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金融危机启示文献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

金融危机启示文献综述论文

浅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撰写金融案例研究报告的一点体会 金融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写作体例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有的甚至把金融案例与金融案件混为一谈。究竟什么是金融案例研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和准确的定位。我个人理解,所谓金融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是在说明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分析这一事件(案例)反映的理论或政策现象及问题,从中发现规律或一致性的东西,从而预测经济或金融走向。换句话说就是从一个小的出发点得出有共性的结论,即所谓一叶知秋。个案研究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可辩驳性。个案研究来自事实和对事实的归纳提炼,这是一切想象的克星,也是一切政策安排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理论界少数人“空口说白话”与“想当然”的治学风气。案例研究是基层声音进入理论层面和决策层面的一条捷径。下面我将本人对金融案例写作的体会和感受介绍给大家。 一、要有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准备。个案研究要准确把握现象背后的理论内核,以完善的逻辑证明作者的基本观点,首先要找准其适用的理论框架。对基层的同志来讲,熟悉实践而困惑于理论,往往感到理论不足。要求抓住案例的实质,并籍此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是一大难题。这就有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要做到灵活自如地用规范的理论诠释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必须刻苦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等经济金融学原理,需要不断创新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理论因子,有了合适的理论框架,这与修理工人找到了对口扳子才能拧下螺丝是同样的道理。 二、要注重技术规范。案例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政策评价类,现象陈述类,前瞻模拟类,不论是哪类形式的案例研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 1.要遵循案例写作的基本格式。案例研究的标题按国际惯例用冒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相当于正标题,后半部分相当于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和具体化。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交代。一般引言部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范围;(2)调查对象;(3)简单结论。引言可在最先写就,也可以完稿后再从正文中提炼。第二部分就是案例剖析,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证部分要不厌其详,细细解剖所掌握的信息。最后一部分为结论。结论部分力求干净利索,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要做到观点鲜明。 2.要把握案例写作的技巧。要运作一个大型课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不断改进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首先,理顺逻辑关系。观点要集中,分析要有条理,要占领制高点看问题,思路宏观,落笔微观,高屋建瓴。案例写作一般按以下顺序展开:接触素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政策建议。通篇文章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二,全面而规范地剖析案例。有了理论框架,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解数学难题的公式。理论框架同公式一样都是规范性的东西,它有给定的程式。这就决定了必须在这个规范的程式之下对所掌握的现实情况进行抽丝剥茧似的分析。在分析中要坚持两点:一是客观公正;二是规范运作。所谓客观公正,就是要尽量反映案例本身内在的价值,要量体裁衣,要尊重事实;既不要任意夸大,也不要随意缩小;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既要注重现象,还要抓住关键和本质。所谓规范,就是不要将理论框架所不能涵盖的事例纳入考察和分析范围。案例分析一般主要分两大层次展开:一是一般性描述,交代背景、过程、结果;二是对案例的简单归纳。从案例中加工提炼出来的较为实质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典型案例,但又为实践回升到理论或一般性政策建议做了铺垫,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看起来,剖析案例就如同刻意讲述一个完美的故事,但也要防止过于写实,或在写实中过于堆砌信息,在政策挖掘上欠功力。其三,简短而合乎逻辑地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思想性就体现在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上。政策建议要顺理成章,不能首尾脱节。也就是说政策建议必须完全来自案例研究的事实和结论,避免为提建议而提建议,搞“空对空”。建议要短小精干,切忌长篇大论,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其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案例研究不同于理论文章,其理论运用必须为案例分析服务。案例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并得出相应的政策结论。从理论框架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间有一个相当大的跨度。如果无视这个跨度,从理论直接一步跨到实践,就会出现“飞跃”和“断层”问题,感觉特别生硬,特别别扭,写作中往往要不断“卡壳”。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必要的过度和衔接。一般要对核心问题进行必要的描述和交代,为案例分析提供背景铺垫,埋下伏笔,兼顾理论与实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要有务实的写作态度。个人认为案例研究应定位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要克服功利思想,这样案例研究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一篇成功的金融案例研究从调查思考到案头写作往往需要几周或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很多精细作品都是精雕细琢磨出来的。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写一篇论文往往要半年甚至2至3年时间。写文章就如同洗衣服,洗完衣服需要把水挤掉。写文章也是这样,不能有水分,要力争做到不能轻易从中抽掉任何一句话。语言文字既要精练,又要通俗活泼,句子含量要丰富,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高水平文章。 四、要有真实的写作冲动。案例研究不是应景之作,而应是有感而发,当你对某一现象和问题产生灵感和思想火花时就有了写作的动机。不要看到了问题却以为不重要或过于敏感而不敢言,如何能跳出框框看问题,就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敏锐性。案例研究偏好“以小见大”,切忌选题过大过泛或过于集中,步人后尘,人云亦云。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国际经济界多数意见认为,虽然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IMF最近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尚在"可控制范围内"。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本轮世界经济繁荣周期发生逆转。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世界经济在2007年出现了调整迹象,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出现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涨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价格的高涨使得通胀在全球蔓延;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则放大了全球投资者的"自信",带来全球信用的膨胀。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紧缩政策时滞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 13次降息,逐次调低到1%。