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诚信——读播撒诚信的种子有感苏武,为了履行朝廷嘱托的使命,宁可被匈奴人放逐风雪交加北海十几年;孔胜东为了履行自己对社会的承诺,义务为人们修车十八载;一位律师为了履行他和一个老太太之间的契约,生活费付了30年;“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勤奋学习,刻苦磨练,终于完成了飞天梦想;还有古代文学家晏殊,当代保尔张海迪……甚至连小小年纪的埃默纽,为了守住诚信,竟被活活地打死。读着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我的心中怎能不波涛澎湃呢?这些人身上,都刻着闪闪发光的两个大字,那就是——诚信。对这些信守“诺言”,捍卫“诚信”的人,我充满了感动与敬佩,我仿佛感到一粒诚信的种子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里,并且发芽、开花。 对照他们,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吧。假烟、假酒,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假文凭、假证件,造假现象严重,还有商者偷税漏税,官者买官卖官,小贩们缺斤少两——信用违规的事情不绝于耳。人与人之间互存戒心,相互猜忌。浙江电视台曾作过一个跟踪试验,他们让工作人员在社会各个地方主动上前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试验下来,100个人当中只有7个人愿意接受帮助,而这7个人当中还有3个人误把电视台工作人员当成商场职员。这个试验结果是多么引人深思啊!试想,生活在一个无信用的社会中,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呢? 如今,这股不良之风也在我们同学们的身上滋生、蔓延。你看,开学了,同学们写起《新学期的打算》,人人都说:“一、上课专心听讲;二、作业按时完成;三、遵守纪律——”可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同学之间借了东西不按时归还者有之,作业做不来抄袭者有之,考试作弊者有之,甚至写起作文来,大家都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看到这一切,你难道不感到痛心,不感到惋惜?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了说空话,说假话?《狼来了》的故事忘了吗?《列宁和花瓶的故事》不用再崇拜了吗?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是的,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应该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时代呼唤诚信,中华民族求实务强呼唤诚信,让诚信与我们同行。同学,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你,麻烦给个好评吧,谢谢啦~~
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我国是一个悠久历史,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家,关于诚信的积淀在历代的贤达志士中并不鲜见,中国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那么,他也就做到了一个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别以为诚信只需要对别人诚信,对于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诚信,不自欺欺人,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对不起自己的事。不能撒谎,想必是大多数家长给你的最初训诫。可是,谎言在我们身边却不鲜见。每个谎言的背后,总是以顾及面子,得取利益等原由。谎言就象细菌一样,有了一就有了二,结果就成了习惯。英国著名文学家斯威夫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说一次谎的人,很少发现自己会负担多大的重荷。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了说一次谎,不得不另外发明二十句。”这段话想必已经把把谎言揭露得淋漓尽致了,当曾经撒过谎的你,是否已经承认了斯威夫特将你当时的行为描写得非常形象? 撒谎可能给了你暂时的利益,但那却严重地损害了你的人格。别总以为你的谎言“天衣无缝”,鸡蛋再密也有缝,总有一天,你将会露出马脚,到那时,就是你信用的丧失,人格的毁灭。到了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你就别想渴求到别人的信任,即使到时你是真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也是需要用点“善意的谎言”去鼓励,安慰他人,这种谎言跟损害人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想必“狼来了”的故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一个小孩,单纯的放牧小孩,为了图一时开心三番两次欺山下的村民说狼来了,从而博取人们的同情,以同情来开玩笑,导师人们对这小孩产生不予信任的态度。结果,一天,狼真的来了,这个小孩声嘶力竭的大喊救命,然而,人们以为这小孩又在乱来了,于是给予不理睬的态度,结果不想也知道,这个小孩和一群羊就这样命丧狼口,这个放牧小孩的教训,何不给曾经撒谎过的人敲下一个深深的警钟。 在我们学生身上,诚信就更为重要,处为新世纪时代的我们,背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做为社会的榜样。然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实的行为却在学校频频发生,别以为这些都是小事,不用在意,从某个方面来看这确实是个小事,但是,深入的想想,这不是严重地损害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吗?如果,考试考砸了,但是这毕竟是自己完成的,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嘛!反之,如果你抄袭,作弊,成绩虽然很好,但是,你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中国呼唤诚信,有了诚信规则,大家才能无论内心愿意或不愿意,至少行为上要可信。 也许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如鲜花般灿烂迷人;也许你只是山涧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举世瞩目……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丢掉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让诚信与我们同行如今社会上,信用越来越受人关注。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诚实信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渺校作为一代青年,必须坚守诚信的阵地,只有用诚信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悔的人生。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悲戚,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有关诚信的正反面作文素材。
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失信亡周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有一年,褒国为了讨好周幽王,把美女褒姒送给幽王,周幽王十分喜欢褒姒。不久,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便废了申后和太子宜,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褒姒虽然深得周幽王的宠爱,又贵为皇后,但却从来没见她笑过。周幽王千方百计引她笑,但都徒劳。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想出个举烽火的办法来。烽火是当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在边界设的,相当于现在的报警设备。如果敌人在夜里人侵,则在烽火台点燃柴火;如果敌人在白天来犯,则点燃干狼粪放烟,而且是一处接一处,一直点燃到远方。诸侯看见烟火,就会立即赶来救援。这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骊山去玩,下令点起烽火。各路诸侯看到烟火,立即率兵匆忙赶来。褒姒看见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乐得开口笑了。褒姒笑了,诸侯们白白跑了一趟,怏怏而返。幽王为了欣赏褒姒笑的媚态,屡次点起烽火,诸侯屡次上当,就不再来了。这时,敌人真的人侵了,这是申后的父亲申侯恨幽王废皇后和太子,便发动缯国和西夷犬戎起兵攻打幽王,幽王势孤力单,无兵救援,被杀于骊山下,西周从此灭亡了。
