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有画龙点睛之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1.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设计
2.基于NE555的触摸式报警器
3.数字密码锁设计
4.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5.流水灯控制电路设计
6.简易单片机控制电路实验开发板
7.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电路部分设计
8.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的设计及PCB板的设计
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10.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11.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2.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13.单片机交通灯管理系统
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
15.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系统设计
16.基于WML的学生网站开发
17.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18.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9.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显示屏动态显示及其远程控制
21.基于DSP的高速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22.篮球竞赛30S计时器
位数字抢答器
24.一种实用型心率计的设计
25.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
26.药品生产线上的药丸控制电路设计
27.基于选修课程的网站设计
28.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29.单片机控制的数字触发器
30.温度测控系统
31.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
32.篮球30秒定时器
33.电子万年历
34.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节水控制器设计
35.嵌入式通用I/O键盘应用设计
36.数码显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37.基于PLC的四路抢答器设计
38.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39.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40.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电数字发射系统设计
41.基于80C51的智能汽车自控系统的设计
实现十字路交通灯自动控制
43.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设计
4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4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的设计及应用
46.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组装及调试
47.基于USB接口的步进电机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48.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49.基于FPGA的直序扩频通信研究与设计
50.基于单片机的发射机控制系统
51.声光报警器的设计与研究
52.单片机电源
53.基于P87LPC768的电机控制系统
54.基于单片机的LCD电子钟设计
55.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56.超外差收音机制作及分析研究
频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8.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钟的设计
与串行接口转换器的设计
60.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1.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的FPGA实现
音频编译码算法研究与FPGA实现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及FPGA仿真实现
4.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5.无线通信系统选择分集技术研究
系统空时分组编码的性能研究
7.基于量子烟花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研究
8.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9.无线紫外光多址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0.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分配算法
11.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制式通信信号产生器设计与实现
12.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
13.反激式电源传导噪声模态分离技术的研究
14.核电磁脉冲源辐射的数值仿真
15.基于MATLAB的扩频通信系统及同步性能仿真
16.一种多频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调制解调器及同步性能的仿真分析
18.跳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性能分析
20.复合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方法的研究
21.基于DDS+PLL的频率源设计
22.基于训练序列的OFDM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
23.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技术研究及其性能比较
25.基于蓝牙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26.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远程信息无线传输的研究
27.船载AIS通信系统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28.基于FPGA的16QAM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9.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信道化技术研究
30.简易无线通信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二、编写提纲的步骤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毕业论文咨询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四)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由北京财富大厦一期工程看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点l 工程概况 北京财富中心是集甲级写字楼、高档公寓、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商务社区。整个工程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92100m2。总建筑面积72万m2。共分三期建设。项目位于东三环北路京广中心和嘉里中心之间。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相距不远,与未来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隔东三环路相望。是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 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28048m2。总建筑面积为247160m2,由一幢40层办公塔楼,一幢40层公寓塔楼和连接两者的服务式公寓(10层)和办公板楼(8层)组成。塔式公寓建筑高度120.95m,板式公寓建筑高度33.5m,塔式办公楼建筑高度154m,板式办公楼建筑高度40.095m。两层裙房设有会所和商业设施。地下三层为停车场及人防设施。地下二、三层与二、三期地下层相连。二期工程包括一栋五星级酒店和一栋超高层公寓。三期工程为一栋约260m高的办公楼。财富中心是由数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财富中心旨在中央商务区创造一个特别的城市空间和建筑,供人们交往、漫步、休闲等,创造新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设计中将创造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搞好防震、防火、防风、防水等设计.采用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通讯电话系统、消防保安监控系统。力求建成一个集先进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建筑群,为客户提供一种温馨、舒适、高效的工作条件。 2 系统构成 财富中心的消防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报警系统控制主机 系统设有4台NF-8火灾报警控制器。其中: l#报警机监控办公楼21F--40F; 2#报警机监控办公楼2F-20F; 3#报警机监控办公楼B3F-1F和公寓楼1F-2 F; 4#报警机监控公寓楼3F--40F。 4台控制器分别承担各自所管辖区域的报警功能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功能,均可按照编程通过模块完成对消防水泵、电梯、非消防用电、各风机及各风口、防火卷帘门、防火门等等的控制功能。各消防水泵(包括避难层接力泵)、防排烟风机(包括避难层)均通过硬拉线引到消防中心。控制器之间采用快速以太网传输数据通讯。采用GEM3300(CRT)系统作为上级管理控制器。 2.2火灾探测、控制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系统设有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3666个。标准型感烟探测器3126个。类比智能感温探测器50个,标准型感温探测器4814个。智能控制中继器494个,探测器中继器2477个.手动报警按钮802个。还包括: 1)联动操作控制系统(综合操作控制柜); 2)消防电话系统; 3)电脑图文显示操作终端; 4)打印设备; 5)备用电源系统。 2.3消防系统功能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消防控制中心设在裙房商业首层。作为整个建筑群的防灾指挥中心,肩负着对建筑物内所有防灾网络系统设备的监视、管理以及火灾时的控制、调度和指挥。其主要功能如下: ·监视功能:监视现场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对火警、故障等各类信息进行类比分析、判断;显示类比探测的烟雾资料、曲线;监视现场联动设备的工作状态;监视系统、线路工作状态;监视自动测试类比探测器的状态、结果。 ·控制功能:根据预定程序。对各种联动设备进行自动联动控制;通过触摸主机LCD屏幕或使用CRT图形显示操作系统.手动对各种联动设备进行单台控制或按类别控制。 ·记录功能:记录监视对象及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及过程;记录消防报警主机的操作过程;记录系统、设备故障信息。 ·管理功能:自动定期对系统进行常规检查测试;提供类比探测器的加烟、加温测试管理功能;实现白天,黑夜、空调机开,停变化时,探测器灵敏度的自动调整,根据环境状况自动修正灵敏度;提供探测器烟雾,温度曲线的历史资料。 ·CRT电脑图文显示操作功能:自动显示火灾报警部位的平面图形:显示类比探测的烟雾资料、曲线;显示所记录的火灾报警历史数据;通过鼠标、屏幕。对所需的联动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3 工程设计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为超高层民用建筑。属特级防护对象。采用全面保护方式,即,除面积小于5m2的厕所、卫生间、卫生间外。均安装火灾报警装置。 3.1现场探测报警设计 在电梯前室、机房、办公室、写字间等单独房间配置了带独立地址的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在大开间办公室等场所。