此举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实际利率过低令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膨胀,增加了美元供给;另一方面,低利率令美元贬值,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隐患。 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 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 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 全球流动性过剩 导致危机影响规模异常严重的原因则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对于次级贷款市场而言,一般贷款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会采取"惜贷"的原则。本来其贷款客户是资信等级较差的,但是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让贷款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让贷款机构忽视风险,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的潜在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多次降息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为扩大利润来源不断设计结构复杂、高杠杆的衍生品提供给客户,对冲基金大量涌现。衍生品市场在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链条捆绑在一起;一旦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经济步入景气收缩期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多的骨牌开始倒下。市场也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充裕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次贷危机标志着美国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 消费模式的结束。长期以来,美国以双赤字为基础,不仅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消费,而且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投资,其财富总体消耗远远超出财富创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畴。次级债及相关金融创新虽然把负债增长的美国繁荣模式发挥到极点,同时也标志着从里根时代开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似乎已经确定无疑,惟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 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但是这种调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长期内难以扭转美国的经济颓势。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期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为,仍居高不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两次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看,在衰退发生之前,失业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3月份触底以来,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了60%;从50多年来的情况来看,一年之内出现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经济衰退的征兆。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后2月份转而下降至,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还伴随其他一些不利的情况。类似的情况曾在2001年预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它将改变全球政策目标结构并带来各国经济周期的错配,使得偶然的"优质博弈均衡"无法继续维系,如果没有深度的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带来全球经济滞胀的"劣质博弈均衡"。 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资本"乱流" 次贷危机会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从中期来看,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从长期来看,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 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 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虽然对世界经济是否陷入衰退还存在疑问,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已成为定局。 2007年,主要工业国家增长减速,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是否出现衰退主要看新兴市场经济的表现。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全球性通胀 当前,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不难断言,当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总供给曲线移动带来的全球性通胀。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国CPI 环比上升,同比上升,创下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涨1%,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欧元的升值和石油价格上涨,也使欧洲的物价水平上涨频频突破2%的警戒线。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沿用了应对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的救市操作,采用了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办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 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过去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滞胀--全球经济的隐忧 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本轮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由流动性泛滥引发商品价格高企所致,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就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经济衰退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将会使物价水平下调,从而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增长之间权衡;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言,衰退产生的需求下降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滞胀的产生。 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进一步上升。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汇率仍然可能支撑价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会延续,从而加大滞胀的可能性。