三国吕布与丁原和董卓是反例,三国孙策和太史慈是正例。望采纳。
《史记》三十二卷《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这段历史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由于军务繁忙,二位将军把临行前和齐襄公的约定也渐渐地忘记了。忽然有一天,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将军进献刚成熟的瓜让他们尝尝新鲜。这时二位将军才想起和主公之间的瓜熟之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心里禁不住泛起了嘀咕:“此时正该换防,为什么主公还不派人来替代我们呢?”于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国都打探情况,得知主公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二位将军很气愤:“你在国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骄奢淫逸,让我们在边疆吃苦受累,用生命保护你的安全,却想不到派人来替代我们!”于是,就派人向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希望主公看到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们临行前的约定,就此请求派人替代他们驻守边防。齐襄公看到瓜时大怒,说:“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也应该是我说了算,为何还要来请求啊!等到明年瓜再熟时方可派人去替代你们!”二位将军听了回报,气得咬牙切齿,当即密谋起兵造反。随后便暗地里与公孙无知联合,杀死了齐襄公,拥立公孙无知为新的国君。一代君主只是因为不讲诚信,违背诺言,惹得人怒,葬送了身家性命,可恨可悲可惨啊!
诚信的反面例子如下所示。
一、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京都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才发现是被当作猴耍而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二、狼来了
有个小孩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大人闻声赶来,才知道是个玩笑。
后来他又如此再三,人们就有点生气了。有一天果真狼来了,孩子又拼命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谁也没有来,孩子被狼吃掉了。
三、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具体如下: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褒姒 [ bāo sì ] 长得非常漂亮,可是她有美丽的容颜却并不爱笑,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于是周幽王命人点燃了烽火台,诸侯看到烽火信号,以为敌军进攻都城,于是急冲冲地带着军队赶来。褒姒看到诸侯和军士着急慌乱的样子后果然开心地笑了。后来,周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台,以此继续哄褒姒开心。
然而狼来了的故事讲了太多次,人们都没看到狼,于是人们不相信狼真得来了。同样诸侯们被周幽王戏耍了多次以后,也就不再相信烽火传递的信号,认为敌军没有进攻都城,而是周幽王在戏耍他们,不愿意再上当。
后来,犬戎进军进攻镐京,周幽王此刻想起用烽火给诸侯传递信号,让他们派兵来救都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过很多次当,不愿意再相信周幽王用烽火传递的信息,都没有派兵来都城。于是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2、齐襄公言而无信。
这则故事出于《左传》,后人乃根据以吃到西瓜为替代期限的情节,把任职期满,换人代替,叫作“瓜代”。而“瓜代有期”则是说轮替有一定的期限,期限一到,自然会有人来代替。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讲求信用的人,必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信服;反之失信于人,则必遭人鄙视与唾弃,甚至招来祸害。如故事中的齐襄公,正是因为言而无信,才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他罪有应得啊!因此,诚信可说是我们立身于世的准则,也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基石。
3、陈太丘的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
(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4、食言而肥。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5、《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了取信于民,下令拆毁旧城墙,在城门口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且声明: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简单的任务会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后来,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于是商鞅马上兑现了赏赐,赏给了扛木头的人五十金,以此鼓励百姓说到做到。
具体如下: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褒姒 [ bāo sì ] 长得非常漂亮,可是她有美丽的容颜却并不爱笑,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于是周幽王命人点燃了烽火台,诸侯看到烽火信号,以为敌军进攻都城,于是急冲冲地带着军队赶来。褒姒看到诸侯和军士着急慌乱的样子后果然开心地笑了。后来,周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台,以此继续哄褒姒开心。
然而狼来了的故事讲了太多次,人们都没看到狼,于是人们不相信狼真得来了。同样诸侯们被周幽王戏耍了多次以后,也就不再相信烽火传递的信号,认为敌军没有进攻都城,而是周幽王在戏耍他们,不愿意再上当。
后来,犬戎进军进攻镐京,周幽王此刻想起用烽火给诸侯传递信号,让他们派兵来救都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过很多次当,不愿意再相信周幽王用烽火传递的信息,都没有派兵来都城。于是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2、齐襄公言而无信。
这则故事出于《左传》,后人乃根据以吃到西瓜为替代期限的情节,把任职期满,换人代替,叫作“瓜代”。而“瓜代有期”则是说轮替有一定的期限,期限一到,自然会有人来代替。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讲求信用的人,必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信服;反之失信于人,则必遭人鄙视与唾弃,甚至招来祸害。如故事中的齐襄公,正是因为言而无信,才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他罪有应得啊!因此,诚信可说是我们立身于世的准则,也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基石。
3、陈太丘的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
(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4、食言而肥。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5、《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诚信的反面5个事例简短有以下:
例子一:
2002年3月,有70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南京冠生园”正式启动破产程序。使用陈年馅做月饼的隐情被揭露后,冠生园的相关产品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冲击。
工商部门进厂调查,卫生防疫部门再三检测,“南冠”月饼在全国范围内被撤柜,除了月饼,冠生园的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等也受到牵连。
“陈馅事件”使南京冠生园的企业形象一落千丈。时隔半年,债务已达2000多万元,单是积欠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贷款就达500多万元,而企业本身资产则只剩600万元,企业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
事例二: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事例三: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