考虑到将来二次装修时可能的房间分隔。均采用了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从而保证了二次装修时报警地址的足够余量。在走廊等其他公共区域等处。采用探测器中继器带若干个标准感烟探测器的方式。 地下车库采用了探测器中继器带若干个标准感温探测器的方式.防火卷帘门处的探测器设置了独立地址。 在每层通廊、电梯前室、疏散楼梯前室、重要机房等处,设置了紧急手动报警按钮。按钮上带有直接与消防中心通话的电话插孔。 将消火栓箱内自带的报警按钮接人消防报警主机,当消火栓按钮的玻璃被击碎时。报警主机可以将消火栓相应的楼层位置显示出来。同时可以联动消火栓水泵。 对每个水流指示器的报警点设置了独立的地址。对每一个湿式报警阀、雨淋阀及压力开关设置了独立的报警地址。 将70℃防火阀的信号接入报警主机。 在地上及地下各疏散楼梯处。设置声光报警装置。火灾报警确认后,报警主机发出控制信号,使着火层及相邻层的声光报警装置鸣响,警灯闪烁。 上述各种探测报警监示信号均由报警主机通过系统的传输主干线.完成信号的自动巡检和自动监测。 3.2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时。消火栓按钮可现场直接启动相应消火栓泵,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消防控制中心也可直接手动启停消火栓泵,显示消火栓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并按防火分区显示消火栓按钮的位置。 火灾时.报警阀压力开关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可自动启动喷淋泵,消防控制中心也可直接手动启停喷淋泵,显示喷淋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并显示报警阀、检修阀、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消防水箱溢流报警水位、消防保护停泵报警水位等。 在厨房、沿煤气管道的路径及公寓楼住户的厨房,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后,自动关闭相应的煤气管道切断阀。同时启动相应的排风机。并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煤气管道切断阀及排风机的工作状态。 对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采取两步降落的控制方式;对非疏散通道处的防火卷帘,采取一步降落的控制方式。消防控制中心可显示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 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可联动切断相应层的门禁控制主机电源,打开相应层疏散门,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有所有电梯运行状态模拟及操纵盘。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火灾时,按预定分区和预定程序,根据火灾发生部位自动/手动对非消防用电进行强行切断.停止空调机运行。当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主机可以手动,自动停止空调机的运行;或当70℃防火阀熔断动作时。连锁停止相应空调机或新风机组运行。 火灾时。自动开启着火层及上下层的加压送风口和相应的加压送风机。现场手动开启加压送风口时,应直接启动相应的加压送风机。火灾时。开启避难层的加压送风机。 消防控制中心可手动启停所有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可以显示所有70℃防火阀。280℃防火阀。加压送风口、排烟口等的工作状态,以及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的工作、故障状态。 消防中心设有专用对讲电话总机。除在各层的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与主机相联的消防对讲插口外,变配电所值班室、通风机房、电梯机房等处。分别设置了独立的对讲电话机。避难层每隔20m设置消防电话分机及消防电话插孔。消防电话插孔翼楼、塔楼每层一线,消防专用电话分机避难层为一线。 报警主机系统具有广播联动接口控制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手/自动将公共广播系统切换到紧急广播相应分区进行紧急广播。 本工程在四层计算机房和交换机房及档案库房等处.设置了气体灭火系统。在气体灭火保护区内,设置了专用气体灭火控制盘和紧急手动启停装置。当烟感探测器报警时。气体灭火控制盘使警笛鸣响,发出疏散警报;当温感报警时,气体灭火控制盘启动延时开始,30秒延时结束后,气体喷放灭火。同时,将报警信号、气体喷放信号及故障信号返回至报警主机。 4 系统特点 4.1分布智能系统 4.1.1智能探测 探测器本身配有cPu单元,可以对采集的烟雾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完成信号的基本处理,具有火灾参数连续采集、类比智能数据处理功能。 根据烟雾浓度可以区分预报警、火灾报警及联动报警。实现多级信号输出。 CPU单元可以自动检测出探测器自身的灰尘和污垢。报告给主机要求清洗。在未清洗前,自动对环境变化进行数字补偿和自动适应。 CPU单元接收自动测试信号,不需加烟就能自动诊断探测器的工作性能。 4.1.2智能控制器 控制器具有火灾参数类比运算及火灾模式识别功能。主机存储了大量不同燃烧物的典型燃烧过程曲线。主机判断火灾时,不但看现场的熘雾浓度值是否已经达到预定值。还要将探测器送回的烟雾资料与其所存储的大量的典型燃烧发生的过程参数的上升速率进行比较。因此,主机对火灾的判断准确可靠。并可以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就准确报知火情。 根据接收的多级火灾报警信号,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方便灵活地对消防设备分类别联动。NF-8主机将不同类别的联动设备进行了分类,可以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对各种联动设备。如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送排风口、防火阀、防火卷帘门、电梯、非消防电源等设备。按组、按位置、按类别进行联动控制.实现设备优化控制。 系统对探测信号设有“注意报警,火灾报警,联动报警。污垢报警,故障级别”等不同级别的灵敏度值。并可自动调整。 系统能对整个连接设备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和自我报知。当系统出现故障或短路时,可以按故障点、故障部位进行系统的自动隔离或屏蔽选择,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报警及联动功能。 控制器具有操作训练功能和火灾模拟训练功能。可以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紧急情况下。 熟练掌握对应操作及相应的按钮位置。 4.1.3智能控制模块 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模块,其控制输出信号具有连续电平式、脉冲式、瞬间式三种输出选择方式,适合于各种联动设备的控制。其输出电流的控制保护完全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当模块向外输出控制时,模块上的CPU将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计算。当测得的控制电流大于设定的模块保护电流时。模块将进行过流保护。智能控制模块带有短路自动隔离功能。 4.2智能冗余型环路防灾网络 NF-8系统是NF NETWORK网络型系统,二总线制环行连接。控制机自身具备有100Mbps快速以太网网络传输接口.可以简便地将最多32台控制机联网通信.组成最大81,600地址容量的防灾网络。同一建筑物内以星型方式将若干个控制机、CRT装在和楼层复示器等设备联网组合。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100米以上时.可以通过控制机内的介质变换器(MEDI—A-COM),以光纤电缆为网络介质,控制器之间的距离最远15公里。正常通讯路径发生故障时。网络会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当路径有两处发生故障时.网络会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被隔离的控制器仍能独立监控自身系统;当网络中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备用路径仍能继续通讯。 4.3分布式控制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采用4台NF-8火灾报警控制器形成的防灾网络对约25万m2的建筑物实现全面保 护。采用多主机分布控制方式。4台控制器分别承担各自所管辖区域的报警功能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功能.均可按照编程通过模块完成对消防水泵的控制功能。除此之外,1号控制器通过硬拉线控制办公楼24层(避难层)消防接力泵;3号控制器通过硬拉线控制地下三层的消防水泵。控制器之间采用快速以太网传输数据通讯。采用GEM3300(CRT)系统作为上级管理控制器。实现系统综合信息处理。GEM3300可以监视整个建筑的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状况。控制器之间采用星型组网。采用多主机分散控制可有效地降低整个控制系统的风险,不至于造成因中央控制器的事故而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瘫痪。有效解决了控制重置和控制冲突的问题。 4.4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兼容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为实现智能建筑“安全、高效、舒适、环保”的目的。设有建筑设备综合管理集成优化系统。智能化系统能够对大厦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并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双向通讯服务。NF NETWORK网络系统采用通用的TCP/IP通讯协议,纳人大厦计算机集中管理系统平台,成为整个大厦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将来的二期和三期工程预留了通讯接口。为财富中心的消防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电气论文:消防设计中常见问题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在电气施工图中设计说明未准确阐述联动逻辑关系。 2、 在总线制联动系统设计中,消防控制室未考虑手动直接控制主要灭火设备。例如CO2气体灭火系统。 3、 消火栓按钮未考虑设计直接启泵线路。 4、 在消防联动中,未考虑非消防电源的切断及电梯迫降到底的返馈信号。 5、 报警系统仅考虑保护接地,未设计工作接地。 6、 消防控制室设置位置不妥。(有的设计在二楼) 7、 未考虑消控室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消防电源。 8、 未采用有直接手动控制功能的报警产品 规范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设有对重要消防联动设备的直接手控制功能,能显示泵启动信号。当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采用总线控制方式还应至少设有六组直接输出接点 9、 在有些二总线报警系统中,未设计短路隔离器。 10、 大部分工程在设计时没有考虑设置备用扩音机。 11、 在较多工程设计中一些设备间未设置对讲电话。 12、 消防联动逻辑编制混乱 原因: 1)有些设计人员对消防联动逻辑的理解不正确。表现为:水流指示器与火灾探测器及压力开关与门报警后才启动喷淋泵;消火栓按钮及火灾探测器与门报警后启动消防泵;手动报警按钮及火灾探测器与门报警后启动卷帘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验规范》条文说明中详细阐明联动逻辑关系。 (1)报警信号:一个探测器报警、水流指示器报警等。 (2)报警确认信号:最可靠的确认是人工确认,也可以用电视监控。在系统设计上,一般用两组探测器或两种不同类别的火灾探测器同时报警后的"与"门信号作为"火灾的确认"方法,条文中的"火灾报警后",是指一个探测器或一个回路探测器报警。"火灾确认后",是指两个探测器报警的"与"门信号发出后。 (3)卷帘门的控制 对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控制下降: a)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 b)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 2)对联动控制系统的布线方式概念不清 消防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有两种常用的接线方式。 (1)是消防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合二为一,即在同一回路中既有火灾报警探测器,也有联动消防设施动作的输出模块; (2)是两系统各自独立,报警回路仅有报警探测器和接受信号的输入模块,而联动回路均为输出模块。 3)对联动控制系统中的"手动"理解不透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J-50116-98),要求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泵、喷洒水泵、防排烟风机(包括正压风机)除具有上述的功能外还应有硬接线。