去看看郎咸平教授的演讲吧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给你现成的资料终归有限,你可以去查看各方经济学家对该问题的分析,集百家之长就是你的,另外,你还可以形成独立见解,这就是素质。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研究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9月,对于美国金融界来说似乎很不寻常,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美国著名金融机构纷纷倒下:7日早已陷入困境的“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14日美林“委身”美银、15日雷兄弟宣告破产、16日AIG告急、21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无奈转型为普通商业银行、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再加上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当一系列金融事件接踵而至的时候,尊崇美元主导市场的全球经济彻底面临巨大危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一分子,在此过程中受到多大程度的感染,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 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 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 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 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 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 “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 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 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 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 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 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 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 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 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 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 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 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 《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 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 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 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 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 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 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 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 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 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 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 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 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 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 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 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第二,要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很充 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 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 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 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第三,适时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为靠投资拉动增长,靠出口为快速 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 适逢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型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 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中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 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 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此外,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要避 免汇率风险。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我国已达万亿的出口市场立刻受到严重影响,预期增速同比将下降12%个百分点以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近期将出台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房地产等十大产业的的振兴规划。我认为,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自我国80年代末以来撤消了冶金部、机械部等政府产业部门之后,第一次把产业发展规划重新放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这将对我国这十大产业的发展前景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已经出台的振兴规划草案来看,还有两处硬伤: 一是十大产业规划中的“轻工产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按照“一轻”、“二轻”的行政式行业划分来规划产业振兴政策,显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中,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产业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规律,那么为什么要沿用计划体制下的“轻工”分类来做新时期的产业规划呢? 二是产业“振兴规划”中“振兴”两字太土太旧,不能反映新时期、现阶段的产业规划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取向。日本在四十年前、美国在二十年前都曾提出过相当系统、有效的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关法律。我国的产业振兴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那么近日再提产业“振兴”,与以往有何不同?标题中关键词的简单重复,显然意味着规划者还没能真正掌握今日规划与往日规划的不同之要诣。 我认为,今日产业规划,必须用“产业主导权”来统领。我国企业的产业主导权孱弱,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刚刚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只能进行“三来一补”等最初级的加工贸易,当时还没有产业主导权的概念,或者说还无暇顾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升级,从以打火机、纺织品为主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为主过渡。在这个阶段,我国企业开始“亲身”感受到全球产业主导权的重要性——不论是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国际分工的低层次,还是企业平均利润的越来越低,都可以归结为“产业主导权”的缺失。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限制于低利润的市场或渠道;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没有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本运作的机会;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外技术标准,购买国外企业的专利……虽然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但却未能相应的高利润,一旦外部需求萎缩,最先遭殃的就是我国的企业。