(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事例四: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事例五: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季节,齐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
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振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在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
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告诉我们人是要讲信用的,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然失信。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2、《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3、齐襄公言而无信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季节,齐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
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振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在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
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告诉我们人是要讲信用的,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然失信。
4、陈太丘的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
(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5、食言而肥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次,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从前,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黄金”。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黄金。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2003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是: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10.以正胜邪,以直胜曲。——蔡锷11.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保我不鉴壁,信君方得珠。——寒山12.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终身如此,可谓君子。——元结《自箴》13.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14.以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认为根本没有正直的人,尤其愚蠢。——约亚当斯15.君子处世宁风霜自挟,毋鱼鸟亲人。——金缨《格言联壁》
孙中山先生护国护法运动。蔡元培白天打灯笼…
如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史记》三十二卷《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这段历史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宋、鲁、陈、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由于军务繁忙,二位将军把临行前和齐襄公的约定也渐渐地忘记了。忽然有一天,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将军进献刚成熟的瓜让他们尝尝新鲜。这时二位将军才想起和主公之间的瓜熟之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心里禁不住泛起了嘀咕:“此时正该换防,为什么主公还不派人来替代我们呢?”于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国都打探情况,得知主公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二位将军很气愤:“你在国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骄奢淫逸,让我们在边疆吃苦受累,用生命保护你的安全,却想不到派人来替代我们!”于是,就派人向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希望主公看到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们临行前的约定,就此请求派人替代他们驻守边防。齐襄公看到瓜时大怒,说:“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也应该是我说了算,为何还要来请求啊!等到明年瓜再熟时方可派人去替代你们!”二位将军听了回报,气得咬牙切齿,当即密谋起兵造反。随后便暗地里与公孙无知联合,杀死了齐襄公,拥立公孙无知为新的国君。一代君主只是因为不讲诚信,违背诺言,惹得人怒,葬送了身家性命,可恨可悲可惨啊!
诚信的反面例子如下所示。
一、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京都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才发现是被当作猴耍而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二、狼来了
有个小孩在山上放羊,他大概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有一天突然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大人闻声赶来,才知道是个玩笑。
后来他又如此再三,人们就有点生气了。有一天果真狼来了,孩子又拼命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谁也没有来,孩子被狼吃掉了。
三、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了取信于民,下令拆毁旧城墙,在城门口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且声明: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简单的任务会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后来,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于是商鞅马上兑现了赏赐,赏给了扛木头的人五十金,以此鼓励百姓说到做到。
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有关诚信的正反面作文素材。
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失信亡周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有一年,褒国为了讨好周幽王,把美女褒姒送给幽王,周幽王十分喜欢褒姒。不久,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便废了申后和太子宜,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褒姒虽然深得周幽王的宠爱,又贵为皇后,但却从来没见她笑过。周幽王千方百计引她笑,但都徒劳。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想出个举烽火的办法来。烽火是当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在边界设的,相当于现在的报警设备。如果敌人在夜里人侵,则在烽火台点燃柴火;如果敌人在白天来犯,则点燃干狼粪放烟,而且是一处接一处,一直点燃到远方。诸侯看见烟火,就会立即赶来救援。这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骊山去玩,下令点起烽火。各路诸侯看到烟火,立即率兵匆忙赶来。褒姒看见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乐得开口笑了。褒姒笑了,诸侯们白白跑了一趟,怏怏而返。幽王为了欣赏褒姒笑的媚态,屡次点起烽火,诸侯屡次上当,就不再来了。这时,敌人真的人侵了,这是申后的父亲申侯恨幽王废皇后和太子,便发动缯国和西夷犬戎起兵攻打幽王,幽王势孤力单,无兵救援,被杀于骊山下,西周从此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