即在消防设施与消防控制 室之间除消防联动控制总线外,还应单设非编码控制线。 4)各设计院防火自审小组的组长或总工程师对消防水、电、暖的施工图未作综合审核。 消防电气系统 1. 在一级负荷的供电系统中,二路独立供电的高压单元回路,任一回路故障,其高压侧母联开关应联锁投入,而绝大多数设计此开关均为手动。 2. 当一路高压供电而另一路为自备发电机供电的一级负荷系统,当市电高压故障,而自备发电机往往只能靠手动投入到低压侧母线供电,这样就延误了供电时间。 3. 消防设备电源箱为双路供电,变电所仅一路高压供电,另一路为自备发电机供电,发电机是通过双投刀开关接入低压母线的。 以上3点除对一级负荷的理解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当地供电部门怕影响配电网接线,危及配电网的安全,以及造成自备发电机非同期合闸等。 4. 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但多数发电机未设电压监视装置,故只能靠手动启动。这主要是变电所及发电机未设计必要的自动联锁装置,更主要的是一些供电部门不同意自投供电。 5. 有些控制箱未设计在消防控制室直接手动启动的引出端子及相应设备。这主要是因设计人员未设计原理图,同时对重要消防设备应设置直接手动控制装置理解不深所致。 6. 有的消防备泵为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共用,致使备泵不能根据系统故障,自行选择投入运行。这些消防给水专业沟通不够及对规范的理解有关。 7. 一些控制箱未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推荐的标准选型而选用老式的XJ01-1控制箱,致使主泵故障,只能去水泵房现场启动备泵。 8. 消防控制室无法监视重要消防设施的供电电源,因为消防控制箱未设计电源监视装置。 9. 有的重要消防供电回路开关不具备选择性,当启动消防泵时,因启动电流大,控制箱自动开关未跳闸,反而越级跳到电源侧或配电室低压母线侧。当选择标准控制箱时,未很好校核供电系统及自动开关的动作电流(或灵敏度),很易产生负荷倒动作电流大于首端电流,而越级跳闸。 10. 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设备,其供电线路未选用耐火型电缆。 11. 楼梯间集中供电的疏散照明灯,在火灾时不能自动点亮。 12. 在火灾时继续工作的场所(如配电室、水泵房等)应急照明时间不够,且照度低。 消火栓给水系统 1、消防水池 (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偏小 对建筑物火灾延续时间、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选用错误。老工程改造后,增设喷淋系统,水池容量没有增加。 (2)合用水池无消防专用的技术措施 有些工程的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合用水池,以防止水质变坏;但未设计消防专用措施。合用水池的专用措施常用的有下面图示三种:合用水池的技术措施 (3)较大容量水池无分格措施 消防水池如超过1000m3的消防水池,所对应的建筑危险性或重要性比较大,消防水池有了分格措施后,消防水池清洗期间仍有一半消防水源,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流量偏小 消防泵流量偏小不能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2)消防水泵扬程偏大 消防泵的扬程偏大对管网工作不利。 (3)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吸水管 有的工程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吸水管,当吸水管检修时,整个系统瘫痪。 (4)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出水管 和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一样,如果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出水管,就会降低消防系统的可靠性。 (5)水泵出水管上无压力表、无试验放水阀、无泄压阀 消防水泵出水管装有压力表,试验放水阀,在检查站消防泵时,可使消防泵的出水不进入管网,使管网免受超压和水锤的影响。由于发生初期火灾时启动消防泵后管网会超压,且会产生水锤效应,停泵时也会产生水锤效应。出水管上设置泄压阀后能泄压且能减小水锤效应。 (6)引水装置设置不正确 ① 吸水管设引水罐, ② 吸水管上设底阀,高位水箱补渗水。在消防工程检测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不 (7)水泵的吸水管的管径偏小 有些设计选用管径偏小,水泵的流量达不到设计值。 3、增压设施 (1)增压泵的流量偏大 4、水泵接合器 (1)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取水口距离大于40m (2)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偏少 (3)水泵接合器未分区设置 5、减压装置的设置 (1)栓口动压大于的未设减压装置 (2)减压孔板孔径偏小 有些设计如某办公楼,B2-1F选用减压板为D/d=65/14,启动消防泵后,实测动水压力为,充实水柱〈10m,不利于灭火。 6、消火栓按钮 (1)消火栓按钮功能不齐 常见错误有4 种类型。 a、消火栓按钮不能直接启泵,只能通过联动控制器启动消防水泵。 b、消火栓按钮启动后无确认信号。 c、消火栓按钮不能报警,显示所在部位。 d、消火栓按钮通过220V 强电启泵。 (2)临时高压给水系统部分消火栓箱内未设置直接启泵按钮 7、消防水箱 (1)屋顶合用水箱无直通消防管网水管 (2)合用水箱无消防水专用措施 (3)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未设单向阀。 8、屋顶未设检查用的试验消火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消防水池(可参见消火栓系统) 2、消防水泵(可参见消火栓系统) 3、稳压系统 (1)稳压泵的选型 许多工程中稳压泵的流量偏大。 (2)稳压泵的位置 有些设计人员在高位水箱处设置稳压泵,就近接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立管顶部,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当喷头受热爆炸后,阀后压力降低,稳压泵启动后,仅能使湿式报警阀后的管网压力升高,故不能开启阀瓣,因此压力开关没有讯号启动喷淋泵。 4、水泵接合器 (1) 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2) 水泵接合器的设计数量偏少的也较多。 5、减压装置的设置 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予考虑。 6、湿式报警阀 (1) 湿式报警阀的设置 许多工程在设计报警阀的地点时,考虑不周全。 (2) 供水控制阀 有些工程在设计时未设置供水控制阀。 7、水流指示器 水流指示器前应安装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大部分工程中均未设计信号阀。 8、末端试验装置 末端试验装置包括试验阀、压力表、排水管,试验管径不小于25mm。许多工程中末端试验装置管径<25mm, 9、系统联动试验 末端试验阀打开,压力表读数应不小于,许多工程最不利点放水试验时,压力表读数小于。这是因为设计时未考虑最不利点的动水压力。 10、喷头 宽度大于的风管腹面下应设喷头。但多数设计单位在工种的会签中遗漏此项。设计人员在设计喷头布置时,除了考虑满足上述规范要求外,还应考虑喷头与大功率发热灯具和通风管风口的距离不应过近,以免系统运行后出现喷头被大功率发热灯具散发的热量引起误动作喷水;当喷头离送风口太近喷水灭火时,喷出的水被从通风管风口出来的风吹离正常洒水范围。所以设计人员在喷头布置设计时就应与其它专业设计人员共同会商。 11消防水箱 (1)、(2)、(3)、(4)点可参见消火栓系统 (5)在消防水箱出水管处设置的止回阀与水箱底的垂直距离太小(通常不足 1m),使放水试验时,水流指示器不能报警。 12、泄压阀 某些工程在水泵的出水管上未装设泄压阀。 13、固定托座和固定支架 设计人员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的同时计算出荷载,并依据此值设计出配水立管底部的专用承重托座,且同时还应会同建筑结构专业的设计人员验算建筑结构部件能否承受此托座传递过来的荷载 14、套管与所穿管道间隙密实填料的选择 设计人员在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就应把套管填充材料选定下来。选择玻璃纤维布代替石棉作套管间隙填充材料较好。 15、压力开关水力警铃误报警 ,有些误报问题往往是因为设计原因造成的 (1)直接由市政水作稳压 由于市政水压力波动大,而湿式报警阀本质上是一只止回阀,只允许水单方向流动。当市政水处于低压时,湿式报警阀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在市政水压力升高,P1F1>P2F2时湿式报警阀即打开,引起误报。 (2)采用稳压泵稳压。 如果稳压泵补水平缓,始终使阀瓣小角度开启向管网补水,即不会发生"误报"。如果补水速率过大,一开始补水,阀瓣就冲至大角度开启,即发生误报。 (3)设置增压泵系统 增压泵增压引起误报的原因与稳压系统相同。 泡沫灭火系统 1、泡沫混合液支干管道控制阀距储罐偏近,且不易操作。 2、混合液管道上未设置泡沫栓 3、计算混合液数量未泡沫消火栓用量和管道容积考虑在内 4、管网最低处未设置泄放装置 5、路最高部位未设置自动排气阀 气体灭火系统 1、灭火强度及灭火剂量无准确计算书 2、对围构物件的抗压强度考虑较少 3、对防护区的分隔要求考虑较少 对于三层设置的防护区,对吊顶以上及地板下的防护区的分隔应按照大空间(天花板以下部分)的要求进行严格分隔。对于单层喷头布置:吊顶以上部位的分隔规范尚未明确规定,要看灭火剂量的设计量是否考虑到吊顶以上部分的空间。 4、对探测器的组合布置考虑较少 对于地板下的探测器由于空调送风后气流的影响,故探测器应向上安装。 5、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问题 系统设计时未考虑相应的联动控制,关闭开口,停止风机等功能。 6、气体灭火场所排烟联动控制 气体灭火实质是在被保护区内释放灭火气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扑灭火灾。显然,气体灭火场所在火灾时,应为封闭场所,除应关闭门窗及通风设施外,排烟设施也不能开。这与一般灭火场所是不同的。 现代建筑中,有许多采用了玻璃幕墙等固定窗扇的建筑,有些是以洁净防护等功能要求而设计的封闭性建筑,其中有些房间属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场所,有些又属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场所。显然,就出现了在气体灭火场所设置的排烟设施,若对规范不加以分析,要求在发生火灾时应联控开启排烟设施;这样做,从灭火实效看是不合理的。因此,对规范使用的场所设计时要具体分析。 防火分隔系统 1、用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未设置火灾探测器组,且两侧未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2、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没有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设计中防火卷帘门一般一步降到底) (1)感烟探测器动作各卷帘下降距地(楼)面~。 (2)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3、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没有下降到底。 4、同一防火分区内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多樘卷帘没有群降。 5、防火卷帘控制装置未采用消防专用电源供电。 防火卷帘动作后的反馈信号在消防控制室内不能显示。 6、单片式卷帘未加水幕保护。 防排烟系统 1、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偏小,机械防烟系统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2、高层建筑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未设机械防烟设施。 3、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而未设机械防烟设施。 4、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未设置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50%的送风系统。 5、地下室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与排风口不能联动切换。 6、排烟口、送风阀打开不能联动风机启动。 7、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未设防火阀。 8、厨房、浴室、厕所等垂直排风管道,未采取防火回流的措施,未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这一点是许多设计人员经常疏忽的地方。 9、防排烟风机远程不能停止,并未设手动直接控制,原有的大部分工程防排烟风机远程控制均能启动,但远程停止不能实现。 10、同一楼层的几个送风阀(排烟口)的反馈信号不应并接应串接。 11、排烟风机入口处和在排烟支管上未设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未与排烟风机联锁,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另外为了阻止烟火的垂直蔓延,也为了不使烟火蔓延到排烟风机所在层(通常在顶层),在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装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2、送风口设置位置偏高,排烟口设置位置偏低。 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超过100m2的地下室未设机械排烟系统。 14、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系统。 15、正压送风系统的新风入口设置位置不当。 排烟出口应加接一段风管,使排烟出口高出送风系统的新风入口。为防止意外,有必要在送风机入口设感烟探测器与送风机联锁,一旦有烟气侵入,送风机要立即停止运行。 16、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宜设置局部机械排烟设施,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17、防排烟间前室的正压送风系统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吸入管上设置止回阀或与风机开启连锁的电动阀;中庭的机械排烟系统也应在排烟风机的吸入管上设置止回阀或设置常闭排烟阀(排烟防火阀联动时打开) 18、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共用同一加压送风系统,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未设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19、防排烟风机设计位置不当。 20、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吸入口未设置止回阀或与风机联锁的电动阀。
