础课程比重过大,重视知识学习,轻视社会实践,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节。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就业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岗位需要,所以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在就业后的适应期、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及素养方面仍显不足。

2.缺乏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在增强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学习专业知识,重视知识的体验,却忽略了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而现实却是,某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或经短期培训就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另外,研究生实践方面的缺乏还和我国近时期的教育相关制度有关。我们的研究生在培养方面还止步于初期重视专业性知识的储备,而忽视了在实践方面的锻炼与培养;重视应试方面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最终致使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

3.职业规划教育薄弱,缺乏职业生涯指导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规划问题,我国起步较晚,一方面,由于初期人才需求较大,很少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人才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大学生的就业教育问题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对于研究生教育这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校方还是研究生本身,对求职能力的培养都未曾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多存在盲目投递简历或面试过程捉襟见肘的现象,很难实现理性或有计划的应聘。

4.欠缺创新,学习力不足

在当今社会中的学习力事实上就是一种适应力,那就是适应用人单位的文化,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适应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强调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目前还是被动的教育,研究生不能自发学习和主动参与,所以就造成了研究生毕业离校后不能马上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学习力不足。此外,大多数研究生缺乏创新,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思想,这就是我国近时期研究生所缺乏的重要部分。

(三)研究生自身方面,就业观念偏颇,心理调适能力低下

在研究生是精英教育的思想和心态影响下,研究生自身的定位不准,对外部就业环境了解甚少,研究生认为毕业后就应该从事高知识、高经济回报、高社会地位的“三高职业”。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此时研究生还是不能转变就业心理,在读期间的优越感远多于危机感,不在个人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就业能力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心要求“三高职业”,而非积极主动地寻找、获得就业岗位,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就业机会,造成就业心态失衡。

二、缓解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为了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政府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对就业市场进行总体性的调整,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及个人应共同努力,健全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政策的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吸纳研究生人才。首先,应以制度政策为切入点,完善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制定相关制度政策,使就业服务、创业扶持政策系统化,大力推动学校进行研究生就业教育改革,促进政策落地。其次,下拨资金,为学校加强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提供物质支持,更方便学校开展各项培训和教育活动。政府还应作为企业和学校沟通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学校寻求最佳的连接方式,不但为本地区企业的发展谋求更高质量的人才,而且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方面

1.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既是研究生的授业恩师,又是思想的引路人。大部分研究生在即将毕业步入社会时,未免会出现焦虑,缺乏就业信心和方向感。所以,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应责无旁贷,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和基本状况,从中及时发现问题,细致分析,把握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能力范围,耐心指导,初步设定学生的职业定位,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从而指引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中。此外,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自身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各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培养,如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等。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当今很多专科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本科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能力。本科生的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而非实践,而研究生的学习内容是对某方面理论的深化了解,使得知识在纵向得以延伸,也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要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在纵向深化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应横向扩大知识面,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水平。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研究生职业素质的基础,学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辅导,应建立并完善指导体系,从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合理的期望出发,根据现有条件,合理规划布局职业生涯,确定职业定位,指导并解决学生出现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适应与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最终实现就业目标。强化学生对国家形势和各项政策的了解,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还应大力开展研究生的岗前培训、就业知识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测评、考试面试辅导等活动,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现自身实力。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要形成机制,利用创新创业带动研究生就业。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优惠政策在创业资金设立、创业场地支持、创业项目对接等环节上有新进展。充分依托高校科技园等平台,巩固和扩展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力求在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全面提高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从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见习和创业活动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有志向创业的研究生提供支持。

(三)研究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实现较好的就业,决定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身素质。研究生除了加强对自己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做到不但在学术方面表现突出,而且知识储备丰富,还应通过团体训练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各项基本就业竞争力,如应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交能力、承受压力能力、抗挫折能力、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此外,要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后,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充分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已学知识的深化。除了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其他各项能力的提高,如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同时,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丰富就业实习经验,学习并提高求职面试等应聘技巧,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应该能够充分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了解社会人才缺口和岗位需要,避免在职业选择和定位上的盲目性。在就业前应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评价,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知,多从长期考虑,减少就业过程中的从众心态,将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应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拓宽自己的可选择区域,完善自身的就业价值观,不应只把眼光局限于大城市,应意识到农村、中小城市同样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困难的就业环境中把握住有限的就业机会。

3.合理规划好职业生涯

研究生在刚刚入学时,就应该参考与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各种测评工具,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观、性格等有个初步的判断,对自己要有明确认识,对将来面对社会、选择职业等外部信息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意向与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根据明确的发展计划有目的性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发展自我,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完善自我,全力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能力。

4.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或其他一般的创业者来说,这一群体接受过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文化水平、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均较高,所以其创业的成功几率也很高。因此,作为高素质群体中的一员,硕士研究生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每个硕士研究生都应抛弃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应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并不仅仅是求职者,还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综上所述,我国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就业问题,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持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依然,等. 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研究生就业的有效途径[J]. 北京教育:高教,2015(2).

[2]杨杰文. 从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谈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

[3]王烁,等. 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刍议[J]. 理论界,2011(2):205-206.

[4]郑岩. 加强就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N]. 光明日报,2014-08-21(15).

[5]刘艳辉. 教育过度与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 教育评论,2010(1).

[6]谢隆艳. 试论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 考试周刊,2013(98).

[7]董润芸,刘蕙明. 地方高校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提升途径[J]. 前沿,2014(Z9).

[8]裴丽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文教资料,2012(16).

[9]牟艳娟,谷正杰,郭晶晶.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10]李丽. 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 知识经济,2014(5).

[11]刘旺. 市场视野中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缺失及对策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2).

[12]谢赟慧. 研究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3]董平. 影响研究生就业的环境因素研究[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4).

[14]刘振东. 研究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J]. 教育与职业,2006(5).

[15]曾婕,等. 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16]牟艳娟,等. 增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1(12).

[17]芮茜,等.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浅析[J]. 才智,2012(1).

[18]宋建. 研究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研究生,2012(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