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巨大冲击,再一次证明了产业主导权的缺失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软肋。 长城所长期关注着产业主导权问题。我认为,产业主导权包括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技术主导权这三方面内容。其中市场主导权包括工业产品的价格主导权与消费品的品牌主导权;资本主导权包括货币主导权、资本运作的主导权;技术主导权包括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转移、技术联盟等方面的内容。而技术主导权又决定着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的获取,它是产业主导权核心内容。 我认为,这次推出的产业规划应把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建立在“获取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主导权”上来。以全球产业主导权争夺为核心,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引: 首先,这次产业振兴的方向是什么。在这十大产业的当前基础上,简单的扩大市场需求,是不可能达到“振兴”的目的的。只有转变当前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走领导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振兴十大产业。 其次,产业振兴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将扩大内需、缓解就业率不断下滑为目的,那只能起到短期效应,也无法从长期上促进这十大产业的振兴。在振兴方向上,我们应该遵循温总理与2008年12月27日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的“三结合”,并作为制定振兴规划的指引,也就是“克服眼前的困难同保持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 再次,出产业振兴的主体应该是谁。十大产业中,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相当集中的领域。产业振兴规划不应演变为扶持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政策。在规划中,应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其产业比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去国际市场上竞争,争夺产业主导权。 最后,产业振兴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如果仅仅将已经讲了多年的“加强技术改造”、“加强研发力度”、“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拿出来再讲一遍,恐怕对产业的振兴和企业的操作不会有何实质性的促进。振兴规划公布前,应投入精力研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中国企业争夺全球产业主导权创造良好的氛围。 具体的来讲,振兴规划必须着眼于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从技术主导权入手,推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可以操作的企业间技术转移平台、技术联盟,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主导权获取。 同时,要通过四维价值链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领域推出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国际商品价格、品牌建设等领域保护和扶持重点企业的发展,从而争夺国际市场主导权。 第三,要继续稳定人民币的币值,不能因短时间的出口受阻就压低人民币汇率,要从货币主导权的高度稳定人民币的远期预期,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迅速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建立企业的资本主导权。当然,并购的前提应该是对并购对象的详细调研和成本、价值分析。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浅析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 [ 2 ] 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 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 ]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 :20 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 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 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 亿美元[4 ] 。在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 %~80 % ,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 多天内,外资撤走100 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 ]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 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 万亿美元,到1997 年底增加到7.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 %。2006 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 43 万亿美元,比1996 年末增长约6 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 、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FDI) 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撰写金融案例研究报告的一点体会 金融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写作体例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有的甚至把金融案例与金融案件混为一谈。究竟什么是金融案例研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和准确的定位。我个人理解,所谓金融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是在说明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分析这一事件(案例)反映的理论或政策现象及问题,从中发现规律或一致性的东西,从而预测经济或金融走向。换句话说就是从一个小的出发点得出有共性的结论,即所谓一叶知秋。个案研究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可辩驳性。个案研究来自事实和对事实的归纳提炼,这是一切想象的克星,也是一切政策安排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理论界少数人“空口说白话”与“想当然”的治学风气。案例研究是基层声音进入理论层面和决策层面的一条捷径。下面我将本人对金融案例写作的体会和感受介绍给大家。 一、要有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准备。个案研究要准确把握现象背后的理论内核,以完善的逻辑证明作者的基本观点,首先要找准其适用的理论框架。对基层的同志来讲,熟悉实践而困惑于理论,往往感到理论不足。要求抓住案例的实质,并籍此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是一大难题。这就有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要做到灵活自如地用规范的理论诠释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必须刻苦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等经济金融学原理,需要不断创新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理论因子,有了合适的理论框架,这与修理工人找到了对口扳子才能拧下螺丝是同样的道理。 二、要注重技术规范。案例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政策评价类,现象陈述类,前瞻模拟类,不论是哪类形式的案例研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 1.要遵循案例写作的基本格式。案例研究的标题按国际惯例用冒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相当于正标题,后半部分相当于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和具体化。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交代。一般引言部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范围;(2)调查对象;(3)简单结论。