刚刚回答另外一个人的问题,估计这个答案你也用的上: 二十多年前,中国的消防报警产品刚刚起步,无论产品技术含量、产品系列完整性、使用性,还是社会影响程度都是相当低的。国外的产品和品牌一统天下,占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由于中国的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市场大的惊人,难道这由中国发展带来的成果只能由外国企业来瓜分?可幸的是中国企业抓住了机遇,顶住了挑战,先是一批国家的科研院所,后是一批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业内也吸引和凝聚一大批国内的技术和管理精英,花了十多年时间,通过几次产品更新换代,就使自己的产品紧紧跟上了国际水平,并且夺回了大部分国内市场,使得现在大多国外产品只有招架之功,这是典型的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当然目前而言,我们基本占据的是国内市场,对外还刚启动。中国企业正虎视眈眈,准备进军海外市场。 现状与特点:消防报警产品是一个系列产品,包括火灾探测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报警分析控制器、消防控制联动。是物理传感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和管理、智能楼宇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属于高新技术。依托中国多年的基本建设的发展,这个行业也得到发展,具备了和国外知名企业抗衡的能力。在目前中国许多冠名以高新技术的行业中,中国企业大多做的是下游的制造和服务,分取极少一部分的利润,象消防报警产品那样又拥有自我知识产权,又拥有大量市场的行业其实是很少的。在消防报警产品的技术含量上,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差距不是很大,许多指标已经超越,存在的问题是:类似于国外消防报警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的生产才刚起步,有待于积累经验和技术;也因此在产品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上有一些差距;国内正在形成权重的大型企业和集团,这样可以带领国内的各家企业去冲击海外市场,并最终占领海外的消防报警市场。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二、编写提纲的步骤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毕业论文咨询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四)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摘要: 对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及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高层建筑设 计中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主—从式网络结构, 解决了高层建筑与大型建筑中探测区 域广、探测器数量多、原有系统不能适应等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 探测器 智能控制 联动控制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in high buidings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e antomatic warning system and the intelligent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the sytem a lot of traditiona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including using a lot of probes but cotrolling olny a relalively small area. Key words: high rised buiding; fire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 probe; intelligent control;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及重要建筑的防火问题引起了国家消防部门及设 计院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火规范, 从而促进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研究和 推广使用。高层建筑建设规模大,装修标准高,人员密集,各种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因而存在着 火灾隐患,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设计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但选择何种控制系 统,使该系统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部件及特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报警系 统。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主要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是一种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 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控制设备及电源组成。该系统从通报火灾到启动灭火系统和控 制各种消防设备,基本实现自动化。 触发器件 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探测器是对火灾参数 (如烟、 温、 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 火灾探测器分为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和复合火 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 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控制设备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 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 并能发生控制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来自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 能自动或手 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标设备。 如火灾警报器, 它是一种基本的火灾警报装置, 以声、 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 动启动相关消防设施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 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 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 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十类控制装置。 每个系统根据工程的需要应具有十类控制装置 的部分或全部。 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 保证不间断供电。 设计中消防控制设备主要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 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 有些消防控制设备 可设在消防设备现场,而动作信号必须返回消防控制中心,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但该探测器有误报现象、控制器容量较小。 2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之处在于: 将发生火灾期间所产生的烟、 温、 光等, 以模拟量形式连同外界相关的环境参量一起传送给报警器, 报警器再根据获取的数据及内 部存贮的大量数据,利用火灾判据来判断火灾是否存在。 智能火灾报警器中编址单元包括: 智能控测器、 智能手动按钮、 智能模块、 探测器并联接口、 总线隔离器和可编程继电器卡等。新型的智能火灾探测器,又称模拟量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 给出的输出信号是代表被响应的火灾参数值的模拟量信号或其等效的数字信号。 传统探测器称为 有阈值火灾探测器,而智能火灾探测器没有阈值,却设有专用芯片,智能火灾探测器的应用提高 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在火灾报警时,报警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相应的外探设备,如排烟阀、送风阀、卷帘门 等,需要接受外控设备的反馈信号时,应加一个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一样,联接在报 警回路总线上,安装在所控设备的附近。模块内设十进制编码开关,可现场编号,各占用回路总 线上一个地址。通过报警控制器显示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的具体地址,用声、光报警可反映联动 设备的工作状态。 可编程继电器卡,通过编程可实现对风机、水泵等大型设备的二级联动控制。智能控制是一 种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3 工程实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笔者 1992~1993 年参与设计的海南省物资局金属大厦,该大厦是座地下 1 层,地上 22 层, 建筑高度 70 多米,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 定,建筑高度超过 50 m 的办公楼属于一类防火建筑,因此该大厦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中选择了国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种系统在当时较普遍,仅有一台主机控制器,因而 适用于中、小型建筑。 大厦消防控制中心设在 1 层,每层设层显示器。地下室作设备用房有变电室、空调机房、 水泵房,机房内设有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当火灾发生时,温度达到一定值排 烟风机自动启动,并打开排烟阀,开始排烟(图 1)。 图1 排烟风机控制原理 该工程地下室是消防联动控制的集中点,将地下室的防排烟风机、排烟阀等控制线均引 至消防中心的联动控制器。消防泵、喷淋泵、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却属于外控 设备,均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火灾报警系统问世,从传统型走向智能型是国内外火灾报警 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徐州某大型建筑群由三栋塔楼组成,一栋为 25 层,一栋 13 层和一栋 12 层的塔楼由 4 层 裙楼连接而成,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建筑高度 85 m,主要功能:1 至 4 层为商场,5 层以上 为写字楼。由于该大厦建筑面积大,探测区域广,探测器数量非常可观。传统的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在设计中,经过反复的方案比较,选择了采用主—从式网结 构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大容量的控制矩阵交叉查寻软件包,以软件编程代 替硬件组合,满足了大型工程的适用性,提高了消防联动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系统由主机、 从机、复示器等构成。该工程消防控制中心设于 1 层,主机和消防联动控制柜设在消防中心, 从机与复示器分设于楼层内。 智能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设计时先根据《火灾自动报警器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探 测器的布局和设置。其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 1 确定。表中列出的是一个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的 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建筑物内往往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较大,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这时需要计算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 为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 取整数;S 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面 积(m );A 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 为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 ~,非重点保护建 筑取 。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可确定一个探测区内的智能探测器的安装数量。 选择控制器容量计算 该系统控制器为主—从式网络结构,每个主—从机系统,只能有 一台主机,从机数量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一般按探测器数量计算,从机数量最多为 15 台。 表1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火灾探测 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m ) 2 2 房间高度 H (m) θ≤15° A (m ) 2 屋顶坡度 θ 15°<θ≤30° A (m ) 80 100 80 30 30 2 θ>30° A (m ) 80 120 100 30 40 2 R (m) 6/7 R (m) R (m) S≤80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6<h≤12 h≤6 80 80 60 30 20 感温探测器 S≤30 S>30 h≤8 h≤80 每台控制器最大有四个回路,每个回路容量均为 198 个地址,其中 99 个智能探测 器,99 个编址模块。因此一台主机或从机的最大容量为 4×99=396 个智能探测器, 4×99=396 个编址模块。 该工程经过计算,选用了一台主机和四台从机,每台控制器都按四个回路设计。 主机 N 控制 1~4 层商场内的所有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按钮,水流指示器等消 防设备,从机 N1 控制地下室的所有探测器、送风阀、排烟阀、防火阀等消防设备,从 机 N2 控制 13 层和 12 层两座连通塔楼的 5~13 层的消防设备,N3、N4 分别控制 25 层 塔楼的 5~13 层和 14~25 层的消防设备。 整个大厦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比较合理,充分考虑到建筑群的特点,选用 一台主机、四台从机控制了 6 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用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需要 几套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现有系统设计即经济实用,又准确可靠。 4 结论 综合上述工程设计与实践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与结论。 1) 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合于中、 小型建筑, 它的特点是探测器属于阀值型, 控制器仅有主机一台。而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模拟量探测器,控制系统采用 主—从式网络结构,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大型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 2)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克服了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漏报和误报的难题, 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在设计中可灵活应用,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 从机数量,使工程设计最经济、最合理。 3)为了防患于未然,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 的建筑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1〕 蔡自兴, 徐光礻 〔2〕 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329~ 360 戴汝为.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8~ 160 〔3〕 陈一才.大楼自动化系统设计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230~ 270 〔4〕 王根堂.公安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教材,群众出版社,1997,213~236
刚刚回答另外一个人的问题,估计这个答案你也用的上: 二十多年前,中国的消防报警产品刚刚起步,无论产品技术含量、产品系列完整性、使用性,还是社会影响程度都是相当低的。国外的产品和品牌一统天下,占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由于中国的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市场大的惊人,难道这由中国发展带来的成果只能由外国企业来瓜分?可幸的是中国企业抓住了机遇,顶住了挑战,先是一批国家的科研院所,后是一批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业内也吸引和凝聚一大批国内的技术和管理精英,花了十多年时间,通过几次产品更新换代,就使自己的产品紧紧跟上了国际水平,并且夺回了大部分国内市场,使得现在大多国外产品只有招架之功,这是典型的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当然目前而言,我们基本占据的是国内市场,对外还刚启动。中国企业正虎视眈眈,准备进军海外市场。 现状与特点:消防报警产品是一个系列产品,包括火灾探测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报警分析控制器、消防控制联动。是物理传感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和管理、智能楼宇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属于高新技术。依托中国多年的基本建设的发展,这个行业也得到发展,具备了和国外知名企业抗衡的能力。在目前中国许多冠名以高新技术的行业中,中国企业大多做的是下游的制造和服务,分取极少一部分的利润,象消防报警产品那样又拥有自我知识产权,又拥有大量市场的行业其实是很少的。在消防报警产品的技术含量上,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差距不是很大,许多指标已经超越,存在的问题是:类似于国外消防报警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的生产才刚起步,有待于积累经验和技术;也因此在产品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上有一些差距;国内正在形成权重的大型企业和集团,这样可以带领国内的各家企业去冲击海外市场,并最终占领海外的消防报警市场。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有画龙点睛之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1.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设计
2.基于NE555的触摸式报警器
3.数字密码锁设计
4.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5.流水灯控制电路设计
6.简易单片机控制电路实验开发板
7.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电路部分设计
8.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的设计及PCB板的设计
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10.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
11.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
12.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13.单片机交通灯管理系统
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
15.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系统设计
16.基于WML的学生网站开发
17.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18.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9.基于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显示屏动态显示及其远程控制
21.基于DSP的高速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22.篮球竞赛30S计时器
位数字抢答器
24.一种实用型心率计的设计
25.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
26.药品生产线上的药丸控制电路设计
27.基于选修课程的网站设计
28.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29.单片机控制的数字触发器
30.温度测控系统
31.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设计
32.篮球30秒定时器
33.电子万年历
34.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节水控制器设计
35.嵌入式通用I/O键盘应用设计
36.数码显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37.基于PLC的四路抢答器设计
38.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39.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40.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电数字发射系统设计
41.基于80C51的智能汽车自控系统的设计
实现十字路交通灯自动控制
43.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设计
4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及应用
4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时钟的设计及应用
46.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组装及调试
47.基于USB接口的步进电机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48.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49.基于FPGA的直序扩频通信研究与设计