引言可在最先写就,也可以完稿后再从正文中提炼。第二部分就是案例剖析,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证部分要不厌其详,细细解剖所掌握的信息。最后一部分为结论。结论部分力求干净利索,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要做到观点鲜明。 2.要把握案例写作的技巧。要运作一个大型课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不断改进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首先,理顺逻辑关系。观点要集中,分析要有条理,要占领制高点看问题,思路宏观,落笔微观,高屋建瓴。案例写作一般按以下顺序展开:接触素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政策建议。通篇文章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二,全面而规范地剖析案例。有了理论框架,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解数学难题的公式。理论框架同公式一样都是规范性的东西,它有给定的程式。这就决定了必须在这个规范的程式之下对所掌握的现实情况进行抽丝剥茧似的分析。在分析中要坚持两点:一是客观公正;二是规范运作。所谓客观公正,就是要尽量反映案例本身内在的价值,要量体裁衣,要尊重事实;既不要任意夸大,也不要随意缩小;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既要注重现象,还要抓住关键和本质。所谓规范,就是不要将理论框架所不能涵盖的事例纳入考察和分析范围。案例分析一般主要分两大层次展开:一是一般性描述,交代背景、过程、结果;二是对案例的简单归纳。从案例中加工提炼出来的较为实质性的东西,它来源于典型案例,但又为实践回升到理论或一般性政策建议做了铺垫,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看起来,剖析案例就如同刻意讲述一个完美的故事,但也要防止过于写实,或在写实中过于堆砌信息,在政策挖掘上欠功力。其三,简短而合乎逻辑地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思想性就体现在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上。政策建议要顺理成章,不能首尾脱节。也就是说政策建议必须完全来自案例研究的事实和结论,避免为提建议而提建议,搞“空对空”。建议要短小精干,切忌长篇大论,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其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案例研究不同于理论文章,其理论运用必须为案例分析服务。案例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并得出相应的政策结论。从理论框架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间有一个相当大的跨度。如果无视这个跨度,从理论直接一步跨到实践,就会出现“飞跃”和“断层”问题,感觉特别生硬,特别别扭,写作中往往要不断“卡壳”。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必要的过度和衔接。一般要对核心问题进行必要的描述和交代,为案例分析提供背景铺垫,埋下伏笔,兼顾理论与实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要有务实的写作态度。个人认为案例研究应定位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要克服功利思想,这样案例研究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一篇成功的金融案例研究从调查思考到案头写作往往需要几周或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很多精细作品都是精雕细琢磨出来的。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写一篇论文往往要半年甚至2至3年时间。写文章就如同洗衣服,洗完衣服需要把水挤掉。写文章也是这样,不能有水分,要力争做到不能轻易从中抽掉任何一句话。语言文字既要精练,又要通俗活泼,句子含量要丰富,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高水平文章。 四、要有真实的写作冲动。案例研究不是应景之作,而应是有感而发,当你对某一现象和问题产生灵感和思想火花时就有了写作的动机。不要看到了问题却以为不重要或过于敏感而不敢言,如何能跳出框框看问题,就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敏锐性。案例研究偏好“以小见大”,切忌选题过大过泛或过于集中,步人后尘,人云亦云。

美国金融危机启示研究论文

可以写金融危机的应付策略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二,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三,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7年6月~2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

四,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五,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进口数量增长。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名义进口额增长。

六,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左右降至1%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七,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增幅下滑个百分点,为2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下降至目前的。

八,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九,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十,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4%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十一,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十二,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十三,安永全球CEO特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反而为中资银行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的好机会。他对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并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收购对象符合中资银行的战略利益,中资银行可以考虑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着手走向海外。不过他同时提醒中资银行,应借鉴美国同行的教训,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要保持稳定而良好的财务状况。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 2007年8月10日伴随美国股市的再度下跌,年初已经显露的美国次级债问题进一步急剧恶化。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下降,次级债市场爆发恐慌乃至危机征兆,连带金融市场价格也呈现出全面调整的局势。美国股市带动全球股市下跌,石油、黄金价格微幅随从向下,美元汇率稳定上升。错综复杂的价格变化导致美国次级债恐慌心理扩大,全球经济金融面临调整。 美国房地产次级债问题被夸大,实际影响低于网络泡沫冲击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市值蒸发数量扩大,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所引发的危机或许还远不止如此。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指出,即使全球股市近期反弹,但前方将有更多的跌幅在等着市场。罗杰斯表示,将一直且依旧做空美国投资银行股,以及建筑类股。华尔街特立独行的投资银行新秀贝尔斯登首席财务官莫利纳罗也认为,目前美国贷款市场的混乱是他入行22年来最严重的。如果美国股市继续下跌,这些推出来的资金将会流向哪里?答案是流向其他能够带来更多回报的领域。如果以投资品类来说,这个地方可能是商品;而如果从地域上说,这个地方的首选无疑是中国。所以,可以预见,如果美国股市持续下挫,我国控制热钱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而资产的泡沫则将进一步被扩大。但是其实美国经济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改变或衰退的可能也较小。此次房地产问题引起的次级债问题的恶化影响远低于2000年的美国网络泡沫:一方面是两者性质不同——传统经济产业与新经济产业在泡沫作用与影响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与冲击,传统经济危害速度和伤害力度要小于新经济、高科技,而目前的房地产风险在可控之中,并非无法可治;另一方面是两者表现层面不同—— 目前美国的房地产问题是一个局部因素,而当年的美国网络泡沫是一个整体效应,而两者之间对美国股市的影响力或份额主导也有明显差别,单一股指作用(纳斯达克指数)与成份股参与(房地产类别)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美国经济的敏感在于政策的“炒作”,在于政策需求调节的“诱导”。