50.基于单片机的发射机控制系统
51.声光报警器的设计与研究
52.单片机电源
53.基于P87LPC768的电机控制系统
54.基于单片机的LCD电子钟设计
55.音响放大器的设计
56.超外差收音机制作及分析研究
频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8.基于单片机智能电子钟的设计
与串行接口转换器的设计
60.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1.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的FPGA实现
音频编译码算法研究与FPGA实现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及FPGA仿真实现
4.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5.无线通信系统选择分集技术研究
系统空时分组编码的性能研究
7.基于量子烟花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研究
8.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9.无线紫外光多址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0.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分配算法
11.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制式通信信号产生器设计与实现
12.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
13.反激式电源传导噪声模态分离技术的研究
14.核电磁脉冲源辐射的数值仿真
15.基于MATLAB的扩频通信系统及同步性能仿真
16.一种多频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调制解调器及同步性能的仿真分析
18.跳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性能分析
20.复合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方法的研究
21.基于DDS+PLL的频率源设计
22.基于训练序列的OFDM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
23.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技术研究及其性能比较
25.基于蓝牙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26.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远程信息无线传输的研究
27.船载AIS通信系统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28.基于FPGA的16QAM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29.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信道化技术研究
30.简易无线通信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
刚好在做这个题目的毕业论文火灾报警系统,从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线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个探测器除需提供两根电源线外,还需提供一根报警信号线,探测器电源由报警器提供,探测器的信号线均连接到报警显示盘上,报警时点亮相应的指示灯,如日本“日探”公司生产的CPF 火灾报警系统,此类系统的功能一般以报警为主,辅以一些简单的联动功能(也为多线制),如驱动警铃等,其报警器对外围探测器无故障检测功能,只会对电源线的断线做出故障反应,安装此类系统比较繁琐,特别是校线工作量较大[4]。 第二阶段:总线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种自动报警系统已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其线制一般有四线制、三线制、二线制,探测器和模块均采用地址编码形式,通过总线与控制器实现信号传送,其探测器的报警形式为开关量,它的灵敏度在制造时,通过硬件决定,不可调整,此类系统可进行现场编程,并通过各种模块对各联动设备实行较复杂的控制,此类系统已具有系统自检以及对外围器件的故障检验等功能,但对故障类型不能区分,目前国内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大多数为此类产品,由于此类产品具有报警和控制功能,它的施工、安装较为方便,且价格较低,已被大量使用[5]。 第三阶段: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探测器的报警形式采用数字量,并可通过软件对其灵敏度根据使用场合、时间进行设定和调整,如可设定白天、夜间、休息日不同灵敏度。对探测器的使用环境参数变化较大的场所,灵敏度设定相对低一些,对环境较稳定或一些重要的场所,灵敏度设定相对高一些,这一功能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误报[6]。 国外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具有火灾预防、报警、扑救、善后处理等比较完善的消防体系。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大笔资金用于消防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消防设施维护。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就采用计算机与用户终端的传感器或者用户终端信号采集器相连,对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实时监控以及故障远程传输。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建设和应用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方面均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自动火灾报警作为公共报警手段接入监控系统,并有效运行多年,使消防指挥中心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火灾地点、火灾类型,并调度消防部队迅速到达现场,自动报警监控系统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这些国家在监控系统管理方面比较规范,专门成立一个监控服务机构,该机构的责任是保证火灾报警数据通信畅通,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同时向消防部队传送可靠的火灾报警信息,而消防部门的主要责任是对此类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及监督管理。这种管理运作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 我国火灾报警系统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几十年,从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才开始研制生产火灾报警系统产品。进入 80 年代后,国内主要厂家也多是模仿国外产品,或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生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并且市场也刚刚开始发育。火灾报警产品真正发展是在 90 年代以后,随着政府逐渐开放国门,国外企业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消防市场,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成熟。这时期,我国生产火灾报警产品的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企业进行了合资生产、技术合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造就了现今市场上许多有实力的商家,部分技术已接近或赶上了国际水平[8]。
1、选用什么单片机2、选用什么传感器3、显示用什么4、需要远程报警吗
摘要: 对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及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高层建筑设 计中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主—从式网络结构, 解决了高层建筑与大型建筑中探测区 域广、探测器数量多、原有系统不能适应等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 探测器 智能控制 联动控制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in high buidings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e antomatic warning system and the intelligent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the sytem a lot of traditiona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including using a lot of probes but cotrolling olny a relalively small area. Key words: high rised buiding; fire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 probe; intelligent control;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及重要建筑的防火问题引起了国家消防部门及设 计院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火规范, 从而促进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研究和 推广使用。高层建筑建设规模大,装修标准高,人员密集,各种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因而存在着 火灾隐患,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设计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但选择何种控制系 统,使该系统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部件及特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报警系 统。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主要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是一种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 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控制设备及电源组成。该系统从通报火灾到启动灭火系统和控 制各种消防设备,基本实现自动化。 触发器件 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探测器是对火灾参数 (如烟、 温、 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 火灾探测器分为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和复合火 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 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控制设备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 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 并能发生控制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来自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 能自动或手 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标设备。 如火灾警报器, 它是一种基本的火灾警报装置, 以声、 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 动启动相关消防设施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 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 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 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十类控制装置。 每个系统根据工程的需要应具有十类控制装置 的部分或全部。 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 保证不间断供电。 设计中消防控制设备主要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 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 有些消防控制设备 可设在消防设备现场,而动作信号必须返回消防控制中心,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但该探测器有误报现象、控制器容量较小。 2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之处在于: 将发生火灾期间所产生的烟、 温、 光等, 以模拟量形式连同外界相关的环境参量一起传送给报警器, 报警器再根据获取的数据及内 部存贮的大量数据,利用火灾判据来判断火灾是否存在。 智能火灾报警器中编址单元包括: 智能控测器、 智能手动按钮、 智能模块、 探测器并联接口、 总线隔离器和可编程继电器卡等。新型的智能火灾探测器,又称模拟量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 给出的输出信号是代表被响应的火灾参数值的模拟量信号或其等效的数字信号。 传统探测器称为 有阈值火灾探测器,而智能火灾探测器没有阈值,却设有专用芯片,智能火灾探测器的应用提高 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在火灾报警时,报警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相应的外探设备,如排烟阀、送风阀、卷帘门 等,需要接受外控设备的反馈信号时,应加一个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一样,联接在报 警回路总线上,安装在所控设备的附近。模块内设十进制编码开关,可现场编号,各占用回路总 线上一个地址。通过报警控制器显示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的具体地址,用声、光报警可反映联动 设备的工作状态。 可编程继电器卡,通过编程可实现对风机、水泵等大型设备的二级联动控制。智能控制是一 种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3 工程实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笔者 1992~1993 年参与设计的海南省物资局金属大厦,该大厦是座地下 1 层,地上 22 层, 建筑高度 70 多米,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 定,建筑高度超过 50 m 的办公楼属于一类防火建筑,因此该大厦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中选择了国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种系统在当时较普遍,仅有一台主机控制器,因而 适用于中、小型建筑。 大厦消防控制中心设在 1 层,每层设层显示器。地下室作设备用房有变电室、空调机房、 水泵房,机房内设有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当火灾发生时,温度达到一定值排 烟风机自动启动,并打开排烟阀,开始排烟(图 1)。 图1 排烟风机控制原理 该工程地下室是消防联动控制的集中点,将地下室的防排烟风机、排烟阀等控制线均引 至消防中心的联动控制器。消防泵、喷淋泵、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却属于外控 设备,均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火灾报警系统问世,从传统型走向智能型是国内外火灾报警 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徐州某大型建筑群由三栋塔楼组成,一栋为 25 层,一栋 13 层和一栋 12 层的塔楼由 4 层 裙楼连接而成,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建筑高度 85 m,主要功能:1 至 4 层为商场,5 层以上 为写字楼。由于该大厦建筑面积大,探测区域广,探测器数量非常可观。传统的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在设计中,经过反复的方案比较,选择了采用主—从式网结 构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大容量的控制矩阵交叉查寻软件包,以软件编程代 替硬件组合,满足了大型工程的适用性,提高了消防联动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系统由主机、 从机、复示器等构成。该工程消防控制中心设于 1 层,主机和消防联动控制柜设在消防中心, 从机与复示器分设于楼层内。 智能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设计时先根据《火灾自动报警器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探 测器的布局和设置。其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 1 确定。表中列出的是一个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的 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建筑物内往往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较大,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这时需要计算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 为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 取整数;S 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面 积(m );A 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 为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 ~,非重点保护建 筑取 。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可确定一个探测区内的智能探测器的安装数量。 选择控制器容量计算 该系统控制器为主—从式网络结构,每个主—从机系统,只能有 一台主机,从机数量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一般按探测器数量计算,从机数量最多为 15 台。 表1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火灾探测 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m ) 2 2 房间高度 H (m) θ≤15° A (m ) 2 屋顶坡度 θ 15°<θ≤30° A (m ) 80 100 80 30 30 2 θ>30° A (m ) 80 120 100 30 40 2 R (m) 6/7 R (m) R (m) S≤80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6<h≤12 h≤6 80 80 60 30 20 感温探测器 S≤30 S>30 h≤8 h≤80 每台控制器最大有四个回路,每个回路容量均为 198 个地址,其中 99 个智能探测 器,99 个编址模块。因此一台主机或从机的最大容量为 4×99=396 个智能探测器, 4×99=396 个编址模块。 该工程经过计算,选用了一台主机和四台从机,每台控制器都按四个回路设计。 主机 N 控制 1~4 层商场内的所有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按钮,水流指示器等消 防设备,从机 N1 控制地下室的所有探测器、送风阀、排烟阀、防火阀等消防设备,从 机 N2 控制 13 层和 12 层两座连通塔楼的 5~13 层的消防设备,N3、N4 分别控制 25 层 塔楼的 5~13 层和 14~25 层的消防设备。 整个大厦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比较合理,充分考虑到建筑群的特点,选用 一台主机、四台从机控制了 6 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用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需要 几套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现有系统设计即经济实用,又准确可靠。 4 结论 综合上述工程设计与实践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与结论。 1) 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合于中、 小型建筑, 它的特点是探测器属于阀值型, 控制器仅有主机一台。而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模拟量探测器,控制系统采用 主—从式网络结构,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大型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 2)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克服了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漏报和误报的难题, 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在设计中可灵活应用,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 从机数量,使工程设计最经济、最合理。 3)为了防患于未然,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 的建筑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1〕 蔡自兴, 徐光礻 〔2〕 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329~ 360 戴汝为.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8~ 160 〔3〕 陈一才.大楼自动化系统设计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230~ 270 〔4〕 王根堂.公安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教材,群众出版社,1997,213~236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由北京财富大厦一期工程看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点l 工程概况 北京财富中心是集甲级写字楼、高档公寓、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商务社区。整个工程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92100m2。总建筑面积72万m2。共分三期建设。项目位于东三环北路京广中心和嘉里中心之间。与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相距不远,与未来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隔东三环路相望。是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 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28048m2。总建筑面积为247160m2,由一幢40层办公塔楼,一幢40层公寓塔楼和连接两者的服务式公寓(10层)和办公板楼(8层)组成。塔式公寓建筑高度120.95m,板式公寓建筑高度33.5m,塔式办公楼建筑高度154m,板式办公楼建筑高度40.095m。两层裙房设有会所和商业设施。地下三层为停车场及人防设施。地下二、三层与二、三期地下层相连。二期工程包括一栋五星级酒店和一栋超高层公寓。三期工程为一栋约260m高的办公楼。财富中心是由数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财富中心旨在中央商务区创造一个特别的城市空间和建筑,供人们交往、漫步、休闲等,创造新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设计中将创造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搞好防震、防火、防风、防水等设计.采用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通讯电话系统、消防保安监控系统。力求建成一个集先进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建筑群,为客户提供一种温馨、舒适、高效的工作条件。 2 系统构成 财富中心的消防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报警系统控制主机 系统设有4台NF-8火灾报警控制器。其中: l#报警机监控办公楼21F--40F; 2#报警机监控办公楼2F-20F; 3#报警机监控办公楼B3F-1F和公寓楼1F-2 F; 4#报警机监控公寓楼3F--40F。 