美国经济如此大块头的经济体问题恶化,需要时间和条件,而非简单恶化言论所为,这些炒作目前对于美国经济是利多弊少。 当前金融市场估计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损失可能会高达3000亿到6000亿美元,间接影响则可能蔓延到整个房地产业,导致全美房价重估。如美国最大商业抵押贷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表示,截至今年6月3O日,该公司可获得的流动性资金来源达到1 865亿美元,在全部流动性资金来源中,包括商业票据等在内的“高可靠性”短期融资总额达462亿美元。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逐向整个抵押贷款市场蔓延,全国金融公司股价2007年年初以来已下跌了37% ,但银行类股票价值依然上升12.7%。摩根±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指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资产泡沫已比当年大了许多,它将是刺破泡沫的针。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赞则同这种观点,7月中旬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年中经济评估听证会上伯南克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的损失估计在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目前美国次级按揭问题是局部现象,美国的失业率很低,低于5% ,通胀保持在2%,新的就业机会不少,只要收入不下降,个人收入是在上升的,对大多数按揭贷款的人来说还是可以偿还债务的,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全球经济失衡以及金融交错最直接的结果已经不会再重复过去金融危机的模式,即以货币和资产价格起落形成的体系与机制的失控或失效。当今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的模式下,将会产生信用失控而摧垮市场信心,导致价格暴跌。如美国经济在前提不变以及美国企业盈利不变的条件下,美国股市却连续3次大幅度下挫。一方面是暴跌的时间段愈加频繁;另一方面暴跌的周期缩短。虽然对美国经济并没有形成实质的冲击,但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却在下降,即悲观论点占据主导,这其中有美国政府政策的人为因素,而实质是在信心心理上形成舆论与导向,并通过市场调节经济问题与矛盾。作为美国成熟经济与主导经济模式,其这样做的结果是利好自身,而干扰或破坏别国的政策与策略把握,扰乱思路与判断,以信心心理失衡达到信用信誉的失控。 次级债蕴涵新型金融危机的风险 美国次级债爆发时机与本意是美国借助市场调节的战略筹划与技术设定,主旨在于调节股市和经济,解决自身问题需要意愿突出。因此,全球次级债风波的扩大是美国的初衷所没有预料到的。而市场技术与价格周期因素,使投资与投机也顺势随从和顺应美国需求,加大了自身技术性修正,包括股市、汇市、金市、油等价格在内全面性调整的扩大。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呈现除美元汇率之外的普遍下跌趋势。

金融危机论文

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 IT类专业会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卖压增加造成薪资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专业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也会由于市场的大环境而不得不接受较低薪资。 对于已经就业困难的专业、地区和大学,这次经济萧条是雪上加霜。所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渡过最严重的 一次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如果就业不行或没有理想就业,不妨以读研和留学来躲几年,待就业形势好转再行求职。要提醒大家是,经济不好时美国人读研的特别多,留学非常难录取和获得资助,同样国内考研竞争也会很激烈。希望教育部拿出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气魄来,马上把研究生招收名额大幅度增加。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就业冲击同样不可避免。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经受考验。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存在“防火墙”的保护,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而且,因为次贷危机已经影响到全球的实体经济领域,这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就业冲击同样不可避免。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日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动荡会大大影响我国就业的增长空间。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 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在我国,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降低对新增人员的需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 提振就业需求根本在扩大经济需求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根据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和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税率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次调整对于我国受外需影响较大的珠三角、浙江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将是一个巨大帮助,有助于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对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1)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实施出口导向战略 共四页,可选择性挑选)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趋势

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危机传递与传递源、被传递对象、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传递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等相互关联。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成反比。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中止危机的传递起着关键的作用。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投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一般与传递源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近被传染的程度越大。同时,传递力度与各国的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管理程度以及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效性成反比,被金融危机传染的国家,这些指标往往不佳,相反,则传染的程度相对要轻一些。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中止,与区域内有无中流砥柱,即经济强国的实力及其解救他国金融危机的态度,并与国际社会援助的方法和及时性有着很大关系。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如果区内强国对泰国的问题能给予重视并及时资助,危机不至于会扩散到后来那么大。

金融危机论文引言

非常形象的解释哈首先,经济是个整体概念.公式:经济=金融+财政金融:货币和信贷的总和; 财政:国家的收支.所以金融危机比经济危机来得小得多.(世界上只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是哪一次吗?)解释:国家收支:国家的税收和支出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国家收支出现问题,则人民生活意味破产)所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现在许多学者也认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但是我反对这看法.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一般都会造成经济危机.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确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我再次强调,世界经济危机只发生过一次.但世界金融危机就发生过不只一次了.)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我抄袭的,太妙了)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 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 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国际经济界多数意见认为,虽然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IMF最近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尚在"可控制范围内"。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本轮世界经济繁荣周期发生逆转。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世界经济在2007年出现了调整迹象,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出现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涨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价格的高涨使得通胀在全球蔓延;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则放大了全球投资者的"自信",带来全球信用的膨胀。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紧缩政策时滞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 13次降息,逐次调低到1%。此举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实际利率过低令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膨胀,增加了美元供给;另一方面,低利率令美元贬值,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隐患。 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 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 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 全球流动性过剩 导致危机影响规模异常严重的原因则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对于次级贷款市场而言,一般贷款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会采取"惜贷"的原则。本来其贷款客户是资信等级较差的,但是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让贷款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让贷款机构忽视风险,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的潜在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多次降息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为扩大利润来源不断设计结构复杂、高杠杆的衍生品提供给客户,对冲基金大量涌现。衍生品市场在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链条捆绑在一起;一旦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经济步入景气收缩期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多的骨牌开始倒下。市场也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充裕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次贷危机标志着美国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 消费模式的结束。长期以来,美国以双赤字为基础,不仅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消费,而且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投资,其财富总体消耗远远超出财富创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畴。次级债及相关金融创新虽然把负债增长的美国繁荣模式发挥到极点,同时也标志着从里根时代开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似乎已经确定无疑,惟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 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但是这种调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长期内难以扭转美国的经济颓势。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期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为,仍居高不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两次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看,在衰退发生之前,失业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3月份触底以来,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了60%;从50多年来的情况来看,一年之内出现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经济衰退的征兆。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后2月份转而下降至,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还伴随其他一些不利的情况。类似的情况曾在2001年预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它将改变全球政策目标结构并带来各国经济周期的错配,使得偶然的"优质博弈均衡"无法继续维系,如果没有深度的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带来全球经济滞胀的"劣质博弈均衡"。 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资本"乱流" 次贷危机会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从中期来看,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从长期来看,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 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 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虽然对世界经济是否陷入衰退还存在疑问,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已成为定局。 2007年,主要工业国家增长减速,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是否出现衰退主要看新兴市场经济的表现。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全球性通胀 当前,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不难断言,当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总供给曲线移动带来的全球性通胀。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国CPI 环比上升,同比上升,创下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涨1%,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欧元的升值和石油价格上涨,也使欧洲的物价水平上涨频频突破2%的警戒线。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沿用了应对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的救市操作,采用了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办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 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过去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滞胀--全球经济的隐忧 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本轮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由流动性泛滥引发商品价格高企所致,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就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经济衰退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将会使物价水平下调,从而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增长之间权衡;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言,衰退产生的需求下降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滞胀的产生。 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进一步上升。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汇率仍然可能支撑价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会延续,从而加大滞胀的可能性。