4台控制器分别承担各自所管辖区域的报警功能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功能,均可按照编程通过模块完成对消防水泵、电梯、非消防用电、各风机及各风口、防火卷帘门、防火门等等的控制功能。各消防水泵(包括避难层接力泵)、防排烟风机(包括避难层)均通过硬拉线引到消防中心。控制器之间采用快速以太网传输数据通讯。采用GEM3300(CRT)系统作为上级管理控制器。 2.2火灾探测、控制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 系统设有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3666个。标准型感烟探测器3126个。类比智能感温探测器50个,标准型感温探测器4814个。智能控制中继器494个,探测器中继器2477个.手动报警按钮802个。还包括: 1)联动操作控制系统(综合操作控制柜); 2)消防电话系统; 3)电脑图文显示操作终端; 4)打印设备; 5)备用电源系统。 2.3消防系统功能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消防控制中心设在裙房商业首层。作为整个建筑群的防灾指挥中心,肩负着对建筑物内所有防灾网络系统设备的监视、管理以及火灾时的控制、调度和指挥。其主要功能如下: ·监视功能:监视现场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对火警、故障等各类信息进行类比分析、判断;显示类比探测的烟雾资料、曲线;监视现场联动设备的工作状态;监视系统、线路工作状态;监视自动测试类比探测器的状态、结果。 ·控制功能:根据预定程序。对各种联动设备进行自动联动控制;通过触摸主机LCD屏幕或使用CRT图形显示操作系统.手动对各种联动设备进行单台控制或按类别控制。 ·记录功能:记录监视对象及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及过程;记录消防报警主机的操作过程;记录系统、设备故障信息。 ·管理功能:自动定期对系统进行常规检查测试;提供类比探测器的加烟、加温测试管理功能;实现白天,黑夜、空调机开,停变化时,探测器灵敏度的自动调整,根据环境状况自动修正灵敏度;提供探测器烟雾,温度曲线的历史资料。 ·CRT电脑图文显示操作功能:自动显示火灾报警部位的平面图形:显示类比探测的烟雾资料、曲线;显示所记录的火灾报警历史数据;通过鼠标、屏幕。对所需的联动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3 工程设计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为超高层民用建筑。属特级防护对象。采用全面保护方式,即,除面积小于5m2的厕所、卫生间、卫生间外。均安装火灾报警装置。 3.1现场探测报警设计 在电梯前室、机房、办公室、写字间等单独房间配置了带独立地址的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在大开间办公室等场所。考虑到将来二次装修时可能的房间分隔。均采用了类比智能感烟探测器,从而保证了二次装修时报警地址的足够余量。在走廊等其他公共区域等处。采用探测器中继器带若干个标准感烟探测器的方式。 地下车库采用了探测器中继器带若干个标准感温探测器的方式.防火卷帘门处的探测器设置了独立地址。 在每层通廊、电梯前室、疏散楼梯前室、重要机房等处,设置了紧急手动报警按钮。按钮上带有直接与消防中心通话的电话插孔。 将消火栓箱内自带的报警按钮接人消防报警主机,当消火栓按钮的玻璃被击碎时。报警主机可以将消火栓相应的楼层位置显示出来。同时可以联动消火栓水泵。 对每个水流指示器的报警点设置了独立的地址。对每一个湿式报警阀、雨淋阀及压力开关设置了独立的报警地址。 将70℃防火阀的信号接入报警主机。 在地上及地下各疏散楼梯处。设置声光报警装置。火灾报警确认后,报警主机发出控制信号,使着火层及相邻层的声光报警装置鸣响,警灯闪烁。 上述各种探测报警监示信号均由报警主机通过系统的传输主干线.完成信号的自动巡检和自动监测。 3.2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时。消火栓按钮可现场直接启动相应消火栓泵,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消防控制中心也可直接手动启停消火栓泵,显示消火栓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并按防火分区显示消火栓按钮的位置。 火灾时.报警阀压力开关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可自动启动喷淋泵,消防控制中心也可直接手动启停喷淋泵,显示喷淋泵的工作、故障状态,并显示报警阀、检修阀、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消防水箱溢流报警水位、消防保护停泵报警水位等。 在厨房、沿煤气管道的路径及公寓楼住户的厨房,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后,自动关闭相应的煤气管道切断阀。同时启动相应的排风机。并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煤气管道切断阀及排风机的工作状态。 对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采取两步降落的控制方式;对非疏散通道处的防火卷帘,采取一步降落的控制方式。消防控制中心可显示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 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可联动切断相应层的门禁控制主机电源,打开相应层疏散门,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有所有电梯运行状态模拟及操纵盘。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火灾时,按预定分区和预定程序,根据火灾发生部位自动/手动对非消防用电进行强行切断.停止空调机运行。当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主机可以手动,自动停止空调机的运行;或当70℃防火阀熔断动作时。连锁停止相应空调机或新风机组运行。 火灾时。自动开启着火层及上下层的加压送风口和相应的加压送风机。现场手动开启加压送风口时,应直接启动相应的加压送风机。火灾时。开启避难层的加压送风机。 消防控制中心可手动启停所有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可以显示所有70℃防火阀。280℃防火阀。加压送风口、排烟口等的工作状态,以及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的工作、故障状态。 消防中心设有专用对讲电话总机。除在各层的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与主机相联的消防对讲插口外,变配电所值班室、通风机房、电梯机房等处。分别设置了独立的对讲电话机。避难层每隔20m设置消防电话分机及消防电话插孔。消防电话插孔翼楼、塔楼每层一线,消防专用电话分机避难层为一线。 报警主机系统具有广播联动接口控制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手/自动将公共广播系统切换到紧急广播相应分区进行紧急广播。 本工程在四层计算机房和交换机房及档案库房等处.设置了气体灭火系统。在气体灭火保护区内,设置了专用气体灭火控制盘和紧急手动启停装置。当烟感探测器报警时。气体灭火控制盘使警笛鸣响,发出疏散警报;当温感报警时,气体灭火控制盘启动延时开始,30秒延时结束后,气体喷放灭火。同时,将报警信号、气体喷放信号及故障信号返回至报警主机。 4 系统特点 4.1分布智能系统 4.1.1智能探测 探测器本身配有cPu单元,可以对采集的烟雾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完成信号的基本处理,具有火灾参数连续采集、类比智能数据处理功能。 根据烟雾浓度可以区分预报警、火灾报警及联动报警。实现多级信号输出。 CPU单元可以自动检测出探测器自身的灰尘和污垢。报告给主机要求清洗。在未清洗前,自动对环境变化进行数字补偿和自动适应。 CPU单元接收自动测试信号,不需加烟就能自动诊断探测器的工作性能。 4.1.2智能控制器 控制器具有火灾参数类比运算及火灾模式识别功能。主机存储了大量不同燃烧物的典型燃烧过程曲线。主机判断火灾时,不但看现场的熘雾浓度值是否已经达到预定值。还要将探测器送回的烟雾资料与其所存储的大量的典型燃烧发生的过程参数的上升速率进行比较。因此,主机对火灾的判断准确可靠。并可以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就准确报知火情。 根据接收的多级火灾报警信号,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方便灵活地对消防设备分类别联动。NF-8主机将不同类别的联动设备进行了分类,可以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对各种联动设备。如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送排风口、防火阀、防火卷帘门、电梯、非消防电源等设备。按组、按位置、按类别进行联动控制.实现设备优化控制。 系统对探测信号设有“注意报警,火灾报警,联动报警。污垢报警,故障级别”等不同级别的灵敏度值。并可自动调整。 系统能对整个连接设备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和自我报知。当系统出现故障或短路时,可以按故障点、故障部位进行系统的自动隔离或屏蔽选择,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报警及联动功能。 控制器具有操作训练功能和火灾模拟训练功能。可以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紧急情况下。 熟练掌握对应操作及相应的按钮位置。 4.1.3智能控制模块 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模块,其控制输出信号具有连续电平式、脉冲式、瞬间式三种输出选择方式,适合于各种联动设备的控制。其输出电流的控制保护完全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当模块向外输出控制时,模块上的CPU将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计算。当测得的控制电流大于设定的模块保护电流时。模块将进行过流保护。智能控制模块带有短路自动隔离功能。 4.2智能冗余型环路防灾网络 NF-8系统是NF NETWORK网络型系统,二总线制环行连接。控制机自身具备有100Mbps快速以太网网络传输接口.可以简便地将最多32台控制机联网通信.组成最大81,600地址容量的防灾网络。同一建筑物内以星型方式将若干个控制机、CRT装在和楼层复示器等设备联网组合。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100米以上时.可以通过控制机内的介质变换器(MEDI—A-COM),以光纤电缆为网络介质,控制器之间的距离最远15公里。正常通讯路径发生故障时。网络会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当路径有两处发生故障时.网络会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被隔离的控制器仍能独立监控自身系统;当网络中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备用路径仍能继续通讯。 4.3分布式控制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采用4台NF-8火灾报警控制器形成的防灾网络对约25万m2的建筑物实现全面保 护。采用多主机分布控制方式。4台控制器分别承担各自所管辖区域的报警功能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功能.均可按照编程通过模块完成对消防水泵的控制功能。除此之外,1号控制器通过硬拉线控制办公楼24层(避难层)消防接力泵;3号控制器通过硬拉线控制地下三层的消防水泵。控制器之间采用快速以太网传输数据通讯。采用GEM3300(CRT)系统作为上级管理控制器。实现系统综合信息处理。GEM3300可以监视整个建筑的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状况。控制器之间采用星型组网。采用多主机分散控制可有效地降低整个控制系统的风险,不至于造成因中央控制器的事故而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瘫痪。有效解决了控制重置和控制冲突的问题。 4.4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兼容 财富大厦一期工程为实现智能建筑“安全、高效、舒适、环保”的目的。设有建筑设备综合管理集成优化系统。智能化系统能够对大厦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并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双向通讯服务。NF NETWORK网络系统采用通用的TCP/IP通讯协议,纳人大厦计算机集中管理系统平台,成为整个大厦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将来的二期和三期工程预留了通讯接口。为财富中心的消防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二、编写提纲的步骤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毕业论文咨询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四)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1、选用什么单片机2、选用什么传感器3、显示用什么4、需要远程报警吗