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我国已达万亿的出口市场立刻受到严重影响,预期增速同比将下降12%个百分点以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近期将出台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房地产等十大产业的的振兴规划。我认为,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自我国80年代末以来撤消了冶金部、机械部等政府产业部门之后,第一次把产业发展规划重新放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这将对我国这十大产业的发展前景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已经出台的振兴规划草案来看,还有两处硬伤: 一是十大产业规划中的“轻工产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按照“一轻”、“二轻”的行政式行业划分来规划产业振兴政策,显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中,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产业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规律,那么为什么要沿用计划体制下的“轻工”分类来做新时期的产业规划呢? 二是产业“振兴规划”中“振兴”两字太土太旧,不能反映新时期、现阶段的产业规划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取向。日本在四十年前、美国在二十年前都曾提出过相当系统、有效的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关法律。我国的产业振兴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那么近日再提产业“振兴”,与以往有何不同?标题中关键词的简单重复,显然意味着规划者还没能真正掌握今日规划与往日规划的不同之要诣。 我认为,今日产业规划,必须用“产业主导权”来统领。我国企业的产业主导权孱弱,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刚刚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只能进行“三来一补”等最初级的加工贸易,当时还没有产业主导权的概念,或者说还无暇顾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升级,从以打火机、纺织品为主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为主过渡。在这个阶段,我国企业开始“亲身”感受到全球产业主导权的重要性——不论是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国际分工的低层次,还是企业平均利润的越来越低,都可以归结为“产业主导权”的缺失。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限制于低利润的市场或渠道;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没有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本运作的机会;缺少主导权,中国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外技术标准,购买国外企业的专利……虽然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但却未能相应的高利润,一旦外部需求萎缩,最先遭殃的就是我国的企业。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巨大冲击,再一次证明了产业主导权的缺失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软肋。 长城所长期关注着产业主导权问题。我认为,产业主导权包括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技术主导权这三方面内容。其中市场主导权包括工业产品的价格主导权与消费品的品牌主导权;资本主导权包括货币主导权、资本运作的主导权;技术主导权包括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转移、技术联盟等方面的内容。而技术主导权又决定着市场主导权、资本主导权的获取,它是产业主导权核心内容。 我认为,这次推出的产业规划应把核心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建立在“获取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主导权”上来。以全球产业主导权争夺为核心,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引: 首先,这次产业振兴的方向是什么。在这十大产业的当前基础上,简单的扩大市场需求,是不可能达到“振兴”的目的的。只有转变当前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走领导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振兴十大产业。 其次,产业振兴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将扩大内需、缓解就业率不断下滑为目的,那只能起到短期效应,也无法从长期上促进这十大产业的振兴。在振兴方向上,我们应该遵循温总理与2008年12月27日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的“三结合”,并作为制定振兴规划的指引,也就是“克服眼前的困难同保持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 再次,出产业振兴的主体应该是谁。十大产业中,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相当集中的领域。产业振兴规划不应演变为扶持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政策。在规划中,应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提高其产业比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去国际市场上竞争,争夺产业主导权。 最后,产业振兴的关键措施是什么。如果仅仅将已经讲了多年的“加强技术改造”、“加强研发力度”、“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拿出来再讲一遍,恐怕对产业的振兴和企业的操作不会有何实质性的促进。振兴规划公布前,应投入精力研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中国企业争夺全球产业主导权创造良好的氛围。 具体的来讲,振兴规划必须着眼于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从技术主导权入手,推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可以操作的企业间技术转移平台、技术联盟,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主导权获取。 同时,要通过四维价值链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领域推出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国际商品价格、品牌建设等领域保护和扶持重点企业的发展,从而争夺国际市场主导权。 第三,要继续稳定人民币的币值,不能因短时间的出口受阻就压低人民币汇率,要从货币主导权的高度稳定人民币的远期预期,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迅速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建立企业的资本主导权。当然,并购的前提应该是对并购对象的详细调研和成本、价值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那么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万亿至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6.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